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血液透析中甲磺酸萘莫司他抗凝的血药浓度与抗凝有效性观察
    敖广宇 黄 兰 陈亭宇 李含雨 陈 民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8): 579-5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8.003
    摘要849)      PDF(pc) (414KB)(307)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 mesylate,NM)在血液透析中作为抗凝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身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2年1月—9月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1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采集透析上机前(动脉端),透析中(透析1h、2h、3h、4h)滤器前、滤器后、动脉端,透析后15min(动脉端)的血液标本,测定NM的血药浓度及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 结果  在透析中1h、2h、3h、4h,相同时间点监测ACT提示滤器前、滤器后、动脉端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21.899,27.464,8.264,8.162;P值分别为   <0.001,<0.001,0.001,0.001),相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均表现为动脉端最低,滤器前ACT较动脉端升高,滤器后ACT较滤器前降低;在透析中1h、2h、3h、4h,相同时间点监测NM血药浓度提示滤器前、滤器后、动脉端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46.547,20.059,16.582,16.687;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  <0.001),相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均表现为动脉端NM血药浓度较其余监测点低,滤器前NM血药浓度较动脉端升高,滤器后NM血药浓度较滤器前降低。 结论  甲磺酸萘莫司他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能有效发挥抗凝作用,其具备高透析清除率和快速体内代谢的特性,对全身凝血状态的影响较小,可作为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血液透析时抗凝剂的新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5): 321-32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5.001
    摘要792)      PDF(pc) (506KB)(278)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血液透析行业的发展现状,为国家相关医疗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现场摸底等方法,全面调研中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血液透析行业发展状况,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人数、血液透析中心数量及性质、血液透析产业制造情况等。 结果  截至2022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0 809人。共有透析中心7399家,其中26.1%属于三级医院,61.6%属于二级医院,8.5%属于一级医院或未定级医院,3.8%未分类;公立医院占84.9%,民营医院占15.1%。截至2022年底,在我国大陆地区注册的血液净化设备生产企业共30家,其中进口企业12家,国产企业18家,以德国费森尤斯医药用品股份公司(费森尤斯)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38%;透析器生产企业48家,其中进口企业17家,国产企业31家,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威高)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30%;灌流器生产企业14家,其中进口企业3家,国产企业11家,珠海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帆)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74%;血液透析管路生产企业35家,其中进口企业5家,国产企业30家,威高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23%;血液透析穿刺针生产企业23家,尼普洛(上海)有限公司(尼普洛)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为40%;血液透析液/粉生产企业39家;血液透析用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31家,其中进口企业5家,国产企业26家。 结论  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庞大,血液透析中心相对不足,且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血液透析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透析设备、透析器等血液透析的核心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企业需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早日实现国产品牌的崛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管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8): 561-57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8.001
    摘要673)      PDF(pc) (782KB)(708)    收藏
    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血栓栓塞类疾病、出血发生率高等特点,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是肾脏科医生和心脏科医生的难点。基于当前诊疗现状,本专家共识由肾脏病、心脏病、药学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使用经验,系统介绍了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及出血风险评估、抗凝时机及用药选择等。目的在于指导、规范慢性肾脏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安立生坦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秉哲 师素芳 朱 厉 周绪杰 刘立军 吕继成 张 宏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10): 741-74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0.003
    摘要570)      PDF(pc) (530KB)(57)    收藏
    目的 探讨安立生坦作为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ERA)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接受安立生坦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数据,并在第4、8和12w时进行随访评估。研究的主要结果是随时间变化的24h尿蛋白、24h尿蛋白变化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同时监测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  共纳入了147例IgA肾病患者。基线24h尿蛋白水平为1.16(0.74,1.99)g/d,安立生坦治疗后第4、第8、第12w的尿蛋白水平分别低于基线水平(Z=-8.157、-5.866、-5.238,均P<0.001)。在不同性别、eGFR分组、合并用药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hibitor,RAASi)等亚组中,24h尿蛋白下降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12w随访期间,eGFR保持稳定。安立生坦在随访患者中耐受性良好,2例患者因水肿或肝功能损害停药。 结论 安立生坦可以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规范化操作流程专家共识(第1版)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血管通路专业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12): 881-89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2.001
