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变化及其与颈总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李德谦 梅长林 张玉强 王文靖 李占园
2007 (3):
129-133.
目的 探讨尿毒症心血管疾病(CVD)患者血清可溶性Fas、FasL(sFas、sFasL)水平与相关因子和颈总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尿毒症血液透析(HD)伴CVD患者组103例,慢性肾病(CKD)[15<GFR<50ml/(min·1.73m2)]伴CVD未透析患者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入选。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sFas、sFasL、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浓度。免疫组化观察桡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Fas、FasL表达;采用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Fas、FasL mRNA的含量;彩色超声波测量颈总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 结果 HD、CKD组血清中可溶性Fas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与CKD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可溶性Fas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D组血管壁Fas、FasL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荧光RT-PCR Fas、FasL mRNA定量分析HD组较正常对照组高50.00%。63.49%(40/63)HD组患者IMT增厚。双变量线性相关分析发现,sFasL与CRP及IMT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r=0.64),P<0.01;与白蛋白水平及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 =-0.53 r=-0.62),P<0.01;sFas则与之相反。 结论 血清sFasL水平及血管壁Fas、FasL高表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其确切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