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5年, 第24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5-09-12 上一期   
    指南与共识
    血液净化模式选择专家共识(2025版)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血液净化模式选择专家共识工作组
    2025 (09):  705-72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1
    摘要 ( 184 )  
    《血液净化模式选择专家共识》于2019年首次发布,历经6年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与临床实践验证,为适应血液净化技术革新与诊疗规范的升级需求,现正式推出全新修订版本。共识更新版由39位肾脏病学及血液净化专家重新撰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26条推荐意见,为血液净化模式选择提供依据。内容涵盖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低效透析、低通量透析、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单纯超滤和血液吸附等多种常用血液净化模式的适应证、优势、局限性及注意事项。本共识为血液净化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旨在进一步规范血液透析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刘秋艳 晏现丽 张 悦
    2025 (09):  726-73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2
    摘要 ( 11 )  
    目的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预测列线图(Nomogram)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9月—2023年7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以2:1比例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根据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将模型组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  共纳入312例患者,其中模型组208例,验证组104例;模型组中68例并发心力衰竭,发生率为32.69%。模型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046,95% CI:1.229~3.406,P=0.007)、透析龄(OR=2.809,95% CI:1.524~5.179,P<0.00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OR=3.572,95% CI:1.852~6.887,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OR=3.384,95% CI:1.786~6.411,P<0.001)、血红蛋白(Hb)(OR=0.446,95% CI:0.256~0.777,P=0.005)、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OR=2.989,95% CI:1.603~5.575,P<0.001)、血磷(OR=2.438,95% CI:1.359~4.371,P=0.003)、   C反应蛋白(CRP)(OR=3.174,95% CI:1.685~5.978,P<0.001)、尿酸(UA)(OR=2.591,95% CI:1.419~4.729,P<0.00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OR=3.951,95% CI:2.021~7.724,P<0.001)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中,模型组和验证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一致性良好,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36(95% CI:0.783~0.882)、0.827(95% CI:0.764~0.873);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AUC分别为0.842(95% CI:0.786~0.889)、0.835(95% CI:0.750~0.901); 模型组和验证组阈概率分别在0~0.88、0~0.90时可获得净收益,说明该模型临床适用性良好。 结论  高血压、透析龄、NT-proBNP、CK-MB、Hb、RDW、血磷、CRP、UA、PCT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由上述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适用性。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患者改良型全身麻醉下单孔腹腔镜与局部麻醉开腹导管置管术临床疗效比较
    纪丽琪 马直勉 李 军 王姣姣 隋满姝 王明奡
    2025 (09):  732-73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3
    摘要 ( 11 )  
    目的 腹腔镜置管具有直接探查腹腔情况和纠正导管位置等优势,但术中在腹壁打2或3孔的传统方法会增加腹壁疝及透析液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简化的单孔腹腔镜置管术(single-port laparoscopic catheterization,SLC)。 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3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30例,分为SLC组(n=15)和开腹手术置管(open surgical catheterization,OSC)组(n=15)。比较2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后并发症及长期导管预后。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腹膜透析导管,手术中状态良好。与OSC组相比,SLC组手术时间短(t=-4.227,P<0.001)、手术后住院时间短(Z=-3.124,P=0.001)、切口小(Z=-4.864,P<0.001)、手术后疼痛较轻(t=-3.786,P=0.001),但住院费用高(t=2.662,P=0.018)。至随访结束时,SLC组出现3例血性腹膜透析液,OSC组有5例出现血性腹膜透析液,1例早期腹膜炎伴导管移位,1例透析液渗漏,1例导管堵塞。1年导管生存率SLC组为93.3%,OSC组为86.7%。 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可行且安全的。
    计量指标
    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指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杨 斌 杨一楠 古小洪 赵清琼
    2025 (09):  737-7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4
