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23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4-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指南与共识
    YY 0793.3-202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3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浓缩物》标准解读
    徐苏华  骆庆峰   刘国光   黄麒谕   黄敏菊
    2024 (09):  641-64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1
    摘要 ( 186 )   PDF(497KB) ( 36 )  
    YY 0793.3-202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3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浓缩物》将于2025年07月01日开始实施。本文将YY 0793.3-2023与YY 0598-2015、ISO 23500-4:2019进行对比,并对部分重要条款的差异进行解读,包括标准适用范围、化学原辅料的要求、溶质浓度及试验方法、微生物限度及其试验方法、pH值、在线使用联机B干粉的pH值及溶质浓度,最终帮助相关企业理解运用该标准。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年内住院费用以及长期死亡率的影响
    余 姝 贾 珏 王涛涛 徐凤兰 桂兰兰 华 琴 何建强
    2024 (09):  646-65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2
    摘要 ( 138 )   PDF(528KB) ( 16 )  
    目的  进一步探讨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管理是否在血液透析后具有“长期效应”,为更好的推动CKD管理从经济学以及人口学角度贡献力量。 方法 纳入2015年3月一2018年3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CKD管理门诊随诊并进入透析的70例患者(管理组),及同时期从肾脏内科专科门诊进入透析的142例患者(非管理组),随访5年,比较2组患者透析启动时以及透析后1年内的住院情况及费用,以及透析后1年、5年的死亡情况,并分析各种因素对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 结果 启动透析时管理组人均总住院费用少于非管理组(t=-3.100,P=0.002)。透析后1年内管理组的人均总住院费用少于非管理(t=-2.269,P=0.024),主要归因于药品、检验、治疗、手术及输血费用的减少。在透析启动时以及透析开始后1年内,多元线性回归发现不管是未调整、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调整、根据合并症进行调整、根据进入血液透析时的基线实验室指标进行调整还是根据启动血液透析时的血管通路情况进行调整,CKD管理与住院人均总费用的降低独立相关(透析启动时β=0.386、0.392、0.392、0.359、0.248,P分别<0.001、<0.001、<0.001、<0.001、0.018;透析1年内β=0.151、0.154、0.148、0.168、0.343,P=0.028、0.025、0.038、0.021、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管理组透析5年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 =1.042,95% CI:1.021~1.062,P<0.001)和合并糖尿病(HR=0.390,95% CI:0.226~0.671,P=0.001)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透析前CKD管理则是患者全因死亡的保护性因素(HR=0.503,95% CI:0.295~0.857,P =0.012)。 结论 透析前CKD管理对透析后经济结果有遗留影响,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在管理工作中尤其要关注糖尿病及老年患者。
    计量指标
    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在血液透析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杨振华 陈秋馨 李倩玉 潘孝婷 王 璐 陈 瑜 陈晓农 马晓波
    2024 (09):  651-654,6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3
    摘要 ( 197 )   PDF(696KB) ( 19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危出血患者行HD治疗时使用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mesylate,N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HD治疗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60例,随机化分为NM抗凝组(抗凝组)和无抗凝剂组(无抗凝组)各30例。比较2组H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抗凝组体外循环管路使用时间更长(t=5.118,P<0.001)、透析器平均使用寿命更长(t=4.691,P<0.001)、静脉压报警干预次数更少(c2=4.691,P<0.010)、0~I级抗凝有效率更高(c2=24.300,P<0.001)、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pKt/V)更高(t=17.456,P<0.010);抗凝组跨膜压报警干预次数及透析器更换次数均为0次。抗凝组透析管路肝素泵前的血液管路(A采血点)检测的HD治疗前、治疗1h、2h、3h、治疗结束时以及透析结束后15min位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侧肢体(C采血点)检测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无统计学差异(F=0.132、1.708、0.025、1.394、0.849、0.993,P=0.985、0.135、1.000、0.229、1.106、0.424);位于透析器后的血液管路(B采血点)检测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在HD治疗1h、2h、3h、结束时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0.297,P=0.914)。2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高血钾、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 结论  NM作为血液透析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的抗凝剂,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计量指标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不同治疗时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周圣瑜 张 凌 杨莹莹 陈志文 强靖雅 赵 媛
    2024 (09):  655-65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4
