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1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0-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血液净化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
    2020 (02):  73-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1
    摘要 ( 418 )   PDF(812KB) ( 1728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不同转归患者的临床特点
    严月华, 杨春慧, 纪天蓉, 鲍运霞, 任野萍, 孔凡武
    2020 (02):  77-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2
    摘要 ( 403 )   PDF(424KB) ( 1122 )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不同转归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004 年1 月~2018 年12 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膜炎治愈和退出(因腹膜炎转血液透析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记录患者因腹膜炎入院时首次化验结果。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80 例,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肾脏原发病、合并症、吸烟史及低钾血症患病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治愈组患者相比,退出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更低[(23.48±6.43)g/L 比(26.84 ± 7.61)g/L,t=2.953,P=0.004],贫血更为严重,血红蛋白[(87.48 ± 19.34)g/L 比(93.27 ±17.50)g/L,t=2.028,P=0.044],真菌的感染率更高,退出的患者转诊率更高(36.10%比18.50%,χ2=6.747, P=0.009),退出组患者透析龄[36.00(12.66, 50.00)]月高于治愈组患者透析龄[24.00(9.00, 42.00)]月,Z= 2.368, P =0.018。结论营养状态,贫血,就诊方式,多次发生腹膜炎及透析龄影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预后。及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有利于改善患者腹膜炎的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透析龄、多次发生腹膜炎、转诊是腹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计量指标
    基线血尿酸水平与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间的关系
    李庆根 刘桂凌 詹秋楠 方味味 荣新 陈晓莉
    2020 (02):  81-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3
    摘要 ( 400 )   PDF(397KB) ( 742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与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以下简称“腹膜炎”)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新进入腹膜透析且能长期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30 例,分为首次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有关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及基线血尿酸水平对首次腹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130例患者中首次腹膜炎占37.3%,与非腹膜炎组患者相比,首次腹膜炎组年龄较小(t=1.664,P=0.020),基线血尿酸、血磷水平较高(t 值分别为-6.367,-3.691;P 值分别为<0.001,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较低(t=2.388,P=0.018)。首次腹膜炎与基线血尿酸、血磷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87,0.310;P 值分别为<0.001,<0.001),与HGB 呈负相关(r=-0.206,P=0.018)。单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高血尿酸、低HGB 是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1.013,0.968;95% CI 值分别为1.007~1.018,0.938~1.000;P 值分别为<0.001, 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血尿酸、低血白蛋白、合并有糖尿病是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1.014,0.909,3.808; 95% CI 值分别为1.008~1.019,0.840~0.985,1.180~12.288;P 值分别为<0.001,0.020,0.006)。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基线血尿酸水平与腹膜透析后发生的首次腹膜炎显著相关;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置管前基线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发生腹膜炎。
    计量指标
    自拟慢泡快冲改良预充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临床观察
    陆晓凤, 金炜, 杨丽红, 张艳霞, 钱玲玲, 赵湘
    2020 (02):  85-8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4
    摘要 ( 349 )   PDF(364KB) ( 859 )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慢泡快冲改良预充法在无肝素抗凝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3 月间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无肝素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38 例,随机分为2 组。A 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透析器及管路预充;B 组:采用慢泡快冲改良法进行预冲。每组19 例,每例患者观察周期4 例次。记录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评级、生理盐水冲洗次数、透析时间等,并于第4 例次HD 时测定eKt/V。结果相比采用传统方法,B 组患者在透析器、透析管路凝血0 级、II 级、III 级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7.851,3.437,8.774;P 值分别为0.013,0.009,<0.001);生理盐水冲洗次数比较中,0 次、1 次、3 次、≥4 次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7.602,8.959,5.848,8.192;P 值分别为0.031,0.006,0.024,0.018);2 组HD 时间≥3h 的百分率分别为87.2%、97.4%,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2,P=0.011);2 组eKt/V 达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8.039,P =0.023)。结论自拟慢泡快冲改良预充法在无肝素抗凝HD 治疗中,应用简单、经济、安全,且不影响透析充分性。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王雪, 薛贵方
    2020 (02):  88-9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5
    摘要 ( 328 )   PDF(385KB) ( 1115 )  