    摘要 ( 14 )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指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MHD患者335例。根据随访期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53例)和存活组(282例)。比较2组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指标水平,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和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指标与MHD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其对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 死亡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N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高于存活组(Z=-5.746、-5.275、-5.784、-4.446、-6.087、-2.222,均P<0.05)。RCS分析表明SIRI、NLR、MLR、NMLR、PLR与MH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χ2=11.480、20.440、17.500、18.830、13.540、10.750,P=0.003、<0.001、<0.001、<0.001、0.001、0.005)。Logistic回归显示在充分调整混杂因素后,NLR(OR=2.324,95% CI:1.461~3.698,P<0.001)、SII(OR=2.047,95% CI:1.365~3.070,P<0.001)、SIRI(OR=1.623,95% CI:1.080~2.437,P=0.017)及NMLR(OR=2.302,95% CI:1.457~3.636,P<0.001)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NMLR、SII及SIRI预测MHD全因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95% CI:0.756~0.888)、0.822(95% CI:0.756~0.888)、0.817(95%CI:0.750~0.885)和0.814(95% CI:0.747~0.881)。 结论 NLR、NMLR、SII及SIRI与MH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能有效预测死亡风险。
    计量指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铁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相关性分析
    刘 丹 黄馥菡 杨珍珍 刘 波
    2025 (09):  742-74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5
    摘要 ( 8 )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铁蛋白(SF)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肌少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5例MHD患者临床资料,将并发肌少症患者40例(32.00%)纳入肌少症组,未并发肌少症患者85例(68.00%)纳入非肌少症组,收集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入院时血清Hcy、S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MHD期间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肌少症组超敏C反应蛋白、Hcy、SF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t=4.400、5.169、5.650,均P<0.001),血红蛋白、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低于非肌少症组(t=4.901、3.764、3.300、3.870,P<0.001、<0.001、0.001、<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Hcy、SF水平高是慢性肾脏病MHD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OR=2.100、1.160、1.018,95% CI:1.313~3.357、1.073~1.255、1.009~1.027,P=0.002、<0.001、<0.001); 血红蛋白水平高是慢性肾脏病MHD患者并发肌少症的保护因素(OR=0.930,95% CI:0.885~0.978,P=0.004)。 结论 血清Hcy、SF水平升高是慢性肾脏病MHD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透析器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许建霞 郝 擎 刘康博 赵丹妹 汪雪颖 刘子琪 付步芳
    2025 (09):  746-7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6
    摘要 ( 12 )  
    目的  建立有效的透析器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方法  分别对行业标准中溶血试验方法、还原物质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延长中空纤维与红细胞的接触时间,增加将中空纤维在红细胞悬液中往复滑动的动态接触;对透析器全面浸提,浸提结束后充分获取所有浸提液,计算整个透析器中还原物质的总量。用行业标准方法和优化方法检测16批透析器的溶血率和还原物质含量,比较2种方法所得检测结果。进一步优化方法后检测28批透析器的溶血率和还原物质含量,分析溶血率和还原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另外还进行了透析器浸提液最高吸收峰所在波段及当前生物学试验浸提液获取方式是否合理的相关研究。 结果  与行业标准方法相比,优化溶血试验方法(t=-5.987,P<0.001)和优化还原物质含量检测方法(t=-4.601,P<0.001)的检测效率更高。行业标准方法所测得16批透析器的溶血率和还原物质含量均很低,而优化后方法检测各透析器溶血率在0.5%~12.2%,还原物质总量在3.8~90.4 ml。28批透析器的溶血率与还原物质总量呈正相关(r=0.478,P=0.013:还原物质总量大于30 ml,溶血率不小于5%。透析器浸提液的紫外吸收最高峰在200 nm。以常用方式获取浸提液后,透析器中空纤维内仍残余大量液体。 结论  ①优化后还原物质含量和溶血率检测方法均是有效的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方法。控制还原物质总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控制有害物质含量的目的。②行业标准YY0053需进行修订:还原物质含量检测方法、溶血试验方法均需加严,参考本文中优化方法;修正紫外吸光度检测波长;生物学试验方法需明确浸提液获取方式:用真空泵反复加压抽取透析器内残余液体。
    计量指标
    高钙离子浓度通过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调控人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贺玉桃 郭宝珠 卫志锋 赵 琦 董 娟
    2025 (09):  753-75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7
    摘要 ( 8 )  
