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4-12-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临床研究
    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态及尿蛋白量的影响
    谷立杰, 董婷, 王嘉琳, 吴晶,黄艳茹,袁伟杰,陈靖,倪丽,严海东,张瑞青,汪年松,简桂花,谭亚琼
    2014 (12):  805-80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1
    摘要 ( 228 )   HTML ( 0 )   PDF(717KB) ( 616 )  
    目的  观察α-酮酸(KA)联合低蛋白饮食对2 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营养状态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上海4 家医院共68 例确诊为2 型DN 患者随机入选,最终完成疗程且资料完整的DN 患者61 例,均属慢性肾脏病3~4 期。分低蛋白饮食组(LPD,n=31)和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组(LPD+KA,n=30),共随访12 个月。依据各组患者每3 个月临床及生化等指标评价LPD+KA 对DN 患者肾功能、蛋白尿、营养状态等疗效。结果随访12 个月后,2 组通过24h 尿素氮计算得到每日蛋白摄入量差别只有0.015 g/(kg·day),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LPD 组GFR 平均下降-2.41±2.53ml/(min·1.73 m2),LPD+KA组为-2.26±2.03ml/(min·1.73 m2),2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LPD 组尿蛋白量下降0.15±0.36 g/24h 相比,LPD+KA 组下降(0.43±0.35 g/24h)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组患在
    随访期间营养状况均良好,与单纯低蛋白饮食相比,加用α-酮酸可增加患者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P<0.05)。结论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较单纯低蛋白饮食在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下可更好地降低DN 患者蛋白尿,但无显著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与临床营养评估
    张瑜凌,张家瑛,王梦婧,俞苹,袁立,李海明,陈靖
    2014 (12):  810-81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2
    摘要 ( 244 )   HTML ( 1 )   PDF(554KB) ( 360 )  
    目的为了避免营养不良,2001 年K/DOQI 指南建议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每天蛋白摄入量(DPI)不得少于1.2g/kg 体质量,然而近来有不少研究对此提出了异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蛋白摄入量对MHD 患者营养和临床状况的影响,探讨中国MHD 患者最合适的蛋白摄入量,为血透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筛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饮食稳定的MHD 患者189 例,指导患者记录3 日饮食日记,利用开同营养评估软件分析营养素摄入量。开展营养相关的体表测量,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收集患者透析前血标本,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及生化、代谢指标。结果在189 例筛查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膳食评估和nPNA 检测,选取DPI≥0.8 g/(kg·d)的142例,分为3 组:① 0.8g/(kg·d)≤DPI<1.0 g/(kg·d)(n=43),②1.0g/(kg·d)≤DPI<1.2 g/(kg·d)(n=61),③DPI≥1.2 g/(kg·d)(n=38)。3 组患者每日能量摄入均低于指南推荐值,但3 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比例无明显差异。SGA 评分及人体测量结果显示3 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等营养相关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尿素氮、肌酐、血磷及酸中毒情况随着蛋白摄入增加而显著上升,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MHD 患者每日蛋白摄入量在0.8~1.2 g/kg 体质量能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并有助于减轻高磷血症及酸中毒。
    计量指标
    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关系的比较
    洪大情,王君如,张亚玲,孟祥龙,高辉,吴姝焜,何强,王莉
    2014 (12):  815-81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3
    摘要 ( 207 )   HTML ( 2 )   PDF(475KB) ( 353 )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83 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 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 (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 MNA-SF)。同时收集基本资料、辅助检查结果。随访48 月(40±13 月),采用Kaplan-Meier 以及Cox 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差
    别。结果Kaplan-Meier 分析提示:SGA<25 分患者的死亡风险较SGA≥25 分患者高(P<0.05),MIS>10 分组比MIS≤10 分死亡风险高(P>0.05)。以MNA-SF 分组,MNA-SF≥11 分死亡风险低于NA-SF<11 分(P>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提示,SGA 及MIS 不同分组仍然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P<0.05)。结论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能力不同,SGA 法以及MIS法所评价的营养状况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风险有较好相关性。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与透析日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刘莹 程李涛 唐子勇 王悦 汪涛 范敏华
    2014 (12):  819-82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4
    摘要 ( 204 )   HTML ( 0 )   PDF(717KB) ( 208 )  
    目的调查家庭自测血压与血液透析中心测量血压的关联度,患者在透析中心测量的血压中,哪一个能更好反映非透析日血压的状态。方法有56 名血液透析患者参与研究,分别采集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上机前血压及上机后不同时间点血压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血压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上机后1h 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与家庭自测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的符合率最高,分别为81.8%、61.8%。将患者按照家庭自测血压状态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后,可见高血压组上机前30min 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家庭自测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最小,而正常血压组,上机前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家庭自测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最大。结论上机后1h 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与家庭自测血压判定为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的符合率最高,可以通过上机后1h 血压状态估计
    患者透析间期的血压情况。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影响因素分析
    沈晓琦,杨毅,陈江华
    2014 (12):  824-82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5
    摘要 ( 327 )   HTML ( 0 )   PDF(379KB) ( 268 )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慢性肾脏病5 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75 例,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方法。采集患者一般情况、血生化检验结果及同时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为2 组:左室肥厚组(n=90)和左室正常组(n=85),比较2 组生化指标的差异。使用Spearman 秩相关和多元线性分析评价左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果左室肥厚组年龄、收缩压高于左室正常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秩相关提示LVMI 与年龄、透析前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192、0.237、0.173、0.284、0.198,P<0.05),与透析龄、尿素清除指数(Kt/V)呈负相关(r=-0.184、-0.23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透析前高血压史、收缩压、Kt/V 与血液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相关(β=0.165、0.205、0.196、-0.184,P<0.05)。结论高龄、透析前高血压史、高收缩压是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Kt/V 是左室肥厚的保护因素。控制收缩压、提高透析充分性可能利于减少左室肥厚的发生。
