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1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2-08-12 上一期    下一期
    讲座
    隔离管理丙型肝炎病毒阳性透析患者的指南与政策的分歧
    王文健 梁馨苓 史 伟
    2012 (8):  407-408. 
    摘要 ( 213 )   HTML ( 0 )   PDF(133KB) ( 244 )  
    计量指标
    专题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及防治
    曹娅丽 章友康
    2012 (8):  409-412. 
    摘要 ( 205 )   HTML ( 0 )   PDF(175KB) ( 342 )  
    计量指标
    讲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事件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谢剑腾 李志莲 梁馨苓 王文健 李锐钊 梁华般 董 伟 史 伟
    2012 (8):  413-4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341 )   HTML ( 12 )  
    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调查分析2011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所有MHD患者的感染控制筛查结果,按HCV阳性和HCV阴性分组,分析比较两组间CAD的患病率并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77例MHD患者中,HCV阳性率为9.0%,CAD患病率为23.9%;HCV阳性组CAD患病率为41.2%,明显高于HCV阴性组(22.8%,P=0.013)。Logistic相关分析显示,HCV感染对MHD患者CAD的发生并无影响,而年龄、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MHD患者发生C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V感染并非MHD患者CAD事件的危险因素,HCV能否预测MHD患者的CAD事件需要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分析
    刘 强 姚 丽 刘晓丹 朱新旺 耿 野 冯茂玲 王力宁
    2012 (8):  417-42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45 )   HTML ( 0 )   PDF(243KB) ( 210 )  
    【摘要】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措施。 方法 对2009~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的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及乙型肝炎六项,回顾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HBV)23.2%,丙型肝炎病毒5.6%。不同年龄和性别在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透析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HBV感染组60.1±25.7月比非感染组43.0±25.3月,P<0.01)。HC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HCV感染组85.7% vs.非感染组15.7%,P<0.05)、透析年限(HCV感染组65.9±35.9月比非感染组43.0±25.3月,P<0.05)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在输血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与透析年限的差异有显著性,丙型肝炎感染率随输血次数及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严格隔离可以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计量指标
    讲座
    氯沙坦逆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关系
    冯丽萍 李娟娟 刘同强 冯 曦 汤京华 龚苏飞 蔡秋萍
    2012 (8):  421-42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44 )   HTML ( 0 )   PDF(210KB) ( 420 )  
    【摘要】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及其与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关系。 方法 将伴有LVH的MHD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安慰剂组,每位患者服用氯沙坦50~100mg/日或安慰剂6个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同时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丙二醛(MDA),分析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变化与hs-CRP和MDA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6个月,氯沙坦组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清 hs-CRP、MDA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3、6.14和5.47,P均<0.01),LVMI下降的数值与hs-CRP和MAD下降的数值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805,t=2.91, P<0.01和r=0.778, t=2.72, P<0.01);而安慰剂组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氯沙坦可逆转MHD患者LVH,改善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逆转LVH的作用与改善MHD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相关。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低钠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孙 芳 周亦伦 刘 婧 马丽洁 沈 洋 黄 静 崔太根 刘淼冰
    2012 (8):  425-42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76 )   HTML ( 0 )   PDF(206KB) ( 177 )  
    【摘要】目的 大动脉僵硬度的金标准--腹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非透析人群,饮食钠摄入增多可升高PWV;反之,限盐可降低PWV。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低钠透析液增加透析钠清除对血液透析患者大动脉僵硬的影响。 方法  选择处于干体质量的稳定血液透析患者16名。先应用标准透析液(钠浓度138mmol/L)透析一1个月,再将透析液钠浓度降为136mmol/L透析4个月(低钠透析)。研究期间未对饮食钠进行限制和干预,并且每个月应用生物电阻抗仪对干体质量进行调节,以保持透析后容量状态稳定。同时测量PWV、44h动态血压,记录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每月透析中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的发生率。 结果 随着低钠透析,腹主动脉PWV显著下降(12.61±2.30 比 11.74±2.65m/s,P=0.005);44h动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较基线水平下降10 mm Hg和6 mmHg,而透析后容量状态无明显变化;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轻度下降(2.89±0.66比2.67±0.63kg, P=0.051)。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结论 降低透析液钠浓度可显著改善透析患者的大动脉僵硬度。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与瘙痒的关系
    张 南 廖文慧 曾 锐 童 辉 刘慎微 刘晓城 徐 钢
    2012 (8):  429-4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03 )   HTML ( 0 )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与瘙痒的关系。 方法 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12例正常人入选本研究。按照直观类比标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系统对病例组瘙痒程度进行询问。病例组分别抽取问询期内同次透析前后血标本,对照组标本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健康体检人群。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结果 病例组透析前后IL-2、IL-6、IL-10、TNF及透析前hsCR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年龄及性别无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显示透析前IL-2与VAS评分呈正相关(β=0.586,t=4.399,F=19.354 ,P<0.01)。病例组按VAS得分分为3组,无瘙痒者(VAS=0)占38%,轻至中度瘙痒者(VAS=1-5)占41%,重度瘙痒者(VAS>5)占21%;重度瘙痒组透析前后IL-2显著高于无瘙痒组。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瘙痒的发生率较高。炎症状态在瘙痒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IL-2水平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状态。
    计量指标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的探讨
    程永衡
