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更多...
2025年, 第2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5-11-12 上一期   
健康体重·医者先行
透析患者“身体质量”管理
杨利娇 吴永康 张东亮
2025 (11):  881-8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1
摘要 ( 28 )  
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而干体质量(dry weight,DW)管理是透析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不恰当的DW设定,会导致容量超负荷或容量不足,显著增加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此外,透析患者还面临一系列复杂的健康挑战,包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肥胖及营养不良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他们的“身体质量”,即瘦组织(如肌肉和骨骼)与脂肪组织的比例及其功能状态。本综述旨在探讨透析患者“身体质量”管理的最新进展,从“身体质量”的评估方法、到管理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腹膜透析患者体质量及容量管理的现状与进展
徐潇漪
2025 (11):  885-88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2
摘要 ( 24 )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体质量管理(包括营养状态、肥胖控制)和容量控制(体液平衡)是影响其临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营养干预策略、容量评估方法及个体化透析方案的发展,PD患者的体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近年文献,从饮食管理、体育运动、药物治疗、透析处方调整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综述PD患者的体质量及容量管理的现状与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肖佳仪 孙贝蒂 高 康 刘映宏
2025 (11):  889-89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3
摘要 ( 27 )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检索、提取、评价和整合,为医护人员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国内外网站、指南库、数据库中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管理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临床决策、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2020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 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1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队列研究1篇。总结出干体质量评估及优化、限钠与行为干预、干体质量科学管理、透析频率及时间、透析液个性化调整、透析温度与时长6个维度,共27条证据。 结论  本研究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管理提供了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依据。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
郭学娜 高 艳 李雪梅 任建伟
2025 (11):  895-89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4
摘要 ( 21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percentage of 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PIWG)与心血管功能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9月—11月在航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PIWG分为低PIWG组(PIWG<5%)和高PIWG组(PIWG≥5%),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生化指标、血压、超声心动图指标等进行组间比较及多因素相关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低PIWG组64例、高PIWG组36例。高PIWG组透析前收缩压(t=-3.380,P=0.001)、透析前脉压(t=-2.276,P=0.025)、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Z=-3.160, P=0.002)、左心房前后径(t=-3.573,P=0.001)、左心房容积指数(t=-3.380,P=0.001)、室间隔厚度(Z=     -2.410,P=0.016)、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间隔侧心肌运动速度(E’)比值(t=-3.003,P=0.003)高于低PIWG组,射血分数(Z=2.246,P=0.025)低于低PIWG组。相关分析显示PIWG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r=0.395,P=0.001)、透析前收缩压(r=0.423,P=0.001)、透析前脉压(r=0.277,P=0.005)、左心房容积指数(r=0.211,P=0.035)、室间隔厚度(r=0.201,P=0.045)、E/E’(r=0.224,P=0.025)呈正相关。 结论  PIWG与MHD患者心血管功能密切相关,PIWG影响MHD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及心脏功能。
体质量指数联合标准蛋白分解率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识别中的预测价值
张 曼 索金雅 陈赟敏 许晓惠 余 乐 俞雨生 周婷婷
2025 (11):  899-90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5
