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更多...
2025年, 第24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5-04-12 上一期   
管理
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注册常见问题分析
湛娜
2025 (04):  265-26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1
摘要 ( 87 )  
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与各类体外循环器械如血液透析器、血液灌流器等联合使用。本文从注册监管角度,对该产品的注册资料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临床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眼部病变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贾婉宁 董 婉 何雯雯 王永娥 刘 倩 王海峰
2025 (04):  268-2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2
摘要 ( 81 )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眼部病变相关研究现状,挖掘研究热点及学科前沿。 方法  以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近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307篇。终末期肾病患者眼部病变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呈缓慢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终末期肾病并发眼部症状、终末期肾病眼部病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透析患者的管理等(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值=0.5308,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值=0.8124)。研究前沿以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眼部病变影响的相关研究为主。 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眼部病变领域相关的研究整体处于缓慢上升发展阶段,肾脏病学科以及眼学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可拓宽研究思路,多维度积极探索,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眼部病变的治疗、护理等发展及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证据支持。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杨 群 戴莉敏 施 杨 徐 骏
2025 (04):  273-27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3
摘要 ( 82 )  
目的 基于LASSO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muscle wasting syndrome,MWS)发生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参照亚洲肌肉衰减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肌肉正常组及肌肉衰减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通过LASSO回归分析影响MHD患者MWS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结果 共纳入280例患者,其中肌肉正常组152例,肌肉衰减组128例。LASSO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4,95% CI:1.043~1.299,P=0.007)、透析后体质量(OR=0.749,95% CI:0.610~0.920,P=0.006)、上臂围(OR=1.802,95% CI:1.299~2.500,P<0.001)、腿围(OR=2.787,95% CI:1.463~5.311,P=0.002)、肌肉量(OR=0.680,95% CI:0.532~0.868,P =0.002)、肌酐(OR=0.456,95% CI:0.232~0.897,P=0.023)、尿素氮(OR=0.162,95% CI:0.070~0.373,P<0.001)是MHD患者MW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验证LASSO回归结果的AUC为0.713(95% CI:0.654~0.773),敏感度为76.60%,特异度为64.60%,Youden指数J=0.412。 结论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MHD患者MWS发生的高危因素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构建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抗凝失败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刘 倩 张 明 孙邵婷 刘一坤
2025 (04):  278-28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4
摘要 ( 46 )  
目的  探讨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抗凝失败的风险。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行CRR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24小时内是否发生体外循环凝血分为凝血组和非凝血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变量,再使用LASSO回归筛选全部变量,合并共同变量;影响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构建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校准曲线、Bootstrap法内部验证列线图模型性能;应用决策曲线评估临床效用。 结果  共纳入168例患者,其中凝血组50例,非凝血组118例。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小板计数(PLT)、高红细胞比容(HC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缩短、跨膜压(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血泵停泵是CRRT体外循环24小时内凝血的危险因素(OR=2.672、3.040、0.435、2.568、0.471、2.662,95% CI:1.436~4.974、1.507~6.133、0.220~0.861、1.288~5.119、0.253~0.874、1.284~5.519,P=0.002、0.002、0.017、0.007、0.017、0.008)。构建CRRT体外循环24小时内凝血风险的列线图模型,Bootstrap法、ROC曲线验证显示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36(95% CI:0.844~0.963),AUC为0.978(95% CI:0.958~0.997);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精准度(χ2=2.922,P=0.939),校正曲线接近于理想曲线。 结论  CRRT体外循环24小时内凝血与PLT、HCT、APTT、TMP、血流速度减慢、血泵停泵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效益。
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朱丽君 陈 沛 吕继成