    摘要558)      PDF(pc) (682KB)(33)    收藏
    狭窄、闭塞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该并发症的一线治疗方法。近年来,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我国逐渐开展,但目前各医院治疗理念与技术操作不统一,有些医生细节掌握不到位、器材应用欠规范,因此治疗效果欠理想,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此同时,尚有很多医院有开展此技术的需求。鉴于此,本专家共识由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血管通路专业组组成编写委员会,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希望在本共识指导下,我国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能够进一步普及、规范并提高,造福广大血液透析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置换液临床应用分类专家共识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专家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0): 721-72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1
    摘要553)      PDF(pc) (446KB)(457)    收藏
    在各类体外血液净化治疗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 rapy,CRRT)特别适用于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可连续、缓慢地清除水分和溶质,纠正代谢失衡、避免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从而更利于肾脏功能恢复。在这一过程中,置换液起了关键作用,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置换液并确定最优的置换液搭配是CRRT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正因如此,国内外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操作规程等都对置换液的种类和质量等作了推荐,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置换液配制和供给方法与推荐要求之间仍有一定距离。为了保证置换液的临床应用更为合理,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实用的置换液分类标准,方便医务人员制定有效的液体管理和抗凝策略。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专家组根据以下3项原则:反映当前使用现状、方便临床快速决策、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临床证据及实际经验,建议应以配制方式、碱基成分和混合方式作为置换液的分类依据,提出CRRT用置换液的分类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提出了推荐意见,希望这一共识对置换液的临床应用、质量评估和统一管理有所帮助,并由此促进国内CRRT治疗质量的综合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8): 561-58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8.001
    摘要520)      PDF(pc) (1043KB)(154)    收藏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相关心肌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此类患者的综合管理是肾脏科医生和心脏科医生的难点。基于当前诊疗现状,本专家共识由肾脏病、心脏病、药学、影像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系统介绍了CKD相关心肌病的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筛查、综合管理(生活方式、血压、贫血、CKD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肾脏替代治疗)及预防等内容。目的在于指导、规范CKD相关心肌病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临床诊疗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分会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2): 881-89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2.001
    摘要453)      PDF(pc) (583KB)(402)    收藏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新建立AVF要在手术前做好评估和规划、手术中操作细致入微、手术后密切监测和指导锻炼,整个过程需要医患沟通与配合,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规划HD治疗即开始实施,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分会专家共识工作组经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组成员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制定本共识,为AVF围手术期管理提出推荐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拟钙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拟钙剂治疗MHD患者SHPT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10): 721-73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0.001
    摘要402)      PDF(pc) (735KB)(95)    收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重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拟钙剂通过激活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可有效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且不增加高钙血症和血管钙化风险。为规范和优化拟钙剂在SHPT治疗中的应用,本共识基于系统文献回顾,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和专家经验,按照“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了相关的推荐意见。通过名义组法,共达成了14条推荐意见,涵盖了拟钙剂在SHPT治疗中的用药时机、临床疗效、特殊人群应用、联合治疗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共识还详细阐述了拟钙剂的使用方法、监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管理,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师使用拟钙剂提供科学指导,旨在提升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提出及意义
    王方豫 高月明 邓振领 王 悦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5): 368-37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5.011