    目的 研究高钙离子浓度通过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通路调控人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分为对照组(钙离子浓度1.25 mmol/L)、1.75 mmol/L钙离子组、2.25 mmol/L钙离子组、溶剂对照组(钙离子浓度1.25 mmol/L、二甲亚砜体积分数0.1%)、2.25 mmol/L钙离子+溶剂组(钙离子浓度2.25 mmol/L、二甲亚砜体积分数0.1%)、2.25 mmol/L钙离子+S3I-201组(钙离子浓度2.25 mmol/L、STAT3抑制剂S3I-201浓度100 μmol/L)、2.25 mmol/L钙离子+Stattic组(钙离子浓度2.25 mmol/L、STAT3抑制剂Stattic浓度1.5 μmol/L)。处理48h后检测侵袭数目,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JAK1、JAK2、STAT3、STAT6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 1.75 mmol/L钙离子组、2.25 mmol/L钙离子组的细胞侵袭数目(t=6.901、10.870,均P<0.001)、α-SMA的mRNA(t=5.375、9.564,均P<0.001)和蛋白表达水平(t=7.018、10.859,均P<0.001)、JAK2(t=7.031、11.001,均P<0.001)和STAT3(t=5.425、9.846,P值分别为0.001、<0.001)的磷酸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cadherin的mRNA(t=4.457、10.749,P值分别为0.002、<0.001)和蛋白表达水平(t=6.519、11.351,均P<0.001)低于对照组;1.75 mmol/L钙离子组、2.25 mmol/L钙离子组和对照组的JAK1和STAT6的磷酸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423、0.311,P=0.619、0.674)。2.25 mmol/L钙离子+S3I-201组和2.25 mmol/L钙离子+Stattic组的细胞侵袭数目(t=7.259、6.995,均P<0.001)、α-SMA的mRNA(t=5.230、5.851,P值分别为0.001、<0.001)和蛋白表达水平(t=7.684、7.833,均P<0.001)、STAT3的磷酸化水平(t=6.753、8.574,均P<0.001)均低于2.25 mmol/L钙离子+溶剂组,E-cadherin的mRNA(t=7.500、8.173,均P<0.001)和蛋白表达水平(t=13.021、9.340,均P<0.001)高于2.25 mmol/L钙离子+溶剂组;JAK2的磷酸化水平与2.25 mmol/L钙离子+溶剂组比较无差异(t=0.754、1.091,P=0.473、0.307)。 结论  高钙离子浓度通过促进STAT3通路磷酸化激活的方式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EMT。
    计量指标
    综述
    1型心肾综合征肾功能恶化机制、预后价值及诊治研究进展
    宋 潮 林琼真
    2025 (09):  759-7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8
    摘要 ( 15 )  
    1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type 1,CRS-1)指急性心功能恶化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病生理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ADHF)。CRS-1发生发展和诊治中出现的AKI又称作肾功能恶化(worsening renal function,WRF)。本文就WRF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病机制、CRS-1中WRF的意义及病因分析,以及WRF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CRS-1中AKI的识别和病生理机制理解,为提高CRS-1救治水平、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发生率及风险因素的Meta分析
    郑敏瑶 郑友文 楚 鑫 何 艳
    2025 (09):  764-77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09
    摘要 ( 16 )  
    目的 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 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12月,采用Stata 17.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43篇文献,总样本量12 333例,发生RLS患者2519例,共涉及12项风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RLS发生率为24.8%(95% CI:21.1%~28.5%)。RLS发生的风险因素包括女性(OR=1.332,95% CI:1.231~1.441,P<0.001)、透析龄长(OR=1.037,95% CI:1.014~1.060,P=0.001)、高β2-微球蛋白(OR=1.160,95% CI:1.019~1.320,      P=0.025)、血磷(OR=1.591,95% CI:1.238~2.044,P<0.001)、同型半胱氨酸(OR=1.252,95%CI:1.135~1.381,P<0.001)水平,保护因素为高水平维生素D(OR=0.909,95% CI:0.831~0.995,P=0.038)。 结论 MHD患者RLS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依据风险因素早期识别RLS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干预策略以降低RLS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球囊扩张小口径静脉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应用
    蒋 强 孙玉君 龙湟哲 王 敏 温兰芳 刘文伟
    2025 (09):  771-77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10
    摘要 ( 10 )  
    目的 评估球囊扩张、导尿管扩张及液压扩张技术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小口径静脉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邵阳市中心医院及邵阳市中心医院东院首次行AVF手术且头静脉内径(束臂)<2.5 mm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手术中静脉扩张方式分为球囊扩张组、导尿管扩张组、液压扩张组,评估手术后即刻、1个月、2个月及12个月AVF通畅率、再干预率、头静脉内径及肱动脉血流量。 结果 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球囊扩张组30例,导尿管扩张组35例,液压扩张组32例。3组患者的手术后即时成功率分别为96.7%、85.7%和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799,P=0.133)。手术后2个月,球囊扩张组内瘘成熟率为93.3%,高于导尿管扩张组(68.6%,χ²=6.190,P=0.013)和液压扩张组(71.9%,χ²=4.885,P=0.027)。手术后12个月,球囊扩张组再干预率为13.3%,低于导尿管扩张组(40.0%,χ²=5.737,P=0.017)和液压扩张组(37.5%,  χ²=4.723,P=0.030)。手术后即刻、1个月及2个月,3组患者头静脉直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3.994、21.311、17.305,均P<0.001),Tukey事后检验显示球囊扩张组在各时间点的头静脉直径均高于导尿管扩张组(q=6.390、3.429、4.152,P=0.001、0.035、0.010)和液压扩张组(q=6.711、4.393、5.184,P=0.001、0.002、0.001)。手术后即刻、1个月及2个月,3组患者肱动脉血流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6.425、14.002、12.631,均P<0.001),Tukey事后检验显示球囊扩张组在各时间点的肱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导尿管扩张组(q=4.180、2.551、2.758,P=0.001、0.034、0.020)和液压扩张组(q=5.533、3.357、3.374,P=0.001、0.004、0.003)。 结论  球囊扩张技术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小口径静脉扩张中表现出优势,可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熟率,减少再干预率,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晚期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br#
