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2-02-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与讲座
    家庭血液透析机技术:全球性概述
    宋明阳, 陈丽婷, 赵建成, 李雪梅
    2022 (02):  73-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1
    摘要 ( 708 )   PDF(1299KB) ( 881 )  
    【摘要】目前,中国大陆有少量进行家庭血液透析的报道,使用机器为传统的透析机。在欧美国家,大部分居家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专为家庭透析设计的机器。这种居家血液透析机更为小巧,易于操作。本文将简述目前已经在国外使用的家庭透析机及相关技术。

    计量指标
    蛋白结合毒素清除方式的研究进展
    冯佳楠, 祖源, 路香雪, 李寒, 王世相
    2022 (02):  77-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2
    摘要 ( 433 )   PDF(577KB) ( 497 )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清除体内尿毒症毒素能力较正常人明显减退,导致尿毒症毒素的蓄积,从而造成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受损。血液净化能够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等原理清除大部分尿毒症毒素,但由于蛋白结合毒素游离部分较低,常规血液透析难以清除而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主要从CKD 人群中的蛋白结合毒素与心血管疾病进展及血液净化方式对蛋白结合毒素清除效果2方面进行综述。
    计量指标
    高截留滤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宋小炜, 张凌
    2022 (02):  81-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3
    摘要 ( 274 )   PDF(500KB) ( 308 )  
    【摘要】随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和透析膜技术的进步并行,针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手段逐渐丰富,其中高截留滤器在清除传统滤器不能有效覆盖的炎症因子上更有前景的获益,其在临床实践中有望更有选择性的去除大分子量的炎症介质,从而在抗感染治疗以外通过血液净化的方式进行全身炎症状态的有效干预。本综述特别关注高截留滤器的临床应用,包括已发表的该滤器相关研究中对炎症因子清除和对预后改善情况,概括了目前该滤器已发表研究的差异性和潜在应用方向。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腹膜透析患者胸腹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朱丽, 武蓓, 刘爱春, 赵玉超, 芦丽霞, 乔婕, 楚新新, 门春翠, 何玉婷, 赵慧萍, 王梅, 左力
    2022 (02):  85-8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4
    摘要 ( 746 )   PDF(455KB) ( 301 )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胸腹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入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PD 中心2006 年1 月1 日~2021 年9 月30 日确诊胸腹瘘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PD 方案、胸腹瘘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确诊方法、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①共纳入胸腹瘘患者5 例,发生率0.96%。②5 例胸腹瘘均在透析3~13 周增加单次存腹剂量过程中发生,均为右侧,80%为女性,女性、老年高龄、低体表面积可能为危险因素。临床多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超滤减少等。③诊断方法:胸片提示右侧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可通过胸水葡萄糖高于血糖、亚甲蓝注入试验或CT 腹腔造影确诊。④治疗方式:确诊后立即暂停PD 转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部分患者永久转至HD,或通过低剂量递增性PD 逐渐恢复并长期PD 治疗。结论胸腹瘘为PD 少见并发症,常在开始透析后增加单次存腹剂量的过程中发生,CT 腹腔造影已成为最简便有效的确诊方式,治疗上需暂停PD,转HD,或通过低剂量递增性恢复PD。如条件许可,手术治疗是解决胸腹瘘的有效措施。在透析液增量过程中应密切监测高危患者胸腹瘘相关症状体征、腹腔内压力变化,并减少目标存腹剂量,以预防胸腹瘘的发生。
    计量指标
    中国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分析-DOPPS 研究的启示
    赵新菊, 甘良英, 牛庆雨, 陈育青, 侯凡凡, 倪兆慧, 陈晓农, 梁馨苓, 左力
    2022 (02):  89-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5
    摘要 ( 1355 )   PDF(430KB) ( 1237 )  
    【摘要】虽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可以提高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与普通人群相比,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仍然显著增加。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中HD 患者死亡原因及死亡特点。方法DOPPS 是1 项国际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中国参加了DOPPS 5 期研究(2012~2015 年),并完成了队列的随访。中国DOPPS 5 中纳入了1427 名患者。以这些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检查、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指标。明确患者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地点等特点。结果DOPPS 5 期研究中共纳入1427 名HD 患者,其中北京473例,广州454例,上海5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4±14.9)岁,男性占55.0%,糖尿病患者占25.1%。平均随访时间为1.9 (1.1, 2.1)年。在随访期间共205名患者发生死亡,患者总体死亡率为14.4%,年平均死亡率为8.8%。死亡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0(59,79)岁;男性比例为56.1%,中位透析龄为2.5(1.0~5.0)年。北京、广州、上海死亡患者数分别为67, 67, 71 例,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9%,10.0%以及8.6%。导致HD 患者死亡的前3 位病因分别为:脑血管意外(含缺血性卒中,19.3%)、充血性心力衰竭(18.2%)和肺部感染(11.6%)。心血管死亡总计为105 例,占51.2%。主要死亡原因排序有性别差异。血液透析死亡患者中70.8%于医院死亡,27.0%患者在家中发生死亡;79.8%患者没有停止血液透析,20.2%患者死亡前停止了HD 治疗。死亡患者中高达62.9%患者在死