    摘要379)      PDF(pc) (407KB)(308)    收藏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相互有害的促进作用,2023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提出“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syndrome,CKM)”主席倡议,确定了CKM综合征定义、分期,提出相关风险筛查、预测和管理建议。CKM综合征的提出有助有更加全面、系统认识代谢性异常或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三者相互关系,不同分期有助于理解代谢异常或代谢性疾病如何逐步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以及心肾疾病相互促进并反馈加重代谢异常,相关风险筛查、预测和管理建议为其早期预防、诊断、干预提供方案。随着对CKM综合征认识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人类有望逐步克服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代谢异常或代谢性疾病及其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尿毒症毒素新分类解读
    李超, 韦洮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1): 801-805,81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1.001
    摘要362)      PDF(pc) (521KB)(695)    收藏
    尿毒症毒素的滞留及产生增多会引发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对全身多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高死亡率。2003年欧洲尿毒症毒素(the European Uremic Toxin,EUTox)工作组根据尿毒症毒素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其分为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蛋白结合型化合物、中分子化合物三类。随着对尿毒症溶质的新认识、来源的新数据和血液透析方法及膜材料的进展,既往的分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血液净化领域的新进展。因此,2020年11月—12月Claudio R作为大会主席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并编写了一份专家共识,提出了对尿毒症毒素定义及分类的新见解。本文详述了专家组关于尿毒症毒素的新定义及更具临床导向性的新分类的共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糖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
    韩 雨 曲志杰 封文媛 李 文 苗里宁 孙 晶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21-42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05
    摘要331)      PDF(pc) (447KB)(153)    收藏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中血糖变化规律、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含糖透析液(glucose-containing dialysate,GCD)对透析中低血糖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的患者,常规使用无糖透析液(glucose-free dialysate,GFD),后改用5.5 mmol/L葡萄糖的GCD,测量GFD末次及GCD治疗第4次透析开始、1h、2h、3h及透析结束时的血糖,分析比较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非DM患者透析中血糖变化规律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M患者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MHD患者232例,DM组102例和非DM组130例。GFD治疗时,DM组(非DM组)21例(6例)发生低血糖,透析0~2 h发生3次(0次),2 h~结束发生21次(6次),无症状低血糖占比79.17%(83.33%)。DM组与非DM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9%比4.62%,c2=14.180,P<0.001)。改用GCD治疗后,DM患者仅1例出现了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0.98%,低于使用GFD时低血糖的发生率(0.98% 比20.59%,P<0.001);非DM患者未发生低血糖。透析前血糖水平≥10 mmol/L(OR=0.185,95% CI:0.054~0.636,P=0.007)、透析日减停降糖药物(OR=0.226,95% CI:0.073~0.707,P=0.011)是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糖尿病病程≥20年(OR=3.280,95% CI:1.046~10.286,P=0.042)是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透析2h至透析结束是MHD患者低血糖的好发时段,且以无症状低血糖为主;葡萄糖浓度5.5 mmol/L的GCD可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DM病程≥20年是透析中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透析日减停降糖药物、透析前血糖水平≥10 mmol/L是透析中低血糖的保护性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2023年美国血液分离学会“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临床实践指南”(第9版)解读
    万 利 王 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1): 1-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1.001
    摘要319)      PDF(pc) (520KB)(306)    收藏
    2023年4月美国血液分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发布了第9版《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基于目前已发表的文献,确定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治疗疾病的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讨论了该技术在91种疾病(166种适应证)中的临床应用。本文重点解读血浆净化技术,即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技术在临床多学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人工智能应用于血液透析的研究趋势: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刘佳丽 胡申玲 周佩如 莫鸿强 黄洁微 胡 波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8): 633-63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8.015
    摘要299)      PDF(pc) (907KB)(678)    收藏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3月29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与VOSviewer软件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及视图展现。 结果 共有98篇论著和5篇综述纳入分析。近20年,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研究产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居首位的国家是中国(n=37),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费森尤斯医疗(n=16)。本领域目前及未来的前沿研究趋势为血液透析结局、影响因素以及并发症预测模型。 结论 使用文献计量学与VOSviewer软件进行研究分析,可直观地展现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5, 24 (01): 1-1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1.001
