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2, Vol. 11 ›› Issue (05): 245-248.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5.00
陈凤锟 李冀军 陈 璞 赵长征 龚红英 姚冬芳
CHEN Feng-kun, LI Ji-jun, CHEN Pu, ZHAO Chang-zheng, GONG Hong-ying, YAO Dong-fang
摘要: 【摘要】目的 通过自身对照比较无肝素透析前、后和封管后30分钟凝血指标与非透析日基线值的差异,了解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对出血风险的影响。 方法 我科2011年6~9月间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共26例,透析后使用1:1肝素盐水(3125U/ml)按照导管标记容积封管。事先记录非透析日的血凝指标作为基线值,并于透析开始5分钟、透析后(封管前),封管后30分钟分别采血检测血凝指标。 结果 该组患者在上述4个时间点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28.75(26.60~31.63)、32.65(28.30~54.03)、28.25(26.53~32.03)、47.90(35.80~199.65),其中透析后(封管前)数据较基线值无差异,但透析开始后5分钟、封管后30分钟的数据较基线值明显延长(P=0.0003,0.0001),其中位数比较基线值分别延长达13.6%和66.7%。其他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封管后较封管前也都有明显延长(P≤0.0001)。 结论 常规的无肝素透析对凝血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但1:1肝素盐水封管将造成透析开始后短时间内和透析后一定时段内APTT的明显延长,因此,目前采用的肝素盐水封管方式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