    【摘要】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健康素养与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并探索二者相关性,为有效管理MHD 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240 例MHD 患者进行健康素养及治疗依从性现状调查并探索其相关性。结果MHD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19.36±3.82)分,低于国内常模(t =-3.968,P<0.001);治疗依从性总分为(96.22±9.32)分,高于国内常模(t=9.822,P<0.001),其中透析方案依从性低于国内常模(t=-61.225,P<0.001);MHD 患者健康素养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 =0.386,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与治疗依从性之间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MHD 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来促进其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改善MHD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计量指标
    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瘙痒的临床观察
    吴虹, 肖跃飞
    2020 (02):  92-9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6
    摘要 ( 1086 )   PDF(434KB) ( 1258 )  
    【摘要】目的观察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STS)治疗尿毒症瘙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肾脏内科尿毒症瘙痒患者60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予口服氯雷他定10mg/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硫代硫酸钠3.2g 透析后静脉推注,3 次/周,观察3 个月。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改良Duo 氏瘙痒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2,P =0.001);观察组在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铁蛋白、白蛋白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5.170,7.330,-9.030;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铁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170,1.731;P 值分别为0.055,0.086);观察组治疗后改良Duo 氏瘙痒评分( 组内t=14.480,P<0.001;组间t= -11.220,P<0.001)和PSQI 评分(组内t=33.240,P<0.001;组间t=-14.480,P <0.001)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0)。结论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瘙痒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计量指标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低T3 综合征与残余肾功能及生存之间的关系
    田信奎, 刘玲玲, 鲁新红, 唐雯, 韩庆烽
    2020 (02):  95-9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7
    摘要 ( 458 )   PDF(516KB) ( 730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综合征与残余肾功能及患者存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所有于2009 年4 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维持性PD 治疗患者的人口学、甲状腺功能及临床生化学等资料,随访7 年。根据残余肾功能水平均分为3 组,比较临床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影响血清游离T3(free T3,FT3)的因素和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FT3 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5 例研究对象,其中表现为低T3 综合征34 例(27.2%)。残余肾功能最高组的血清FT3 高于其他2 组(F=12.779,P<0.001),低T3综合征发生率最低(χ2=10.175,P=0.038),为14.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FT3 与残余肾每周尿素清除率(renal Kt/V,rKt/V)(r=0.270, P=0.002)、蛋白氮呈现率(protein equivalent of nitrogen appearance, PNA) (r=0.217,P=0.016)、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 (r=0.183,P =0.044)及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 (r=0.424,P<0.001)呈正相关,而与年龄(r=-0.346,P<0.001)、血清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r=-0.311,P<0.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ALB、血清CRP、HGB 及PNA 后,rKt/V 仍是影响血清FT3 的独立因素(β=0.284, P=0.004),而COX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rKt/V、PNA、HGB、以及血清CRP 和ALB 等因素后,血清FT3 仍能独立地预测患者的生存(HR: 0.303,95% CI:0.103~0.889,P=0.030)。结论笔者研究表明在维持性PD 人群中,低T3 综合征的发生与残余肾功能密切相关,血清FT3水平能独立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
    计量指标
    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史春夏, 李妍, 史亚男, 蔡佳杰, 李忠心
    2020 (02):  99-1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8
    摘要 ( 351 )   PDF(380KB) ( 916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治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出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6 年8 月1 日~2018 年7 月31 日共纳入44 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前接受CAPD 治疗期间出现HF,并在住院后接受APD 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腹膜透析超滤量、尿量、体质量、血压、血清学指标及HF 分级(NYHA 分级)等。结果44 例腹膜透析患者,APD 治疗4 日后24h超滤量与CAPD 时相比显著增加(t=- 15.448,P<0.001),接受APD 治疗4 日后LHF 水平显著降低(Z =-7.582,P<0.001),APD治疗4日后体质量明显下降(t=11.411,P<0.001)。APD治疗4日后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t=11.713,P<0.001;舒张压t=8.407,P<0.001)。APD 治疗4 日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NTpro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7.891,7.952,1.142;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1)。结论CAPD 患者易合并容量超负荷引起的心力衰竭,APD 可增加超滤、快速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分级,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收缩压,可作为CAPD 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分析
    曹倩颖, 周晶晶, 刘小菁, 金立群, 连晓英, 李忠心
    2020 (02):  103-10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09
