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7, Vol. 16 ›› Issue (04): 277-280.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7.04.016
余文洪1,李丽娜1,彭侃夫1
摘要: 目的评价输尿管导管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 例2013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重庆西南医院肾科尿毒症患者行AVF 术中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病例资料。其中女性43 例,男性35 例,年龄16~79 岁,平均(48.2±13.5)岁,透析龄0~120 月,平均(30.3±11.8)月;初次AVF 手术47 例,重建术31 例。术前患者前臂触诊静脉较为纤细或走行区有可疑节段狭窄,彩超证实静脉直径>1.5 mm,节段狭窄直径>1 mm。可扪及动脉搏动良好,彩超证实动脉直径>1.5 mm,流速>20 cm/s。AVF 术中动静脉吻合前根据静脉内径选用F5 或F6 型号(直径分别约为1.5 或1.9 mm)输尿管导管探查;术中动静脉吻合后不通畅再次运用了输尿管导管探查动脉。结果全组78 例患者在AVF 血管吻合前均使用了输尿管导管进行静脉探查及束臂液压扩张,56 例(71.8%)扩张后无静脉 近心端明显狭窄,一次AVF 术吻合成功;20 例(25.6%)扩张后仍有静脉近心端狭窄,前臂静脉狭窄者跨过狭窄段在近心端行了第二个切口也成功吻合,上臂静脉狭窄者在原切口动静脉吻合后并切除上臂狭窄段再行原静脉的端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的端端吻合后通畅。全组患者中共有3 例因血管吻合后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有动脉或吻合口血栓从探查口冲出后内瘘通畅;2 例(2.6%)反复动脉、静脉血栓形成未再能疏通内瘘,最终放弃手术。术中通畅率高达97.4%。随访半年AVF 正常使用71 例(91%)。结论在AVF 术中动静脉吻合前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能了解血管的走形、有无明显狭窄,并可适当扩张血管;吻合后AVF 不通畅时使用输尿管导管探查,具有术中介入处理动脉新鲜小血栓的独特优势。术前仔细查体、血管彩超检查与术中输尿管导管的探查相结合决定AVF 手术方案,可提高有难度AVF 的成功率,节约有限的血管资源。输尿管导管成本低廉,探查血管风险极小,值得临床尝试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