    计量指标
    99mTc-MIBI SPECT-CT在持续性甲旁亢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尹立杰 续蕊 张凌 刘杰 颜珏
    2014 (12):  828-83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6
    摘要 ( 206 )   HTML ( 0 )   PDF(999KB) ( 222 )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 显像与超声检查在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再次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 例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评价患者再次术前超声及99mTc-MIBISPECT-CT 显像在诊断和定位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8 例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共切除共切除14 处组织,甲状旁腺增生结节9 枚,其余5 处未见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99mTc-MIBI SPECT-CT显像诊断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78.6%;而超声诊断敏感性为77.8%,准确性为50%。统计学分析显示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1),99mTc-MIBI SPECT-CT 显像与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上、下极甲状旁腺的数目一致,但99mTc-MIBI SPECT-CT 显像比超声检查多发现2 枚异位甲状旁腺结节,二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300)。99mTc-MIBI SPECT-CT 检查发现的另两例异位于食管旁沟、升主动脉旁的结节结节虽然未能取得病理结果,但随后随访中这2 例患者的iPTH 分别为800、1429pg/ml,远远高于其余4 位患者的iPTH(<400)pg/ml。结论再次甲状旁腺全切术是治疗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与超声检查比较,99mTc-MIBI SPECT/CT 显像通过病灶摄取99mTc-MIBI 及与CT 结合从而对功能增强的甲状旁腺组织准确定位,并能发现纵隔内异位甲状旁腺组织,能为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定位提供更多帮助。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5例临床分析
    毕智敏 余毅 王琰 孙淑清 林曰勇 陈今
    2014 (12):  832-83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7
    摘要 ( 269 )   HTML ( 0 )   PDF(383KB) ( 263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维持性透析(maintenance dialysis, M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3 年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血液净化科接受PTX 治疗的15 例MD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 ,ALP)的变化,了解患者术前与SHPT 有关的临床症状及术后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仅有1 位患者术后喉返神经一过性损伤。术后各时期(7 天、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血iPTH(93.9 pg/ml, 195 pg/ml,83.2 pg/ml,61 pg/ml)较术前血iPTH(2269pg/ml)明显下降(P 分别<0.001,0.001,0.008,0.018),与术前相比,术后血钙、血磷和ALP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骨痛、骨折、关节畸形、皮肤瘙痒、肌肉软弱无力和心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结论PTX 对于治疗MD 难治性SHPT 疗效明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终末期肾脏病致骨骼肌萎缩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现状
    殷俊 袁伟杰
    2014 (12):  835-8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8
    摘要 ( 174 )   HTML ( 0 )   PDF(240KB) ( 256 )  
    计量指标
    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容量评估与监测
    卞维静,程虹
    2014 (12):  841-84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0
    摘要 ( 202 )   HTML ( 1 )   PDF(264KB) ( 2416 )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
    肖光辉 王玉柱
    2014 (12):  845-84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1
    摘要 ( 350 )   HTML ( 2 )   PDF(379KB) ( 640 )  
    【摘要】目的:评价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80名,随机进入对照组、治疗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由同一名术者选用相同的术式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流出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并于3个月时应用生理成熟内瘘穿刺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泵控血流量,出现穿刺损伤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内瘘生理成熟及临床成熟率。结果:共80名患者入组,其中治疗组39名,对照组38名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第2,3个月内瘘直径分别为0.45 ± 0.12,0.47 ± 0.11,高于对照组内径0.42 ± 0.11,0.43± 0.19(P=0.04,P=0.03);治疗组第2,3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分别为525.4±175.8,574.2±204.3,高于对照组487.8±187.4,523.2±238.2,(P=0.00,P=0.01);治疗组3个月时生理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4% 比 89.5%; P= 0.04),临床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9% 比 84.2%; P= 0.04)。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
    计量指标
    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管通路功能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石梅,陈琳,付春莲,李娟,周莉
    2014 (12):  848-85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2
    摘要 ( 257 )   HTML ( 1 )   PDF(189KB) ( 224 )  
    【摘要】 目的 探讨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148例的患者,使用 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进行通路监测,包括再循环率、内瘘流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并对机器故障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观察期中,57例Cuff导管患者中发现12例再循环超过5%,占CUFF导管患者人数的 21.1% 。91例内瘘患者中,发现1例患者内瘘再循环25%, 11例患者内瘘流量<500ml/min,占12.09%(其中糖尿病患者4例/36.36%),另1例患者内瘘的即刻可纠正的再循环。16例患者心脏指数>5 L/(min?m2),占17.58%。机器故障7例次,分别为探头无信号/传输丝断裂4次,电源线故障1次,电脑内存条松动、电脑重装后接口设置错误1次,打印机打印程序错误1次。结论 超声稀释法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具有无创伤、快速、安全和可靠等优点,但在操作时应注意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结果出现。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
    The US ESRD program- can we get the genie back in the bottle?
