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6-11-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第十一届国际腹膜透析会议总结
    汪 涛
    2006 (11):  761-761. 
    摘要 ( 382 )   HTML ( 0 )   PDF(178KB) ( 231 )  
    计量指标
    论著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心脏术后严重肾衰竭中的应用              
    刘 玲 姜春生 陈文梅 史俊霞
    2006 (11):  762-765. 
    摘要 ( 573 )   HTML ( 0 )   PDF(338KB) ( 268 )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时机及有效性。方法 对北京安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3年11月~2005年8月70例心脏手术后因急性肾衰竭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CBP方式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为主,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APACHEⅡ评分,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h、48h和72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肾功能(BUN、Cr)、心肌酶(AST、CPK、LDH)的变化。结果 70例患者中存活35例,死亡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II评分、MAP、Lac、BUN、Cr及CPK、AST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经CBP后两组患者MAP、PaO2/FiO2、BUN、Cr和心肌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HR、WBC和Plt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BP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严重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尽早进行CBP有助于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池艳春 宋立群 杨晓梅 于思明
    2006 (11):  766-768. 
    摘要 ( 994 )   HTML ( 2 )   PDF(334KB) ( 272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和血液灌流(HP)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哈尔滨医科大学四院的45例合并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液灌流组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在每周两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灌流组在每周2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每周1次(HD+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组行每周3次常规HD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 两组经过2个月的充分透析后, 常规血液透析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血液灌流组、血液透析滤过组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症状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HD治疗的同时接受HP或HDF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
    计量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心脏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炎性介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王汉民 连耀国 刘宏宝 孙世仁 陈 威
    2006 (11):  769-772. 
    摘要 ( 528 )   HTML ( 0 )   PDF(367KB) ( 270 )  
    目的 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心脏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存活者与死亡者炎性介质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16例心脏术后MODS伴ARF的患者使用HF700型聚砜膜血液滤过器行CBP治疗,8例存活(A组),8例死亡(B组);分别在治疗前(0h)和治疗后2、6、12、24和48h取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4、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CBP治疗2h后A组促炎因子TNF-α、IL-6迅速下降,24h后IL-8明显下降,而死亡组治疗过程中上述炎性介质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抗炎因子IL-4在CBP治疗过程中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明显统计意义。A组TAC在CBP治疗6h后明显下降,MDA在12h后明显下降,SOD在24h后明显下降;B组SOD、TAC在治疗2h后即开始明显下降,MDA在48h的治疗过程中持续保持高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结论 CBP有助于改善MODS患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减轻炎性损伤。CBP能改善MODS患者的氧化应激,减轻氧化损伤。在CBP治疗过程中,TNF-α、IL-6、IL-8、MDA浓度持续高水平及SOD早期下降者预后差;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心脏术后MODS患者的预后。
    计量指标
    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在慢性肾衰竭合并腹部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保春 郭志勇 孙莉静 于 光 袁伟杰 梅小斌 张 懿
    2006 (11):  773-775. 
    摘要 ( 587 )   HTML ( 0 )   PDF(283KB) ( 344 )  
    目的 研究既往有腹腔手术、腹膜炎等特殊情况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安全有效的腹膜透析管置入方法。对象与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符合CKD5期诊断标准8例患者,均有下腹部手术史或腹膜炎病史。手术方法为经脐下切1cm的弧形切口,插入5mm圆锥套管针(Trocar),以此孔做为观察镜通道,初步了解腹腔内情况。如患者有脏器粘连等情况,则在右侧腹直肌旁、脐下2cm处插入另一5mm Trocar为辅助操作孔,用以插入切割器,分离粘连组织,使用无损伤抓钳在屏幕直视下置入腹膜透析管。如无粘连等情况,则直接经操作孔置入腹膜透析管。结果 2例患者应用切割器分离粘连的组织,4例患者借助无损伤抓钳使腹膜透析管放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4例患者直接经操作孔道丝引导置入腹膜透析管。腹膜透析液进出通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置管术能在直视下将导管放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是为有过腹腔手术或腹膜炎的患者置入腹膜透析管的有效方法。
    计量指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黄 雯 李秀季
    2006 (11):  776-778. 
