中国血液净化 ›› 2015, Vol. 14 ›› Issue (12): 713-717.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12.004
陈再强,黄晓彦,梁伟,熊子波,廖玉梅,熊祖应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首发腹膜炎的诱因、临床特征、致病菌及转归情况,为临床防治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本中心共有273 例腹膜透析患者,本研究选择2002 年8 月至2013 年10 月所有在本院住院的首次发生腹膜炎患者67 例,分析首发腹膜炎患者(发病组)与未发生腹膜炎患者(未发病组)的临床指标;根据首次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转归分为治愈组和拔管组,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腹膜炎病因等,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拔管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确诊腹膜炎后立即留取标本培养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再根据临床表现、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使用敏感抗生素;收集人口学资料、基础肾脏病、透析龄、诱因、临床指标、透出液常规、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临床转归等。结果首发腹膜炎患者存在年龄偏大[发病组均龄 (53.1 ± 14.9)岁 vs. 未发病组均龄(46.6±14.3)岁]、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发病时(27.4±4.0)g/L vs.未发病时(32.5±5.7)g/L]和操作不当(53.7%)情况。拔管组有更长透析龄[24(11.4,42)月vs.13.2(4.8,18.84)月,P =0.020],更严重低蛋白血症[(24.5±5.8)g/L vs.(29.3±4.1)g/L,t=-4.088,P =0.000],而且拔管组腹膜炎病因以非操作相关为主(61% vs.36%,χ2=13.075,P =0.011)、非G+菌感染为主(74% vs.41%,P =0.000)。结论首发腹膜炎患者存在较高年龄、营养欠佳、非规范化操作等情况,而长透析龄、严重低蛋白血症、非操作相关、非G+菌感染的患者有较高的拔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