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更多...
2025年, 第2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12 上一期   
指南与共识
YY/T 0793.4-202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4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透析液质量》标准解读
柯 军 叶晓燕 何晓帆 张 云
2025 (10):  793-7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1
摘要 ( 24 )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0793.4-2022《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4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透析液质量》与国际标准化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23500-5:2019的差异,并对主要条款进行解读。通过对标准的深入分析,帮助临床机构进一步提升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透析液的质量,对保障患者临床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程红娟 吴晓蓉 查 白 王建平 周 威
2025 (10):  798-8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2
摘要 ( 14 )  
目的  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2,sST2)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CVE)发生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MHD治疗>3个月的患者200例,收集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血清sST2水平,多层螺旋CT检测CACS。分别以血清sST2、CACS中位数为界分组,随访2年,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分析不同组间CVE发生率及影响CV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sST2联合CACS预测MHD患者CVE发生的价值。 结果  随访2年,200例MHD患者中CVE发生率为34.5%(69/200)。高sST2组(≥27.06 ng/ml)和高CACS组(≥183.5分)CVE发生率及累积风险均高于低水平组(sST2组:χ2=13.829,P<0.001;χ2=15.797,P<0.001;CACS组:χ2=18.608,P<0.001;χ2=22.977,P<0.001)。CVE组患者的年龄(t=2.858,P=0.005)、透析龄(Z=3.473,P=0.001)、糖尿病占比(χ2=4.029,   P=0.045)、低密度脂蛋白(t=1.987,P =0.047)、sST2(Z=4.743,P<0.001)、CACS(Z=5.565,P<0.001)水平高于无CV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33,95% CI:1.000~1.066,P =0.047)、长透析龄(OR=1.009,95% CI:1.001~1.018,P=0.038)、高sST2(OR=1.073,95% CI:1.045~1.101,P<0.001)及高CACS(OR =1.001,95% CI:1.000~1.002,P =0.002)是MHD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T2、CACS联合预测MHD患者CVE发生的AUC为0.846,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的0.724(Z =2.410,P =0.016)、0.749(Z =2.093,P =0.035)。 结论  MHD患者CVE发生率较高,血清sST2、CACS对MHD患者CVE发生均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两者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血维生素D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关系研究
王丽虹 胡兰芳
2025 (10):  803-80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3
摘要 ( 21 )  
目的  分析血维生素D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低反应性的关系。 方法  回顾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MHD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维生素D、NLR预测EPO低反应性效能及剂量-效应关系。 结果  与非EPO低反应组比较,EPO低反应组25(OH)D(t=7.671,P<0.001)、血红蛋白(t=8.601,P<0.001)更低,透析龄、每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uEPO)用量、甲状腺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NLR更高(t=2.153,P=0.033、t=12.685,P<0.001、t=3.330,P=0.001、t=3.004,P=0.003、t=4.148,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透析龄、NLR、甲状旁腺激素是EPO低反应性的危险因素(OR=1.813,95% CI:1.354~2.272、OR=2.724,95% CI:2.379~3.068、OR=1.416,95% CI:1.001~2.246,P均<0.001),25(OH)D是保护因素(OR=0.413,95% CI:0.404~2.37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显示25(OH)D、NLR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20,联合预测效能更高(95% CI:0.859~0.960,P=0.005)。25(OH)D及NLR与EPO低反应性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  25(OH)D、NLR联合预测EPO低反应性效能高,且两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腰椎椎体骨折与基线松质骨体积骨密度的关系
陈天怡 张东亮
2025 (10):  808-81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4
摘要 ( 12 )  
目的 通过定量计算机断层(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检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椎体骨折(vertebral fracture,VF)进展,探讨基线腰椎松质骨体积骨密度(trabecular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Tb.vBMD)对VF进展的重要作用。 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4月的44例MHD患者,收集间隔大于2年的基线和复查腰椎QCT图像,测定Tb.vBMD,并根据Genant半定量法评估VF情况,出现新发VF或基线已有VF复查提示骨折分级加重或骨折椎体数量增加则诊断为VF进展。根据VF是否进展,将患者分为VF进展组(n=17)和VF未进展组(n=27),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基线腰椎Tb.vBMD及其他因素对VF进展的影响。 结果 44例患者中34例基线无VF,10例基线存在VF。VF进展组患者中11例为出现新发VF。骨折椎体个数由基线的16个增加至复查的41个。基线腰椎Tb.vBMD与VF进展呈负相关关系(OR=0.842,95% CI:0.715~0.992,      P=0.039),基线腰椎Tb.vBMD下降10 mg/cm³,VF进展风险增加15.8%。VF进展组和VF未进展组复查腰椎Tb.vBMD较基线均显著下降(P=0.002,P=0.007),但2组间下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MHD患者VF进展明显,基线腰椎Tb.vBMD而非Tb.vBMD下降程度是MHD患者VF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QCT方法测定的腰椎Tb.vBMD对MHD患者VF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赵 雪 闫梦瑶 高竹梅 梁珊珊 蒋红利 魏丽敏
