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净化 ›› 2015, Vol. 14 ›› Issue (01): 37-40.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5.01.010
张丽红,詹申,王玉柱
摘要: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 年1 月~2013 年12 月因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患者中存在静脉流出道瘤样扩张且瘤样扩张直径大于2cm,除外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了解真性动脉瘤特征(位置,直径,是否继发血栓,是否存在狭窄,是否存在流出道梗阻)及处理方法。结果真性动脉瘤接受治疗者52 例,占同期因内瘘并发症住院患者的2.44%(52/2131),出现时间平均在内瘘建立后24±20 个月,动脉瘤平均直径3.12±1.24cm,合并瘤内血栓者18 例(34.61%);其中发生在穿刺部位者23 例(44.23%),全程瘤样扩张15 例(28.85%),吻合口部位14 例(26.92%);7 例(14.46%)患者因影响美观住院,45 例(86.54%)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其中皮肤变薄存在破裂风险最常见占25.0%(13/52),其次分别为静脉高压11.54%(6/52)、高输出量心力衰竭11.54%(6/52)、血流量不足11.54%(6/52)、缺血症状9.62%(5/52)、穿刺部位受限7.69%(4/52)、继发感染5.77%(3/52)、破裂出血3.85%(2/52)。合并穿刺区域静脉狭窄者10 例,非穿刺部位静脉流出道狭窄/闭塞2 例,中心静脉狭窄/闭塞4 例。5 例患者予结扎内瘘并切除动脉瘤,30 例患者行同侧肢体或对侧肢体内瘘重建或加切除动脉瘤,9 例患者存在瘘体部位狭窄、3 例患者存在中心静脉狭窄予血管成形,5 例患者存在内瘘血流量过高予环阻法限流。手术即刻成功率98.08%,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后,真性动脉瘤是相对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发生部位结合患者自身血管条件采取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