2025 (04):  283-28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5
摘要 ( 72 )  
目的 探讨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22年3月─202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随访过程中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共纳入10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4(3.2,11.5)月,泰它西普治疗6个月的尿蛋白(Z=-2.929,P=0.003)、IgA(t=8.857,P<0.001)、IgG(t=5.305,P<0.001),IgM(t=6.732,P<0.001)水平较基线下降。泰它西普治疗前尿蛋白<3.5 g/d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 ml/(min·1.73m2)与泰它西普治疗后尿蛋白降至1.0 g/d以内相关(OR=6.483、4.552,95% CI:1.259~33.389、1.043~19.860,P=0.025、0.044)。观察到不良反应有感染和注射部位反应。 结论 泰它西普治疗可以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早期应用可能效果更为显著。
外周血环肽A水平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管钙化及预后的关系
马 强 宋洞琪 王甲正
2025 (04):  288-291,29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6
摘要 ( 45 )  
目的 研究外周血环肽A(cyclophilin A,CyPA)水平与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管钙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4年5月收治的240例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管钙化组患者156例,非钙化组患者84例。比较血管钙化组以及非血管钙化组、生存组以及死亡组患者的CyPA、血清钙(Ca2+)、血清磷(P3-)、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CRP)、血清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脂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上述指标与死亡、血管钙化的相关性。 结果 钙化组及非钙化组患者的P3-(t=4.140,P<0.001)、Ca2+×P3-(t=34.168,P<0.001)、CRP(t=40.459,P<0.001)、CyPA(t=14.743,P<0.001)、PTH(t=15.737,P<0.001)、白蛋白(t=33.470,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组以及死亡组患者的P3-(t=15.916,P<0.001)、Ca2+×P3-(t=25.969,P<0.001)、CRP(t=26.705,P<0.001)、CyPA(t=9.757,P<0.001)、PTH(t=206.716,P<0.001)、白蛋白(t=57.496,P<0.001)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P3-(OR=0.313,95% CI:0.233~0.420,P<0.001)、Ca2+×P3-(OR=0.320,95% CI:0.259~0.396,P<0.001)、CRP(OR=0.299,95% CI:0.232~0.389,P<0.001)、CyPA(OR=0.362,95% CI:0.290~0.452,P<0.001)、PTH(OR=0.343,95% CI:0.269~0.436,P<0.001)、白蛋白(OR=3.271,95% CI:2.326~4.600,P<0.001)是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P3-(OR=0.339,95% CI:0.261~0.443,P<0.001)、Ca2+×P3-(OR=0.351,95% CI:0.244~0.507,P<0.001)、CRP(OR=0.345,95% CI:0.249~0.478,P<0.001)、CyPA(OR=0.303,95% CI:0.223~0.412,P<0.001)、PTH(OR=0.336,95% CI:0.274~0.412,P<0.001)、白蛋白(OR=2.965,95% CI:2.258~3.894,P<0.001)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外周血CyPA水平与ESRD患者血管钙化及预后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诊断以及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
综述
影像学方法在慢性肾脏病骨折风险中的应用进展
马亚平 王 琳
2025 (04):  292-29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7
摘要 ( 33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引起不同程度的矿物质代谢紊乱,骨代谢异常,继发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骨量流失、骨强度降低,导致骨折风险增加。CKD患者骨折风险高于非慢性肾病群体。目前,影像检查技术可无创性评估CKD患者骨折风险,为临床管理CKD骨骼异常提供指导,及早进行药物干预,减少骨折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从不同成像技术及人工智能对CKD患者骨折风险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生物电阻抗分析在透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 芳 梁 勇
2025 (04):  296-29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8
摘要 ( 50 )  
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一种通过测量人体对微小电流的通过性来评估身体组成和营养状态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快速、非侵入等优点。BIA测量人体的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ECW)、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water,ICW)、相位角(phase angle,PhA)、电阻(resistance,R)、电抗(reactance,Xc)和阻抗向量长度的原始测量值等参数,可用于评估透析患者容量状态、营养状态、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状态,以及肌肉组织分析和脂肪组织分析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BIA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脏的影响
丁丹丹 武一婷 杨 冰 左 力
2025 (04):  300-30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09
摘要 ( 76 )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然而,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心血管疾病是ESRD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AVF的建立引起心血管系统出现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了解AVF对心脏的影响,可为AVF相关的心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AVF的建立对ESRD患者心脏的影响做一综述。
