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2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1-03-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基于DOPPS 研究分析中国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赵新菊, 牛庆雨, 甘良英, 陈育青, 侯凡凡, 倪兆慧, 陈晓农, 梁馨苓, 左力
    2021 (03):  145-150. 
    摘要 ( 792 )   PDF(577KB) ( 1191 )  
    【摘要】目的高钾血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 严重高钾血症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DOPPS)中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情况,并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DOPPS 是1 项国际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中国参加了DOPPS5
    (2012~2015),并完成了队列的随访。中国DOPPS5 中纳入了1427 名患者。以这些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实验检查中透析前血钾的值,分为正常血钾组(血钾<5.5mmol/L)和高钾血症组(血钾≥5.5mmol/L)。根据严重程度进一步将高钾血症分为轻度(5.5~5.9 mmol/L)、中度(6.0~6.4mmol/L)或重度(≥6.5 mmol/L)。比较2 组间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透析处方间的差异,并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1339 名HD 患者,平均年龄为(59.4±14.9)岁,中位透析龄为2.6(0.9,5.3)年,男性占54.4%。合并高钾血症的患者为345 人(25.8%),其中轻度高钾血症占13.3%,中度高钾血症占7.6%,重度高钾血症占4.9%。3 个城市中,北京的HD 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比例最高(31.8% ),其次是广州(26.0% ),上海的患者中合并高钾血症的比例最低(19.3% ) (χ2=18.580,P<0.001)。血钾正常和高钾血症的2 组患者在年龄(t=2.610,P=0.009)、性别比例(χ2= 4.059, P=0.007)、BMI (t=-2.680,P=0.008)、透析充分性(t=4.280,P<0.001)、透析频次(χ2=21.548,P<0.001)、血白蛋白(t=6.071, P<0.001)、血磷(t=7.083, P<0.001)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示,较高的BMI(OR:1.040,95% CI:1.004~1.077,P=0.027)、女性(OR:1.201,95% CI:1.023~2.547,P=0.026)、透析液钾浓度≥2.5mEq/L(相比于<2.5mEq/L)(OR:1.194,95% CI:1.028~1.386,P=0.020)、透析充分性不达标(stdKt/V<2)(OR:1.336,95% CI:1.170~1.527,P<0.001)、透析频次低于每周3 次(OR:1.332, 95% CI:1.150~1.544,P<0.001)、血白蛋白水平高(OR:1.815,95% CI:1.294~2.547,P<0.001)、血磷水平高(OR:1.231,95% CI:1.153~1.316,P<0.001)是与HD 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中国DOPPS5 研究中,25.8%的HD 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纳入的3 个城市中,北京患者中合并高钾血症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广州,上海最低。较高的BMI、女性、透析液钾浓度≥2.5mEq/L(相比于<2.5mEq/L)、透析充分性不达标(stdKt/V<2)、透析频次低于每周3 次、血白蛋白水平高、血磷水平高是HD 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
    计量指标
    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危险事件调查研究
    唐亚, 张文君, 张丽, 王晓玲, 王俭勤
    2021 (03):  151-15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2
    摘要 ( 395 )   PDF(659KB) ( 1193 )  
    【摘要】目的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长期生存期的重大危险事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14 年7 月~2019 年7 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血液透析中心MHD 患者纳入研究。结果筛选出168 例患者,男性占63.10%,女性占36.90%。MHD 患者生存期间最常见的重大危险事件为心脑血管事件及血管通路问题(均占
    17.04%),其次肺部感染(14.38%)。心脑血管事件组的患者年龄较高(Z=-2.489,P=0.013),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catheter with cuff, CVC)占比高(c2=5.080, P=0.024),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t=2.465, P=0.01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t=2.736, P= 0.007)、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 (Z=-3.067,P=0.002)、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2.291,P=0.023)水平低。肺部感染组患者的年龄较高(Z=-2.272,P=0.023),CVC 占比高(c2=10.510,P=0.001),Hb(Z=-2.418,P=0.016)、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 (Z=-2.087,P=0.037)水平低。血管通路事件组的女性患者占比高(c2=11.191, P=0.001),CVC 占比高(c2=38.768,P<0.001),Hb(t=2.551, P=0.012)、BUN(t=2.210, P=0.028)、Scr (Z=- 2.408, P=0.016)水平低。重度贫血组女性患者占比高(c2=12.196, P<0.001),CVC 占比高(c2=11.419,P=0.001),Hb(t=5.048,P<0.001)、Scr(Z=- 3.643,P<0.001)、ALB(Z=- 2.324,P=0.020)、血磷
    (serum phosphate,P)(t=2.821,P=0.005)水平低。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TC(OR=0.685,95% CI:0.481~0.977,P=0.037)是MHD 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CVC 是MHD 患者合并肺部感染(OR=2.948,95% CI:1.248~6.961,P=0.014)及并发血管通路问题(OR=11.164,95% CI:4.125~30.219,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水平是MHD 患者发生重度贫血的危险因素(OR=1.001,95% CI:1.000~1.002,P=0.013)。结论关注MHD 患者的心脑血管及肺部健康问题,建议无特殊情况时MHD 患者的通路以动静脉内瘘为主,重视女性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及贫血监测。
    计量指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营养状态与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分析
    甘言刚, 赵明明, 冯锦红
    2021 (03):  157-16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3