    亡前接受了临终关怀治疗。1天中10pm~6am 时段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结论在中国DOPPS 5 期研究中,患者年平均死亡率为8.8%,其中心血管死亡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单项死亡原因中脑血管意外(含缺血性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3 种病因,且死亡的病因似乎具有性别差异。大部分患者为可预见的临终状态,1/4 的患者在家中死亡,在无医疗干预情况下,患者夜间凌晨死亡风险最高。
    计量指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杨原, 陈华茜
    2022 (02):  94-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6
    摘要 ( 352 )   PDF(484KB) ( 349 )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在锦州医科大学国药东风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病情平稳的MH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常规计算PLR,按其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Q4 组)。采用Kaplan-Meier及Log-rank检验比较4 组患者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83例MHD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88±15.40)岁,中位透析龄3.24(1.82, 6.05)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基线PLR≥196.44 的患者全因死亡率较高(Log-rank 检验χ2=53.128, P<0.001)。校正多项混杂干扰因素后,PLR仍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其中Q4 组患者全因死亡发生风险高出Q1 组3.776 倍(HR=4.776,95% CI1.580~14.437,P=0.006)。结论高PLR 与MHD 患者高全因死亡率有关,是MHD 患者全因死亡的强预测因子。
    计量指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尿液定量分析系统在白蛋白尿筛检中的应用效能分析
    吴静依, 王飞, 李青, 沈华, 王学晶, 鲍云非, 李鹏飞, 高碧霞, 张路霞
    2022 (02):  98-1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7
    摘要 ( 355 )   PDF(489KB) ( 567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尿液定量分析系统在白蛋白尿筛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2 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尿液检验分析,不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范围的143 例受试者纳入研究。采集受试者的随机尿液样本,分别送到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使用尿液定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析。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金标准,从筛检的真实性、可靠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4 个方面评价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尿液定量分析系统用于白蛋白尿筛检的效果。结果共纳入143 例受试者,白蛋白尿A1 分级的59(41.3%)例,A2 分级的39(27.3%)例,A3 分级的45(31.5%)例。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尿液定量分析系统在白蛋白尿筛检的真实性、可靠性、预测值和AUC 方面均表现良好。以白蛋白尿A1 分级为阴性,A2 和A3 分级为阳性,尿液定量分析系统准确率达到88.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4.0%和8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87.8%和90.6%,AUC 达到0.962。结论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尿液定量分析系统在白蛋白尿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诊断准确率、AUC 和灵敏度均较高。由于其便捷性与低成本,该分析系统在我国大规模人群调查用于慢性肾脏病初筛中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计量指标
    透析前血浆渗透压对血液透析患者频发性透析中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罗平平, 张红梅
    2022 (02):  103-10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8
    摘要 ( 314 )   PDF(445KB) ( 307 )  
    【摘要】目的评估透析前血浆渗透压对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频发性透析中低血压(frequent-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f-IDH)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 年6 月~2021 年5 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行HD 治疗并发f-IDH 的患者100 例为病例组,按性别、年龄、糖尿病频数匹配同期行HD 治疗但未并发f-IDH 的患者100 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f-IDH 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判断透析前血浆渗透压对f-IDH 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的甲状旁腺激素、三酰甘油、透析前血浆渗透压、平均超滤量/干体质量高于对照组(Z=-2.889, P=0.004;Z=-3.422, P=0.001;t=2.642, P=0.009;t=3.700, P<0.001),白蛋白低于对照组(t=2.402,P=0.018);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透析前血浆渗透压升高(OR=1.255,95% CI:1.001~1.112,P=0.035)、白蛋白水平低(OR=0.847,95% CI:0.723~0.992,P=0.040)、平均超滤量/干体质量过大(OR=1.719,95% CI:
    1.225~2.412,P=0.002)是HD 患者并发f-IDH 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透析前血浆渗透压诊断f-IDH 的AUC 为0.702,最佳临界值为304.65mOsm/(Kg·H2O)。结论透析前血浆渗透压升高是HD 患者并发f-ID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f-IDH 有一定预测价值。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受体内源性配体13、血管紧张素Ⅱ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周青溢, 徐玉祥, 王科峰, 冀倩倩
