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6-10-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
    刘惠兰
    2006 (10):  703-706. 
    摘要 ( 337 )   HTML ( 0 )   PDF(279KB) ( 1149 )  
    计量指标
    论著
    从《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录用文章分析我国血液净化科研工作现状
    韦 洮 王 洋 王丽萍 赵青艺 王 梅
    2006 (10):  707-709. 
    摘要 ( 867 )   HTML ( 0 )   PDF(372KB) ( 335 )  
    目的 从《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已录用文章分析我国血液净化科研工作现状。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2002年1月~2005年12月的检索,以及刊登在《中国血液净化》杂志上的所有专业文章,从论文来源、论文类型、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 2002~2005年《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刊登论文1 083篇,其中来自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医院507篇,占46.8%;市地级医院458篇,占42.3%;区县级医院118篇,占10.9%。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医院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由2002年的42.7%增加到2005年的53.6%);② 在1 083篇论文中,论著540篇,占50.1%(基础研究42篇,占3.9%;临床研究498篇,占46.2%);短篇报道和经验介绍389篇,占36.1%;综述131篇,占12.1%。2004年以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均较2002年及2003年有了明显增高,分别从2002年的0.3%、10.2%上升到2005年的1.4%、13.7%;③ 研究内容最多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并发症,共168篇,占31.0%,包括心血管疾病、血管通路、感染及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等。结论 我国有关血液净化方面的科研工作以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医院为主,研究内容以临床研究为主,应加强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及与临床相结合的基础研究。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20例临床分析
    陈 林 郭群英 阳 晓 姜宗培 陈 崴 毛海萍 余学清
    2006 (10):  710-713. 
    摘要 ( 651 )   HTML ( 0 )   PDF(305KB) ( 488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FP)的易感因素、诊治和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APD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病源菌、治疗、转归,并与同期收治的革兰氏阳性(G+)球菌、革兰氏阴性(G-)杆菌腹膜炎进行分组对比。结果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205例,其中真菌性腹膜炎20例(9.76%);真菌性腹膜炎组、G+球菌组、G-杆菌组3组间的发病年龄、性别、血白细胞计数、透出液细胞计数、开始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腹膜炎组腹部压痛、反跳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17例(85%)患者1月内有腹腔/全身系统使用抗生素史;真菌性腹膜炎组6例(30%)死亡,其余14例转血液透析,死亡率及腹膜透析退出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 结论 腹腔/全身使用抗生素是腹膜透析相关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真菌性腹膜炎临床症状较重,预后不良,确诊后早期拔管可能可以降低死亡率。
    计量指标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王银娜 刘惠兰 刘 群
    2006 (10):  714-716. 
    摘要 ( 570 )   HTML ( 0 )   PDF(295KB) ( 264 )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和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技术检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它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并对影响颈动脉IMT的多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957.88±236.87)pg/ml和(731.55±244.05)pg/ml, (P<0.01)], 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越重,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越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年龄、透析时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a)。结论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计量指标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纠正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的观察
    周 燚. 陈孟华
    2006 (10):  717-719. 
    摘要 ( 939 )   HTML ( 0 )   PDF(327KB) ( 356 )  
    目的 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纠正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LVH)的影响。方法 选择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51例未经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T组)26例予以rHuEPO皮下注射治疗,起始量每周80~120u/Kg,血红蛋白(Hb)105~115g/L、红细胞压积(Hct)30%~35%时rHuEPO减为维持量;对照组(C组)25例不用rHuEPO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Hb、Hc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情况。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在SBP、DBP、Ccr方面无显著差异,治疗后Hb、Hct T组较C组明显升高(P<0.01),LVMI T组较治疗前及C组治疗前后明显降低(P<0.01),两组血压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纠正CRI患者的贫血可部分逆转其LVH。
    计量指标
    北京市郊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李向秋 邹海欧 董小革
    2006 (10):  720-723. 
