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更多...
2025年, 第24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25-07-12 上一期   
指南与共识
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版)工作组
2025 (07):  529-54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1
摘要 ( 64 )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加速CKD进展,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代谢异常,也是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CKD患者高磷血症的患病率高,但血磷控制达标率低,是目前临床管理的难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KD患者高磷血症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新的降磷药物相继问世,为临床优化高磷血症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基于此,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组织我国肾脏病学及血液净化领域专家,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了本共识,对血磷管理时机、管理目标值等提出了相关推荐意见,对饮食管理、降磷药物使用、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充分透析及加强患者教育等提出了实践指导意见。本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CKD患者的血磷管理,降低高磷血症的发生率,提高血磷控制率,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研究
标准化管理结合远程医疗后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腹膜透析患者临床不良预后的影响
王清华 张 勇 郭姗姗 申玉兰 马甜甜 杨志凯 付 纲 董 捷
2025 (07):  548-55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2
摘要 ( 24 )  
目的  探讨实施标准化管理结合远程医疗服务后,医疗服务可及性指标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北京3家医院PD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腹膜透析互联网医疗管理平台管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或竞争风险模型,探寻医疗服务可及性3个维度对患者全因死亡、转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转血透”)和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97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0(17.0,49.0)月,3家PD中心组间医疗服务可及性变量均具有明显差异(Z/χ2值:45.843~165.628,均P<0.001)。单因素分析中受教育程度、交通距离和交通时间对全因死亡风险影响具有显著性,但多变量校正后受教育程度(HR =1.299~1.364,P =0.238~0.468)、交通距离(HR =0.999,95% CI:0.992~1.007,P=0.831)和交通时间(HR =1.011,95% CI:0.951~1.075,P =0.727)对全因死亡风险无显著性影响。所有医疗服务可及性变量对转血透和首次发生PDAP风险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本研究提示开展PD标准化管理结合远程医疗后,区域内医疗服务可及性差距与患者不良预后没有明确相关性。
心脏手术后合并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预后情况
廖俊杰 宋 利 尹 燕 张逸婷 陈 诚 全梓林 梁馨苓 冯仲林 叶智明
2025 (07):  554-55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3
摘要 ( 22 )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合并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的30 d预后。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23年3月—2024年5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心脏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脏手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分为SA-AKI组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组。 结果  共纳入239例患者,平均年龄(57.4±13.5)岁,男性157例(65.7%)。SA-AKI组(n=43)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高于AKI组(n=196)(t=-2.534,P=0.014)。患者总体死亡率31.4%(75/239),CRRT中位治疗时间8.0(3.0,17.0)d。SA-AKI组患者死亡率高于AKI组(62.8%比24.5%,χ2=-4.747,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A-AKI组患者累积死亡率高于AKI组(HR =1.959,95% CI:1.220~3.145,P=0.00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SA-AKI组与AKI组SOFA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35,P=0.004),存在时间趋势(F=4.441,P<0.001)。SA-AKI组与AKI组血乳酸均有降低趋势,组间差异不显著(F=1.543,P=0.215)。SA-AKI组与AKI组平均动脉压组间存在差异(F=9.028,P=0.002),无时间趋势(F=0.589,P<0.739)。死亡组患者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F=61.036,P<0.001),血乳酸高于生存组(F=14.853,P<0.001),平均动脉压低于生存组(F=45.056,P<0.001)。 结论  心脏手术后发生脓毒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患者30 d死亡风险显著增加。CRRT治疗的第1周内需要关注病情变化,尤其需要加强监测SOFA评分、乳酸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
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基于SLC6A3的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与临床验证
张玉彩 马晨红 姚书格 郑慧霄 武 亮 温会欣
2025 (07):  559-56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4
