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2, Vol. 11 ›› Issue (12): 670-673.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12.009
宋艳东,李志忠,张京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反应蛋白(CR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 年10 月~2011年10 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1例,其中82例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后出现急性左心衰,在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后,50例患者因心功能无好转而行CRRT治疗。CRRT治疗中严密监测患者 生命体征,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CRRT 后12 h、24 h、48 h血清及超滤液BNP、C反应蛋白,CRRT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于1周后再次测量LVEF的变化。结果 50例行CRRT患者中,2例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而中止CRRT,1例因收缩压低于90 mmHg且有脏器灌注不足临床表现,末梢循环差,肢端皮肤湿冷,少尿,终止透析。47 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减轻。CRRT治疗后血电解质较治疗前显著改善,BNP、CRP明显降低(P<0.05),LVEF有所改善(P<0.05),超滤液BNP水平极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例患者于住院1~2月死于心源性猝死,其余44例,均在住院20~59天后出院,随访1年,心功能无恶化,无需长期透析。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CRRT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稳定内环境、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并可显著降低患者BNP、CRP 水平,改善LVEF,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