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2, Vol. 11 ›› Issue (2): 68-72.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1.00
方燕1,张俞2,钱家麒1,戴慧莉1,王琴1,牟珊1,倪兆慧1,严玉澄
FANG Yan , ZHANG Yu, QIAN Jia-qi , DAI Hui-li , WANG Qin , MOU Shan1 , NI Zhao-hui1 , YAN Yu-cheng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外周血CD36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观察其与患者的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77例CKD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血生化、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6水平,比较CKD1~3期、CKD4~5期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6水平,并分析其与血脂代谢、炎症指标、颈动脉斑块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结果 CKD 1~3期组(n=36)、CKD 4~5期组(n=41)和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CD36的绝对计数分别为476.73±191.41×105/L、1463.61±592.90×105/L和68.55±12.73×105/L,CKD 4~5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6水平显著高于CKD 1-3期组患者(P<0.01),CKD l~3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左心室肥大患者的CD36水平显著高于非左心室肥大患者(1255.07±704.20×105/L 比 805.34±586.20×105/L,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D36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b=0.295,P=0.010)。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GFR (β= -0.301)和三酰甘油(β=-0.294)是影响CKD患者外周血CD36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 结论 CKD患者的外周血CD36水平显著升高,其与患者的肾功能减退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可能造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左心室肥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