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3-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应重视腹膜透析置管及其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
    范敏华
    2007 (3):  117-119. 
    摘要 ( 396 )   HTML ( 0 )   PDF(236KB) ( 369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导管类型、导管置入位置选择及其相关研究
    甘红兵
    2007 (3):  118-119. 
    摘要 ( 400 )   HTML ( 0 )   PDF(235KB) ( 1089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置管术
    付 纲 韩庆烽 汪 涛
    2007 (3):  120-121. 
    摘要 ( 402 )   HTML ( 1 )   PDF(204KB) ( 1164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相关机械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刘炳岩 孙 阳 徐 红 周紫娟
    2007 (3):  122-124. 
    摘要 ( 442 )   HTML ( 0 )   PDF(269KB) ( 741 )  
    计量指标
    论著
    腹膜透析患者不同透析龄和透析量水钠清除变化的观察
    王 松 韩庆烽 汪 涛
    2007 (3):  125-128. 
    摘要 ( 382 )   HTML ( 0 )   PDF(415KB) ( 238 )  
    计量指标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及其与颈总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李德谦 梅长林 张玉强 王文靖 李占园
    2007 (3):  129-133. 
    摘要 ( 583 )   HTML ( 0 )   PDF(472KB) ( 216 )  
    目的 探讨尿毒症心血管疾病(CVD)患者血清可溶性Fas、FasL(sFas、sFasL)水平与相关因子和颈总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尿毒症血液透析(HD)伴CVD患者组103例,慢性肾病(CKD)[15<GFR<50ml/(min·1.73m2)]伴CVD未透析患者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入选。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sFas、sFasL、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浓度。免疫组化观察桡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Fas、FasL表达;采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Fas、FasL mRNA的含量;彩色超声波测量颈总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 结果 HD、CKD组血清中可溶性Fas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与CKD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可溶性Fas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D组血管壁Fas、FasL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荧光RT-PCR Fas、FasL mRNA定量分析HD组较正常对照组高50.00%。63.49%(40/63)HD组患者IMT增厚。双变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sFasL与CRP及IMT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r=0.64),P<0.01;与白蛋白水平及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 =-0.53 r=-0.62),P<0.01;sFas则与之相反。 结论 血清sFasL水平及血管壁Fas、FasL高表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其确切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计量指标
    不同补铁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王 悦 阿拉塔 崔 专 史钧宝 杨文领 王 松 张爱华 郑丹侠 朱 宁 范敏华
    2007 (3):  134-137. 
    摘要 ( 669 )   HTML ( 1 )   PDF(382KB) ( 410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口服铁剂改为静脉铁剂前后贫血、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7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速立菲0.6g/d、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9 000~12 000)IU/w 2年半以上,血红蛋白(Hb)仍低于100g/L,改为静脉点滴科莫非或森铁能100mg(每次透析时)至预计总缺铁量,然后每2~3周静脉点滴100mg维持24个月以上,如果Hb大于130g/L减1/4 rHuEPO用量,回顾分析口服治疗和静脉治疗初、12个月和24个月连续3个月患者Hb、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SF)、rHuEPO用量,以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口服治疗2年中,患者平均rHuEPO 用量(9863±655)IU/w,Hb(95.60±9.74)g/L,TSAT(15.30±2.45)%,治疗初、12个月、2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改用静脉铁剂后2年中,患者平均rHuEPO用量减少至(7 416±437)IU/w,Hb上升至(122.60±11.60)g/L, TSAT上升至(31.30±3.35)%,与口服铁剂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较治疗初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24个月较12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TNFa在口服或静脉补铁期间、改用静脉铁剂前后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MDA在口服铁剂期间变化无显著性,平均值(7.83±4.85)ng/ml,改为静脉铁剂后上升至(13.42±7.15)ng/ml (P<0.05),其中治疗12个月较治疗初显著升高 (P<0.05),24个月较12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SF在改用静脉铁剂前后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口服铁改为静脉铁2年后贫血纠正,铁缺乏改善,炎症反应无明显变化,氧化应激反应加重。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吕 路 崔小湖 桓文穆 黄锋先 余 祯 黄 华 管红斌 郑亚丽
    2007 (3):  138-139. 
