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要重视透析血管通路创建维护和并发症的防治
    王笑云
    2007 (7):  349-351. 
    摘要 ( 405 )   HTML ( 0 )   PDF(234KB) ( 1177 )  
    计量指标
    专题
    慢性血管通路并发症防治
    王笑云
    2007 (7):  352-355. 
    摘要 ( 392 )   HTML ( 0 )   PDF(264KB) ( 502 )  
    计量指标
    内瘘功能丧失的新认识--动脉内膜增生失控
    刘子栋
    2007 (7):  356-357. 
    摘要 ( 384 )   HTML ( 0 )   PDF(210KB) ( 423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12例导管内陈旧性血栓的溶栓再通体会
    刘 政 祝爱春 姜新红 张海燕 祁京津
    2007 (7):  357-357. 
    摘要 ( 725 )   HTML ( 0 )   PDF(186KB) ( 367 )  
    计量指标
    专题
    血管通路的功能评估
    叶朝阳
    2007 (7):  361-364. 
    摘要 ( 383 )   HTML ( 1 )   PDF(277KB) ( 987 )  
    计量指标
    带涤纶套中央静脉留置导管的选择应用与并发症防治
    叶朝阳
    2007 (7):  365-368. 
    摘要 ( 441 )   HTML ( 0 )   PDF(264KB) ( 987 )  
    计量指标
    论著
    Permcath导管长期并发症研究
    郭云珊 李保春 郭志勇 付 鹏 许 静 苏 红 张国兆
    2007 (7):  369-372. 
    摘要 ( 655 )   HTML ( 1 )   PDF(366KB) ( 432 )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双腔导管的效果和并发症,延长其使用期限。方法 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 共计106例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permcath导管112例次,6例次为再次置管;其中右颈内静脉置管术102例,左颈内静脉置管5例,锁骨下静脉3例,股静脉2例。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0.6±8.9)个月,最长时间为52月。10例患者因栓塞拔管;6例患者因感染拔管;3例导管拔脱;11例患者接受肾移植;27例患者虽导管通畅,但患者因原发病等原因死亡;转入其他医院治疗及失访22例。结论 深静脉留置permcath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低,栓塞率低,可满足透析要求,适合于用传统方法无法建立长期透析通路的患者和准备近期行肾移植的患者。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分析
    张晓光 严 艳 盛晓华 俞 岗 赵丽萍 汪年松
    2007 (7):  373-375. 
    摘要 ( 544 )   HTML ( 0 )   PDF(378KB) ( 360 )  
    目的 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血液净化患者临时性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445例次临时性置管患者的年龄、性别、置管时间、置管方式和菌血症的关系,同时分析致病菌的构成比和耐药性。结果 我院445例次临时导管中,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感染率是5.79%,按导管日计算为1.19例次/1000导管日;置管方式与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 =0.89),留置时间长短与感染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金葡菌(20.80%)、屎肠球菌(16.60%)、华纳葡萄球菌(8.30%)、肺炎克雷伯菌(8.30%)是常见致病菌。结论 年龄、性别、置管方式不是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危险因素;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感染率成正线性相关,临时导管留置时间大于两周者发生导管相关菌血症的风险显著增大。
    计量指标
    GPT法和超声稀释法在动静脉内瘘流量监测中的应用和比较
    华 参 叶朝阳 李玲玲 梅长林
    2007 (7):  376-378. 
    摘要 ( 616 )   HTML ( 1 )   PDF(407KB) ( 418 )  
    目的 观察和比较GPT法(glucose pump test)、超声稀释法在监测动静脉内瘘流量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全军肾脏病研究所透析中心长期维持性透析的39例患者,上机前用GPT法测定内瘘流量,正常上机后0.5h后用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测定内瘘流量,对GPT法、超声稀释法测得流量<500ml/min的患者2周内行内瘘彩超检查。结果 2例患者GPT法、超声稀释法均未能测出流量,4例患者GPT法前后血糖变化轻微无法计算流量。33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GPT法测定的内瘘流量均值高于超声稀释法,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测得内瘘流量存在直线相关。对GPT法、超声稀释法流量<500ml6例患者行内瘘彩超检查,动静脉内瘘均有吻合口狭窄或近吻合口静脉段狭窄。结论 两种方法测定动静脉内瘘流量在临床均是可行的,能预先发现存在的血管通路狭窄。
    计量指标
    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
    高 岩 邓会英 陶建平 朱丽萍 邓婉贞 张伟平 张国强
    2007 (7):  379-381. 
    摘要 ( 552 )   HTML ( 0 )   PDF(357KB) ( 250 )  

    目的 探讨经不同途径建立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52 例患儿分别根据患儿病情、年龄和合作程度选择经外周血管直接穿刺、颈内静脉插管、股静脉插管法建立小儿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结果 120例外周血管直接穿刺法90.0%穿刺成功,42例颈内静脉置管80.9%成功,10例股静脉插管100.0%成功。颈内静脉置管组, 股静脉置管组和外周血管直接穿刺组血流量分别是(6.10±1.81)ml/(kg·min),(4.91±0.58)ml/(kg·min)和(3.90±0.63)ml/(kg·min)。无1例患儿有血肿、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5岁以上合作的患儿经外周血管直接穿刺和5岁以下或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管的无法穿刺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净化临时性血管通路安全性好、成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优于股静脉,股静脉优于外周血管直接穿刺法。

    计量指标
    综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的临床研究近况
    曲 娟 综述 陆伟 审校
    2007 (7):  382-384. 
    摘要 ( 352 )   HTML ( 0 )   PDF(257KB) ( 871 )  
    计量指标
    用药指南
    环孢素A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应用共识
    环孢素A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协作组
    2007 (7):  393-395. 
    摘要 ( 842 )   HTML ( 0 )   PDF(206KB) ( 549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彩超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体会
    王爱荣 岳凌菊 马思慧
    2007 (7):  396-397. 
    摘要 ( 419 )   HTML ( 0 )   PDF(338KB) ( 383 )  
    计量指标
    浅谈水处理系统的消毒
    刘学军
    2007 (7):  398-400. 
    摘要 ( 374 )   HTML ( 0 )   PDF(231KB) ( 805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选择与再循环发生的护理问题
    苏 红 吴 灏 黄军月 郭志勇 李保春
    2007 (7):  401-403. 
    摘要 ( 391 )   HTML ( 0 )   PDF(354KB) ( 332 )  
    计量指标
    带涤纶环深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并发症观察
    符 晓 陈 星 朱笑萍 吴 鸿
    2007 (7):  404-405. 
    摘要 ( 381 )   HTML ( 0 )   PDF(212KB) ( 484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2种穿刺针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观察
    骆俊秀 汪吉平 王孝慧
    2007 (7):  406-406. 
    摘要 ( 379 )   HTML ( 0 )   PDF(196KB) ( 222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