吲哚布芬与阿托伐他汀预防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研究进展
罗 彤 鄢 艳
2025 (04):  304-30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0
摘要 ( 53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类型。然而,部分AVF在手术后12个月内失功。本文主要对AVF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机制、提高AVF通畅率的治疗进展、吲哚布芬与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以及对心脑及外周血管和AVF通畅率的影响进行综述。根据AVF患者手术后的相关药物治疗,深入研究AVF手术后血管通路障碍发生的预防措施,延长HD患者内瘘使用时间,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提供理论依据。
血管通路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尖端定位中的价值:1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
张 萌 李 露 段书众 刘会玲
2025 (04):  308-31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1
摘要 ( 43 )  
目的  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胸部X射线(chest X-ray,CXR)识别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尖端的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021年2月—2022年1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且需要TCC置管的患者,置管手术前收集人口学资料,置管手术后分别使用TTE、CXR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确定TCC的尖端位置。以CT结果为参照,计算TTE和CXR定位导管尖端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阳/阴性似然比。采用卡方检验分析TTE和CXR与CT的一致性。ROC曲线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真实性。 结果 共纳入164例血液透析患者。TTE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0.972,0.923,12.132)均高于CXR(0.900,0.424,1.553),误诊率和漏诊率(0.082,0.034)均低于CXR(0.584,0.100)。TTE和CT的诊断一致性(Kappa=0.896,χ2=0.068,P=0.727)高于CXR(Kappa=0.357,χ2=13.457,P<0.001)。TTE的诊断真实性(AUC=0.984,95% CI:0.959~1.000,P<0.001)高于CXR(AUC=0.794,95% CI:0.714~0.873,P<0.001)。 结论 TTE较CXR更适合定位TCC尖端位置。
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拔管方式的探讨
刘海燕 耿兴花 任雯雯 赵娜新 向 攀
2025 (04):  313-3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2
摘要 ( 34 )  
目的 观察无切口方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tunnel-cuff catheter,TCC)拔除术的效果、并发症、患者耐受度,以寻找更适合患者的拔管方式。 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常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无切口方式(直接隧道口钝性分离)拔除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患者19例作为试验组,应用传统经典方式切开后分离cuff方式拔除20例作为对照组,获取相关基线资料。 结果  试验组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20例。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χ2=7.014,P<0.001)、手术中出血量(χ2=9.160,P<0.001)、盐酸利多卡因用量(χ2=4.867,P<0.001)、患者耐受度疼痛评分(χ2=7.341,P<0.001)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导管留置时间(χ2=0.729,P=0.470)、导管拔除原因(t=0.174,P=0.676)、渗血和/或血肿发生(t=1.004,P=0.316)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无切口法拔除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血肿发生率,重点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疼痛度,耐受度增加,此法安全有效。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衰弱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的影响
崔彩彩 高欢玲 尚春娥 李红梅 马彩虹 张思苑 吕旭晶
2025 (04):  317-32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3
摘要 ( 43 )  
目的 本研究将探究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不良与衰弱的关系,为衰弱患者血管通路决策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首次行AVF成形术的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控制混杂因素,并开展匹配后单因素分析,再应用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进行效应估计。 结果 275例血液透析老年患者AVF手术前衰弱发生率为35.6%,AVF成熟不良发生率为27.3%。PSM后单因素分析得出:衰弱者发生AVF成熟不良与非衰弱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1,P=0.002)。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进一步得出衰弱(RR=1.921,95% CI:1.302~2.835,P=0.001)是AVF成熟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手术前衰弱发生率较高,且衰弱后发生AVF成熟不良的风险是非衰弱患者的1.9倍。应考虑手术前对老年人开展衰弱等老年综合评估,为长期性血管通路决策和干预提供依据。
血液透析新型单针穿刺技术在复杂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肖光辉 张闻娣 张丽红 詹 申 赵 彬 张 帆 王玉柱
2025 (04):  323-32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4