摘要 ( 17 )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联合标准蛋白分解率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识别的预测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04年3月─2024年3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根据心胸比(cardiothoracic ratio,CTR)值,将患者分为容量正常组(CTR<0.5)、容量超负荷组(CTR≥0.5),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BMI联合标准蛋白分解率(normalizing protein catabolic rate,nPCR)对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价值。 结果  共纳入2109例患者,容量正常组1002例,容量超负荷组1107例。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PCR(OR=0.022,95%CI:0.011~0.046,P<0.001)、总肌酐清除率(OR=0.988,   95%CI:0.980~0.996,P=0.004)、血清白蛋白(OR=0.944,95%CI:0.915~0.974,P<0.001)、透析龄(OR=1.004,95%CI:1.000~1.008,P=0.028)、血红蛋白(OR=0.888,95%CI:0.834~0.946,P<0.001)、BMI(OR=1.290,95%CI:1.230~1.354,P<0.001)、尿量(OR=0.999,95%CI:0.999~1.000,P<0.001)是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显示,nPCR(AUC =0.749,95% CI:0.686~0.730),BMI(AUC =0.702,95% CI:0.680~0.724),BMI联合nPCR(AUC=0.759,95%CI:0.739~0.780)预测PD患者容量负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BMI联合nPCR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的良好预测指标。
临床研究
抗阻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胡小华 郝晓萍 刘瑾瑾 王莉 贺云岚 邬碧波
2025 (11):  904-90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6
摘要 ( 23 )  
目的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进行下肢抗阻运动康复训练,了解抗阻运动对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1月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规律透析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运动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透析中下肢抗阻运动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钙、磷、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β胶联降解产物(beta crosslaps,β-CTX)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运动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开始前2组SMI和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9,P=0.450;t=0.003,    P=0.997)。治疗6个月后,运动康复组SMI[(7.73±1.01)kg/m2]和BMD[(0.470±0.089)g/cm2]均较研究开始前[SMI(7.03±1.20)kg/m2,BMD(0.419±0.098)g/cm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5,P=0.002;t=-0.867,P=0.012);与对照组[SMI(7.19±1.13)kg/m2,BMD(0.418±0.098)g/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P=0.019;t=-2.598,P=0.011)。研究开始前2组OC、β-CTX、PI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5,P=0.292;Z=-1.126,P=0.260;Z=-0.195,P=0.846);治疗6个月后,运动康复组的OC、β-CTX、PI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31,P<0.001;Z=-2.841,P=0.005;Z=-3.635,P<0.001)。 结论  对MHD患者进行6个月的下肢抗阻运动康复训练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质量、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调查研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功老龄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高昕汝 江 瑞 臧丽丽 罗明君 洪成波
2025 (11):  909-91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7
摘要 ( 24 )  
目的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SA)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4年2─6月便利选取325例老年MHD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老年MHD患者SA得分为(38.54±10.9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微观系统中文化程度(初中:β=0.107,P=0.001)(高中/中专:β=0.124,P<0.001)(大专及以上:β=0.150,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3000元:β=0.217,P<0.001)(3000~5000元:β=0.423,P<0.001)(>5000元:β=0.461,P<0.001)、婚姻状态(β=-0.117,P<0.001)、运动情况(偶尔:β=0.080,P=0.008)(经常:β=0.118,P=0.001)、生命意义感(β=0.379,P<0.001)是老年MHD患者成功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中观系统中领悟社会支持(β=0.086,P=0.004),尤其是家庭支持是老年MHD患者成功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MHD患者SA处于较低水平,建议临床医务人员重点关注离异/丧偶、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社会支持、低生命意义感和运动情况差的患者,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帮助其提高SA水平。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血脂、血管钙化的影响
李智全 梁 娟 武 欣
2025 (11):  914-91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8
