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2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共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置换液临床应用分类专家共识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专家组
    2023 (10):  721-72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1
    摘要 ( 553 )   PDF(446KB) ( 457 )  
    在各类体外血液净化治疗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 rapy,CRRT)特别适用于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可连续、缓慢地清除水分和溶质,纠正代谢失衡、避免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从而更利于肾脏功能恢复。在这一过程中,置换液起了关键作用,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置换液并确定最优的置换液搭配是CRRT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正因如此,国内外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操作规程等都对置换液的种类和质量等作了推荐,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置换液配制和供给方法与推荐要求之间仍有一定距离。为了保证置换液的临床应用更为合理,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实用的置换液分类标准,方便医务人员制定有效的液体管理和抗凝策略。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专家组根据以下3项原则:反映当前使用现状、方便临床快速决策、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临床证据及实际经验,建议应以配制方式、碱基成分和混合方式作为置换液的分类依据,提出CRRT用置换液的分类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提出了推荐意见,希望这一共识对置换液的临床应用、质量评估和统一管理有所帮助,并由此促进国内CRRT治疗质量的综合提升。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血脂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张 宁 贺良玉 陶永媛 韩敬明 张艳萍 曹 宁
    2023 (10):  726-72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2
    摘要 ( 194 )   PDF(507KB) ( 193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尿毒症患者血脂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规律。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血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2、0.488、0.096、0.908,P=0.119、0.627、0.924、0.368);治疗12周后,试验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2.101、4.308、2.521,P =0.040、<0.001、0.014),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3.408,P=0.001);试验组治疗后TC、TG、 HDL-C、LDL-C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t=3.709、2.108、2.336、3.401,P<0.001、0.039、0.023、0.001);治疗12周后2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均下降(t=3.062、2.694、4.575,P =0.003、0.009、<0.001);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8.574、7.698、9.256,均P<0.001)。 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同时可以较高效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存在推广价值。
    计量指标
    不同血浆吸附容积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分析
    叶 慧 雷 鸣 许开亮 韩耀国 袁维方 孙玉霞
    2023 (10):  730-73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3
    摘要 ( 114 )   PDF(461KB) ( 33 )  
    目的 观察不同血浆吸附容积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的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根据单次治疗的血浆吸附容积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胆红素清除率等指标。 结果 40例患者共行60次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其中显效4例,有效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单次治疗的血浆吸附容积C组(1.0 L≤血浆吸附容积<1.4 L)或E组(1.8 L≤血浆吸附容积<2.2 L)相较于B组(0.6 L≤血浆吸附容积<1.0 L)胆红素下降率更显著(t=-2.403,P=0.023; t=-2.405,P =0.032)。C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差值高于B组(t=-2.068,P=0.048)。治疗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t=-3.662,P=0.001;t=-2.828,P=0.008),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t=-3.092,P =0.004),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t=4.786,P<0.001),血小板计数减少(t=4.963,P<0.001),C反应蛋白下降(t=3.088,P=0.004)。 结论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次治疗的血浆吸附容积达到1.0~1.4 L时胆红素的清除效果最具优势,延长吸附柱的治疗时间仍存在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增加胆红素的清除效率,推荐单次治疗血浆吸附容积为3.5~5.5倍个体血浆容积。
    计量指标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指标的关系
    罗春雷 边学燕 鲍玲玲 徐庆青 纪春阳
