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3, Vol. 12 ›› Issue (05): 247-250.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5.00
张宏涛1,赵显国2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建立的临床方法。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19名以动静脉内瘘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的患儿,其中男12例,女7例,有16例是以血液透析作为首选的肾脏替代治疗,3例为腹膜透析转为血液透析。观察患儿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成熟时间、内瘘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19例患儿共做31次手术(包括初始手术和再次手术),其中左前臂手术占21/31(67.7%),右前臂手术占7/31(22.6%),上臂手术占3/31(9.6%)。初始失败率是22.6%(7/31),剩余的77.4%(24/31)有功能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血栓形成4/24(16.7%), 狭窄占1/24(4.2%), 假性动脉瘤占1/24(4.2%),高输出量占1/24(4.2%) ,静脉性高血压1/24(4.2%),需要血管重建或缩窄术。制作内瘘时平均年龄为7-17岁(12.21±3.17),平均体重为31.16±9.85Kg(16.7-45.4),动静脉内瘘平均成熟时间9.84±5.6(4-25)周,内瘘的平均使用时间为18.95±17.32(3-64)个月。结论 良好的团队协作及适时的显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小儿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及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