    2012 (8):  433-43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46 )   HTML ( 1 )   PDF(206KB) ( 632 )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分子物质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清除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9月在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并随机分为3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D+HP)组(n=18),血液透析滤过(HDF)组(n=18)和血液透析(HD)组(n=18)。比较3组患者治疗12个月前、后血β2-微球蛋白及血PTH清除率。 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组治疗后血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而(HP + HD)组、HDF组相比与透析治疗前血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3组之间对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清除率比较表明,(HP+HD)组、HDF组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下降优于HD组(P<0.01),而(HP+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 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均能有效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赵璐杰 李超林
    2012 (8):  436-43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34 )   HTML ( 1 )   PDF(188KB) ( 585 )  
    摘要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 方法 选取2009~2011年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42 例;血液透析组36例,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uTSH)水平,在血液透析组中有12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随机选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甲状腺功能作为对照。 结果 ①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血液透析组血清FT3、 FT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F=3.27和4.31,P<0.05),uTSH 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6,P<0.01),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之间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血液透析组中12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非透析组、血液透析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普通血液透析不能改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三醋酸纤维素膜及低/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对内毒素的截留能力研究
    陈 欢 刘 昕 陈 玮 燕 宇 王 梅
    2012 (8):  439-44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摘要 ( 271 )   HTML ( 0 )   PDF(230KB) ( 402 )  
    【摘要】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了解不同膜材料及通量的透析器对内毒素的截留能力。 方法依透析器类型分三醋酸纤维素膜/低通量(130G)、聚砜膜/低通量(F6hps)、聚砜膜/高通量(F60S)3组。体外模拟血液透析4h,血液侧为无菌生理盐水500ml,流速200ml/min。透析液侧为无菌生理盐水1000ml,分别以浓度为2EU/ml、10EU/ml、20EU/ml的纯化内毒素污染透析液,透析液流速200ml/min。采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检测透析液和血液侧样本的内毒素浓度,并对3组透析液中内毒素下降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①以含内毒素≤20EU/ml的透析液透析4h,3组透析器血液侧样本的内毒素检测均为阴性。透析液内毒素水平均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②比较透析前后透析液中内毒素下降程度,显示3种透析器透析液内毒素的下降排序为F60S>F6hps>130G。其中130G与F60S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 结论不论是三醋酸纤维素膜低通量透析器还是低或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对透析液内毒素浓度≤20EU/ml时都有很好的阻隔能力。与三醋酸膜透析器比较,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更强。聚砜膜高与通量透析器之间无显著差异。
    计量指标
    人工肝
    连续白蛋白循环吸附系统用于危重症合并肝衰竭患者治疗的探索
    郑世翔 邹志强 翁钦永
    2012 (8):  443-445. 
    摘要 ( 213 )   HTML ( 1 )   PDF(204KB) ( 197 )  
    目的 探讨连续白蛋白循环吸附系统(continuous albumin circulating absorbent system,CACAS)用于危重症合并肝衰竭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30例危重症合并肝衰竭患者行CACAS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2h患者生命征、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并经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血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485.46土34.85 靘ol/l比305.89土43.54 靘ol/L P<0.01,结合胆红素293.62土25.67 靘ol/L比190.85土32.13 靘ol/L P<0.01,游离胆红素212.98土16.18 靘ol/L比159.70土23.57 靘ol/L 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上升(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42%土8%比80%土3% P<0.01),患者神志均转清,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治疗结束后12h患者所有指标较治疗结束时无明显改变。 结论 CACAS系统用于危重症合并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危重症肝衰竭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318.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4091.2012.08.00
    计量指标
    综述
    梗阻性肾病所致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标记新认识
    谢园园 倪兆慧 牟 姗
    2012 (8):  446-449. 
    摘要 ( 186 )   HTML ( 0 )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脏病蛋白能量消耗致肌萎缩的诊断方法及价值
    殷 俊 袁伟杰
    2012 (8):  450-452. 
    摘要 ( 190 )   HTML ( 0 )   PDF(152KB) ( 437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维生素B12透析液对透析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贾新霞 张惠娟
    2012 (8):  453-454. 
    摘要 ( 183 )   HTML ( 0 )   PDF(121KB) ( 213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2种无肝素操作方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比较
    向 晶 曾 鹂 马志芳
    2012 (8):  455-456. 
    摘要 ( 206 )   HTML ( 1 )   PDF(164KB) ( 375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浙江省维持性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调查
    徐春萍 余碧影 杨 毅 张 萍 陈江华
    2012 (8):  457-45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2.07.00
    摘要 ( 193 )   HTML ( 0 )   PDF(177KB) ( 165 )  
    【摘要目的调查2011年浙江省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方法  统计2011年浙江省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资料,根据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指南标准,分析患者的钙、磷、iPTH的达标率。 结果2011年浙江省维持性透析患者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iPTH的达标率分别为58.1%、27.2%、56.3%,腹膜透析患者的达标率分别是71.1%、44.2%、65.6%。 结论 有相当比例的透析患者未能较好的控制血清钙、磷和iPTH水平,尤其是血磷的达标率更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更加明显。
    计量指标
    透析查房
    西那卡塞的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燕 宇
    2012 (8):  460-463. 
    摘要 ( 216 )   HTML ( 1 )   PDF(148KB) ( 623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