摘要 ( 27 )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β2-微球蛋白水平、血脂及血管钙化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74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将患者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组(HD+HDF组),HD+HD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组(HD+HDF+HP组),每组58例。比较3组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管钙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钙化危险因素。 结果 透析后,HD组患者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高于HD+HDF组及HD+HDF+HP组(F/χ2=12.753、12.552、6.524、5.873、10.908、17.272,均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HD+HDF组及HD+HDF+HP组(F=17.148,P<0.001)。HD组血磷、iPTH、β2-MG、TC、TG、LDL-C 均高于HD+HDF组(t=12.963、13.630、5.648、5.242、11.044、18.632,均P<0.001),HDL-C低于HD+HDF(t=17.031,P<0.001)。HD组血磷、iPTH、β2-MG、TC、TG、LDL-C均高于HD+HDF+HP组(t=13.921、14.567、6.853、6.320、9.282、16.041,均P<0.001),HDL-C低于HD+HDF+HP组(t=18.242,P<0.001)。HD组血管钙化率高于HD+HDF+HP组(t=5.570,P<0.001)。血管钙化组年龄、透析龄、血钙、血磷、iPTH、TC、LDL-C、β2-MG均高于非钙化组(t=8.630、6.205、6.073、4.598、4.617、3.562、4.648、5.673,均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透析龄、血钙、血磷、iPTH、β2-MG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3、1.087、4.582、3.874、2.034、2.402,95% CI 1.034~1.346、0.012~1.298、1.452~15.224、1.376~13.302、1.173~8.375、1.256~11.408,P=0.004、<0.001、<0.001、<0.001、<0.001、<0.001)。 结论 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需要加强监测并给予及时干预,降低血管钙化的风险。
个体化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患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赵莹莹 仲丽丽 高雪萍 王 琪 杨 静 顾红叶
2025 (11):  919-923,92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09
摘要 ( 46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6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MHD治疗的135例患者为建模组,另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1月58例MHD患者作为验证组。根据MHD期间便秘发生情况将建模组分为便秘组(n=56)和未便秘组(n=79)。MHD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便秘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R软件中构建,模型预测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评估。 结果  193例MHD患者中共78例发生便秘,总发生率为40.41%。便秘组患者糖尿病肾病、透析龄≥5年及日常以卧床休息为主的占比高于未便秘组(χ2=5.539、5.053、4.293,P=0.019、0.025、0.038),Alb水平低于(t=4.161,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糖尿病肾病(OR=5.739,95%CI:2.089~15.767,P=0.001)、透析龄≥5年(OR=6.287,95%CI:2.246~17.598,P<0.001)、日常以卧床休息为主(OR=8.396,95%CI:2.348~30.022,P=0.001)是MHD患者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Alb为MHD患者便秘的保护因素(OR=0.865,95%CI:0.788~0.950,P=0.002)。列线图显示MHD患者总得分越高,便秘风险越高。ROC曲线显示建模组、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6(95%CI:0.733~0.879)、0.879(95%CI:0.796~0.963),表明预测区分度较高。Hosmer-Lemeshow 检验和校准曲线表明建模组、验证组模型预测一致性较高(χ2=4.286、4.090,P=0.830、0.849)。 结论 MHD患者便秘风险与原发疾病、透析龄、日常生活情况和Alb水平有关,基于这4个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MHD患者便秘风险的效能良好,有助于临床及时预测,为便秘的预防提供帮助。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研究
钱姗姗 张小蓬 仲泳萍 陆 飞
2025 (11):  924-92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0
摘要 ( 20 )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水平与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MHD患者157例(研究组)和体检健康志愿者157例(对照组),根据MHD患者是否发生VC分为VC组和非VC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发生VC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血清STING、Sirt3水平对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发生VC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血清STING水平高于对照组(t=15.967,P<0.001),Sirt3水平低于对照组(t=-19.484,P<0.001)。VC组(n=84)血清STING水平高于非VC组(n=73)(t=6.935,P<0.001),Sirt3水平低于非VC组(t=-7.717,P<0.001)。长透析龄(OR=1.052,95% CI:1.022~1.083,P=0.001)、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高(OR=1.003,95%CI:1.001~1.005,P=0.003)、STING高(OR=1.083,95%CI:1.042~1.125,P<0.001)为慢性肾衰竭MHD患者VC的独立危险因素,Sirt3高(OR=0.493,95%CI:0.342~0.709,P<0.001)为慢性肾衰竭MHD患者VC的独立保护因素。血清STING、Sirt3水平联合预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V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1,大于血清STING、Sirt3水平单独预测的0.780、0.800(Z=3.327、2.947,P=0.001、0.003)。 结论 慢性肾衰竭MHD患者血清STING水平升高、Sirt3水平降低与VC风险增加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发生VC。
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对急性肾损伤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盖银玲 窦亚平 王 刚
2025 (11):  930-93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1
摘要 ( 12 )  