    摘要 ( 125 )   PDF(471KB) ( 14 )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 DPMAS)不同治疗时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2月接受DPMAS治疗的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时间分为2、3、4 h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胆红素下降比例、凝血功能、白蛋白、血小板水平变化及凝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99例肝衰竭患者,136例次治疗。3组治疗前、后胆红素下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7,P=0.012),其中2 h组与4 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296,P=0.001),2 h组与3 h组(t=1.783,P=0.078)、3 h组与4 h组(t=    -1.244,P=0.21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比例(F=1.994,P=0.369)、白蛋白变化比例(F=2.411,P=0.300)、血小板变化比例(F=3.736,P=0.369)及凝血事件发生率(χ2=0.856,P=0.7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段胆红素下降比例:4 h组内0~2 h为(25.35±5.92)%,2~3 h为(3.29±3.29)%,3~4 h为(1.8±3.99)%;3 h组内0~2 h为(24.02±10.31)%,2~3 h为(3.96±3.91)%。 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DPMAS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胆红素清除呈现治疗前2 h最高,随时间延长清除比例逐渐衰减的特点。与治疗2 h组相比,治疗3 h与治疗4 h组治疗前后胆红素下降比例升高,3组在APTT、白蛋白、凝血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建议DPMAS的单次治疗时间应至少保证2 h,可延长至4 h。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脉血管钙化的临床特点初探
    王 尘 徐元恺 杨艳丽 李 文 阮 琳 张丽红
    2024 (09):  659-6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5
    摘要 ( 166 )   PDF(752KB) ( 17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脉钙化病变分布特点及与血管通路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使用多普勒超声行双上肢桡动脉、尺动脉检查,记录钙化评分。 结果 共纳入118例患者,桡动脉、尺动脉整体钙化患病率情况:非内瘘侧尺动脉钙化患病率较桡动脉钙化患病率高(P =0.029),桡动脉在内瘘侧钙化患病率高于非内瘘侧患病率(P=0.015),内瘘侧尺动脉钙化患病率与桡动脉钙化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7);尺动脉在内瘘侧与非内瘘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5)。桡动脉、尺动脉不同节段钙化患病率情况:无论是内瘘侧还是非内瘘侧,桡动脉、尺动脉远心段钙化患病率均高于近心段(P =0.001、<0.001、<0.001、<0.001)。血管钙化严重程度比较:内瘘侧尺动脉钙化程度较桡动脉严重(χ2=14.524,P=0.024);非内瘘侧尺动脉钙化程度较桡动脉严重(χ2=17.522,P =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瘘侧桡动脉钙化程度较非内瘘侧桡动脉严重(χ2=12.943,P=0.044);内瘘侧尺动脉钙化严重程度与非内瘘侧尺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33,P=0.346)。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脉血管钙化患病率及严重程度远段均高于近段,尺动脉可能更易发生钙化。
    计量指标
    高脂血症型胰腺炎患者内脏脂肪组织面积与双重滤过血浆置换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刘 端 钟镒霞 曾 潘 王小鹃
    2024 (09):  663-66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6
    摘要 ( 89 )   PDF(573KB) ( 4 )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型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AP)患者内脏脂肪组织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ered plasmapheresis,DFPP)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DFPP治疗的HLAP患者,根据临床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及VFA;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无效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VFA水平与疗效无效概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基于影响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共纳入225例患者,其中有效组180例,无效组45例。饮酒史(OR=3.603,95% CI:2.577~4.868,P=0.018)、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2.407,95% CI:1.381~3.672,P=0.016)、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 II,APACHE Ⅱ)评分(OR=3.087,95% CI:2.061~4.352,P=0.026)、高空腹血糖(FPG)(OR=1.313,95% CI:1.007~2.578,P=0.009)、高总胆固醇(TC)(OR=2.511,95% CI:1.485~3.776,P=0.025)、高三酰甘油(TG)(OR=4.885,95% CI:3.859~6.150,P=0.03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3.165,95% CI:2.139~4.430,P=0.010)、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4.163,95% CI:3.137~5.428,P=0.011)、高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OR=2.117,95% CI:1.091~3.382,P=0.006)、高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OR=3.115,95% CI:2.089~4.380,P=0.023)、高C反应蛋白(CRP)(OR=1.975,95% CI:1.049~3.240,P=0.035)、高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OR=3.665,95% CI:2.639~4.930,P=0.036)、高血淀粉酶(OR=4.547,95% CI:3.521~5.812,P=0.041)、高血脂肪酶(OR=2.229,95% CI:1.203~3.494,P=0.043)、VFA大(OR=2.827,95% CI:1.801~4.092,P=0.031)是疗效无效的影响因素。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提示:随着VFA增加,临床疗效无效的发生概率也相应增加。回归方程P=1/[1+exp(-3.265+1.282×饮酒史+0.878×BMI+1.127×APACHE Ⅱ评分+0.272×FPG+0.921×TC+1.586×TG+1.152×LDL-C+1.426×HDL-C+0.750×IL-6+1.136×IL-8+0.681×CRP+1.299×PCT+1.514×血淀粉酶+0.802×血脂肪酶+1.039×VFA)]。 结论 HLAP患者VFA与DFPP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VFA的增加,临床疗效无效的发生概率逐渐升高。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膜蛋白与腹主动脉钙化的关联
