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8年, 第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8-11-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述评
    浅谈体外氧合疗法在危重症中的应用
    王质刚
    2008 (11):  581-584. 
    摘要 ( 507 )   HTML ( 0 )   PDF(297KB) ( 514 )  
    计量指标
    论著
    CAPD患者腹膜电荷屏障与腹膜透析液蛋白质丢失的关系
    俞国庆 文 文 陈 建 庄永泽
    2008 (11):  585-587. 
    摘要 ( 651 )   HTML ( 0 )   PDF(301KB) ( 255 )  
    目的 测定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电荷屏障,并对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DN)与慢性肾炎(CGN)的CAPD患者的腹膜电荷屏障以及腹透液蛋白进行比较,进而探讨CAPD患者腹膜电荷屏障与腹透液蛋白丢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2例CAPD患者,收集血清以及腹透液,采用清除法测定胰淀粉酶清除率(Cpam)以及唾液淀粉酶的清除率(Csam)的比值(Cpam/Csam)用以评价腹膜电荷屏障;同时测定腹透液蛋白的丢失量。结果 ①32例CAPD患者腹膜Cpam/Csam的比值为6.296±21.514;腹透液蛋白为4.14±1.91g;②CGN组腹透液蛋白显著低于DN组 (4.35±1.88g vs 5.61±0.86g,P=0.011<0.05); 而CGN组Cpam/Csam的比值显著高于DN组(9.94±28.35 vs 0.68±0.86, P=0.017<0.05)。③所有患者Cpam/Csam与腹透液蛋白丢失量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4,p<0.01。而且其自然对数与腹透液蛋白丢失量呈直线负相关。结论 CAPD患者腹膜电荷屏障的丢失可增加腹透液蛋白的漏出。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原因及预后分析
    杨 丽 毛志国 孙琳琳
    2008 (11):  588-590. 
    摘要 ( 1024 )   HTML ( 3 )   PDF(310KB) ( 909 )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1999年至2008年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分析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的预后。结果 共有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平均时间(14.4±16.3)月。转血液透析的原因为:透析不充分(30.8%)、技术失败(28.2%)、腹透相关感染(25.6%)、失超滤(10.3%)。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中有12例死亡,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事件和感染,糖尿病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明显低于慢性肾炎患者。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不充分、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原发病类型可能影响转血液透析后患者存活时间,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较慢性肾炎患者差。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对脉搏波速的影响
    程李涛 冯靖禧 陈慧敏
    2008 (11):  591-594. 
    摘要 ( 713 )   HTML ( 0 )   PDF(344KB) ( 211 )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中透析间期体重增加(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 IDWG) 对脉搏波速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血液透析患者(每周接受三次透析治疗)27名,在血液透析结束后以及下一次透析前,分别测量其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 ECW)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 CF-PWV)。结果 研究人群中,男性患者为12名,女性患者为15名,平均年龄为(61±12)(均数±标准差)岁。透析间期体重由62.5±11.2kg增长至64.1±11.9kg(P<0.001)。ECW由(14.0±2.5)L增长至(15.5±3.1)L(P<0.001)。PWV(11.8±1.8)m/s至(10.4±2.0)m/s, P=NS、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未见明显改变。根据IDWG的中位值,患者被分为低IDWG组(n=14)和高IDWG组(n=13),与低IDWG组相比,高IDWG组有较高的体重、ECW和收缩压增长,但PWV的改变(? PWV)仍未见显著性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的升高与PWV的增长呈正相关(r=0.554,P<0.01和r=0.537,P<0.01)。以PWV升高或下降为标准,将患者分为PWV下降组(? PWV<0, n=18)和PWV升高组(? PWV≥0,n=9),发现PWV升高组收缩压增加较大(P<0.05),其余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有收缩压为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B=0.039, P<0.005, 调整R2=0.268)。分类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同样显示仅有? SBP为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B=0.055, P<0.05),年龄、糖尿病状态和IDWG均被排除在外。结论 在透析过程中,IDWG不会导致明显的PWV改变。与年龄、糖尿病状态和IDWG相比,PWV的改变主要受收缩压的影响为主。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的关系
    张 睿 王 莉 李贵森
    2008 (11):  595-598. 