    摘要298)      PDF(pc) (910KB)(20)    收藏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风险。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治疗效果、预后息息相关,目前尚缺乏相关规范化指导。本共识面向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医护人员,由肾脏病、血液净化、护理学、运动康复、药学、心理学、公共卫生专家共同编写,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为医护人员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供依据。共识内容包括为患者评估并建立必备的知识储备、及时就诊及随访、合理用药、生活方式指导、监测并避免加重因素、医患共同决策和自我管理评估,多维度系统规范化指导肾性贫血患者自我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升我国肾性贫血达标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YY 0793.2-202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标准解读
    徐苏华 刘国光 黄麒谕 许朝生 陈华燕 黄敏菊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12): 891-89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2.002
    摘要297)      PDF(pc) (529KB)(24)    收藏
    YY 0793.2-2023《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已于2023年11月22日发布,将于202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本文将YY 0793.2-2023与YY 0572-2015、ISO 23500-3:2019进行对比,并对部分重要条款的差异进行解读,包括标准适用范围、质量要求、微生物要求和检测方法、化学污染物要求和检测方法,最终帮助相关企业理解运用该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注册监管思考
    湛 娜 邹艳果 李 丹 羌铱宁 曾 珠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7): 481-4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7.001
    摘要283)      PDF(pc) (354KB)(489)    收藏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广泛应用于肾衰竭、肝衰竭、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由于目前注册申报资料缺陷较多,本文试图从医疗器械注册监管角度对该器械常见注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7): 481-49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1
    摘要278)      PDF(pc) (1423KB)(118)    收藏
    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死亡率高。EPS是慢性、隐匿性发生的疾病,早期通常不易识别。临床表现为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硬化,导致肠包裹,继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有效阻止EPS的病情发展,需多学科联合治疗。在我国EPS尚未被广泛认识,尤其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易致漏诊或误诊。为指导临床医生全面认识PD患者EP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防治策略,识别EPS危险因素,尽早诊断、治疗EPS以延缓其进展,由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组织我国长期从事腹膜透析领域的专家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2023版国际腹膜透析协会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防治指南建议解读
    成水芹 余 乐 张志宏 俞雨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2): 81-8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2.001
    摘要254)      PDF(pc) (519KB)(299)    收藏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相关感染是PD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是PD导管拔除和腹膜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PD患者的预后。2023年5月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更新了《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指南建议》,修订和明确了PD导管出口处感染(exit site infection,ESI)和隧道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其中要求PD导管ESI的感染率不应超过每年0.4例,关于PD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就该指南内容作一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肾性贫血铁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唐文娇 廖若西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38-4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08
    摘要245)      PDF(pc) (366KB)(569)    收藏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见的并发症。CKD患者一方面常合并铁缺乏,另一方面又由于长期补铁存在铁过载风险。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铁代谢的指标是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CKD患者由于慢性炎症状态,上述指标无法准确反映铁状态。静脉补铁和口服补铁各有优劣,多种新型铁剂的出现为未来肾性贫血铁剂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循证实践
    张 旋 郭月月 周扣香 陈婷婷 薄祥敏 刘胜凤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72-4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16
    摘要242)      PDF(pc) (449KB)(788)    收藏
    目的 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其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善模型为研究框架,于2021年1月~12月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的循证方案;选取2022年1月~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住院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运动干预后2组患者肌肉质量、肌肉力量、6分钟步行试验、生活质量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循证实践前后医务人员对运动康复证据的知晓率变化。 结果 最终纳入9条证据,共7条审查指标。运动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肌肉质量提高(t=-3.302,P<0.01)、肌肉力量提升(t=-2.825,P<0.001)、6分钟步行增加(t=-5.529,P<0.001);试验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总分均较对照组提高 (P<0.05);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运动康复证据的知晓率提高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基于证据的运动康复循证实践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功能、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高容量HDF的获益证据与实现
    杜卉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4): 241-244,28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4.001
    摘要242)      PDF(pc) (538KB)(79)    收藏