摘要 ( 22 )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潜在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DisGeNET、GeneCards、NCBI等数据库筛选RLS与普拉克索相关基因,确定共享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与蛋白-蛋白网络分析,结合Cytoscape构建Hub基因网络,并在GEO数据库(GSE54839、GSE37171)中验证其表达。采用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评估普拉克索与关键基因的结合稳定性。最终,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RLS患者中结合临床指标评估普拉克索的作用。 结果  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SLC6A3在GEO数据集(GSE54839、GSE37171)中显著上调,分类效能较高(GSE54839:AUC=0.755;GSE54839:AUC=0.606)。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分析显示SLC6A3与普拉克索结合能稳定,动态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结构稳定性。在临床队列中,RLS患者血清SLC6A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组[(2.29±0.388)比(1.30±0.422),t=4.603,P<0.001]和对照组[(2.29±0.388)比(1.30±0.422),t=4.603,P<0.001)]相比升高,与多巴胺水平呈负相关(R ²=0.601,P<0.001)。普拉克索治疗可改善RLS患者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评分量表(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rating scale,IRLS)评分[(15.8±1.67)分比(21.8±4.31)分,t=4.379,P<0.001],并调节SLC6A3[给药组(1.64±0.41)比对照组(2.31±0.39),t=4.112,P<0.001]及多巴胺[给药组(231.50±13.03)比对照组(195.50±14.09),t=3.461,P<0.001]表达水平。 结论  SLC6A3是普拉克索治疗RLS的重要作用靶点,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RLS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预后营养指数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失败的关系探讨
张金金 马雅楠 闫奇奇 李丹丹 陈晓莉 刘桂凌
2025 (07):  566-57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5
摘要 ( 18 )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4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PDAP患者205例,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n=170)和治疗失败组(n=35),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与治愈组相比,治疗失败组患者透析龄、第3天腹腔引流液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CRP)较高(Z=-3.422、-5.219、-3.044,P=0.001、<0.001、0.002),体质量指数(BMI)、PNI较低(Z/t=-2.032、6.707,P=0.042、<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自行使用抗生素((OR=4.592,95% CI:2.118~9.957,P<0.001)、较高的透析龄(OR=1.250,95% CI:1.105~1.414,P<0.001)、第3天腹腔引流液白细胞计数(OR=1.021,   95% CI:1.007~1.035,P=0.003)、CRP(OR=1.006,95% CI:1.002~1.010,P=0.028)、较低的BMI(OR=0.886,95% CI:0.796~0.987,P<0.001)、PNI(OR=0.833,95% CI:0.771~0.898,P<0.001)为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为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透析龄、第3天白细胞计数、较低的PNI为PDAP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9、1.028、0.853,95% CI:01.018~1.363、0.777~0.937,P=0.027、0.002、0.001)。PNI预测PDAP患者治疗失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76,当与透析龄联合预测时其AUC最大为0.816。 结论 PNI反应机体的营养免疫状况,与PDAP治疗失败有关,并且可以较好的预测PDAP患者治疗效果,当与透析龄联合时预测能力增强。
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陈 静 张亚璞 郑喜洁 郭珊珊 陈 航
2025 (07):  571-575,58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6
摘要 ( 23 )  
目的  探讨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CKD患者102例,根据临床分期分为CKD G3组(n=31)、CKD G4组(n=27)及CKD G5组(n=44)。根据患者是否并发LVH,将研究对象分为LVH组(n=40)与非LVH组(n=6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清NLRP3、BMP2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LVH,分析血清NLRP3、BMP2水平与LVH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CKD分期的进展,患者的血清BMP2、NLRP3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H=69.424、49.945,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NLRP3与BMP2(rs=0.661,P<0.001)、左心室质量指数(rs=0.495,P<0.001)呈正相关。此外,与非LVH组相比,LVH组血清BMP2、NLRP3水平均明显升高(Z =-3.555、-5.737,均P<0.001)。Logistic回分析显示,血清BMP2(OR=1.039,95% CI:1.013~1.066,P=0.003)、NLRP3(OR=1.007,95% CI:1.004~1.010,P<0.001)水平升高是影响CKD患者LVH的危险因素,而血清NLRP3水平升高则是CKD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6,95% CI:1.003~1.01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LRP3预测G3~5 CKD患者LVH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敏感度为77.42%,特异度为82.50%,最佳切点为881.80 ng/L。 结论  血清BMP2水平升高为影响CKD患者LVH的重要危险因素,而NLRP3水平升高则是CKD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不同稀释方法和置换液剂量的疗效比较分析
杨 影 唐建英 牟 娇
2025 (07):  576-5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7
摘要 ( 25 )  
