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5, Vol. 14 ›› Issue (01): 33-36.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01.009
梁颖1,孙宁2,王辉1,沈颖1
Ying LIANG,Ning SUN,Hui WANG,Ying SHEN
摘要: 目的总结目前儿童维持性透析用动静脉内瘘临床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选择2007 年6 月~2014 年4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科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儿62 例,回顾性采集患儿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性41 例,女性21 例,患儿手术时平均年龄13 岁5 月18 天(年龄区间为5 岁8 月~16 岁2 月),5~9 岁为9 例(14.52%),10~13 岁为33 例(53.23%),14~17 岁为20 例(32.25%)。籍贯南方为4.8%,北方为95.2%。原发病构成比前两位:慢性肾小球肾炎占29.03%,肾脏畸形及发育不良占27.4%。②从患儿确诊慢性肾脏病到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平均时间为30.8 天。③麻醉方式:全麻42 例(67.7%),基础麻醉加臂丛麻醉17例(27.4%),余不详。④侧别选择:左侧为58 例(93.55%),选择右侧为4 例(6.45%)。手术均为前臂动静脉端侧吻合,选用经典桡动脉-头静脉吻合者55 例(88.7%),桡动脉-非头静脉吻合者7 例(11.3%)。⑤术中吻合口内径:2mm 者为22 例(35.5%),2.5mm 者为3 例(4.8%),3mm 者为31 例(50%),4mm 者为3 例(4.8%),不详者为3 例(4.8%)。⑥以术后1 周可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处触及血管震颤、闻及血管杂音作为内瘘成形手术成功的判断指标,首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成功者为50 例(80.65%),失败者为12 例(19.35%),其中2mm 组手术成功18 例/22 例(81.8%),>2mm 组成功32 例/37 例(86.5%),2 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 次手术成功率为87.5%。⑦术后可触及明显震颤者为52 例(83.9%),轻微者为3 例(4.8%),未触及者为7 例(11.3%);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者为53 例(85.5%),轻微者为2 例(3.2%),未闻及者为7 例(11.3%)。⑧术后急性并发症:血栓为6 例(9.7%),渗血为5 例(8.0%), 肿胀、疼痛4 例(6.5%),血肿1 例 (1.6)%,手指麻木1 例(1.6%)。首次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为1.6%(1 例)。结论从确诊慢性肾脏病到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时间过短,低于指南提出的6~12 个月,准备和教育时间不足。手术优先选择左侧前臂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成功率达80.65%,吻合口内径2mm 组和>2 mm 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为渗血和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