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功能失败(失功)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2月在我院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214例,其中男性132例,女性82 例,平均年龄(48±14)岁。内瘘早期失功定义为①透析时血流量持续<200ml/min且超声检测吻合口静脉管径≤0.4cm;或②首次使用后3个月内透析血流量消失。对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手术资料以及患者在内瘘成熟前已临时置管透析和导管留置时间等10组预测指标进行量化后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38例(17.8%)发生早期内瘘失功,患者低血压状态(RR 4.2,P=0.009)、原发糖尿病(RR 2.8,P=0.041)、体重指数低(RR 1.1,P=0.000)、手术技术(RR 0.86,P=0.036)是主要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患者临时插管通路不影响内瘘早期功能状况(RR 2.6,95%CI 0.28~25.29,P=0.401),但留置导管的时间是影响因素(RR 1.1,95%CI 1.03~6.72,P=0.001)。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患者低血压状态、原发糖尿病、体重指数低、手术熟练程度和临时导管通路留置时间是影响内瘘早期功能状况的重要因素,强调内瘘手术应在患者计划维持性血液透析前提早实施,减少初始透析时临时导管通路和长时间使用,有利于提高内瘘的开通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