目的 本研究拟探索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OL-HDF)稀释方式及置换液剂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MHD患者81例,分为A组(前稀释置换液量18L)、B组(前稀释置换液量36L)、C组(后稀释置换液量18L),各27例,对比3组治疗12月后溶质清除率、心血管获益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血磷(P)、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t-C)水平大于A、C组(B组比A组:t=-2.056、-4.224、-0.349, P=0.045、<0.001、0.029;B组比C组:t=3.070、4.633、4.110,P=0.003、<0.001、<0.001),尿素清除指数(Kt/V)小于A、C组>1.2(B组比C组:t=-4.932,P<0.001;A组比B组:t=2.213,P=0.031);B组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C反应蛋白(CRP)水平小于A组(t=0.775、-2.205、3.145,      P=0.042、0.032、0.003);B组颈动脉中膜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水平小于A、C组(A组比B组:t=3.116、2.934,P=0.003、0.005;B组比C组:t=-2.126、-0.243,P=0.038、0.009),左室射血分数(B组比C组:    t=3.429,P=0.001;B组比A组:t=-5.107,P<0.001)及生活质量水平评分(B组比A组:t=-3.494,P=0.001;B组比C组:t=2.988,P=0.004)大于A、C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t=0.448,P=0.006)和C组(t=0.687,P=0.009)。 结论 2倍置换液剂量前稀释模式可保证透析充分性条件下,降低住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能高。
运动康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营养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丁芬芬 蒋 霞
2025 (07):  581-58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8
摘要 ( 22 )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充分性、营养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7位透析不充分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药物和血液透析在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继而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氧和抗阻运动的运动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2周和24周时比较2组尿素清除指数(Kt/V)、营养及脂质代谢指标。 结果 运动组患者干预12周和24周后的Kt/V(t=-4.282、-6.535,均P<0.001)、白蛋白(Alb)(t=-3.603、  -5.333,P=0.001、<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组胆固醇(TC)(t=4.035、3.918,均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t=2.258、4.483,P=0.027、<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24周时运动组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组间Z=-4.349,P<0.001)。与干预前比较,运动组患者干预后12周和24周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提高(t=-2.425、-2.085,P=0.020、0.043)。 结论 有氧和抗阻运动对MH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态以及脂质代谢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综述
基于多组学鉴定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
黎 欣 覃新芳
2025 (07):  586-58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09
摘要 ( 21 )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与其他通路方式相比有着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是目前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方式,但其成熟率和功能障碍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AVF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通常依赖于先进的影像学技术,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临床有效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方法很少,且对于导致AVF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并不透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在揭示AVF功能障碍疾病特征和辅助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多组学对可能导致AVF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梳理与总结。
休克合并组织低灌注伴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抗凝药物研究进展
宋春 李 荣 唐思妍 汤思微 柏 明 张 鹏
2025 (07):  590-5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10
摘要 ( 26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作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尤其是休克合并组织低灌注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内各种毒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还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然而,由于CRRT过程中血液的持续循环和滤过,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抗凝变得尤为必要。在休克合并组织低灌注伴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中,抗凝策略尤为复杂,既要考虑抗凝药物的效果,又要平衡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因此笔者将对临床上常用的无抗凝、枸橼酸盐、甲磺酸萘莫司他和阿加曲班等抗凝方案在休克合并组织低灌注伴高危出血风险患者CRRT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概述。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在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覃福生 张 林
2025 (07):  594-5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11