    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结合了弥散与对流的溶质清除方式,以更好地清除较大分子量的尿毒症毒素。该治疗模式是否可以为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一直存有争议,近期高剂量HDF与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比较(comparison of high-dose hemodiafiltration with high-flux hemodialysis,CONVINCE)研究结果的发表或将成为该争议终结的里程碑。本综述系统梳理了HDF临床获益的证据以及高容量HDF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和阶梯式实现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oXiris血液滤器在特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彭佳楠 栾凤武 赵丽红 陈孟华 张 汀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06-40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02
    摘要235)      PDF(pc) (436KB)(214)    收藏
    目的 探讨oXiris血液滤器在特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使用oXiris血液滤器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DF)治疗的5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5例患者在使用oXiris血液滤器进行CVVHDF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生命体征(体温、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尿量等)、血常规、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 结果 患者使用oXiris血液滤器进行CVVHDF治疗后24小时的尿量(Z =-2.069,P=0.039)较治疗前增加,血小板   (t=-3.977,P=0.001)较治疗前升高,血钠(t=2.652,P=0.016)、SOFA评分(t=4.265,P<0.001)较治疗前降低;体温(t=-0.258,P=0.799)、平均动脉压(t=0.168,P=0.868)、心率(t=1.057,P=0.304)、呼吸(t=0.481,P =0.636)、pH(t=1.304,P=0.208)、血清白细胞计数(t=-1.616,P=0.123)、血清胆红素(t=0.560,      P=0.582)、血肌酐(t=0.755,P=0.459)等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5例患者28天生存率为60.00%。 结论 应用oXiris血液滤器进行CVVHDF治疗可以改善特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加尿量,降低SOFA评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机制的研究进展
    梁心议 王桃霞 刘晓丽 荣 丹 蔡晓贝 李桂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8): 609-611,64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8.008
    摘要233)      PDF(pc) (506KB)(114)    收藏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hematodialysis,HD)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临床上患者发生AVF狭窄的发生率为4.6%~10.8%。因此,研究AVF狭窄的机制对于改善H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间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自体AVF的狭窄及分类,重点总结了目前对AVF狭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炎症反应、血流剪切力、低氧、免疫系统、基因和遗传及个体化差异等方面)。AVF狭窄的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入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高HD患者AVF的通畅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血液透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国专家共识(第1版)
    血液透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中国血液净化    2025, 24 (02): 89-10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5.02.001
    摘要228)      收藏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简称移植物内瘘)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临床护理人员对移植物内瘘专科护理规范操作及管理产生了迫切需求。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临床应用实践经验,我们从移植物内瘘的建立、围手术期护理与随访监测、穿刺准备、安全穿刺、穿刺并发症、监测报告、护理事件的报告、患者教育8个维度制定了《血液透析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血液透析移植物内瘘护理操作及管理的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SHPT 12周疗效观察及iPTH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的特点分析
    刘 音 赵 彬 刘丽芳 胡普平 杨 涛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7): 508-511,52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7.007
    摘要225)      PDF(pc) (486KB)(157)    收藏
    目的  探讨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4月~2020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的门诊患者。在MHD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帕立骨化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和iPTH以及AAC评分以评估帕立骨化醇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并随访12个月后患者iPTH水平与AAC情况的关系。 结果  入选患者40例(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经帕立骨化醇治疗12周后,患者血磷(t=2.192,P =0.047)、iPTH水平(t=3.026,P=0.014)均低于治疗前,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水平升高(t=4.188,P =0.001),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1~2.5 mmol/L)。比较治疗前后iPTH降低情况,应用帕立骨化醇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AAC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iPT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150.400,P<0.001),其中重度AAC患者伴有高水平iPTH。随访12个月后的AAC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4,P =0.617)。 结论  本研究证实帕立骨化醇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iPTH和血磷水平,且血钙磷水平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重度腹主动脉钙化,可能与高iPTH水平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何亚鹏 赵 倩 李 新 张 腾 吴红霞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7): 529-53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7.012
    摘要221)      PDF(pc) (403KB)(183)    收藏