    2014 (12):  851-85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3
    摘要 ( 169 )   HTML ( 0 )   PDF(234KB) ( 222 )  
    In 1984 Sugimoto and Rosansky reported on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treatment rates for the Eastern US in AJPH (1). This was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comparative ESRD treatment rates by race, sex, and age for a sample of the US dialysis population. The US ESRD treatment program was the first, and is the only, government-funded program for a defined disease group. In 1972, funding for ESRD was provided as an amendment to social security legislation. Annually collected new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patients (ESRD treatment incidence) were initially collected by the 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 in their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reporting was improved in 1988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U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that reports data on ESRD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patients. The current report updates and examines the trends in the US ESRD treatment incidence since 1979. We describe the explosive and unplanned growth of this program and project future trends in the US and international ESRD treatment populations.
    计量指标
    慢性肾脏病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的思考
    左力
    2014 (12):  854-85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4
    摘要 ( 160 )   HTML ( 0 )   PDF(183KB) ( 251 )  
    计量指标
    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的变迁
    刘莉 王梅 李雪梅 孙懿 黄雯 张凌 吴华 贾强 刘文虎 孙雪峰 李冀军 伦立德 周春华 张爱华 王铠 王世相 孙蔚明 左力
    2014 (12):  855-85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5
    摘要 ( 307 )   HTML ( 6 )   PDF(534KB) ( 419 )  
    目的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何时开始透析治疗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共识的热门问题。本课题旨在研究北京市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是如何变迁的。方法所有资料均来自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的2012 年度报告。入选条件:①开始透析时间在2007 年1 月1 日~2012 年12月31 日的所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②开始透析前90 天内或进入透析后90 天内有血肌酐的化验结果。根据进入透析时的血肌酐水平,通过CKD-EPI 公式计算得到eGFR,并以此评估透析时机。根据eGFR 水平将透析时机分为3 组,分别为Group 1[eGFR:0~4.9 ml/(min•1.73m2)]、Group 2[eGFR:5.0~9.9 ml/(min•1.73m2)]和Group 3[eGFR:10 ml/(min• 1.73 m2) 及以上]。结果共有7 200 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平均年龄为57.5±16.0 岁,男性占56.3%。自2007 年至2012 年间,分别有341、682、1 137、1 577、1 886、1577 例患者开始透析治疗。比较历年的eGFR 分组情况,自2007~2010 年,Group 3 组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至最高峰20.7%,之后下降至2012 年的15.6%。Group 2 组的患者比例在2012 年为最高峰,52.8%。无论哪一个年度,均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进入透析治疗时的eGFR 在5~10 ml/(min•1.73m2)范围;低于5 ml/(min•1.73m2)进入透析的患者比例约为1/3,明显高于美国USRDS 的统计结果。结论北京市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近些年仍有持续的增长,透析时机比美国USRDS 的报道明显偏晚。
    计量指标
    透析心理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郭勇,石艳,高小玲
    2014 (12):  860-8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16
    摘要 ( 250 )   HTML ( 0 )   PDF(349KB) ( 351 )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抑郁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对117 名MHD 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两组被试均施以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Stroop 测验、连线测验A、B 部分等。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抑郁组和非抑郁组MHD 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使用简单线性回归、节约模型回归和全校正模型回归分析寻找抑郁和认知功能的预测关系。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MHD 患者基线特质无显著差异。抑郁组患者在蒙特利尔量表(t=-2.380,P<0.05)、Stroop 测验C部分(t=2.750,P<0.01)、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图片排列分测验(t=-2.000,P<0.05) 和连线测验B (t=2.450,P<0.05) 部分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患者。简单线性回归、节约模型回归和全校正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抑郁症状越重的MHD 患者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P =0.010)、Stroop 测验C部分(P =0.000)和连线测验B 部分(P =0.020)的认知功能评分越差。结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的MHD患者认知功能有显著差异,尤其表现在认知执行功能上。抑郁对MHD 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预测作用。
    计量指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例
    于跃1 张凌2 姚力3 王银娜1 孙懿1
    2014 (12):  864-86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12.0017
    摘要 ( 214 )   HTML ( 0 )   PDF(285KB) ( 282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