摘要 ( 17 )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现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然而,腹膜炎导致的腹膜纤维化往往是患者停止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在腹膜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感应器,能够识别外源性病原体入侵及内源性细胞损伤,其激活后会促使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18的成熟与释放,从而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并在多种非细菌性炎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探究NLRP3的激活调控机制,为控制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血管通路
束臂加压锻炼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成熟效果的Meta分析
王李胜 张仲华 朱 妍 马 骏 吴会军 杨建国 鄢建军
2025 (07):  598-6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12
摘要 ( 32 )  
目的 系统评价束臂加压锻炼对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手术后成熟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AVF手术后采用束臂加压锻炼的相关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包含1 737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锻炼组相比,束臂加压锻炼对AVF超声成熟率(OR=2.50,95% CI:1.94~3.22,P<0.001)、临床成熟率(OR=2.85,95% CI:1.73~5.68,P<0.001)、首次AVF穿刺成功率(OR =3.95,95% CI:1.67~9.36,P=0.002)、AVF并发症的发生率(OR=0.21,95% CI:0.10~0.44,P<0.001)、AVF内径(MD=2.50,95% CI:1.94~3.22,P<0.001)、AVF成熟时间(MD=-1.56,95% CI:-1.97~-1.15,P<0.001)及AVF血流量(MD=84.98,95% CI:60.87~109.09,P<0.001),均表现出显著优势,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手术后3d、1周、2周启动锻炼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后3d组在超声成熟率、临床成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缩短成熟时间方面的效应值最大。 结论 束臂加压锻炼可以有效促进AVF的成熟,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建议将术后3 d作为启动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并纳入常规护理方案。
护理研究
终末期肾病患者缓和医疗干预方案的构建
张 慧 杨 薇 崔 盈 宁晓红 周紫娟
2025 (07):  603-60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13
摘要 ( 18 )  
目的  构建终末期肾病患者缓和医疗干预方案。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制定终末期肾病患者缓和医疗干预方案,后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确立最终的缓和医疗干预方案。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91%,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5。最终确定终末期肾病患者缓和医疗干预方案包括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缓和医疗干预方案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81项三级指标。 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缓和医疗干预方案科学、可靠,可为临床终末期肾病患者缓和医疗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生物电阻抗原理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滕彦娟 杨丽娜 汪年松 郭永平
2025 (07):  609-61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14
摘要 ( 21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探讨预防对策,为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此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并发组(82例)、非并发组(230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1.998,95% CI:1.188~3.358,P=0.009)、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 kg/m2(OR=1.870,95% CI:1.037~3.374,P=0.038)、肾小球滤过率<1 ml/min(OR=2.036,95% CI:1.120~3.702,P=0.020)、体内总水分较高(OR=1.881,95% CI:1.013~3.495,P=0.046)、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高(OR=1.802,95% CI:1.055~3.077,P=0.031)、握力值较低(OR=1.749,95% CI:1.082~2.827,P=0.023)、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较低(OR=1.944,95% CI:1.271~2.975,P=0.002)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据此筛选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预防对策,以降低肌少症发生率。
短篇报道
贝纳柯克斯体感染致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及文献回顾
傅碧玲 隋晓露 侯 杰 柳玉红 陈继红
2025 (07):  614-6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7.015
摘要 ( 21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罕见贝纳柯克斯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贝纳柯克斯体感染致难治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并作文献回顾。 结果 患者腹腔引流液经MetaCAP病原微生物核酸高通量测序确诊病原体为贝纳柯克斯体,行双套管持续腹腔冲洗引流及多西环素口服治疗,腹腔引流液逐渐澄清,白细胞数下降。拔除引流管后随访2月腹膜炎未复发。 结论 在常规方法未能检出病原体时,MetaCAP测序可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提供病原学依据并指导治疗。贝纳柯克斯体是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少见的病原体,需及时识别并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