摘要 ( 92 )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新型单针穿刺技术在使用复杂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安全穿刺应用。 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为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肾脏内科规律透析治疗的MHD患者42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传统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间穿刺相关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穿刺针数(t=8.446,P<0.001)、穿刺损伤发生率(c2=9.860,P=0.007)、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c2=16.800,P<0.001)、在线实时Kt/V监测平均值(t=-3.594,P=0.001)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血液透析新型单针穿刺技术可有效减少穿刺针数,降低因多针穿刺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促进复杂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困难期间的安全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中心管理与技术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教学图谱的构建与实践
孙献坤 王 芳 林 丽 唐 雪 张 凌 陈志文
2025 (04):  328-33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5
摘要 ( 89 )  
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快速发展,其治疗模式日益复杂、新设备不断涌现,给临床教学带来新挑战。与同质化术语一样,CRRT也迫切需要标准化教学图谱,帮助学员掌握各种CRR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笔者团队以电路图为灵感,结合现有文献,通过设计组件、勾勒草图、优化细节3个阶段,构建一套CRRT教学图谱,便于CRRT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
透析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
董 斌 吴 丹 谢辉乐 孟建中
2025 (04):  332-33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6
摘要 ( 31 )  
可靠性维修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船舶及民用基础设施等领域,它是在规定的条件、时间和功能的前提下,研究设备及零部件发生故障的统计规律,可从侧面反映设备的性能。透析设备维修管理目前还处于从事后维修为主向预防性维护转变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可靠性维修的基本内容,将可靠性维修管理的思想应用于透析设备维修,以提高透析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通过对平均无故障时间等可靠性参数的应用,为透析设备的维修质量评估提供依据。此外,可靠性参数还可以用于预测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需求,为透析设备管理提供依据。
护理研究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血液透析护士动静脉内瘘超声技术接受度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高玉梅 马峥嵘 吴桃峰 杨 群 蔡惠兰 姜小梅
2025 (04):  336-34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7
摘要 ( 42 )  
目的  编制血液透析护士动静脉内瘘超声技术接受度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 方法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通过概念分析法、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量表的条目池;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形成初始版血液透析护士动静脉内瘘超声技术接受度评估量表;并对血液透析护士进行调查,评价信效度。 结果  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有效问卷43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73%。量表包含5个维度(38个条目),分别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因素、使用者态度、行为意愿。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重测信度为0.875。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8,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范围为0.800~1.000。 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动静脉内瘘超声技术接受度评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血液透析护士超声技术运用意愿及普及难度的工具。
基于最佳证据的成人初置管腹膜透析手术前评估单制作
张 瑛 施学芝 白友为 程小敏 吴 丹 张香如
2025 (04):  343-34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8
摘要 ( 43 )  
的 评价并总结腹膜透析患者置管前评估的相关证据,制作手术前评估单,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数据库、相关专业协会网站等与腹膜透析置管前评估内容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5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 evaluation Ⅱ,AGREE Ⅱ)及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相应的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整合证据;采用专家小组会议法制作初置管手术前评估单。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专家共识4篇,指南4篇,临床决策2篇。共总结23条最佳证据,制作评估单涵盖一般情况、病史、生理功能、腹部皮肤、个人习惯、社会/家庭支持、患者意愿等内容。 结论  本研究制作的评估单可帮助临床医护人员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及为健康教育指导提供循证依据。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群及前哨症状的研究
肖雯怡 陶 馨 李娟娟 王丽娟 张 淼 葛玉荣
2025 (04):  348-3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4.019
摘要 ( 67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为及早发现识别症状、简化症状群的管理及症状群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主成分分析并联合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的方式来提取症状群,借助Apriori算法对前哨症状予以判定。 结果  共提取出5个透析期间症状群:尿毒症症状群、情绪症状群、电解质紊乱症状群、胃肠道不适症状群及睡眠障碍症状群,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3、0.923、0.850、0.797、0.898;Apriori关联分析及判定结果显示:皮肤干燥、忧虑、很难让腿静止不动、便秘、入睡困难依次为上述症状群的前哨症状。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存在多种症状,每个症状群中均有前哨症状。建议医护人员日后可把前哨症状当作评估与管理症状群的的着手点,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提高症状管理效率,增加MHD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