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8, Vol. 17 ›› Issue (07): 433-437.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8.07.001
• 专题与讲座 • 下一篇
胡日红1,陆美华1,陈洪宇1
摘要: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随着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血管钙化导致的死亡率约占终末期肾脏病总病死率的30%左右。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血管钙化在透析或非透析的CKD 患者中普遍存在。血管壁的内膜和中层都可以发生血管钙化,中层钙化是CKD 的特征性表现。血管壁中层钙化是以羟基磷灰石晶体钙沿着动脉中层弥漫沉积于整个血管壁为特征,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吸引钙磷沉积的主动过程。血管钙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相关器官受累后出现的症状,包括主动脉弓钙化、血管通路钙化、简易血管钙化评分、腹主动脉钙化、心瓣膜钙化、冠状动脉钙化等。内膜钙化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而中层钙化与动脉僵硬、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相关。两类钙化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心血管事件。血管钙化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超声检查。各种检查各有优势,X 线检查费用低廉,对不透光异物存留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CT 能清晰的显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变,能进行三维成像;MRI 主要用于发现出血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应用方面作用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