    2023 (10):  734-738,74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4
    摘要 ( 137 )   PDF(597KB) ( 96 )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新型炎症指标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2年6月—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25(OH)D正常组、不足组和缺乏组,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5(OH)D与NLR、PLR、MLR、MHR和CAR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153例患者,25(OH)D正常组46例,不足组57例,缺乏组50例,3组患者的年龄(F=4.061,P=0.019)、糖尿病比例(c2=6.982,P=0.030)、舒张压(F=3.200,P=0.044)、血清白蛋白(F=8.744,P<0.001)、血肌酐(F=3.844,P=0.024)、总胆固醇(F=3.392,P=0.03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3.296,P=0.040)以及NLR(F=5.633,P=0.004)、MLR(F=7.569,P=0.001)和MHR(F=4.568,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r=−0.261,P=0.001)、NLR(r=−0.261,P=0.001)、MLR(r =−0.302,P<0.001)、MHR     (r =−0.256,P=0.002)及CAR(r =−0.179,P=0.029)呈负相关,与舒张压(r =0.227,P=0.005)、血清白蛋白(r=0.207,P<0.001)、血肌酐(r =0.288,P<0.001)、血磷(r =0.164,P=0.044)、血钙(r =0.161,P =0.048)、总胆固醇(r =0.241,P=0.004)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 =0.241,P=0.004)呈正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β=3.445,P=0.033)、糖尿病(β=-4.233,P=0.014)、舒张压(β=0.158,P=0.013)、白蛋白(β=0.584,P=0.013)、NLR(β=-1.351,P=0.001)、MHR(β=-6.894,P=0.032)与血清25(OH)D水平独立相关。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NLR、MLR、MHR和CAR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NLR和MHR与血清25(OH)D水平独立相关。25(OH)D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滤出液中游离mtDNA与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微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邱杰山 暨利军 王燕翔 王丹萍 陈静静 方燊燊
    2023 (10):  739-74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5
    摘要 ( 108 )   PDF(536KB) ( 52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滤出液中游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及腹腔微炎症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行PD治疗的患者85例,分为A组(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治疗组)和B组[高浓度(2袋以上2.5%或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治疗组]。检测血生化指标,腹膜透析滤出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18,IL-18)及mtDNA。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将mtDNA分别与临床参数做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浓度的危险因素。 结果 B组患者透析龄长于A组(t =-2.206,P=0.030),血白蛋白(Alb)低于A组(t =2.635,P=0.010),腹膜透析滤出液中IL-6(t =      -4.835,P<0.001)、TNF-α(t =-6.557,P<0.001)、IL-1β(t =-2.395,P =0.019)、IL-18(t =-2.318,  P=0.023)及游离mtDNA(t =-3.920,P<0.001)均高于A组。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与IL-6(r =0.721,P<0.001)、TNF-α(r =0.418,P<0.001)、IL-1β(r =0.771,P<0.001)、IL-18(r =0.634,P<0.001)及透析龄(r =0.240,P=0.030)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r =-0.319,P=0.00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β=0.358,P=0.005)、长透析龄(β=0.292,P<0.001)及Alb降低(β=-0.272, P=0.027)是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结论  腹膜透析滤出液中mtDNA与PD患者腹膜及腹腔慢性微炎症状态相关。高浓度葡萄糖腹膜透析液、长透析龄及低蛋白血症是导致其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计量指标
    尿素清除率K作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重要指标的临床研究
    张洪利 朱 强 廖永平 田 冲 高 宁
    2023 (10):  744-74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6
    摘要 ( 148 )   PDF(538KB) ( 98 )  
    目的 通过联机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实时动态监测,探讨透析过程中尿素清除率(urea clearance,K)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量化关系。 方法 应用OCM观察15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不同时段的K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究透析过程中K变化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平均K值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K随时间变化呈线性下降(F=447.552,P<0.001)。血流量(β=0.706,95% CI:0.403~0.526,P<0.001)、超滤系数(β=0.183,95% CI:0.074~0.223,P<0.001)与K呈正相关,红细胞比容(HCT)(β=-0.242,95% CI:-0.877~