    摘要 ( 436 )   PDF(413KB) ( 1055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NLR)、营养状态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AAC 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 至2020 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 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腹部侧位X 线平片检查患者AAC 的情况。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是否发生腹主动脉钙化将患者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探讨AAC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2 例MHD 患者,钙化组37 例,非钙化组35 例。与非钙化组相比,钙化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C 反应蛋白(C-creative protein, CRP)、NLR 均明显升高(t/Z/χ2值分别为3.194, 4.766, 2.698, 2.587, 2.943;P值分别为0.002, 0.029, 0.007, 0.010, 0.004),白蛋白(Z=﹣2.947,P=0.003)、GNRI(χ2=﹣2.475,P=0.016)明显降低。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AAC 与年龄、PTH、NLR、CRP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343,0.320,0.307,0.293;P 值分别为0.003, 0.006, 0.009, 0.010),与白蛋白(r=-0.350,P=0.003)、GNRI(r=-0.263,P=0.026)呈负相关。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77,95% CI:1.017~1.141, P=0.012)、糖尿病(OR=4.545, 95% CI:1.032~20.007, P=0.045)、NLR(OR=2.463, 95%CI:1.317~4.608, P=0.005)为AAC 的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升高则为AAC 的保护性因素(OR=0.870,95%CI:0.771~0.982,P=0.024)。结论 NLR 及营养不良与MHD 患者AAC 相关。年龄、糖尿病、白蛋白水平及NLR是AAC 的独立危险因素。
    计量指标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 的腹膜透析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李欣茹, 赵飞飞
    2021 (03):  161-16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4
    摘要 ( 452 )   PDF(2277KB) ( 1009 )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近十年腹膜透析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的科学引文扩展数据库检索2010 年~2019 年关于腹膜透析的相关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viewer 软件对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提取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分析腹膜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发展历史。结果本研究共筛选纳入6864 篇研究。总体而言,近十年腹膜透析研究产出波动式增长。其中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保持领先地位,其发文量、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及H 指数及基金资助产出均排名前列。我国腹膜透析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机构及作者主要集中在中国,但国内研究机构与国际相关机构合作较少,研究作者间合作较为分散。腹膜透析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治疗预后、病理机制、并发症、透析质量及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结论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全球腹膜透析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计量指标
    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吕彦辉, 陈建华, 葛佳丽, 田甜, 张秀峰, 周黎
    2021 (03):  166-17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5
    摘要 ( 384 )   PDF(520KB) ( 1087 )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ailysis, 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hyperhomocy- steinemia, HHcy)的影响。方法MHD 患者90 例,随机分成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血液净化期间进行卧位体操康复运动训练,每次20~35min,每周3 次,共6 个月,观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6 个月前、后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运动6 个月后,运动组IL-6、PCT、CRP、Hcy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运动6 个月后IL-6、PCT、CRP、Hcy 水平较运动前下降(t 值分别为2.807,2.668,3.042,2.072;P 值分别为0.006,0.009,0.001,0.042)。结论血液净化期间运动疗法对MHD 患者微炎症状态及HHcy 有改善作用。
    计量指标
    合并2 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及影响因素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高洪志, 罗健华, 陈万佳, 张璐芸, 李交, 胡聃, 邓跃毅
    2021 (03):  171-17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6
    摘要 ( 319 )   PDF(554KB) ( 1031 )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开展腹膜透析的结局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 年5月至2020 年5 月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开展腹膜透析时已确诊2 型糖尿病的患者,收集病例资料和结局信息,分析筛选出现终点事件即退出腹膜透析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共筛选纳入研究对象113 例,其中男性70 例(61.95%),女性43 例(38.05%),中位年龄60(54,68)岁,中位透析随访时长27(15,48)月。共47 例(41.59%)发生了定义的终点事件,其中死亡17 例(15.04%),转血液透析30 例(26.55%)。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COX 分析显示,肥胖(HR=2.131,95% CI:1.123~4.045, P=0.021)是影响PD 病人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113 例患者中位腹膜透析时间为50(25,123)月;肥胖患者中位透析时间42(20, 71)月,相较于非肥胖病例的中位透析时间85(34, 123)月显著减少(c2= 5.750, P=0.016);晚透析患者中位透析时间73(33,120)月,相较于非晚透析患者中位透析时间41(20,5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 4.501, P=0.034)。结论肥胖的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腹膜透析的退出风险相对较高。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郭浩楠, 刘云, 谭荣韶, 刘岩, 钟小仕
