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 Vol. 8 ›› Issue (3): 147-151.
程叙扬 金其庄 毛微波 鲍云飞 于重燕 左 力
CHENG Xu-yang, JIN Qi-zhuang, MAO Wei-bo, BAO Yun-fei, YU Chong-yan, ZUO Li
摘要: 【摘要】目的 与单纯血浆置换相比,双重血浆置换(DFPP)仅需少量血浆或白蛋白即可实现对致病抗体的清除。但DFPP用于清除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的效率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方法 入选我科2008年收治并接受DFPP治疗的抗GBM病的全部患者,共8例。所有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同时进行每日或隔日一次DFPP,收集每次治疗前后的血样。用ELISA法检测DFPP前后的抗GBM抗体浓度,同时检测血IgG、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共进行53例次DFPP,每人最少治疗4次,最多9次。每次使用白蛋白或血浆量为(1.26±0.14)倍的人体血浆体积,使用OP-08W血浆分离器和EC- 20W或30W血浆成分分离器。患者治疗前平均抗GBM浓度为(159.94±67.02)RU/ml,DFPP治疗后抗体呈线性下降(r = 0.88-0.995),不同患者抗GBM抗体浓度下降斜率相似(-16.3RU/ml/次至 -29.9 RU/ml/次),平均斜率 (-20.27次。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治疗后患者血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用8%白蛋白溶液置换对白蛋白没有影响。每次DFPP治疗后IgG水平和FIB水平均显著下降。IgG呈指数下降,而每次治疗后FIB下降(49.5±8.9)%。结论 DFPP可以有效地清除抗GBM抗体和IgG。抗GBM浓度呈线性下降,有助于医生在治疗前估计清除抗体需要的DFPP次数。用高浓度白蛋白作为置换液可以避免血白蛋白下降。DFPP对纤维蛋白原也有很大清除,应该注意出血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