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6, Vol. 15 ›› Issue (07): 345-349.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6.07.007
钟波,韦加美,那宇,高建军
摘要: 目的评估不同透析膜材料对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透析膜渗透通量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案,共有102 名需要透析治疗的急性肾损伤的病人进入实验。参试患者按照年龄、性别、APACHE II 评分和开始进入透析的时间持续随机分入3 个透析膜组群:低通量聚砜膜组、高通量聚砜膜组和改良型醋酸纤维膜组进行预后评估。统计方法采用多变量Cox 比率危险模型。结果3 组患者基础情况无差异,80 天随访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膜组死亡率41.1%(14/34),低通量聚砜膜组死亡率58.8%(20/34),高通量聚砜膜组死亡率61.8%(21/34),3 组间对比醋酸纤维素膜组患者的存活率(多变量Cox's 危险系数模型HR 0.781,95% CI 0.621~0.827,P=0.028)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而恢复肾功能所需要的时间(HR 0.671,95% CI 0.303~1.488,P=0.852)以及在恢复之前所需要的透析总次数(HR 2.844,95%可信区间0.831~8.725,P=0.764)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仅以低通量聚砜膜和高通量聚砜膜两组透析膜类型作为进入Cox 回归分析的分层变量时,患者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HR 0.856,95% CI 0.432~1.121,P=0.745)。结论对于需要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选择使用改良型醋酸纤维膜透析器或生物相容性高通量或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其存活率有显著差异;但透析膜通量并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