2025 (10):  813-81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5
摘要 ( 16 )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功能损害进展之间的关联。 方法  对DRYAD公开数据库中CKD-ROUTE研究进行二次分析。根据患者基线临床资料计算GNRI,分为高GNRI组(GNRI≥98)和低GNRI组(GNRI<98)。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GNRI与CKD进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超过50%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之间关联进行评估,并进行亚组分析。 结果  共纳入996例CKD G2~5患者,基线GNRI平均水平(97.28±10.28),高GNRI组患者562例(56.4%),低GNRI组434例(43.6%)。低GNRI组CKD患者年龄(t= -4.245;P<0.001)、高血压(Z=10.433;P=0.001)、糖尿病(Z=31.137;P<0.001)和心血管病史占比(Z=14.934;P<0.001)及基线出现血尿(t=40.894; P<0.001)和蛋白尿(t=102.023;P<0.001)的比例均高于高GNRI组,基线eGFR(t= -7.859;P<0.001)、血红蛋白(t=14.368;P<0.001)和白蛋白(t=35.454;P<0.001)的水平低于高GNRI组。264例患者出现CKD进展,累积发生率为26.5%。COX回归分析显示以高GNRI组为参照,低GNRI组患者发生CKD进展的危险比为1.563(95% CI:1.166~2.095,P<0.001)。亚组分析显示低GNRI与CKD进展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在不同性别(HR=1.477,95% CI:1.035~2.107,P=0.032)、有无2型糖尿病(HR =1.793,95% CI:1.154~2.786,P=0.009)、有无心血管病史(HR =1.413,95% CI:1.010~1.978,P=0.044)、不同血红蛋白水平(HR =1.557,95% CI:1.144~2.119,P=0.005)及收缩压水平(HR =1.578,95% CI:1.004~2.479,P=0.048)中稳定存在。  结论  低GNRI是非透析CKD患者肾功能损害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定期筛查并进行合理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口服活性炭吸附剂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肠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
魏 萌 魏丽敏 赵 雪 王 敬 蒋红利 梁珊珊
2025 (10):  818-82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6
摘要 ( 14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活性炭吸附剂后对肠上皮屏障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3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肾脏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和口服药用炭片(medicinal charcoal tablets,MCT)组(3片/次,3次/d,连服3个月),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使用Caco2细胞构建单层细胞模型,分别给予浓度为10%的不同分组混合血清进行干预,使用电阻仪检测肠上皮细胞Caco2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噻唑蓝(Methylthialazole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密封蛋白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和膜外周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水平。 结果 HD组、MCT组、对照组各入选9例研究对象留取血清,每3例制备成混合血清用于后续干预肠上皮细胞。与Control组相比,HD组血清对肠上皮细胞分别作用24 h和48 h后,TEER降低(24 h:t=11.436,P=0.004;48h:t=11.587,P=0.001),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有明显抑制(24 h:t=10.701,P=0.007;48 h:t=-5.295,P=0.002),且与作用时间呈正比(HD组干预24 h与48 h相比,TEER t=17.206,P<0.001;细胞活力:t=10.701,P<0.001);HD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相关蛋白claudin-1(t=17.962,P=0.003),occludin(t=6.824,P=0.021),ZO-1(t=8.070,P=0.015)的表达降低。与Control组相比,MCT 组血清作用不同时间后,TEER降低(24h:t=-7.420,P=0.001;48h:t=-6.969,P=0.004),细胞增值活力轻度下降(24 h:t=17.746,P=0.039;48 h:t=-2.911,P=0.042),TJ蛋白claudin-1(t=6.346,P=0.032)及ZO-1(t=8.356,P=0.043)蛋白表达降低,occludin表达量变化未达统计学差异(t=3.897,P=0.060)。 结论  尿毒症时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口服药用炭片可减轻尿毒症引起的肠上皮TJ结构的破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可解释性分析
李 瑛 谌晓安 梁炜炜 杨 斌 潘 伟 吴海波
2025 (10):  823-82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7
摘要 ( 11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社会衰弱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预防MHD患者社会衰弱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3年11月—2024年4月,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及上海市东方医院血液净化室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利用极端梯度提升库构建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 Boost)树模型,以预测社会衰弱程度。 结果  共纳入354例患者,社会衰弱发生率为26.27%(93/354)。基于最优特征子集,构建优化的XGBoost分类模型。沙普利可加性特征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重要性排序(平均绝对SHAP值)依次为:体育锻炼(0.447)、参与社会活动情况(0.358)、睡眠情况(0.328)等。 结论  本研究调查的MHD患者社会衰弱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可根据MHD患者社会衰弱发生的因素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腹膜透析中钠相关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林蕴瑶 李若琳 陈志豪 解莹馨 方均燕 刘英莉
2025 (10):  828-83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8