    胡艳秋 滕 健 巩 雪 徐晓娜 万美燕
    2024 (09):  668-6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7
    摘要 ( 126 )   PDF(510KB) ( 7 )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关联。 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3个月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ELISA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POSTN水平;应用腹部侧位X线平片评估MHD患者的AAC情况,并计算AAC积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 结果 MHD患者组血清POSTN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Z=-8.744,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POSTN水平与AACs、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755、0.622、0.202、0.212、0.233,P<0.001、<0.001、0.049、0.039、0.023),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    -0.695,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整了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等混杂因素后,血清POSTN水平是MHD患者发生腹主动脉中重度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97,95% CI:1.005~2.536,P=0.047)。 结论 MHD患者的血清POSTN水平较健康人群高,且与腹主动脉钙化相关。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疲劳体验及管理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敖 漫 姚瑞山 王惠明 杨莲花 卜文夺 边婷婷 陈园园 万 佳
    2024 (09):  673-67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8
    摘要 ( 126 )   PDF(544KB) ( 12 )  
    目的 系统评价与整合血液透析患者疲劳体验及管理的质性研究。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Embase、Scopus、CBM、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疲劳体验或管理的质性研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Meta整合。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38个结果,形成10个类别,汇总成4个整合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对疲劳的认知、疲劳产生的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策略、疲劳管理需求及挑战。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管理存在认知缺乏、负性情绪影响、自我管理策略不全面、干预措施不精准等障碍,医疗机构应构建多样化管理策略并提供全面支持,完善患者自我管理策略,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周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心肌梗死期cTnT水平的变异及临床价值重新评估
    杨晓霞 孙 鹏 刘 芳 于 瑞 卢 敏 高庆贞
    2024 (09):  678-68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9
    摘要 ( 94 )   PDF(506KB) ( 5 )  
    目的 明确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期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的变异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和肾功能正常者AMI期cTnT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差异,明确cTnT水平与AMI程度的关系及对再发AMI、死亡的预测效果。 结果 在非AMI期,透析患者cTnT基线[147.25(92.85,236.65)ng/L]较肾功能正常患者[25.0(15.0,52.3)ng/L]升高(Z=-11.595,P<0.001);cTnT诊断AMI的截断值为396.45 ng/L。在AMI期,透析患者cTnT峰值(1938.0 ng/L)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1036.5 ng/L)(Z=-6.041,P<0.001)。透析患者AMI期cTnT在4 d达峰值,整体持续时间23 d,均较肾功能正常患者延长(Z=-6.771、-9.592,均P<0.001);透析患者cTnT峰值与心电图缺血分级呈正相关(r=0.620,P<0.001)。cTnT峰值与再发AMI(r=0.907,P<0.001)、全因死亡(r=0.938,P<0.001)呈正相关。 结论 诊断AMI时,透析患者需要更高的cTnT截断值;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比,透析患者AMI期cTnT峰值更高、持续时间延长,但仍能良好反映AMI程度,并对再发AMI和死亡具有预判价值。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液净化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研究进展
    张玉姣 袁 静 宁云凤 应金萍
    2024 (09):  683-685,71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0
    摘要 ( 132 )   PDF(504KB) ( 46 )  