    摘要 ( 532 )   HTML ( 0 )   PDF(353KB) ( 245 )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74例HD患者和30例健康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 HD患者中无心、脑血管疾病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组(P<0.01),而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1)。HD患者中有心、脑血管疾病组MTHFR T等位基因频率为39.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8.3%(P<0.05),亦高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组的30.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心、脑血管疾病组MTHFR频率为20.8%,高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组的12.0%和正常对照组的6.7%,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结论 本研究尚不能得出MTHFR T/T基因型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遗传危险因子。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
    刘金平 孟 娟 彭立人
    2006 (11):  779-782. 
    摘要 ( 570 )   HTML ( 0 )   PDF(335KB) ( 247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B超检查测定颈总动脉硬化情况,根据有无颈动脉硬化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硬化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的ADPN水平,并与2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HD组血清ADPN水平普遍高于于正常对照组,但是颈动脉硬化组血清ADPN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相关分析发现,血清ADPN与颈动脉硬化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与血浆ADPN存在着相关性,ADPN可能参与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测定血浆ADPN为评价MHD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罗钙全冲击治疗过程中伴巨大转移性钙化1例报道
    芮海荣 赵养俊 柳淑惠 王章华
    2006 (11):  782-782. 
    摘要 ( 367 )   HTML ( 0 )   PDF(207KB) ( 241 )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液净化吸附剂研究进展
    马 育
    2006 (11):  783-785. 
    摘要 ( 399 )   HTML ( 1 )   PDF(253KB) ( 453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现状
    曹娅丽 综述 王世相 审校
    2006 (11):  786-789. 
    摘要 ( 357 )   HTML ( 0 )   PDF(246KB) ( 950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王文革 孔玉科 张玲花 周 磊 王晓玲 王俭勤
    2006 (11):  790-791. 
    摘要 ( 427 )   HTML ( 0 )   PDF(237KB) ( 237 )  
    计量指标
    讲座
    透析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原则
    吴 华
    2006 (11):  792-794. 
    摘要 ( 423 )   HTML ( 1 )   PDF(248KB) ( 2255 )  
    计量指标
    慢性肾衰竭并发结核的防治
    蒋建平 侯凡凡
    2006 (11):  795-796. 
    摘要 ( 391 )   HTML ( 0 )   PDF(241KB) ( 721 )  
    计量指标
    透析查房
    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并营养不良1例
    董 捷 王 梅
    2006 (11):  807-808. 
    摘要 ( 410 )   HTML ( 0 )   PDF(246KB) ( 196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不同时期动静脉内瘘术早期失败原因的对比分析
    张 凡 王 涛 郭东阳 张光明 郑 宇
    2006 (11):  809-810. 
    摘要 ( 742 )   HTML ( 0 )   PDF(214KB) ( 477 )  
    计量指标
    显微镜下血管缝合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王 革 汤 锋 周志成
    2006 (11):  811-811. 
    摘要 ( 342 )   HTML ( 0 )   PDF(173KB) ( 19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王 珉 陈建民 张 楠 张 洁
    2006 (11):  812-813. 
    摘要 ( 371 )   HTML ( 0 )   PDF(198KB) ( 243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孙 艳 陈健民 彭 雯
    2006 (11):  814-815. 
    摘要 ( 392 )   HTML ( 0 )   PDF(212KB) ( 255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脂蛋白肾病1例报道
    杨聚荣 何娅妮 林利容 李开龙 丁涵露 刘晓莉 许文玲
    2006 (11):  816-816. 
    摘要 ( 363 )   HTML ( 0 )   PDF(275KB) ( 176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经前期综合征诊治1例报道
    赵学伟 周焕芝
    2006 (11):  817-817. 
    摘要 ( 384 )   HTML ( 0 )   PDF(232KB) ( 176 )  
    计量指标
    中心静脉造影辅助深静脉带涤纶套长期导管置入术2例
    谢兰茜 黄小妹 张 英 何 达
    2006 (11):  818-818. 
    摘要 ( 378 )   HTML ( 0 )   PDF(171KB) ( 177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