    -0.405,P<0.001)、年龄(β=-0.106,95% CI:-0.209~-0.011,P =0.030)与K呈负相关。K与3倍干体质量的差值和Kt/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 =0.808,P<0.001)。 结论 透析过程中K呈线性缓慢下降。提高K的手段是增加血流量、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控制HCT在33%~36%。若透析充分性达标,K应大于干体质量的3倍。
    计量指标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张 辉 葛 赟 吴云龙 黄 曼
    2023 (10):  749-75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7
    摘要 ( 156 )   PDF(498KB) ( 48 )  
    目的 比较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DFPP+胰岛素、胰岛素3种不同治疗方案对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患者降低三酰甘油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 共纳入确诊为HTG-AP患者62例,将其分为  DFPP组、DFPP+胰岛素组和胰岛素组,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检验结果。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者Kruskal-Wallis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 Fisher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 结果 DFPP+胰岛素组较另外2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 =4.414,P=0.016),医疗费用(K =35.923,P<0.001),入住ICU时间(K =46.105,P<0.001),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K =9.089,P=0.011)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K =12.059,P =0.00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FPP组与胰岛素组在治疗前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K =      -2.136,P=0.098),在三酰甘油降至5.65 mmol/L上存在显著性差异(K =25.50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入院时胆固醇(β=0.320,P=0.005)、降钙素原(β=0.243,P =0.042)、D二聚体(β=0.385,P=0.001)、血糖指标(β=0.251,P=0.050)、是否有糖尿病(β=﹣0.284,P =0.008)及患者年龄(β=0.302,P=0.007)独立相关。 结论 对于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DFPP治疗能够快速降低患者三酰甘油水平。
    计量指标
    横断面调查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罗慧嫦 宋 利 尹 燕 全梓林 崔冬梅 赵立艳 陈 诚
    2023 (10):  754-75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8
    摘要 ( 120 )   PDF(885KB) ( 64 )  
    目的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横断面调查,应用超声测量其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的数值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9月—10月的MHD患者,由同一检查者采用B型超声分别测量双眼球后3 mm处ONSD,每侧眼球均测量纵切面直径和横切面直径,将2次ONSD平均值作为该眼ONSD。 结果  共纳入206例患者,平均年龄(60.2±14.3)岁,平均透析时间62.5(26.0,113.0)月。其中女性166例(80.6%),合并糖尿病71例(34.5%),合并冠心病40例(19.4%)。MHD患者中男性ONSD平均直径高于女性(t=3.180,P=0.002);男性患者左眼ONSD平均直径高于女性(t=-3.399,P=0.001);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MHD患者左眼和右眼ONSD平均直径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4,P<0.001);与非冠心病患者比较,冠心病MHD患者左眼和右眼ONSD平均直径差异均不显著(t=-1.064,P=0.289)。 结论 MHD患者ONSD分布与性别和是否合并糖尿病显著相关。临床中需关注男性、糖尿病患者左眼ONSD。
    计量指标
    中国ESR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系统综述
    武 丹 张蓓蓓 李 阳 谢 坤 陈 波
    2023 (10):  759-7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9
    摘要 ( 205 )   PDF(458KB) ( 263 )  
    目的 系统综述与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为临床开展生存质量评价及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10年以来的国内相关文献,分析各生存质量量表的特性及文献应用现状。 结果 常用的ESR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有6种,其中健康调查简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肾脏病生存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short form,KDQOL-SF)应用最为广泛。SF-36是普适性量表,具有短小、灵活、测评时间短的特点,应用比例达63.9%,但缺乏与肾脏病相关的生存质量评价;KDQOL-SF作为特异性量表,更针对肾脏病、透析患者,但测评条目79个,测评所需时间较长。 结论 开展ESRD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研究时,建议根据研究目的、样本量以及患者依从性等综合选择量表。
    计量指标
    左心结构变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何 禾 杨沿浪
    2023 (10):  763-76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0
    摘要 ( 83 )   PDF(452KB) ( 47 )  