    摘要 ( 827 )   HTML ( 0 )   PDF(330KB) ( 524 )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郊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肾脏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对62例北京市郊区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北京市郊区MHD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中最低的是躯体职能、最高的是透析鼓励;②SF-36部分各纬度分值显著低于一般人群;③与解放军总医院MHD患者比较在社会支持、透析鼓励、患者满意度、全面健康评价领域得分高于解放军总医院患者(P<0.05);而在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情感职能、疼痛、精力状况、情感状况、症状与不适、肾病影响、性功能、睡眠、工作状况13个领域得分郊区患者显著低于解放军总医院患者(P<0.05);④男性在认知功能领域得分高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⑤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对生活质量分值有较大影响,未发现血红蛋白与生活质量分值有显著相关;⑥ANOVA分析显示不同医疗费来源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不同,医保或公费医疗组好于农村合作医疗和自费组。结论 北京郊区MHD患者生活质量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应把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医疗和护理的重要目标。
    计量指标
    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郭志勇 袁伟杰 李保春 孙莉静 郭云珊 于 蕾
    2006 (10):  724-727. 
    摘要 ( 645 )   HTML ( 0 )   PDF(317KB) ( 372 )  
    目的 前瞻性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CAPD患者78例共1年,随机分为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组(酮酸组,31例)、低蛋白组(26例)、常规蛋白组(21例?)。检测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瘦素(Leptin)、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和体重指数(BMI)等,计算残余肾功能(RRF)、Kt/V、肌酐清除率(Ccr),并监测血清氨基酸谱变化。结果 与低蛋白组相比,酮酸组、常规蛋白组的营养指标升高,尤以PA、RBP、TRF、Scr升高明显(P<0.01);而酮酸组与常规蛋白组相比,BMI、TSF、MAMC、Alb、TC及TG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酮酸组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水平均高于低蛋白组及常规蛋白组(P<0.01及<0.05);与常规蛋白组相比,酮酸组与低蛋白组Kt/V、Ccr、尿量均升高(P<0.05),而酮酸组与常规蛋白组的水钠潴留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有缓解尿毒症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水平。
    计量指标
    人工肝
    分子吸咐再循环系统和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宋修光 陈士俊 于进红 杜文军 朱宝焕
    2006 (10):  728-729. 
    摘要 ( 420 )   HTML ( 0 )   PDF(255KB) ( 205 )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孟 娟 综述 王质刚 审校
    2006 (10):  730-733. 
    摘要 ( 371 )   HTML ( 0 )   PDF(231KB) ( 262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监测与治疗进展
    曹娅丽 综述 王世相 审校
    2006 (10):  734-737. 
    摘要 ( 403 )   HTML ( 0 )   PDF(276KB) ( 669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病毒肝炎院内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张晓光 综述 汪年松 审校
    2006 (10):  738-740. 
    摘要 ( 389 )   HTML ( 0 )   PDF(259KB) ( 244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96例急性肾衰竭病因及预后分析
    李 洁 汪年松
    2006 (10):  741-744. 
    摘要 ( 417 )   HTML ( 0 )   PDF(285KB) ( 549 )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闫自强 芮海荣
    2006 (10):  745-747. 
    摘要 ( 438 )   HTML ( 0 )   PDF(249KB) ( 790 )  
    计量指标
    血仿膜肝素吸附法在高危出血液透析析患者中的应用
    石春珍 徐 青
    2006 (10):  748-749. 
    摘要 ( 420 )   HTML ( 0 )   PDF(249KB) ( 506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通路再循环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李 辉
    2006 (10):  758-758. 
    摘要 ( 431 )   HTML ( 0 )   PDF(193KB) ( 246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尿毒症并发房间隔膨胀瘤1例
    张五星 周 伟 张 华
    2006 (10):  759-759. 
    摘要 ( 401 )   HTML ( 0 )   PDF(230KB) ( 253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邱清标 邬新辉 练仕珍 李裕彬
    2006 (10):  760-760. 
    摘要 ( 390 )   HTML ( 0 )   PDF(220KB) ( 204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