    摘要 ( 342 )   PDF(499KB) ( 964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150 名维持性血液透析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有无糖尿病及残余尿量的统计,尿量<200ml 则视为无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lerostin、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sAP)。通过腹部侧位X 线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calcification of abdominal aorta,AAC)。分析Sclerostin 水平与MHD 患者iPTH、BsAP、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关系。结果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MHD 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74%,按照有无AAC 将患者分为钙化组和无钙化组,结果显示钙化组Sclerostin、Kt/V 明显低于无钙化组(t 值分别为6.694,2.298; P 值分别为<0.001,0.023),而年龄、透析龄、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BsAP 均高于无钙化组(t 值分别为-5.250,-4.356,-2.926,-3.877,-4.654;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两组间性别、血钙、血磷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t 值分别为2.345,-0.262,0.096;P 值分别为0.126,0.794,0.923)。②Logistic 回归分析MHD 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年龄(OR=1.134,95% CI 1.059~1.224,P<0.001)、透析龄(OR=1.006,95% CI1.006~1.075,P=0.019)、有无残肾(OR=0.150,95% CI 0.027~0.818,P=0.028)、有无糖尿病(OR= 8.199,95% CI1.316~51.073,P=0.024)、iPTH(OR=1.009,95% CI 1.001~1.017,P=0.035)、Kt/V(OR=0.030,95% CI0.001~0.652,P=0.026)、Sclerostin(OR=0.985,95% CI 0.976~0.994,P=0.002)、BsAP(OR=1.295,95%CI 1.037~1.618,P=0.023)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HD 患者血管钙化发生率高,高龄、透析龄长、糖尿病、高iPTH、高BsAP 均为MHD 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而有残余肾功能、Sclerostin、Kt/V 是MHD 患者血管钙化的保护因素。
    计量指标
    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梅游英, 余晓玲, 孔曼丽, 马川寅, 陈忆
    2020 (02):  108-11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0
    摘要 ( 286 )   PDF(587KB) ( 1034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 年5 月~2017 年3 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29 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 采用门诊或电话进行定期随访,每季度1 次,随访终点为主要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根据COX 多因素回归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60 岁(HR=2.80;95% CI:1.56~5.01;P<0.001)、心血管疾病史(HR=2.08;95% CI:1.07~4.07;P=0.032)、透析龄≥36 月(HR=2.36;95% CI:1.25~4.44;P=0.008)以及QT 间期离散度≥63 ms(HR=2.14;95% CI:1.20~3.82;P=0.010)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初始C-index 为0.719(95% CI:0.652~0.786),采用重复Bootstrap 自抽样方法进行1000 次内部验证后C-index 为0.722(95% CI: 0.656~0.788),且经Hosmer-Lemeshow 检验该模型拥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χ2=8.124,P=0.632)。结论基于上述4 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为准确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计量指标
    透析心理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抑郁、希望的关系研究
    胡鑫玲, 张翀旎
    2020 (02):  113-1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1
    摘要 ( 226 )   PDF(369KB) ( 886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及其与抑郁、希望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抑郁自评量表、Herth 希望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4.23±7.64)分,抑郁总分为(53.04±9.59)分,希望总分为(32.33±3.05)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抑郁总分呈正相关(r=0.429,P<0.001),与希望总分呈负相关(r=-0.34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抑郁水平对疾病不确定感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70,P<0.001),希望水平对疾病不确定感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98,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且与患者的抑郁、希望水平相关。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德阳地区155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横断面调查分析
    曹雯, 宋斌, 廖祖春, 蒋海文, 李海燕
    2020 (02):  116-11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2
    摘要 ( 327 )   PDF(677KB) ( 1203 )  
    【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分析德阳地区14 家血液透析中心2018 年6 月1 日~6 月30 日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长期血管通路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使用长期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50 例,其中动静脉内瘘1405 例(90.65%),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136 例(8.77%),移植物动静脉内瘘9 例(0.58%)。动静脉内瘘、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的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46.27±36.11)月、(28.69± 21.32)月、(27.99±15.27)月。透析通路血流量多集中在200~300ml/min。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中,左侧1019 例(72.53%),右侧386 例(27.47%)。最常见的吻合血管为桡动脉-头静脉1370 例(97.51%),吻合方式绝大多数为端侧吻合(98.08%)。结论德阳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以动静脉内瘘为主,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比例仍有下调余地。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的应用与发展,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比例。
    计量指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疗效分析