    目的  分析左心结构是否构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探讨左心结构变化与MHD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关系。 方法  选择存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MHD患者31人纳入PH组,PH判断标准为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后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35 mmHg。选择同期未发生PH的MHD患者49人纳入非肺动脉高压(no pulmonary hypertension,N-PH)组(n=49)。收集2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实验室相关数据。将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PASP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皮尔逊相关检验显示肺动脉收缩压与患者左心房内径(r=0.464,P<0.001)、左心室收缩期内径(r=0.267,P=0.019)、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率(r=0.452,P<0.001)、总胆固醇(r=0.469,P<0.001)、低密度脂蛋白(r=0.270,P<0.001)、三酰甘油(r=0.402,P=0.016)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r=-0.235, P=0.040)、每月透析时间(r=-0.469,P<0.001)、血红蛋白(r=-0.300,P=0.005)、血清白蛋白(r=-0.792,P<0.001)、老年营养风险评估指数(r=-0.324,P=0.003)呈负相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中左心房内径(OR=1.757,95% CI:1.164~2.653,P=0.007)、体质量控制率(OR=1.296,95% CI:1.074~1.564,P=0.007)是发生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左心结构变化与MHD患者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肺动脉收缩压随着左心房结构、老年营养风险评估指数、体质量控制率、4周透析时间、血脂的变化发生改变。而左心房内径增加、体质量控制率上升则是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计量指标
    综述
    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脑部损害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徐 夏 刘 敏 刘昌华 毕光宇 徐道亮 王 荣
    2023 (10):  768-771,7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1
    摘要 ( 117 )   PDF(468KB) ( 86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多合并有脑部损害,包括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病、脑白质变性、脑萎缩等)、代谢异常(脂代谢、钙磷代谢等)以及功能性改变(如早期认知功能减退),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近年来有关CKD患者脑部损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例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弥散张量成像、核磁共振光谱学、动脉自旋标记、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血管壁MRI等多模态功能MRI,是预测评估CKD患者脑部损害的新兴方法。本文就多模态功能MRI在CKD患者脑部损害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凌 敏 王霄一 章 晋 王 婷
    2023 (10):  772-77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2
    摘要 ( 140 )   PDF(415KB) ( 182 )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总结现存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估内容、预测效能,分析其科学性与局限性,为制定科学、精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血管事件风险筛查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计量指标
    相位角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应用进展
    黄 希 王景福
    2023 (10):  776-77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3
    摘要 ( 85 )   PDF(452KB) ( 125 )  
    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作为一项无创、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常用于评估人体容量状态,而相位角(phase angle,PA)作为BIA的重要衍生指标,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其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PA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ESRD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声下桡动脉钙化与AVF功能相关性研究
    王 霄 管文瑜 王 丹 高庆贞
    2023 (10):  780-7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4
    摘要 ( 98 )   PDF(489KB) ( 60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多普勒超声下前臂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桡动脉钙化(radial artery calcification,RAC)情况以及对AVF功能的影响。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估AVF的RAC程度并分组,记录超声功能参数。收集患者资料、化验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80例患者入组,102例(3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RAC。RAC与桡动脉直径(r=-0.333,P<0.001)、AVF血流量(r=-0.257,P<0.001)呈负相关,与短期AVF功能不良无明显相关性(r=-0.031,P=0.600)。不同钙化程度分组患者间桡动脉直径(H=38.861,P<0.001)、AVF血流量 (H=24.035,P<0.001)存在显著差异。