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25, Vol. 24 ›› Issue (07): 586-589.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9
黎 欣 覃新芳
LI Xin, QIN Xin-fang
摘要: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与其他通路方式相比有着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是目前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方式,但其成熟率和功能障碍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AVF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通常依赖于先进的影像学技术,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临床有效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方法很少,且对于导致AVF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并不透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在揭示AVF功能障碍疾病特征和辅助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多组学对可能导致AVF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梳理与总结。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