    2021 (03):  176-1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7
    摘要 ( 350 )   PDF(442KB) ( 970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全血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 年9 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 的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用药情况,测定透析前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全血微量元素锌、铜、锰、铅、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根据血清PTH 数值分为高PTH 组(PTH≥300pg/ml)和低PTH 组(PTH<300pg/ml),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TH≥300pg/ml 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MHD 患者153 例,其中高PTH 组46 例,低PTH 组107 例。与低PTH 组患者相比,高PTH 组患者有较高的透析前血清总钙、磷、肌酐、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蛋白以及全血铅水平,余微量元素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透析前血清总钙、血清磷、较高的骨化三醇使用率及全血铅高于中位数44.3μg/L 是MHD 患者血清PTH≥300pg/ml 的独立相关因素(OR 值分别为13.646,2.859,3.400,2.655;95% CI 分别为1.470~126.649,1.442~5.667,1.470~7.863,1.162~6.113;P 值分别为0.022,0.003,0.004,0.021)。结论MHD 患者全血铅>44.3μg/L 和血清PTH≥300pg/ml 独立相关,值得临床关注并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
    计量指标
    浸润式超声与接触式超声测量头静脉内径的可重复性研究
    张志君, 王惠, 沈合松, 钟毓, 邹海蓉, 谢敏
    2021 (03):  181-1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8
    摘要 ( 335 )   PDF(503KB) ( 1033 )  
    【摘要】目的评价浸润式、接触式超声在测量头静脉内径中的可重复性。方法由2 名从事超声诊断工作10 年以上的医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收治的38 例预行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前的患者,在左前臂同一位置处、不同时间点,分别使用浸润式、接触式超声2 种方法进行头静脉内径测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的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并进行Bland-Altman 绘图分析,以再次评价重复性。结果浸润式超声法测量值组内和组间一致性非常好,ICC 分别为0.968 (95% CI:0.939~0.983,P<0.001)和0.960(95%CI:0.924~0.979,P<0.001)。接触式超声法测量值组内和组间一致性好,ICC 分别为0.718(95%CI:0.521~0.843,P<0.001)和0.692(95%CI:0.482~0.827,P<0.001)。浸润法超声测量头静脉内径的组内与组间Bland-Altman 散点图中,落在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内的点均为97%,接触法超声组内与组间Bland-Altman散点图中,落在95%LOA 内的点均为94%。浸润式超声获得头静脉二维图像中,近场组织结构更清晰、头静脉前壁与腔内结构更清楚。同时,浸润式超声显示检查范围更广,更容易同时显示头静脉与桡动脉。结论浸润式超声测量头静脉内径的重复性优于接触式超声,浸润式超声获得的二维图像中,近场组织结构及扫描检查范围均优于接触式超声,浸润式超声可作为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前测量头静脉内径的优选方法。
    计量指标
    清醒镇静麻醉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杨清华, 丁嘉祥, 甘红兵, 姚兰, 刘鲲鹏, 王梅
    2021 (03):  185-18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09
    摘要 ( 433 )   PDF(446KB) ( 923 )  
    【摘要】目的探讨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CS)麻醉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置管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5 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使用手术切开法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2组:传统组(A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和盐酸异丙嗪,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改良组(B组):手术开始时静脉使用芬太尼(B1)、舒芬太尼(B2)或瑞芬太尼(B3)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术中、术后疼痛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共94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A 组53 例,B 组41 例。2 组的人口学资料及相关的化验检查无差异,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风险分级评估为IV 级的高危风险患者比例分别占58.5%和68.3%(P=0.330)。B 组患者术中疼痛比例明显低于A 组患者(17%比39.6%,P =0.018);术后疼痛比例、静息疼痛评分及活动时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A组有5例(9.4 %)不良反应,其中3例出现了胃肠道反应,1例发生了低血压和1例出现意识障碍,B组有2例(4.8%)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是胃肠道反应,但2 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95)。进一步分析,在B1、B2 和B3 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存在麻醉高风险,采用清醒镇静麻醉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且安全性好,体现了舒适化医疗的理念。
    计量指标
    综述
    Klotho 在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枫, 林评兰, 邹赟, 叶朝阳
    2021 (03):  189-19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0
    摘要 ( 474 )   PDF(380KB) ( 1189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逐年升高,慢性肾脏病患者随其肾功能下降并发骨矿物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 VC)等,导致心血管病变高发及死亡率增加。研究表明,抗衰老基因Klotho主要表达于肾,具有抑制肾纤维化和调节钙磷代谢紊乱等保护肾脏的作用。本文围绕klotho蛋白在VC中的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计量指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相关低磷血症的研究进展