    血液净化患者原发疾病种类多,病情变化快,且危重症多,对血液净化护士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培训血液净化护士的各项血液净化操作技能及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血液净化新护士需要具备不同于其他专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及识别病情变化的能力,加强血液净化护士培训水平可以提高其岗位胜任力,促进其快速高效的独立上岗,从而促进血液净化护理专业持续发展。本文对血液净化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岗位胜任力的概念、血液净化护士培训的重要性及血液净化护士培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血液净化新护士培养工作的管理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辜雅静 刘俪婷 姜 燕 苏朝江 陈 彦 刘宗旸
    2024 (09):  686-68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1
    摘要 ( 129 )   PDF(461KB) ( 19 )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很常见,并与高死亡率相关,但其发病机制未明,临床症状隐匿。因此,本文就国内外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肺动脉高压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HIV阳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感染与外周血CD4计数、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br#
    欣 怡 杨婷婷 宋小飞 何亚南
    2024 (09):  690-6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2
    摘要 ( 92 )   PDF(505KB) ( 11 )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感染与外周血CD4计数、白蛋白(ALB)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23年10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HIV阳性肾衰竭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动静脉内瘘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Logistic分析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以Spearman法分析外周血CD4计数、ALB水平与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D4计数、ALB预测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价值。 结果  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20例,非感染组76例。感染组穿刺点反复穿刺率、穿刺点过敏率均高于未感染组(χ2=9.970、7.191,P=0.002、0.007);感染组外周血CD4计数、ALB水平低于未感染组(t=8.073、7.092,P=0.001、0.001)。穿刺点反复穿刺(OR=3.552,95% CI:1.186~10.637,P=0.001)、穿刺点过敏(OR=4.042,95% CI:1.245~13.120,P=0.001)、外周血CD4计数(OR=0.370,95% CI:0.182~0.753,P=0.001)、ALB水平(OR=0.356,95% CI:0.176~0.720,P=0.001)均为HIV阳性肾衰竭患者初次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组CD4计数<200个/μl患者IPS、APACHEⅡ评分高于CD4计数≥200个/μl患者(t=3.774、4.123,P=0.001、0.001),ALB<30 g/L患者IPS、APACHEⅡ评分高于ALB≥30 g/L患者(t=3.594、4.229,P=0.002、0.001);感染组外周血CD4计数、ALB水平与IPS、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76、-0.621、-0.562、-0.643,P=0.001、0.001、0.001、0.001);外周血CD4计数、ALB预测HIV阳性肾衰竭患者初次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发生感染的AUC分别为0.763、0.800,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7,大于单独预测的AUC(Z=2.793、2.078,P=0.007、0.035)。 结论  HIV阳性肾衰竭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后感染与外周血CD4计数、ALB水平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为临床预测动静脉内瘘感染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计量指标
    手术治疗动静脉内瘘动脉瘤中远期疗效分析
    谢战场 刘 旻 王 伟 余康敏
    2024 (09):  694-6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3
    摘要 ( 119 )   PDF(622KB) ( 7 )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行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AVFa)切除后对内瘘功能的中远期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手术治疗AVFa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36 m。 结果 36例入选患者中5例行AVFa切除术,18例患者行AVFa成形术,手术后即时经原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行穿刺透析,随访期间AVF功能正常、无AVFa复发。另其他手术方式辅助流出道重建术13位患者,随访36 m内5例出现AVF吻合口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后AVF恢复通畅。 结论 动脉瘤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a一种有效方法,能充分节约前臂血液透析的血管资源且中远期通畅率满意。
    计量指标
    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减轻超声实时引导初期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br#
    肖光辉 张闻娣 张丽红 詹 申 赵 彬 温 静 张 帆 王玉柱
    2024 (09):  698-70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4
