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23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24-07-12 上一期    下一期
    指南与共识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2024 (07):  481-4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1
    摘要 ( 278 )   PDF(1423KB) ( 118 )  
    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死亡率高。EPS是慢性、隐匿性发生的疾病,早期通常不易识别。临床表现为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硬化,导致肠包裹,继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有效阻止EPS的病情发展,需多学科联合治疗。在我国EPS尚未被广泛认识,尤其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易致漏诊或误诊。为指导临床医生全面认识PD患者EP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防治策略,识别EPS危险因素,尽早诊断、治疗EPS以延缓其进展,由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组织我国长期从事腹膜透析领域的专家制定此专家共识。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水转运和溶质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
    张孟钦 徐 潇 董 捷
    2024 (07):  494-499,50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2
    摘要 ( 132 )   PDF(493KB) ( 23 )  
    目的 探寻影响新入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水转运和溶质转运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 方法  纳入2016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新入腹膜透析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生化学、透析充分性、透析方案及透析记录等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寻患者基线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和24小时透析液(dialysate,D)和血浆(plasma,P)的肌酐(creatinine,Cr)比值(24h D/P Cr)的相关因素,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和24h D/P Cr的变化趋势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97名临床状况稳定的新入腹膜透析患者。持续性透析(r=0.227,P=0.001)、透析液葡萄糖含量(r=0.140,P=0.049)与基线24h D/P Cr呈正相关。基线每克葡萄糖超滤量与心血管疾病(r=0.144,P=0.043)、新发腹膜炎(r=0.168,P=0.018)、透析液葡萄糖含量(r=0.252,P<0.001)呈正相关,而与基线血白蛋白(r=-0.192,P=0.007)、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0.340,P<0.001)呈负相关。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观察到新入腹膜透析患者的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呈现逐步递增趋势(t=-4.196,P<0.001),且该趋势与年龄、性别、是否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harlson合并症评分、基线血红蛋白、基线血白蛋白、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线门诊舒张压、基线门诊收缩压、新发腹膜炎、是否间歇性透析、基线残余肾Kt/V、水通道蛋白(aquaporin-1,AQP1)启动子基因型无关(P>0.05)。24h D/P Cr在随访过程中维持相对稳定(t=-1.486,P=0.138)。 结论 新入腹膜透析患者的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呈现递增趋势,24h D/P Cr呈现稳定,可能与递增式透析和节糖策略相关,进一步支持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功能受到环境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计量指标
    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毕书红 高月明 苏春燕 王 悦 唐 雯 何 莲 张爱华
    2024 (07):  500-50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3
    摘要 ( 82 )   PDF(534KB) ( 10 )  
    目的 探讨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病例来自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基线血CHI3L1水平,并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CHI3L1组和低CHI3L1组,随访9年。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高CHI3L1组和低CHI3L1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曲线描述CHI3L1与全因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0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80.0(38.2,113.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CHI3L1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低CHI3L1组(χ2=4.720,P=0.030),2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χ2=1.954,      P=0.162)。当CHI3L1≥199.8 ng/ml时,全因死亡率随着CHI3L1水平的增加有明显增加(HR=1.747,95% CI:1.035~2.947,P=0.037)。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29,95% CI:1.001~1.056,    P=0.040)、长透析龄(HR=2.251,95% CI:1.310~3.868,P=0.003)、收缩压高(HR=1.022,95% CI:1.008~1.036,P=0.002)、血肌酐低(HR=0.135,95% CI:0.064~0.283,P<0.001)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种因素校正后高CHI3L1仍然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63,95% CI:1.010~3.813,P =0.047)。 结论 高CHI3L1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低CHI3L1组患者,血CHI3L1可能是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计量指标
    应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王文博 程 虹 卞维静 杨 敏 徐潇漪 叶 楠 徐丰博 陈文梅 陈 岚 王国勤
    2024 (07):  505-50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4
    摘要 ( 214 )   PDF(513KB) ( 8 )  
