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5, Vol. 14 ›› Issue (11): 692-695.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11.013
徐玮,张静,朱亚梅,马逊,王蓉花,杨家慧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拔针对内瘘初期使用者穿刺点止血时间、渗血率、血肿率、及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为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对40 例内瘘使用初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10 次穿刺后下机压迫止血进行干预研究,采用群组自身对照法将400 次压迫止血分别在2 个时间点进行:一种是下机后常规立即拔针;另一种是延时拔针法,拔针时间为下机后10min。对2 个时间点拔针动静脉内瘘的止血按压时间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①延时拔针法在止血按压时间(7.16±2.08)min、穿刺点出血量(0.98±1.03)ml 方面优于常规立即拔针法(13.68±3.21)min、(4.15±1.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血按压时间t=-10.765,P<0.001;穿刺点出血量t=-10.83,P<0.001)。②延时拔针法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肿胀的发生率(38.00%,0.00%,6.00%)低于常规拔针法(51.50%,4.0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渗血率χ2=7.371,P=0.009;皮下血肿率χ2=8.163,P=0.007;肢体麻木肿胀率χ2=25.823,P=0.001)。结论透析结束后保留内瘘穿刺针10min 再进行压迫止血,可明显降低内瘘使用初期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