    摘要 ( 97 )   PDF(453KB) ( 4 )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气雾剂对减轻超声实时引导初期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60例初期AVF穿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常规组按照超声实时引导穿刺的方法进行内瘘穿刺;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在内瘘穿刺前喷拭利多卡因气雾剂15 min后再进行超声实时引导穿刺。2组患者均在穿刺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疼痛,观察2组患者在内瘘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程度。 结果 利多卡因气雾剂组与常规组总体穿刺疼痛评分分布比较:利多卡因气雾剂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83,P<0.001);利多卡因气雾剂组与常规组穿刺疼痛程度构成比比较,无痛与轻度穿刺疼痛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0,P<0.001)。 结论 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可减轻超声实时引导初期AVF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给患者带来良好穿刺体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计量指标
    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监测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王凡立 杨艳丽 徐元恺 阮 琳 李 文 刘永亮 孙利军 雷 营 刘小明 赵培楠 张丽红
    2024 (09):  701-70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5
    摘要 ( 106 )   PDF(875KB) ( 17 )  
    目的 探讨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听诊数据从而实现监测AVF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AVF狭窄且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患者共50名,分别在PTA前和PTA后使用无线电子听诊器记录AVF的听诊数据,利用音频技术将音频文件转换为频谱图并提取出声学特征,然后利用MATLAB软件中的30余种分类学习器对提取出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出评估AVF功能的模型, 比较这些模型的性能。 结果 将从50名患者中获得的100个音频文件纳入研究。在PTA前后AVF的频谱图对比中,PTA前的频谱图显示出更大的高频振幅(Z=-4.721,P<0.001)。PTA前最高频与最低频的差值更大(Z=-6.169,P<0.001)。在利用30余种分类学习器建立的模型中高效线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粗略高斯SVM建立的模型性能最好(AUC=0.892、0.882),5折交叉验证后准确度达81.11%;而二次判别、三次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中神经网络、双层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测试准确度最高可达90%。 结论  基于频谱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预测AVF的显著性狭窄,因此将其用于AVF功能的监测是可行的。且高效线性SVM、粗略高斯SVM构建的模型,在本次可行性研究中性能最好。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床边即时超声辅助疑难内瘘穿刺在18家医院的操作现状调查
    张洁婷 李敬辉 赵代鑫 吴一帆 梁玉婷 李 茵 魏 爽
    2024 (09):  706-71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6
    摘要 ( 93 )   PDF(500KB) ( 18 )  
    目的 调查床边即时超声(point-of-care ultrasound,POCUS)辅助疑难内瘘穿刺在18家医院的护理操作现状,为相关质量管理和专科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18家医院的POCUS辅助疑难内瘘穿刺操作视频进行横断面调查,制定操作的评分细则作为评分依据,根据操作中的关键点提取重点环节,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8例操作视频平均得分(79.25±10.91)分。共提取出6个重点环节,评分为较差的占比分别为:评估与安全核查55.56%、护患沟通50.00%、内瘘常规评估44.44%、感染控制38.89%、超声评估11.11%、超声引导穿刺0。视频时长与操作得分呈正相关(r=0.717,P=0.001)。 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POCUS辅助疑难内瘘穿刺评分标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此项操作,值得推广。
    计量指标
    自我表露团体干预在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李秀梅 张红梅 李晓寒 张雅丽 郑 燕
    2024 (09):  711-7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7
    摘要 ( 104 )   PDF(591KB) ( 6 )  
    目的  探讨自我表露团体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2─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自我表露团体干预护理。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成人照顾者生活质量问卷评价。 结果 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照顾者负担在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及时间与分组间的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F组间=22.135,P<0.001;F组内=63.601,P<0.001;F交互=162.598,P<0.001);2组照顾者生活质量在组间、组内、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3.414,P<0.001;F组内=76.329,P<0.001;F交互=46.482,P<0.001)。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照顾者自我表露团体干预方案可减轻照顾者负担,提升照顾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姜海龙 李 唱 盖 莹 耿小婷 张 池 李淑英
    2024 (09):  716-72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18
    摘要 ( 171 )   PDF(484KB) ( 35 )  
    目的 评价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证据。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数据库、相关专业协会网站中与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采用AGREE Ⅱ、JBI及CASE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证据总结和归纳。 结果 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7篇。 结论 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