    摘要 ( 665 )   HTML ( 0 )   PDF(315KB) ( 234 )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 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计量指标
    静脉与口服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超负荷的疗效观察
    陈 英 陈 星 符 晓 刘 虹 成梅初
    2007 (3):  140-141. 
    摘要 ( 645 )   HTML ( 0 )   PDF(345KB) ( 274 )  
    目的 观察静脉与口服维生素C(VitC)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铁超负荷患者疗效。 方法 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SF)>800ng/ml和(或)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50%3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口服组(n=10)和静脉组(n=10)。观察用药前后SF、TSA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浆丙二醛(MDA)的变化。 结果 治疗12周后,静脉组SF、TSAT降低,Hb、Hct升高,与对照组、口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口服组SF、TSAT、Hb、Hct稍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MDA、PSO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铁超负荷患者静脉滴注VitC优于口服。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对银屑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孙丽君 朱嘉琦 戎 殳 叶朝阳 汪晓军 梅长林
    2007 (3):  142-144. 
    摘要 ( 592 )   HTML ( 0 )   PDF(360KB) ( 320 )  
    目的 体外观察血液灌流对严重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可能的毒性物质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12例严重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组各6例。常规治疗组以阿维A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血液灌流2~4次,每次间隔2~4天。治疗前及血液灌流末次治疗后,分别收集患者血清,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 血液灌流治疗后,IgA、IgG、TNF-α、IL-1β、IL-6、IL-8均显著下降(P<0.05);?TNF-α、?IL-8和 ?PASI直线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 0.663、0.422,呈正相关(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结论 血液灌流能吸附银屑病患者血浆中的TNF-α、IL-1β、IL-6、IL-8,不同程度降低IgA、IgG、IgM,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成为银屑病新的治疗手段。
    计量指标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
    杜 艺 综述 李 宓 审校
    2007 (3):  145-149. 
    摘要 ( 406 )   HTML ( 0 )   PDF(314KB) ( 1107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益气活血化浊法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观察
    张 凌 李 平 杨勤兵 张晓春 黄 雯 付方婷 陈玉武 李克明
    2007 (3):  150-153. 
    摘要 ( 422 )   HTML ( 0 )   PDF(327KB) ( 521 )  
    计量指标
    氯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标记物的影响
    刘同强 冯 曦
    2007 (3):  154-155. 
    摘要 ( 376 )   HTML ( 0 )   PDF(251KB) ( 530 )  
    计量指标
    静脉补铁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张建荣 耿燕秋 张承英 丁 韬
    2007 (3):  156-157. 
    摘要 ( 373 )   HTML ( 0 )   PDF(241KB) ( 616 )  
    计量指标
    高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及临床意义
    张耀全 李 川 龚运兵 邓永明
    2007 (3):  158-159. 
    摘要 ( 396 )   HTML ( 0 )   PDF(260KB) ( 213 )  
    计量指标
    透析查房
    腹膜透析插管相关并发症--超滤量少1例
    赵慧萍 王 梅
    2007 (3):  160-161. 
    摘要 ( 337 )   HTML ( 0 )   PDF(236KB) ( 262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相关结核性腹膜炎1例
    伍朝春 骆素平 董 捷 甘红兵
    2007 (3):  162-163. 
    摘要 ( 425 )   HTML ( 0 )   PDF(245KB) ( 21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
    张成果 沈俊智 王翠合 王凤莲 张俊领
    2007 (3):  171-173. 
    摘要 ( 382 )   HTML ( 0 )   PDF(321KB) ( 490 )  
    计量指标
    21例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分析
    石禄勇
    2007 (3):  174-174. 
    摘要 ( 371 )   HTML ( 0 )   PDF(194KB) ( 192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