    目的 探讨初始启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初始启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治疗12月。以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均值为界分为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和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观察血红蛋白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以血红蛋白达标率均值为界将患者分为血红蛋白高达标率亚组和血红蛋白低达标率亚组,分别在2组中分析血红蛋白变异率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并计算交互P值。 结果 共入组77例透析患者,其中单用罗沙司他治疗的患者55例,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22例。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n=39)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n=38)(Z=-5.570, P=0.001),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低于高变异系数组(23.08%比55.26%,χ2=-1.408,P=0.024)。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心脑血管事件高于低变异系数组(Log-rank χ2=5.012,P =0.0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是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5,95% CI:1.157~7.446,P=0.02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血红蛋白达标率高或低,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均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chi-squareed=1.51,交互P=0.244)。 结论 透析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时,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是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计量指标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情况调查及进入透析前后社会功能退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任娇娇 郭红萍 薛福平 兰 洁 范吉祥 逯 旭 李 静 王利华
    2024 (07):  510-51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5
    摘要 ( 153 )   PDF(541KB) ( 26 )  
    目的 调查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社会回归现状,并探讨其进入透析前后社会功能退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23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MHD的中青年患者,采用横断面及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资料,采集生活质量简表(the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hort-form version 1.3,KDQOL-SFtm 1.3)、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以透析前后SDSS评分差值的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社会功能退化不明显组和退化明显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青年MHD患者社会功能退化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MHD患者112例,其中社会回归3级42例(37.50%)、4级70例(62.50%);社会回归4级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3级患者(t=-2.554,P =0.012),而仅在肾病影响(t=2.185,P =0.031)、工作状态(t=3.203,P=0.002)、社交质量(t=2.117,P =0.037)、情感职能(t=2.700,P=0.008)、社会功能(t =2.349,P =0.021)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短透析龄(OR =3.031,95% CI:1.192~7.706,P =0.020)、有疲乏症状(OR =7.574,95% CI:1.829~31.367,P =0.005)、合并焦虑和(或)抑郁(OR=3.765,95% CI:1.120~12.658,P =0.032)、较高的社会影响量表得分(OR =1.303,95% CI:1.104~1.537,P =0.002)是中青年MHD患者社会功能退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中青年MHD患者社会回归及生活质量水平较高;透析龄短、伴有疲乏、有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病耻感得分高的MHD患者社会功能减退更明显。应高度重视中青年MHD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计量指标
    全血铜锌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刘雪情 郭美倩 高雪萍 徐 永 陈晓玲 郑东辉
    2024 (07):  515-51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6
    摘要 ( 99 )   PDF(607KB) ( 11 )  
    目的  探讨全血铜锌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MHD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分为CI组(n=55)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75)。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患者全血锌、血铜水平。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分析铜锌比值与MoCA积分的相关性、MH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铜锌比值对MHD患者CI的预测价值。 结果 CI组患者年龄(t=-6.161,P<0.001)、糖尿病占比(χ2=4.240,P=0.039)、透析龄(Z=-2.131,P=0.033)、超敏C反应蛋白(Z=-2.691,P=0.007)、全血铜(Z=-4.272,P<0.001)、铜锌比值(Z=-5.539,P<0.001)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受教育年限(Z=-4.227,P<0.001)、肌酐(t=2.002,P=0.047)、血红蛋白(t=5.948,P<0.001)、白蛋白(Z=-5.519,P<0.001)、全血锌(t=4.872,P<0.001)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积分与全血铜锌比值呈负相关(r=-0.509,P<0.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铜锌比值(OR=1.449,95% CI:1.017~1.344,P=0.028)、年龄(OR =1.068,95% CI:1.002~1.138,P=0.044)是MHD患者CI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OR=0.746,95%CI:0.616~0.904,P=0.003)、血红蛋白(OR=0.945,95% CI:0.906~0.987,P=0.011)是CI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铜锌比值预测MHD患者发生CI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95% CI:0.704~0.866,P<0.001),最佳截断值为0.15,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76.0%。 结论 高全血铜锌比值是MH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合并C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计量指标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于龙丽 隋小妮 李 垟
    2024 (07):  520-52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7