目的  探究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1,CHI3L1)、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 4,SDC4)水平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8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AKI患者为研究组,根据1年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HI3L1、SDC4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研究组共纳入150例患者,对照组150例。研究组血清CHI3L1、SDC4水平高于对照组(t=28.350、21.855,均P<0.001)。死亡组血肌酐(t=3.722,P<0.001)、尿酸(t=3.627,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3.557,P=0.001)、CHI3L1(t=6.299,P<0.001)、SDC4(t=7.277,P<0.001)均高于生存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HR=4.625,95% CI:2.027~10.555,P<0.001)、尿酸(HR=4.334, 95% CI:2.038~9.217,P<0.001)、TNF-α(HR=3.160,95% CI:1.642~6.081,P<0.001)、CHI3L1(HR=5.227,95% CI:1.950~14.009,P=0.001)、SDC4(HR=4.816,95% CI:1.947~11.911,P<0.001)均为AKI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CHI3L1、SDC4及二者联合预测AKI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70(95%CI:0.694~0.835)、0.766(95%CI:0.690~0.831)、0.870(95%CI:0.806~0.920),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大于CHI3L1单独预测的AUC(Z=3.129,P=0.002)及SDC4单独预测的AUC(Z=2.600,P=0.009)。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CHI3L1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CHI3L1组(Log-rank χ2=62.729,P<0.001);高SDC4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SDC4组(Log-rank χ2=52.709,P<0.001)。 结论 AKI患者血清CHI3L1、SDC4水平上升,二者为AKI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AKI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综述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朱文博 崔金朝 熊玉香 张 硕 周 跃 秦 岩 夏京华
2025 (11):  935-9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2
摘要 ( 17 )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全因死亡率受透析模式特异性生物学机制影响,现有风险预测模型存在跨模态验证效能衰减及治疗时序参数缺失等问题。通过整合动态治疗参数与多维度临床数据,构建透析模式适配的机器学习预测体系,可突破传统模型变量选择局限性,为精准制定透析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透析血流速度对透析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越明 张周沧
2025 (11):  938-9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3
摘要 ( 24 )  
提高透析血流速度(dialysis blood flow rate,DBFR)通过增加透析器的血液量,提高溶质清除率,是确保血液透析治疗充分性的关键因素。充分的透析对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鉴于各国透析实践模式的不同,为MHD患者制定适合的DBFR仍然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DBFR的现状、其与MHD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及潜在机制。
血液透析滤过:心血管保护性血液透析
杜 卉 左 力
2025 (11):  942-94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4
摘要 ( 24 )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是一种结合了弥散和对流原理的透析技术。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全因死亡的32.0%~55.9%。HDF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可能机制包括增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充分清除尿毒症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等。此外,HDF还可有效纠正贫血和改善营养不良状态,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本文综述了HDF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研究证据及其可能机制。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
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确保水和透析液质量以实现最佳患者管理
鲁伊·卢塞纳 贝尔纳·卡诺
2025 (11):  946-95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5
摘要 ( 102 )  
透析液是通过多道精密工序制备的终产物,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要维持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监测流程,并持续遵循各项质控措施。为确保在线对流治疗技术,如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的安全实施,现已建立了严格的透析用水与超纯透析液的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显著提升透析系统的生物相容性,更能降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改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最终有望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本综述针对水处理系统及透析液质量管理标准提供了全面更新,特别聚焦相关标准在高容量HDF治疗优化中的关键作用。
血管通路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测价值
张明慧 万国萍 栾 森
2025 (11):  951-95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6
摘要 ( 7 )  