    鉴于认知障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流行性和严重性。本文旨在从病因、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与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第28届ADQI共识报告》解读
    唐友丽 张 凌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6): 401-40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6.001
    摘要218)      PDF(pc) (485KB)(57)    收藏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第28届急性疾病质量倡议工作组(Acute Disease Quality Initiative workgroup,ADQI)的共识报告》(以下简称共识)于2023年2月发布,该共识涵盖了临床定义和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液体管理策略的影响、生物标志物在风险分层和诊断治疗指导中的作用、体外血液净化及创新疗法和儿童患者的SA-AKI等6部分内容,共计34条共识。该共识为全球第一个关于SA-AKI的ADQI专家共识,为SA-AKI的诊疗提供了较准确的方向和框架。本文对该共识前5部分关于成人SA-AKI的要点予以解读,同时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SA-AKI血液净化方面的应用经验进行分享,为医务工作者对SA-AKI的诊疗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应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王文博 程 虹 卞维静 杨 敏 徐潇漪 叶 楠 徐丰博 陈文梅 陈 岚 王国勤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7): 505-50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7.004
    摘要214)      PDF(pc) (513KB)(8)    收藏
    目的 探讨初始启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初始启用罗沙司他治疗的透析患者,治疗12月。以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均值为界分为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和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观察血红蛋白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以血红蛋白达标率均值为界将患者分为血红蛋白高达标率亚组和血红蛋白低达标率亚组,分别在2组中分析血红蛋白变异率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并计算交互P值。 结果 共入组77例透析患者,其中单用罗沙司他治疗的患者55例,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22例。低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n=39)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n=38)(Z=-5.570, P=0.001),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低于高变异系数组(23.08%比55.26%,χ2=-1.408,P=0.024)。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组心脑血管事件高于低变异系数组(Log-rank χ2=5.012,P =0.02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是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35,95% CI:1.157~7.446,P=0.02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血红蛋白达标率高或低,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均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chi-squareed=1.51,交互P=0.244)。 结论 透析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时,高血红蛋白变异系数是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血液净化治疗启动时机及滤器选择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陈 希 万宏哲 吴 硕 张 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7): 493-4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7.004
    摘要209)      PDF(pc) (522KB)(183)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启动时机及滤器选择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收集其启动当天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用ROC曲线对比各指标的预测效果,确定最佳临界值并用其分组,分析使用AN69/oXiris在各界值上/下组中28天死亡率的情况。 结果 共纳入66例患者,入院28天内死亡3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脓毒症相关性器官衰竭评价(sequential ogr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APACHEⅡ)(OR值依次为1.380、1.213、1.141、1.079,95% CI:依次为1.035~1.838、1.062~1.386、1.005~1.297、1.017~1.144,P值依次为0.028、0.005、0.042、0.012)是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肌酐(Scr)(OR=0.994,95% CI:0.991~0.998,P=0.001)是28天内死亡的保护因素;aCCI、NEWS、SOFA、APACHE II、Scr的AUC分别为0.674、0.698、0.657、0.679、0.736,95%CI:分别为0.543~0.806、0.572~0.824、0.521~0.793、0.548~0.811、0.614~0.858,最佳界值分别为3.5分、14.5分、11.5分、19.5分、418.98 μmol/L。低aCCI组使用oXiris治疗的患者,28天死亡率更低(χ2=4.572,P=0.032)。 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启动时脓毒症患者的aCCI在3.5分以上、NEWS在14.5分以上、SOFA在11.5分以上、APACHE II在19.5分以上、Scr在418.98μmol/L以下28天内死亡风险越高。脓毒症患者在aCCI较低时,选用oXiris治疗与AN69膜材相比,可降低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熊曼婷 常立阳 张红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1): 9-1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1.002
    摘要208)      PDF(pc) (525KB)(130)    收藏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CI组(68例)和非CI组(131例),收集一般资料、透析相关资料、生化指标、合并症、睡眠状况及Ishii评分等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I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讨Ishii评分对CI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199例MHD患者,34.2%的患者存在CI。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Ishii评分、高胆固醇水平、睡眠状况差、低文化程度是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694、3.259、1.567、1.085、0.318,95%CI分别为2.484~23.830、1.417~7.494、1.084~2.265、1.016~1.159、0.148~0.684,P值分别为<0.001、0.005、0.017、0.015、0.003)。进一步做Ishi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其预测总体、男性、女性MHD患者CI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8.03、105.17、125.49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813、0.802,敏感度分别为85.30%、80.00%、68.40%,特异性分别为63.40%、72.60%、79.30%。 结论 CI在MHD患者中患病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高Ishii评分是MHD患者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中国ESR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系统综述