    李慧, 朱一枫, 李晶晶, 张艺, 王银, 黄小妹
    2020 (02):  120-12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3
    摘要 ( 363 )   PDF(429KB) ( 1061 )  
    【摘要】目的评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未成熟的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5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初次行前臂AVF 手术的患者,术后6 周体检及彩超评估AVF 成熟情况,未达到AVF 临床成熟标准的23 例患者行PTA 促成熟。术后24h 再次彩超评估血管,并观察AVF 初级通畅时间。结果23 例患者中,19 例(82.60%)为I 型狭窄,临床及技术成功率均为100%,PTA 术后24h 与术前相比,狭窄处血管内径,、血流量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 31.630,- 27.557;P 值分别为<0.001,<0.001);PTA 术后3 月、6 月、12 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4.4%、87.2%、78.5%;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出现。结论PTA 促成熟是治疗未成熟AVF 的有效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初级通畅率,其技术安全。
    计量指标
    综述
    自动化腹膜透析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罗佩婷, 张禹, 李忻阳, 陈洋洋, 赵巧, 苗里宁, 崔文鹏
    2020 (02):  124-12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4
    摘要 ( 259 )   PDF(382KB) ( 854 )  
    【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充分的液体清除是PD 治疗的重要靶目标,不充分的液体清除会导致容量超负荷,严重危及PD 患者的生命。然而,容量超负荷在PD 患者中仍十分常见。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是一种新型PD 模式,可以通过高频夜间短留腹获得充足的腹膜超滤量,从而改善容量超负荷PD 患者的预后。本文重点就PD 患者容量超负荷的流行病学、容量超负荷的危害以及APD 在PD 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3 个方面做一个系统的综述。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研究进展
    张嘉铃, 喻倩, 李寒, 王世相
    2020 (02):  127-12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5
    摘要 ( 275 )   PDF(264KB) ( 1712 )  
    计量指标
    综合营养评估法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运用进展
    舒亮辉, 朝亚
    2020 (02):  130-13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6
    摘要 ( 324 )   PDF(302KB) ( 1392 )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多元化教育模式对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心理的影响
    叶婉荷, 高琴, 刘君
    2020 (02):  134-1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7
    摘要 ( 232 )   PDF(426KB) ( 967 )  
    【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教育模式对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 月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行MHD 的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均分为2 组,各50 例,观察组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 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 组患者干预后状态焦虑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总分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均有降低(观察组t 值分别为7.858, 8.790;P值分别为<0.001,<0.001;对照组t 值分别为3.974,5.116;P 值分别为0.003,0.001),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干预后下降水平更为显著(t 值分别为4.389,3.550;P 值分别为0.002,0.001);2 组内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知识掌握程度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t 值分别为25.525,17.559;P 值分别为<0.001,<0.001),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干预后提高水平更为显著(t=9.501,P<0.001);2 组患者干预后置管期间导管感染率、细菌检出率、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4.396,4.433,5.741, 11.111, 21.951;P 值分别为0.041,0.038,0.017,<0.001,<0.001)。结论多元化教育模式能有助于降低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行MHD 患者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心理发生。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杨仁梅, 费利燕, 朱慧平, 戴榕娟
    2020 (02):  138-1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8
    摘要 ( 313 )   PDF(583KB) ( 1053 )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 dialytic-hypotension,IDH)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 年3~6 月发生反复低血压患者22 例,自身前后对照,基于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3 个月护理干预。统计基线和3 个月的低血压总发生率及不同时段发生率、提前30min 下机发生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清除指数(Kt/V),采用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IDH 主要原因为脱水量/干体质量>5%、透析前服用降压药、透析中进餐、糖尿病等,IDH 出现在透析中各时段,尤3h 时段最为显著。22 例患者干预前后IDH 发生率分别为15.73%(45/286)和6.14%(1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8.662,P =0.005),提前30min 下机发生率下降(χ²=10.741,P =0.027),Alb 和Kt/V 均上升(t 值分别为-2.134、-2.092,P 值分别为0.038、0.041),SAS评分下降(t =4.473,P =0.008)。结论IDH 防治流程降低了IDH 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梅毒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韦尼克脑病1例
    任雯雯
    2020 (02):  142-14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19
    摘要 ( 195 )   PDF(233KB) ( 785 )  
    计量指标
    内涤纶套感染致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性腹膜炎1 例
    马涛, 丁嘉祥, 郑姝颖, 甘红兵
    2020 (02):  143-14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0.02.020
    摘要 ( 166 )   PDF(824KB) ( 942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