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 Vol. 7 ›› Issue (10): 552-554.
周 岩 俞雨生 王金泉 唐 政 季大玺 黎磊石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腹膜透析导管的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及防治体会。 方法 68例终末期肾衰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分为两组。组1:28例患者采用Tenckhoff曲管;组2:40例患者采用鹅颈直管。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引流速度、隧道感染、出口感染、导管移位、腹膜透析液渗漏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腹膜透析液引流速度的隧道感染率和出口感染率无差别(P>0.05).Tenckhoff管组5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17.8%),而swan-neck导管组仅2例(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前组患者漂管发生于第一周3例(60%),第二周2例(40%),而鹅颈直管发生漂管多于1周内。另外鹅颈直管组有3例患者于术后第一周出现引流不畅,拔管时发现导管内均有大量蛋白凝块阻塞。结论 不同类型导管各有优缺点,鹅颈直管的导管移位率明显低于Tenckhoff导管,但易发生透析液引流不畅,而Tenckhoff导管不容易发生堵管。在置管过程中调整swan-neck腹膜透析管外段与腹正中线的角度后能明显改观引流速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