    2022 (02):  107-11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09
    摘要 ( 138 )   PDF(527KB) ( 193 )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 受体内源性配体13(angiotensin II receptor-like 1 endogenous ligand 13,Apelin-13)、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中的表达及机制。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90 例,根据是否发生AVF 狭窄分为狭窄组和正常组,各45 例。选取同期入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45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Apelin-13、Ang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分析AVF 狭窄患者Apelin-13、AngⅡ与NO 水平的相关性,使用ROC 曲线分析Apelin-13、AngⅡ对AVF 狭窄的诊断价值。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别经AngⅡ(A 组)、Apelin- 13(B 组)以及AngⅡ联合Apelin-13(C 组)刺激后,分析NO、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orylate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p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狭窄组、正常组和对照组3 组Apelin-13、AngⅡ、NO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分别为31.125、64.720、21.024,均P<0.001)。AVF 狭窄患者中,Apelin- 13 与NO 呈正相关(r=0.447,P<0.001),AngⅡ与NO 呈负相关(r=-0.611,P<0.001)。Apelin-13 对AVF 狭窄的诊断AUC 为0.780(95% CI:0.679~0.880),AngⅡ对AVF 狭窄的诊断AUC 为0.844(95% CI:0.760~0.927),Apelin-13、AngⅡ对AVF狭窄诊断的AU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9,P=0.337)。A 组、B 组和C 组的NO、peNOS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分别为31.361、11.079,均P<0.001)。结论Apelin-13、AngⅡ与AVF 狭窄患者NO水平均具有相关性,Apelin-13 可能通过拮抗AngⅡ对eNOS/NO 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以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缓解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程度。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
    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解读
    张帆, 王蔚琼, 张华春
    2022 (02):  111-11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0
    摘要 ( 438 )   PDF(406KB) ( 1218 )  
    【摘要】体力活动和运动逐渐成为慢性肾脏病管理的“良药”。2021 年4 月8 日,英国肾脏协会发布《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和生活方式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围绕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以及肾移植受者的体力活动/运动、体质量管理、其他生活方式改变等3 方面,提供了指导意见。本文就体力活动/运动这一模块,结合我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计量指标
    综述
    肝硬化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问题的研究进展
    李秋蕾, 林琼真
    2022 (02):  115-11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1
    摘要 ( 317 )   PDF(364KB) ( 177 )  
    【摘要】肝硬化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选择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综述将讨论肝硬化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利弊,重点讨论腹膜透析在该人群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陈秋佚, 左明良
    2022 (02):  119-12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2
    摘要 ( 219 )   PDF(428KB) ( 387 )  
    【摘要】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主要通路。然而,AVF 成熟障碍及狭窄、血栓形成是MHD 医患双方面临的巨大挑战。内膜增生是AVF 狭窄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除内皮功能障碍,局部流体力学等亦对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运动干预与康复训练有助于造瘘手术后AVF 成熟,延长AVF 使用年限。本文综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造瘘前、后血管功能的影响,血管通畅率改善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经济、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术的麻醉选择
    徐元恺, 张丽红
    2022 (02):  123-12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3
    摘要 ( 451 )   PDF(371KB) ( 308 )  
    【摘要】动静脉内瘘是优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经皮血管成形术是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手段。经皮血管成形术手术过程中常伴有较为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恰当的麻醉镇静可以减轻疼痛。但由于尿毒症患者的特殊性,透析患者经皮血管成形术的麻醉选择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拟综述既往经皮血管成形术的各类麻醉方式,以期得出倾向性结论。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意外脱管影响因素分析
    李镇洲, 邹臻寰, 林贝多, 饶斯逸, 万建新
    2022 (02):  126-13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4