目的  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6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进行MHD的患者,根据AVF失功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VF正常组与AVF失功组。检测患者血清MMP-2、VCAM-1水平;收集血钙、血磷、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等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AVF失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MP-2、VCAM-1对MHD患者AVF失功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其中AVF正常组116例,AVF失功组81例。AVF失功组透析时低血压(χ2=9.167,P=0.002)、内瘘狭窄(χ2=19.391,P<0.001)、高凝倾向(χ2=43.585,P<0.001)、低血小板水平(χ2=20.494,P<0.001)、内瘘拔针压迫时间≥30 min人数(χ2=26.204,P<0.001)、血清MMP-2(t=7.640,P<0.001)、VCAM-1(t=7.801,P<0.001)水平与AVF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D患者内瘘狭窄、高凝倾向、内瘘拔针压迫时间与血清MMP-2(r/rs=0.510、0.443、0.431,均P<0.001)、VCAM-1(r/rs=0.519、0.436、0.455,均P<0.001)水平呈正相关,血压、血小板与血清MMP-2(r=-0.462、-0.605,均P<0.001)、VCAM-1(r=-0.465、-0.623,均P<0.001)水平呈负相关。透析时低血压(OR=2.964,95% CI:1.516~5.794,P=0.001)、低血小板水平(OR=2.974,95% CI:1.463~6.046,P=0.003)、高凝倾向(OR=2.879,95% CI:1.405~5.899,P=0.004)、内瘘拔针压迫时间≥30 min(OR=3.246,95% CI:1.737~6.066,P<0.001)、MMP-2(OR=3.447,95% CI:1.830~6.492,P<0.001)、VCAM-1(OR=3.426,95%CI:1.971~5.954,P<0.001)是MHD患者发生AVF失功的风险因素;血清MMP-2、VCAM-1预测MHD患者AVF失功的AUC分别为0.789、0.785,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89,优于单独诊断(二者联合-MMP-2:Z=3.323、P=0.001;二者联合-VCAM-1:Z=3.486,P=0.001)。 结论 MMP-2、VCAM-1与MHD患者内瘘狭窄、高凝倾向、内瘘拔针压迫时间呈正相关,与血压、血小板呈负相关;MMP-2、VCAM-1均可以预测MHD患者AVF失功,二者联合预测效果更好。
肱动脉-贵要静脉动静脉内瘘与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在血管通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
李 丹 杜宗华 代凤鸣 龙 青 汪 伟
2025 (11):  956-96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7
摘要 ( 15 )  
目的 比较肱动脉-贵要静脉动静脉内瘘(brachiobasi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BBAVF)与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在血管通路中的通畅率及并发症差异,为优化三级血管通路选择提供证据。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并手动筛选参考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研究质量,并对提取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比较BBAVF组与AVG组 在1年、2年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BBAVF组在1年的初级(OR=1.837,95% CI:1.332~2.533,P<0.001)、辅助(OR=2.242,95%CI:1.439~3.494,P<0.001)、次级(OR=1.465,95%CI:1.029~2.088,P=0.034)及累积(OR=1.739,95%CI:1.052~2.875,P=0.031)通畅率及2年的初级(OR=2.140,95% CI:1.469~3.118,P<0.001)、辅助(OR=2.529,95% CI:1.789~3.575,P<0.001)、次级(OR=1.748,95%CI:1.371~2.229,P<0.001)及累积(OR=2.002,95% CI:1.234~3.249,P=0.005)通畅率方面均优于AVG组。并发症方面,AVG组的手术后感染(OR=0.207,95% CI:0.128~0.334,P<0.001)、血栓发生(OR=0.285,95% CI:0.207~0.392,P<0.001)和盗血综合征发生(OR=0.628,95% CI:0.396~0.996,P=0.048)的风险更高,BBAVF组的出血风险更高(OR=2.725,95% CI:1.549~4.793,P=0.001)。2组在动脉瘤(OR=0.849,95% CI:0.457~1.577,P=0.605)、吻合口狭窄(OR=0.471,95% CI:0.133~1.666,P=0.243)及总并发症发生率(OR=0.924,95% CI:0.502~1.701,P=0.799)上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BBAVF在通畅率及感染、血栓控制上更优,推荐为血管条件良好患者的首选;AVG适用于紧急透析或血管条件较差者。
护理研究
核心稳定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能力、透析充分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邹丽华 滕彦娟 陈廷芳 邵俊杰 杨丽娜
2025 (11):  964-9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1.018
摘要 ( 21 )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运动能力、透析充分性、疲乏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9)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核心稳定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rate,URR)、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30s坐立试验(30-second sit-to-stand test,30s-STS)、疲乏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得分、健康调查量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得分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Kt/V、URR、6MWT、30s-STS、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t=7.271、2.758、7.072、11.905、3.276,P<0.001、0.021、<0.001、<0.001、0.002),FS-14得分低于对照组(t=-5.647,P<0.001);核心稳定训练后,试验组Kt/V、URR、6MWT、30s-STS、SF-36得分较基线水平升高(t=-6.558、5.289、-14.028、-25.713、-12.371,均P<0.001),FS-14得分较基线水平降低(t=-3.251,P<0.001)。 结论  透析中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改善MHD患者透析充分性,增强运动能力,减轻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