    摘要 ( 109 )   PDF(536KB) ( 10 )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PDAP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2组间GNRI分值及临床特征差异,分析GNRI分值与PDAP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 结果  治愈组患者102例,治疗失败组患者45例,其中患者死亡25例、拔管10例、转院治疗10例。与治愈组相比,治疗失败组患者GNRI分值、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ALB)降低(t=5.134、7.517、2.336、3.259,P<0.001、<0.001、0.021、0.001),透析龄高于治愈组(t=10.924,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NRI分值下降(OR=0.541,95% CI:0.335~0.872,P<0.001)、ALB下降(OR=0.638,95% CI:0.494~0.825,P<0.001)和透析龄延长(OR=1.674,95% CI:1.081~2.591,P<0.001)是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NRI分值预测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敏感度为89.55%,特异度为75.43%,约登指数为0.649,最佳预测值为90.53分。 结论 GNRI分值下降是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且对PDAP患者治疗失败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及早纠正患者营养状态可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腹主动脉钙化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黄欣萍 邱承高 关海天 张 雷 苏 珊 谢琬娜 米兰岚
    2024 (07):  524-52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8
    摘要 ( 99 )   PDF(617KB) ( 10 )  
    目的  系统性分析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a calcification,AAC)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关于中国MHD患者并发AAC危险因素的文献(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评价标准(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进行方法学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10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包含284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80,95% CI:1.050~1.110,P<0.001)、长透析龄(OR=1.020,95% CI:1.010~1.040,P=0.008)、吸烟(OR=1.900,95% CI:1.440~2.500,P<0.001)、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200,95% CI:1.050~1.110,P=0.001)、血钙升高(OR=14.140,95% CI:7.340~27.260,P<0.001)、血磷升高(OR=6.010,95% CI:2.040~17.750,P=0.001)、甲状旁腺激素升高(OR=1.310,95% CI:1.010~1.700,P=0.040)以及血镁(OR=0.490,95% CI:0.400~0.590,P<0.001)、25羟基维生素D3降低(OR=0.760,95% CI:0.610~0.950,P=0.020)为MHD患者并发AAC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腹主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干预,延缓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进展。
    计量指标
    基于Lasso-Nomogram模型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预测模型
    孙海云 尹沛然 钱 鹏
    2024 (07):  529-53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9
    摘要 ( 104 )   PDF(824KB) ( 4 )  
    目的  基于Lasso-Nomogram模型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的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MHD的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根据MHD后6个月是否发生SD分为SD组和非S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SD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预测因素构建SD的Nomogram预测模型。 结果  198例CRF患者MHD后第6个月92例患者发生SD,SD发生率为46.46%;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2.152,95% CI:1.246~3.718,P<0.001)、皮肤瘙痒(OR=6.209,95% CI:2.051~18.796,P<0.001)、抑郁(OR=3.715,95% CI:1.531~9.013,P<0.001)、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OR=0.302,95% CI:0.154~0.592,P<0.001)、血磷(OR=2.274,95% CI:1.236~4.185,P<0.001)、钙磷乘积(OR=3.210,95% CI:1.517~6.792,P<0.001)、血清合肽素(OR=6.816,95% CI:2.317~20.048,P<0.001)、α-淀粉酶(OR=5.277,95% CI:1.953~14.257,P<0.001)、25羟维生素D3(OR=0.381,95% CI:0.186~0.780,P<0.001)均为SD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Lasso、Logistic分析筛选出上述9个指标构建SD的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MHD患者发生S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95% CI:0.892~0.963),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13%、90.11%。 结论  根据MHD患者发生SD的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在预测SD发生风险方面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和良好临床效用。
    计量指标
    综述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在横纹肌溶解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周晓春 杨莹莹 付 平
    2024 (07):  534-5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10
    摘要 ( 147 )   PDF(478KB) ( 31 )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骨骼肌损伤及其分解产物释放入血液循环中的临床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横纹肌溶解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与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及其直接肾毒性作用有关。RM合并AKI的治愈率较低、死亡率较高。既往有研究显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可以有效治疗RM合并AKI,本文就CRRT联合HP治疗RM合并AKI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决策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计量指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杨亚奇 刘 云 刘 岩
    2024 (07):  538-5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11
    摘要 ( 123 )   PDF(503KB) ( 18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持续的低度炎症状态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作为评估炎症状态的新工具能更好的反映患者全身炎症水平,受到了广泛关注,它的计算公式为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因为容易获取、价格低廉、易于计算等优势,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综述SII在CKD患者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与CKD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该指数在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
    贾成博 蔡庆莉 姜 燕
    2024 (07):  542-54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12
