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24, Vol. 23 ›› Issue (10): 775-778.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0.010
龙湟哲 莫 雄 杨 鹏 李 梅
LONG Huang-zhe, MO Xiong, YANG Peng, LI Mei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动静脉吻合口来提高首次动静脉内瘘成熟率。 方法 根据血管通路手术设计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观察组采用公式预测法设计吻合口,对比2组手术前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桡动脉切口长度、手术后吻合口直径、手术后头静脉流出道直径、肱动脉血流量、内瘘成熟率。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前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6、0.381,P=0.794、0.861);对照组桡动脉切口长度小于观察组(F=0.099, P<0.001);对照组手术后14 d、28 d、42 d吻合口直径均分别小于观察组(F=3.812、1.735、1.487, 均P<0.001);对照组手术后14 d、28 d、42 d头静脉直径均分别小于观察组(F=0.233、1.442、0.002,P=0.012、0.024、<0.001);对照组手术后14 d、28 d、42 d肱动脉血流量均分别小于观察组(F=2.287、1.121、0.019,P<0.001、0.008、0.001);手术后28 d对照组内瘘成熟率低于观察组(χ2=4.167,P=0.041);手术后42 d对照组内瘘成熟率低于观察组(χ2=3.990,P=0.046)。 结论 采用公式预测法设计内瘘吻合口有利于提高首次内瘘成熟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