    摘要 ( 261 )   PDF(503KB) ( 293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 catheter, TCC)意外脱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 月~2021 年6 月TCC 意外脱管的21 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导管固定在位患者77 例为对照组,收集2 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作为观察项目,比较2 组资料,用Logistic 回归分析TCC 意外脱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同期符合入组标准共445 例患者,意外脱管率4.7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导管出口线结反应(OR=9.289,95% CI:1.767~48.841,P=0.00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659,95% CI:1.05~2.613, P= 0.029)、血白蛋白(OR=0.813,95% CI:0.671~0.986, P=0.035)、血磷(OR=5.528,95% CI:1.486~20.560,P=0.011)为TCC 意外脱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TCC 意外脱管与导管出口线结反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白蛋白及血磷相关,提示积极控
    制局部及全身炎症、改善营养状态、控制血磷可能对预防TCC 意外脱管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计量指标
    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治疗策略
    鲍雪东, 施娅雪, 于敏, 刘思洁, 吴厂, 米兰化, 胡文平
    2022 (02):  131-13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5
    摘要 ( 288 )   PDF(669KB) ( 476 )  
    【摘要】目的探讨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的评估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管外科2016 年1 月~2020 年12 月因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收治的80 例病例的病例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 例患者92 次治疗,男31 例,女49 例,平均年龄(63.45±13.7)岁,造影显示75 例合并中心静脉病变。建立上肢自体动静脉瘘8 例,建立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瘘4 例,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瘘3 例,均正常使用。单纯溶栓治疗14 例22 次,平均通畅时间(10.22±9.62)月,其中2 例短期内再度导管功能不良而行原位换管。总计原位换管52 例,异位换管3 例,平均随访时间(49.5±3.8)月,导管12 个月、24 个月、36 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3.2%、82.7%、74.0%。结论对于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应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的透析生命。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病患者上肢动静脉超声评估的基线特征
    陆明晰, 郑欢欢, 奚炜炜, 祝成 李华
    2022 (02):  136-13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6
    摘要 ( 267 )   PDF(770KB) ( 477 )  
    【摘要】目的利用超声检查探索终末期肾病患者上肢血管的基线特征,以期为我国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16 年7 月~2020 年5 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拟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07 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上肢血管的基线特征,包括主要静脉的充盈内径、主要动脉的内径、内中膜厚度、钙化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307 例患者前臂头静脉、上臂头静脉、前臂贵要静脉、上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肘部穿静脉的平均内径分别为(2.6±0.9)mm、(3.6±1.4)mm、(2.4±0.8)mm、(4.6±1.1)mm、(2.9±1.7)mm、(3.1±1.0)mm,上段肱动脉、下段肱动脉、上段桡动脉、下段桡动脉、上段尺动脉、下段尺动脉的平均内径分别为(4.1±0.9)mm、(4.1±0.7)mm、(2.7±0.6)mm、(2.0±0.5)mm、(3.6±0.6)mm、(1.7±0.5)mm。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钙化发生率分别为8.8%、15.9%、23.4%,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分别为(63.7±19.2)cm/s, (60.6±20.9)cm/s、(58.2±20.4)cm/s,阻力指数均为(0.9±0.1)。肱动脉平均血流量为(55.1±36.9)ml/min。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无创地评估患者的上肢血管条件,就血管内径而言,前臂头静脉、上臂头静脉、前臂贵要静脉、上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肘部穿支静脉中符合建立动静脉内瘘要求(≥2.0mm)的比例分别为79.5%、88.7%、70.7% 、98.6%、73.3%、88.9%,下段肱动脉、下段桡动脉、下段尺动脉中符合建立要求(≥1.5mm)的比例分别为100.0%、89.6%、66.8%。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慢性肾脏病患者衰弱发生率的Meta分析
    张昭昕, 李守琴, 虎洁婷, 何雄, 杨娟, 张修斌
    2022 (02):  140-14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2.02.017
    摘要 ( 226 )   PDF(1024KB) ( 306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衰弱发生率。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CKD 患者衰弱发生率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 年3 月30 日,采用Stata 16.0 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0 项研究,共9496 名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CKD 患者衰弱发生率为32.5% (ES=0.325,95% CI:0.261~0.390,P<0.001),衰弱前期发生率为39.6%(ES=0.396,95%CI: 0.348~0.444,P<0.001)。结论CKD患者衰弱和衰弱前期发生率均较高。不同地区、性别、治疗方式、评估工具的CKD患者衰弱发生率均存在差别,医护人员应尽早评估患者衰弱现状,制定干预计划,以延缓衰弱的发生和进展。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