    摘要 ( 105 )   PDF(523KB) ( 21 )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建华医院肾内科的60例因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需行PTA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局部浸润麻醉,n=30)及臂丛神经阻滞组(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n=30)。手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及疼痛管理满意度调查,观察2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狭窄、内瘘初级通畅率等。 结果 对照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于臂丛神经阻滞组(t=2.571,P=0.011),臂丛神经阻滞组对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更高(t=-5.305,P<0.001)。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P=0.788)。对照组2例患者涉及动脉病变,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痉挛,停止腔内器械刺激,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余患者及臂丛神经阻滞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组患者内瘘最窄处直径、内瘘自然血流量、透析时血流量分别较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89、-44.140;-16.741、-19.528;-8.776、-9.550,均P<0.001)。2组手术后内瘘最窄处直径(t=0.374,P=0.710)、内瘘自然血流量(t=1.017,P=0.313)、透析时血流量(t=-1.181,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TA后1、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93%、87%、54%、21%,臂丛神经阻滞组为93%、90%、6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c2=0.307,P=0.579)。 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PTA手术过程中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与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且对12个月初级通畅率无影响。
    计量指标
    腕部内瘘吻合口旁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姚国明 胡日红 杨媛媛 黄加力 欧 斐 陈洪宇
    2024 (07):  546-55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13
    摘要 ( 98 )   PDF(532KB) ( 29 )  
    目的 分析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al-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吻合口旁狭窄首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浙江中医院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接受PTA治疗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特征、技术因素及辅助检查结果,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PTA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114例RC-AVFs患者成功完成了首次PTA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5.0%(114/120)。112例患者完成了随访,PTA后90、180、360、540天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6%、81.3%、56.1%、33.3%;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7.3%、95.5%、85.1%、70.1%;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5.7%、85.7%。COX回归分析显示球囊直径(HR=0.62,95% CI:0.43~0.89,P=0.009)是PTA手术后一期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AUC为0.614(95% CI:0.510~0.718,P=0.037),临界值为6.0 mm;狭窄长度(HR=1.04,95% CI:1.02~1.07,P<0.001)、狭窄数量(HR=3.73,95% CI:1.32~10.54,P=0.013)是PTA手术后一期辅助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狭窄长度AUC为0.686(95% CI:0.543~0.838,P=0.009),临界值为17.5 mm;狭窄数量AUC为0.685(95% CI:0.559~0.810,P=0.010),临界值为2。 结论 RC-AVF吻合口旁静脉狭窄首次PTA后的复发率较高,球囊直径与RC-AVF吻合口旁静脉狭窄首次PTA后再狭窄相关,使用最大直径<6 mm的球囊是手术后一期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长段狭窄(≥17.5 mm)和多发狭窄(≥2个)是一期辅助通畅率丢失的独立预测因素。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症状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李 露 王丽梅 齐佳红 叶立卉 郑园华 张翀旎
    2024 (07):  552-55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14
    摘要 ( 100 )   PDF(524KB) ( 19 )  
    目的 探讨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3年4月─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研究者随机投掷硬币将东湖院区和象湖院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疲乏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得分、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30秒坐立试验(30-second sit-to-stand test,30s-STS)和简短生活质量量表得分(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差异。 结果 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FS-14得分低于对照组(Z=-7.782,P<0.001),6MWT(t=5.812,P<0.001)、30s-STS(t=6.111,P<0.001)、SF-36得分(t=2.583,P=0.012)高于对照组。 结论  透析中关节活动度运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疲乏症状,提高运动能力、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蔡 芸 孔 凌
    2024 (07):  557-56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15
    摘要 ( 110 )   PDF(452KB) ( 31 )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23年9月—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24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社会影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MHD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得分为(12.02±6.70)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β=0.278,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β=-0.168,P<0.001)、生活自理能力(β=-0.133,      P=0.005)、并发症数量(β=0.161,P =0.001)、病耻感总分(β=0.344,P<0.001)、领悟社会支持总分(β=-0.257,P<0.001)是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MHD患者的社交回避与苦恼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结合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