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25, Vol. 24 ›› Issue (02): 157-161.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2.013
诸葛祥娣 焦自钊 安传国 李凤楼 陈朝进 邸鹏飞 付海霞 范 晴
ZHUGE Xiang-di, JIAO Zi-zhao, AN Chuan-guo, LI Feng-lou, CHEN Chao-jin, DI Peng-fei, FU Hai-xia, FAN Qing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桡动脉表浅化移位的功能性端侧吻合(functional end-to-side anastomosis with radial artery superficial displacement,FETSRAS)技术构建前臂远端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对内瘘成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首次实施前臂远端RC-AVF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RC-AVF建立方法的不同分为头静脉端与桡动脉侧的常规端侧吻合(conventional end-to-side anastomosis,CETS)组及FETSRAS组。手术后随访12周,应用临床血管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及内瘘泵控血流量评估2组内瘘的成熟情况。 结果 共纳入121例前臂远端RC-AVF手术患者,其中CETS组64例,FETSRAS组57例。手术后第6周、12周FETSRAS组临床内瘘成熟率分别为80.7%、89.5%,高于CETS组的64.1%、73.4%(χ2=4.132、5.036,P=0.042、0.025);手术后第6周、12周FETSRAS组影像学内瘘成熟率分别为86.0%、93.0%,高于CETS组的67.2%、75.0%(χ2=5.833、7.066,P=0.016、0.008);FETSRAS组内瘘首次使用时间为(36.6±10.5)天,短于CETS组的(43.3±13.1)天(t=2.800,P=0.006);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示:FETSRAS组内瘘手术后12周观察期内,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及自然血流量均大于CETS组 (F=5.356、7.356、9.154,P=0.022、0.008、0.003)。 结论 与应用CETS技术相比,应用FETSRAS技术建立前臂远端RC-AVF能够促进内瘘成熟并提高内瘘成熟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