    武 丹 张蓓蓓 李 阳 谢 坤 陈 波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10): 759-7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10.009
    摘要205)      PDF(pc) (458KB)(263)    收藏
    目的 系统综述与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为临床开展生存质量评价及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10年以来的国内相关文献,分析各生存质量量表的特性及文献应用现状。 结果 常用的ESRD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有6种,其中健康调查简表(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肾脏病生存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short form,KDQOL-SF)应用最为广泛。SF-36是普适性量表,具有短小、灵活、测评时间短的特点,应用比例达63.9%,但缺乏与肾脏病相关的生存质量评价;KDQOL-SF作为特异性量表,更针对肾脏病、透析患者,但测评条目79个,测评所需时间较长。 结论 开展ESRD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研究时,建议根据研究目的、样本量以及患者依从性等综合选择量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人工智能在血液透析监测和并发症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任之健 罗 群 蔡珂丹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4): 294-2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4.012
    摘要203)      PDF(pc) (470KB)(108)    收藏
    终末期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血液透析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各种人工智能模型包括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模型在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与普通线性模型相比,它们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准确性,在运用血液透析患者数据来预测透析并发症、评估血管通路、管理液体容量和预测预后等方面进展迅速。在改进患者血液透析方案,提供个体化血液透析,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模型在血液透析监测和并发症预测中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医生及护理工作者带来帮助,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I型狭窄的临床病理研究
    宋文君 梁黎明 陈沁兰 孔祥雷 许冬梅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6): 453-45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6.012
    摘要202)      PDF(pc) (933KB)(176)    收藏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log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I型狭窄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选取因I型狭窄而行AVF重建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中留取废弃狭窄静脉组织与初次行内瘘手术的静脉血管组织做对照,做病理学分析,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 结果 共入组3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2.7±4.4)岁,62%为男性,糖尿病肾病为首位病因,占43.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静脉内膜增生(neointimal hyperplasia,NIH)与血磷(r=0.381,P =0.026)呈正相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r=-0.360,P =0.031)呈负相关,与血钙(r=-0.269,P=0.097)和甲状旁腺激素(r=0.007,P=0.971)无相关性。功能不良的内瘘组织HE及Masson染色表现为典型的偏心性NIH。免疫组化提示NIH中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内皮祖细胞标记物CD133、M1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及INOS、M2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及CD206、自然杀伤细胞标记物CD56染色阳性。 结论 对于I型狭窄导致的AVF功能不良,组织病理染色表现为偏心性的NIH,且内膜厚度与血磷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相关。免疫组化提示NIH中除了排列紊乱的内皮细胞,还出现了内皮祖细胞、M1和M2型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美国血液分离学会第九版血液分离指南更新要点
    黄育敏 邬步云
    中国血液净化    2023, 22 (09): 644-64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3.09.002
    摘要201)      PDF(pc) (493KB)(414)    收藏
    治疗性血液分离是针对血液不同成分的不同性质,采用血液分离技术对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可作为清除体内毒素、抗体等物质的非药物性治疗方法。美国血液分离学会第九版指南较第八版新增了7条新的疾病指征、9条疾病新适应证,并改变8条旧适应证的证据等级。本文对该指南的更新进行简要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金晓瑜 李京淑 吴风如 刘露凝 范宇莹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3): 209-21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3.012
    摘要200)      PDF(pc) (510KB)(132)    收藏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  方法 以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ogistic)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构建模型。绘制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用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和F1度量评价模型性能。 结果 270例MHD患者中,AVF血栓形成组105例(38.89%),非AVF血栓形成组165例(61.11%),最终纳入吸烟史(OR=2.992,95% CI:1.306~6.854,P=0.010)、高血压史(OR=12.376,95% CI:3.432~44.624,P<0.001)、糖尿病史(OR=7.477,95% CI:2.887~19.360,P<0.001)、高血脂史(OR=6.947,95% CI:2.733~17.659,P<0.001)、冠心病史(OR=12.894,95% CI:4.827~34.439,P<0.001)、穿刺点压迫时间(OR=1.132,95% CI:1.053~1.217,P=0.010)、三酰甘油(OR=1.322,95% CI:1.005~1.741,P=0.046)等7个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F预测模型的AUC为0.944,Logistic模型的AUC为0.895(Z=1.688,P=0.092)。 结论 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冠心病史、穿刺点压迫时间和三酰甘油是MHD患者发生AVF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2种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可互相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特点及管理进展