摘要 ( 14 )  
目的 对腹膜透析中钠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探究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24年10月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及Scopus数据库中收录的与腹膜透析和钠相关的研究,导入文献计量学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693篇,分析得出高产、高影响力的研究国家、机构、学者、期刊及热门关键词。领域早期研究多探索腹膜透析的生理学功能,包括超滤、转运机制、腹膜特性等,后多关注血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与患者预后相关的领域。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和自动腹膜透析的比较、不同透析液的开发等也为研究时期内的重要内容。 讨论 文献计量学分析客观、全面的描述了腹膜透析和钠相关研究的全球合作网络、当前研究进展,为学者理解钠在腹膜透析中的角色提供参考依据。
综述
机器学习在腹膜透析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刘欣悦 姜改英 王晓娟 王菊子 左妙荷 刘志艳
2025 (10):  834-837,8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09
摘要 ( 11 )  
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持续增长,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因其居家治疗的特性,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选择。但其引发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准确预测PD患者并发症风险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构建预测模型能够预估个体患病概率,其分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通过多层神经网络结构,能自动从原始数据中学习深层次特征,预测准确性和效率更高。本文综述了ML及其子学科的基本概念,阐述ML在PD并发症风险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总结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PD患者并发症管理提供借鉴。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王敏敏 魏逸凡 姚 强
2025 (10):  838-8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0
摘要 ( 12 )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2R)是一种体外器官支持新技术,旨在降低静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同时实现肺保护性通气或减轻肺扩张。尽管这项技术在控制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广泛应用尚受限于溶血、血栓形成和出血等并发症。气体交换膜的设计改进、气体交换效率和抗凝策略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对于提高安全性和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就ECCO2R技术的当前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动脉注射与静脉注射造影剂对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及短期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常敏南 黄轲欣 黄心怡 吴昊宇 马子明 王 顺 买尔孜亚·吾斯曼
2025 (10):  842-84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1
摘要 ( 18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动脉和静脉注射造影剂对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发生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中全面检索文献,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篇文献。动脉造影组CI-AKI的总发生率(OR=1.222,95% CI:1.040~1.435,P=0.010)、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 ml/min患者的CI-AKI发生率(OR=1.400,95% CI:1.061~1.848,P=0.020)高于静脉造影组;静脉造影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高于动脉造影组(OR=0.471,95% CI:0.254~0.872,P=0.020);静脉造影组人均年龄大于动脉造影组(MD=-1.139,95% CI:-1.611~-0.668,P<0.001)。 结论  动脉注射造影剂后发生CI-AKI的风险较静脉更高,但静脉造影组患者的预后较动脉造影组差。造影途径是CI-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临床关注造影途径对CI-AKI发生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早期进行个体化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运动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何佩佩 杨婷君 孙淼娟 胡丽君
2025 (10):  849-85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2
摘要 ( 11 )  
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身体功能,还能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运动的益处有赖于患者长期运动依从性,然而腹膜透析患者由于担心透析受影响及缺乏固有的运动方案等,实际运动依从性普遍较低。本文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长期运动的益处、运动依从性现状、不依从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运动依从性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制定长期、可依从的运动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血管通路
124例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观察
郜同心 何聪爽 李江利 杨 涛
2025 (10):  853-85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3
摘要 ( 9 )  
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超声引导下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有效率和长期通畅率。 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24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肱动脉-头静脉16例,肱动脉-正中静脉31例,肱动脉-贵要静脉65例,肱动脉-肱静脉10例,肱动脉-腋静脉2例),均进行了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手术信息,并随访12月,观察术后通畅情况,分析影响术后原发通畅率的因素。 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8.39%,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无症状性肺栓塞和动脉栓塞病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初级通畅率在3个月时为87.90%,6个月时为74.19%,12个月时为62.10%,辅助通畅率3个月时为100%,6个月时为91.13%,12个月时为85.48%。COX分析显示合并流出道狭窄(95% CI:1.451~4.950,P=0.035)、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95% CI:1.507~3.139,P=0.048)和低白蛋白血症(95% CI:1.854~4.295,P=0.043)是影响人工血管动静脉移植物血栓术后再干预通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血栓技术成功率高,可保持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长期通畅。