    摘要 ( 649 )   HTML ( 0 )   PDF(359KB) ( 394 )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探讨其与炎症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以及30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清抵抗素、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同时收集这些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抵抗素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MHD患者较正常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增高(5.88±2.54ng/ml vs.1.94±0.95ng/ml,P<0.01),同时TG水平升高,HDL-C显著降低,胆固醇和LDL-C无明显差异;CRP、IL-6和VCAM-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心血管疾病的MH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更为显著。患者血清抵抗素与CRP、IL-6、LDL-C和SGA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MHD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以及心血管疾病有关。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对ADMA的清除作用及与NO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张东亮 张 育 魏媛媛 刘文虎
    2008 (11):  599-602. 
    摘要 ( 291 )   HTML ( 0 )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ic dimethylarginine, ADMA)的清除作用及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159例,检测透析前、后血清ADMA和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itric oxide productions, NOx)的浓度,测算单次透析清除ADMA和NOx的总量,对比MHD患者透析前后、MHD患者与健康对照、MHD患者不同年龄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高血压、低血压与血压稳定组之间透析前血清ADMA及NOx的浓度,对透析前和透析后血清ADMA与NOx浓度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HD患者透析后血清ADMA水平明显降低[(1.05±0.67)μmol/L 比 (0.83±0.53)μmol/L,P<0.001],NOx水平明显升高[(61.1±38.5)μmol/L 比 (96.1±58.1)μmol/L,P <0.001]; 4h血液透析对ADMA和NOx的总清除量为[(9.15±4.70)μmol和(448.62±58.59)μmol];与健康人相比,MHD患者透析前后ADMA水平都高[(1.05±0.67)μmol/L、(0.83±0.53)μmol/L 比 (0.35±0.06)μmol/L, P值分别为0.002和0.004],NOx水平则相当[(61.1±38.5)μmol/L、(96.1±58.1)μmol/L 比 (68.1±13.6)μmol/L,P值分别为 0.596和 0.166];MHD患者各组之间透析前血清ADMA与NO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透析前、后ADMA与NOx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344和-0.612,P值分别为0.047和0.001)。结论 MHD患者透析前血清ADMA水平高于健康人,NOx水平与健康人相当;血液透析可以清除ADMA和NOx,对ADMA的清除作用相对要小;透析后血清NOx水平升高可能与透析清除ADMA等抑制NO生成的物质有关。
    计量指标
    福辛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作用
    唐 琦 张黎明 邬碧波
    2008 (11):  603-606. 
    摘要 ( 609 )   HTML ( 0 )   PDF(355KB) ( 451 )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福辛普利及辛伐他汀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相关炎症因子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其对MHD患者微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MHD患者127例,随机分成4组,A组32例,联合使用福辛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B组32例,予福辛普利治疗;C组31例,予辛伐他汀治疗;D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不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RB)、他汀类药物]。4组病例随访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营养指标。另设健康对照组26例,健康对照组无治疗。结果 治疗前,4组MHD患者血清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3月后,A组、B组及C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的水平与治疗前及D组比较就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A组、B组及C组IL-1β水平较治疗前及D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6月后,A组与B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及D组也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的血CRP、IL-1β、IL-6、TNF-α、和血清Alb、PA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明显(P<0.05),治疗6月后,A组与B组、C组比较,A组的血清CRP、IL-1β、IL-6 及TNF-α水平下降更明显,血清Alb和PA水平上升更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福辛普利治疗能改善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更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改善营养状况,这一作用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更明显。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血中阿托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及灌流清除效率的实验研究
    赵艳霞 孔祥清 张建萍 金永久
    2008 (11):  607-609. 
    摘要 ( 689 )   HTML ( 1 )   PDF(358KB) ( 334 )  
    目的 研究血中阿托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及血液灌流对硫酸阿托品的定量清除效率。方法 模拟临床血液灌流装置,对含有硫酸阿托品的血样进行灌流吸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硫酸阿托品的残留量。结果 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107.0%~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0.95%~7.8%。灌流前硫酸阿托品浓度为74.51μg/ml;在灌流1.0h、2.0h和3.0h后,血中残留硫酸阿托品浓度为:0.5g组分别是16.00μg/ml、3.85μg/ml、1.51μg/ml;1.0g组分别是6.45μg/ml、0.81μg/ml、0.21μg/ml;1.5g组分别是4.50μg/ml、0.43μg/ml、0.32μg/ml。 结论 该法能够做到快速准确地检测血中硫酸阿托品;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同样对硫酸阿托品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临床灌流过程中要严格监测血中阿托品浓度,适时补充阿托品。
    计量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大鼠肾小球硬化中的表达
    赵慧颖 黄 雯 黄海长
    2008 (11):  610-614. 