无钙化组患者桡动脉直径与轻、中、重度钙化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26、91.820、76.524,P=0.012、<0.001、<0.001),无钙化组的AVF血流量与中、重度钙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696、59.501,P=0.024、<0.00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钙化组患者性别(χ2=5.258,P=0.022),年龄(t=-1.975,P=0.049)、透析龄      (Z=3.180,P=0.001)、吻合方式(χ2=7.495,P=0.006)、糖尿病(χ2=13.252,P<0.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Z=-2.022,P=0.043)较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透析龄(OR=1.010,95% CI:1.004~1.016,P=0.001)、糖尿病(OR=3.101,95% CI:1.713~5.615,P<0.001)、高iPTH(OR=1.002,95% CI:1.000~1.004,P=0.033)水平是MHD患者发生RA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C与短期AVF功能不良无明显相关性,但随着钙化程度的加重,桡动脉直径和AVF血流量会越低。经超声评估RAC及钙化程度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计量指标
    成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上肢功能与健康个体比较的研究
    王欣欣 孙超 黎爽 郑涵絮 顾国燕 宋晓朵 于海艳 尹咏梅 吴海虹 田欣 管月红 尚云霄 赵爽 黄富表 马迎春
    2023 (10):  785-78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5
    摘要 ( 99 )   PDF(459KB) ( 30 )  
    目的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动静脉内瘘右利手患者与成年健康个体之间上肢功能的差异。 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北京市6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动静脉内瘘且右利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生化资料、握力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等上肢功能指标。MHD患者及成年健康个体上肢功能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共入组MHD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56.7%),年龄(59.63±10.60)岁,中位透析龄62.50(24.00,113.00)个月。将入组的MHD患者按照性别及年龄分组,与成年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握力相比,35~40岁组[女性:(20.27±1.10)kg比28 kg,t=-9.968,P=0.064;男性:(25.85±8.38)kg比45 kg,t=-4.998,P=0.038]、41~50岁组[女性:(20.37±9.25)kg比28 kg,t=-1.844,P=0.139;男性:(27.59±10.43)kg比43 kg,t=-4.433,P=0.002]、51~60岁组[女性:(17.99±8.84)kg比26 kg,t=-2.717,P=0.026;男性:(25.64±9.04)kg比40 kg,t=-4.205,P=0.006]及61~70岁组[女性:(14.11±9.45)kg比23 kg,t=     -3.880,P=0.001;男性:(27.41±9.22)kg比36 kg,t=-4.837,P<0.001]握力均存在下降。STEF各项目操作时间均高于中国健康人群。 结论  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握力及灵活性与健康人群相比均存在下降。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
    紫外线除氯装置用于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辅助除氯的2年监测结果分析
    王 艳 田爱辉 陈育青
    2023 (10):  790-7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6
    摘要 ( 99 )   PDF(464KB) ( 55 )  
    目的  研究紫外线除氯装置用于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辅助除氯的效果。 方法 2022、2023年分别测试20组紫外线除氯装置关闭状态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水处理系统自来水、炭罐后的总氯浓度;紫外线除氯装置打开状态下自来水、紫外线除氯装置后、炭罐后的总氯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紫外线除氯装置打开后,2022年和2023年自来水总氯平均下降率分别为75.0%和62.5%,装置前后总氯浓度差异显著(t=40.825,P<0.001;t=46.483,P<0.001);与紫外线除氯装置关闭相比,2022年和2023年打开装置时碳罐A1(t=-8.365,P<0.001;t=-17.474,P<0.001)、A2(t=-6.718,P<0.001;t=-16.905,P<0.001)、B1(t=-8.014,P<0.001;t=-12.212,P<0.001)、B2(t=-6.162,P<0.001;t=-13.789,P<0.001)出口总氯浓度均有所下降。 结论  紫外线除氯装置除氯效果显著,可用于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王冰洁 梁 琪 陈 宇 张春梅
    2023 (10):  794-79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17
    摘要 ( 104 )   PDF(542KB) ( 219 )  
    目的 系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影响因素。 方法 检索CNKI、Wanfangdata、VIP、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4篇队列研究,样本量6876例,文献质量均为高质量。14项研究共发现6种危险因素,1种保护因素,IS病史和糖尿病肾病对MHD患者发生IS的影响尚无定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 =1.04,95% CI:1.03~1.06,P<0.001)、糖尿病(HR =1.88,95% CI:1.38~2.58,P<0.001)、心房颤动病史(HR =2.71,95% CI:1.73~4.27,P<0.001)、脑血管病史(HR =4.97,95% CI:3.16~7.82,P<0.00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HR =4.43,95% CI:1.66~11.80,P =0.003)、血小板计数(HR =1.01,95% CI:1.00~1.02,P=0.001)、血清磷酸盐(HR=0.57,95% CI:0.44~0.74,P<0.001)是MHD患者发生IS的影响因素。 结论 医护人员可依据上述因素识别MHD合并IS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