    王羽柔 郭胜杰 袁立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10): 767-77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0.008
    摘要197)      PDF(pc) (443KB)(33)    收藏
    高钾血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血钾轻度升高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严重血钾升高可引起心搏骤停、致死性心律失常、呼吸机麻痹等并发症,严重影响MHD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本文就MHD患者高钾血症的特点及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在血液透析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杨振华 陈秋馨 李倩玉 潘孝婷 王 璐 陈 瑜 陈晓农 马晓波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9): 651-654,6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9.003
    摘要197)      PDF(pc) (696KB)(19)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危出血患者行HD治疗时使用甲磺酸萘莫司他(nafamostatmesylate,N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HD治疗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60例,随机化分为NM抗凝组(抗凝组)和无抗凝剂组(无抗凝组)各30例。比较2组H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抗凝组体外循环管路使用时间更长(t=5.118,P<0.001)、透析器平均使用寿命更长(t=4.691,P<0.001)、静脉压报警干预次数更少(c2=4.691,P<0.010)、0~I级抗凝有效率更高(c2=24.300,P<0.001)、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pKt/V)更高(t=17.456,P<0.010);抗凝组跨膜压报警干预次数及透析器更换次数均为0次。抗凝组透析管路肝素泵前的血液管路(A采血点)检测的HD治疗前、治疗1h、2h、3h、治疗结束时以及透析结束后15min位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侧肢体(C采血点)检测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无统计学差异(F=0.132、1.708、0.025、1.394、0.849、0.993,P=0.985、0.135、1.000、0.229、1.106、0.424);位于透析器后的血液管路(B采血点)检测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在HD治疗1h、2h、3h、结束时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0.297,P=0.914)。2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高血钾、出血、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 结论  NM作为血液透析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的抗凝剂,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血液净化体外循环凝血机制及抗凝策略的研究新进展
    何喜梅 万立平 李 甜 王学良 苑书婷 席春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10): 771-77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10.009
    摘要196)      PDF(pc) (622KB)(54)    收藏
    血液净化在清除体内毒素和废物、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性,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当血液与滤器或管路接触时,会迅速引发凝血反应,导致治疗提前中断、透析充分性下降,并增加凝血系统活化、凝血因子消耗和免疫炎症反应的风险,同时还会增加滤器堵塞、出血和血栓形成等与凝血有关并发症的风险。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外循环凝血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并对安全有效的抗凝策略进行了研究。因此,本综述对当前设备表面凝血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凝血通路抑制、膜表面修饰与改性以及体外回路改进等系列进展进行了简要归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不同血液灌流治疗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
    尹怡芳 牟 娇 杨 影 唐建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24, 23 (06): 410-41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24.06.003
    摘要194)      PDF(pc) (586KB)(26)    收藏
    的 探究不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影响。 方法 共纳入80例患者,根据HP治疗频率分为无HP(A)组、每月1次HP组(B)组、每半月1次HP(C)组、每周1次HP(D)组,每组20例患者,随访半年。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PEW患病率、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及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治疗前,4组患者MIS评分(F=2.194,P=0.096)、PEW患病率(χ2=0.579,P=0.901)、前白蛋白(PA)(F=0.258,P=0.855)、白蛋白(Alb)(F=0.187,P=0.905)、甲状旁腺激素(PTH)(F=0.780,P=0.509)、血红蛋白(Hb)(F=1.823,P=0.150)、β2-微球蛋白(β2-MG)(F=1.833,       P=0.148)、C反应蛋白(CRP)(F=0.432,P=0.731)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D组有15例患者退出试验,C组MIS评分(C-A:t=4.391,P≤0.001;C-B:t=-2.871,P=0.006)、PTH(C-A:t=4.098,P=0.001;C-B: t=-2.551,P=0.047)、β2-MG(C-A:t=5.688,P<0.001;C-B:t=-3.207,P=0.002)、CRP(C-A:t=4.293,   P<0.001;C-B:t=-2.843,P=0.006)水平低于A、B组;C组PA(C-A:t=-3.177,P=0.002;C-B:t=2.196,    P=0.032)、Alb(C-A:t=-5.540,P<0.001;C-B:t=2.196,P=0.010)水平高于A、B组;C组Hb(t=-3.733,P<0.001)水平高于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51,P=0.152);C组PEW患病率(χ2=6.465,P=0.011)低于A组,A、B 2组间PEW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506,P=0.113)。 结论 半月1次的H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PEW的患病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血液灌流;尿毒症毒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