    摘要 ( 623 )   HTML ( 0 )   PDF(453KB) ( 325 )  
    目的 检测MMP-2和MMP-9在大鼠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关系。方法 12只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7只,一次性静脉注射氨基核苷嘌呤霉素9mg﹒100g-1体重,对照组5只,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次,动态观察尿蛋白定量变化。第20周末宰杀,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留取肾脏,制备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大鼠肾组织中MMP-2、MMP-9和FN的表达,分析其在肾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及与蛋白尿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FSGS模型组大鼠用药后尿蛋白定量显著增高,血总胆固醇显著增高。肾脏病理变化示部分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或全球性硬化,细胞外基质节段性增多。MMP-9在正常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有少量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MMP-9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MMP-2在正常大鼠的肾小球动脉和肾小管间质有少量表达,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MP-2的表达略有减少(P>0.05);MMP-2的表达与尿蛋白的定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在正常大鼠肾组织中FN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及肾间质处,在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FN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FN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MMP-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与MMP-9的表达呈直线负相关。结论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时,MMP-9的表达下调,可以引起FN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计量指标
    人工肝
    BL-300型灌流柱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的净化作用
    高 蕾 季付红 盛云峰
    2008 (11):  615-617. 
    摘要 ( 718 )   HTML ( 0 )   PDF(356KB) ( 262 )  
    目的 观察BL-300型灌流柱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生化物质浓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时换出血浆8.4L,混合后均分为3份分别经BL-300型灌流柱循环灌流,检测灌流前与循环灌流后总量达32.0L时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球蛋白(GLB)、丙氨酸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胆固醇(CHOL)、胆碱酯酶(CHE)和葡萄糖(GLU)各值,以及循环灌流后总量分别达0.5L、1.0L、2.0L、4.0L、8.0L、16.0L、32.0L时TBIL廓清率和DBIL廓清率;选择TBIL在300μmol/L以上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5例,建立桡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股静脉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置管的循环通路,并将PS-06型中空纤维型血浆分离器和BL-300型灌流柱串联处理患者血浆,检测灌流前与循环灌流后总量达6.0L时上述各指标值。 结果 混合血浆经柱循环灌流后总量达32.0L时,与灌流前比较,TBIL、DBIL和TBA的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下降幅度分别约为58.1%、54.9%和86.9%,被吸附总量分别约为342.2μmol、292.3μmol和263.5μmol,ALB和GLB(P<0.05)下降幅度分别约为7.5%和11.7%,被吸附总量分别约为7.0g和9.5g,其他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在循环灌流后总量达8.0 L前,TBIL廓清率和DBIL廓清率均维持较高的水平,超过8.0 L后两者明显减低,超过16.0 L时则持续处于低水平值。本组患者在体血浆循环灌流后总量达6.0L时,TBIL、DBIL和TBA浓度比灌流前均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分别约为51.5%、52.3%和57.8%。而血浆ALB、GLB浓度略有降低,其它检测指标及指征无变化。结论 BL-300型灌流柱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TBIL、DBIL和TBA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但该作用在循环灌流后总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出现饱和效应,且用于人工肝治疗时需注意补充ALB和GLB。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液灌流技术应用与进展
    刘 莎 刘文虎
    2008 (11):  618-621. 
    摘要 ( 516 )   HTML ( 2 )   PDF(292KB) ( 2391 )  
    计量指标
    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增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张 倩 陈 靖
    2008 (11):  622-625. 
    摘要 ( 464 )   HTML ( 0 )   PDF(230KB) ( 754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隧道导管感染的体会
    王爱萍 张小梅 周 燕
    2008 (11):  626-627. 
    摘要 ( 432 )   HTML ( 0 )   PDF(246KB) ( 325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借鉴新加坡透析中心管理经验加强我国血液透析中心建设
    王玉荣
    2008 (11):  632-634. 
    摘要 ( 757 )   HTML ( 1 )   PDF(244KB) ( 671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20例透析相关性头痛患者的影响
    刘 猛 王梅芳
    2008 (11):  635-635. 
    摘要 ( 438 )   HTML ( 0 )   PDF(192KB) ( 237 )  
    计量指标
    脑出血合并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临床分析
    王福诩 龙健中 黄 芝
    2008 (11):  636-636. 
    摘要 ( 471 )   HTML ( 0 )   PDF(178KB) ( 289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