留置临时透析导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黄忠平 郑芳芳
2025 (10):  858-8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4
摘要 ( 10 )  
目的  分析留置临时透析导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纳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临时透析导管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结果  共纳入250例患者,其中训练组175例、验证组75例。风险预测模型Y=6.392×年龄≥60+4.088×首次透析+6.679×高血压+5.749×留置≥12d。训练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2(95% CI:0.813~0.931),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3.5%,提示模型在训练数据中能有效区分UEX高、低风险人群;验证组的AUC为0.979(95% CI:0.934~1.000),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92.6%,表明该模型在独立样本中具有优异的预测效能。 结论  年龄≥60岁、首次透析、高血压及临时置管时间≥12 d是UEX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指导临床风险防控。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决策树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李文琴 刘光维
2025 (10):  863-86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5
摘要 ( 9 )  
目的  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基于风险因素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抽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接受AVF成形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决策树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 结果  648例接受AVF成形手术的患者中,AVF成熟不良患者145例,发生率为22.38%。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OR=1.863,95% CI:1.252~2.771,P=0.002)、高血压(OR=2.033,95% CI:1.362~3.035,P=0.001)、吸烟(OR=2.134,95% CI:1.432~3.181,P<0.001)、桡动脉内径<2 mm(OR=1.814,95% CI:1.217~2.704,P=0.003)、肱动脉血流量<650 mL/min(OR=2.086, 95% CI:1.398~3.113,P<0.001)、甲状旁腺激素>65 ng/L(OR=1.708,95% CI:1.149~2.539,P=0.008)、未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OR=1.707,95% CI:1.145~2.547,P=0.009)是AVF成熟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决策树模型筛选出了肱动脉血流量、BMI、吸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甲状旁腺激素、高血压、桡动脉内径作为模型的节点,其中肱动脉血流量与AVF成熟不良最具相关性。验证决策树模型的AUC值为0.822(95%CI:0.790~0.854)。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决策树预测模型具有较高临床实用性,可详细分析某预测变量在不同亚群中的影响,可为预测AVF成熟不良提供一定参考。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
柠檬酸消毒液注册常见问题分析
湛 娜 刘蕊一 刘蔚晨
2025 (10):  868-87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6
摘要 ( 12 )  
柠檬酸消毒液广泛应用于透析机内部管路的清洗和消毒,其安全有效性影响透析机使用的效果。本文对柠檬酸消毒液注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行标准和产品注册指导原则,对常见和疑难问题举例说明,为注册申报提供指导。
护理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肖 娇 刘恬甜 张 琴 袁 也 祝红怡 刘 芳 李露宁 刘 燕 杨 林
2025 (10):  871-87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7
摘要 ( 9 )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为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实践指导。 方法 系统检索、评价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站中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0篇、最佳证据总结1篇。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筛查与评估、非药物干预2个领域共提取出14条最佳证据,证据涵盖了睡眠障碍筛查与评估工具的使用、睡眠障碍各种非药物疗法的应用细节。 结论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评估与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对临床医护人员基于循证开展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腹膜透析护理质量多维度干预的实践探索:基于北京市质控检查的持续改进路径分析#br#
贾婉宁 王雪伶 王 倩 沙 微 夏连红
2025 (10):  876-8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10.018
摘要 ( 7 )  
目的  探讨北京市腹膜透析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多维度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及现存问题,为优化质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23—2024年抽检的26家腹膜透析中心质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得分、患者培训、患者随访扣分率等指标变化,结合北京市质控中心干预措施(经验共享、信息化建设、分层督导等)评价管理效能。 结果 2023年、2024年质控总得分分别为95.00(91.00,100.00)分、96.00(94.00,99.00)分(U=302.000,P=0.506),最低分由60.00分提升至90.50分;2024年在患者培训与随访扣分医院数低于2023年(χ2=6.718,13.499;P值分别为0.010,<0.001)。  结论  北京市肾病与血液净化质控中心通过采取标杆引领、信息化赋能及分层督导等措施,提升腹膜透析患者培训与随访质量。建议构建“动态质控-资源适配”联动机制,推动腹膜透析护理质量均质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