    张 艳 姜惠丽 刘 芳 许永仓 杜红霞
    2025 (09):  776-7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11
    摘要 ( 7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晚期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2023年1月—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血管通路门诊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arteriovenous fistula thrombosis,AVFT)分为通畅组和阻塞组,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521例患者,内瘘血栓形成252例(48.3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迫止血时间(OR=8.145,95% CI:3.543~18.727,P<0.001)、近一个月内瘘功能(包括有无透析中流量不足、静脉压高、穿刺失败)(OR=47.404,95% CI:11.127~201.949,P<0.001)、透析前收缩压(OR=0.971,95% CI:0.949~0.993,P=0.011)、透析前舒张压(OR=1.111,95% CI:1.076~1.148,P<0.001)、透析中最低舒张压(OR=0.923,95% CI:0.886~0.961,P<0.001)、区域穿刺(OR=66.674,95% CI:7.505~592.350,P<0.001)、扣眼穿刺(OR=18.578,95% CI:6.154~56.086,P<0.001)、既往2次及以上内瘘失功病史(OR=3.967,95% CI:1.614~9.751,P=0.003)是MHD患者发生AVFT的影响因素。 结论 压迫止血时间≥30 min、近一个月内瘘功能异常、高透析前舒张压、既往多次内瘘失功史是AVFT形成的危险因素;绳梯穿刺、高透析前收缩压、高透析中最低舒张压是预防AVFT形成的保护因素。
    计量指标
    护理研究
    腹膜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 娜 章海芬 余晨洁 刘婷婷 陆依娜 方 炜 顾爱萍
    2025 (09):  781-78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12
    摘要 ( 10 )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现状,分析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 方法  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随访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信息,发放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症状负担总分情况、社会支持水平和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总分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因素。 结果  共纳入151例腹膜透析患者。患者的症状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困扰程度3个维度得分分别是(16.50±13.70)分、(13.78±11.65)分、(17.44±15.40)分,症状负担总分前5项分别为皮肤干燥4(0,7)分、瘙痒3(0,6)分、乏力3(0,5)分、口干3(0,5)分、易惊醒0(0,5)分。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与症状负担总分(r=-0.320,P<0.001) 呈负相关,与症状负担总分的各维度:发生频率(r=-0.315, P<0.001),严重程度(r=-0.320,P<0.001)和症状困扰程度(r=-0.326,P<0.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β=4.254,P=0.003)、并发症数量(β=4.406,P=0.006)和症状管理得分(β=-1.108,P<0.001)是影响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透析龄和并发症数量是腹膜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客观影响因素,症状自我管理可以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症状负担,提示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需注重培训患者症状管理自我知识和技能。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群困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决策树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王 玲 朱亚梅 吕小林 张 晶 邵 郁 顾 月
    2025 (09):  786-79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13
    摘要 ( 15 )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症状群困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症状群困扰分为困扰组和非困扰组。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症状群困扰的危险因素,采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算法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2种模型对MHD患者发生症状群困扰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398例患者,其中困扰组106例、非困扰组292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OR=2.072,95% CI:1.019~4.211,P=0.044)、透析龄(OR=2.046,95% CI:1.055~3.970,    P=0.034)、焦虑抑郁(OR=1.990,95% CI:1.002~3.949,P=0.049)、甲状旁腺激素(OR=1.241,95% CI:1.178~1.308,P<0.001)和血磷(OR=18.581,95% CI:5.963~57.897,P<0.001)是MHD患者并发症状群困扰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OR=0.947,95% CI:0.925~0.969,P<0.001)是MHD患者并发症状群困扰的保护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包含5个变量,分为4层共24个节点,甲状旁腺激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的AUC分别为0.898和0.923,两者比较的delong检验Z=2.240,     P=0.025。 结论  家庭月收入、透析龄、焦虑抑郁、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磷是MHD患者症状群困扰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是保护因素。构建的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新金色分枝杆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吝泽华 王婷婷 魏媛媛 马迎春
    2025 (09):  791-79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9.014
    摘要 ( 15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