    林韦彤 张鑫 杨梦 马航霞 万晶晶
    2021 (03):  193-19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1
    摘要 ( 360 )   PDF(373KB) ( 1321 )  
    【摘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低磷血症的严重不良后果与高发生率导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相关的低磷血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回顾有关CRRT 患者低磷血症的文献,综述了进行CRRT 相关的低磷血症的的潜在危险因素、血磷水平对疾病程度和死亡风险的识别以及磷酸盐补充策略和成本效益分析,并提供补充策略的相关建议建议,旨在为医护人员预防、干预CRRT相关的低磷血症提供参考和依据。
    计量指标
    不同种类肝素封管液对中心静脉置管透析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伟, 纪媛媛, 欧梦仙, 段洪超, 郭美婧
    2021 (03):  197-19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2
    摘要 ( 346 )   PDF(257KB) ( 1423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王芸, 苏红, 王赟, 周郁秋
    2021 (03):  200-2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3
    摘要 ( 349 )   PDF(304KB) ( 1142 )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导丝硬头穿刺技术在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闭塞再通术中的应用
    李王海 李承志 王晓白 张红 张艳
    2021 (03):  203-20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4
    摘要 ( 313 )   PDF(699KB) ( 997 )  
    【摘要】目的探讨导丝硬头穿刺技术在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闭塞再通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 例血液透析相关上腔静脉闭塞并接受导丝硬头穿刺再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7 例患者均接受上腔静脉再通并计划置入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比较术前、术后TCC 导管血流量、尿素清除率(Kt/V)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统计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术后3 个月T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91.9%(34/37),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7%(1/37)。3 例患者未成功开通上腔静脉,其中2 例患者出现少量纵膈血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 例患者开通术中出现心包填塞,经心包穿刺引流后好转康复出院。术后TCC 导管血流量(t=- 3.669,P<0.001)、Kt/V 值(t=- 9.170,P<0.001)、URR(t= -7.673,P<0.001)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 个月随访患者未出现TCC 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导丝硬头穿刺技术开通上腔静脉闭塞病变安全、有效,熟练、谨慎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技术成功的关键。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基于Servqual 模型血液透析中心护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李雪, 周谊霞, 何珊
    2021 (03):  208-21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5
    摘要 ( 312 )   PDF(449KB) ( 1166 )  
    【摘要】目的根据血液透析中心特性构建适合评价血液透析中心护理服务质量的模型,调查患者对血液透析中心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9 年5 月~8 月在贵州省3 所综合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540 名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构建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在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移情性、安全性、透明性、有效性7个维度的感知差异评价均为负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21.742,- 24.973, - 34.006, - 34.583, - 15.415, - 19.542, - 34.289;P值分别为<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月收入5000 元以上 (β=0.644,95%CI:0.476~0.614,P<0.001)、年龄在61~75 岁(β= 0.508,95%CI:0.338~0.471,P<0.001)和公费医疗(β=-0.145,95%CI:-0.269~-0.036,P=0.011)是影响血液透析中心护理服务质量总感知差异评分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总体感知血液透析中心护理服务质量水平较低,且受多因素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患者需求从各方面针对性地改进,切实提高血液透析中心服务质量。
    计量指标
    集束化护理模式下绳梯式穿刺术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陈瑶, 缪小萍, 武蓓蓓, 张琳, 戴茹雯, 王用
    2021 (03):  213-2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1.03.016
    摘要 ( 364 )   PDF(462KB) ( 1310 )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自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入的60 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 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绳梯式穿刺执行率、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内瘘渗血率、血管瘤发生率、穿刺部位感染率、内瘘血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绳梯式穿刺执行率9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绳梯式穿刺执行率88.53%(χ2=128.139,P<0.001),试验组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分值(131.97±5.09)显著高于对照组(111.97±6.41)的分值(χ2=13.880, P<0.001),而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试验组患者内瘘渗血(χ2=34.734, P<0.001)、血管瘤发生(χ2=27.778,P<0.001)、穿刺部位感染(χ2=5.192,P=0.023)、内瘘血栓(χ2=6.405,P=0.011)。结论使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士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执行率以及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