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12 上一期    下一期
    期刊动态
    基于网络数据库对《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学术质量及影响力的分析
    韦 洮 王 梅 赵青艺 王丽萍 王 洋
    2010 (12):  639-64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883 )   HTML ( 0 )   PDF(197KB) ( 252 )  
    目的 分析2003年至2009年《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的各项计量指标,探讨该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情况。方法 通过CNKI的《学术统计评价研究平台》及手工计算,对杂志载文量、篇密度、信息充分度、影响因子、网络传播趋势、各地区下载量及被访问学科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该刊2003年至2009年《中国血液净化》载文量分别为222,193,228,284,276,243,285篇。合计载文1731篇,年平均载文247.28篇,期平均载文20.61篇;②影响因子和网络传播趋势逐年增高,尤其是2007年以后网络传播量明显增加。总被引频次及他引率逐年上升,基金论文比由0.11提高到0.14;③读者群不仅包括国内各大院校,也覆盖到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结论《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年载文量稳定、影响因子和网络传播趋势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血液净化领域重要的信息源,是展示我国血液净化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计量指标
    专题
    《中国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和管理高峰论坛》纪要
    左 力
    2010 (12):  642-643. 
    摘要 ( 389 )   HTML ( 0 )   PDF(136KB) ( 27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持续质量提高
    刘 莉
    2010 (12):  644-645. 
    摘要 ( 359 )   HTML ( 0 )   PDF(184KB) ( 239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感染控制措施
    刘 莉
    2010 (12):  646-647. 
    摘要 ( 361 )   HTML ( 0 )   PDF(140KB) ( 351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管理和治疗质量的提高
    董 捷
    2010 (12):  648-649. 
    摘要 ( 391 )   HTML ( 0 )   PDF(133KB) ( 242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2006年至2009年腹膜透析患者热线寻呼原因构成的分析
    石 玮 许 莹 董 捷
    2010 (12):  650-653. 
    摘要 ( 378 )   HTML ( 0 )   PDF(218KB) ( 191 )  
    计量指标
    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及在线血容量监测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研究
    张俊霞 徐金升 崔立文 张慧然 何 雷
    2010 (12):  654-65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563 )   HTML ( 0 )   PDF(212KB) ( 267 )  
    目的 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和在线血容量监测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 方法 对照组:240例石家庄市区健康志愿者。病例组:40例临床法评估均达到干体质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为达干体质量亚组(8例)和未达干体质量亚组(32例)。应用Maltron BioScan 916生物电阻抗仪测定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体内水含量及分布[总体水含量占体质量的百分比(TBW%)、细胞外液占总体水含量的百分比(ECW/TBW%)、细胞内液占总体水含量的百分比(ICW/TBW%)]。使用Fresenius 4008s BVM系统监测病例组初入组时未达干体质量亚组下调直至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达干体质量后相对血容量的变化(ΔBV%)。 结果 未达干体质量亚组TBW%、ECW/TBW%、ICW/TBW%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缓慢下调干体质量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干体质量亚组调整干体质量前后分别与达干体质量亚组比较,△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较临床评估法更准确评价透析患者的干体质量。联合应用生物电阻抗和在线血容量监测△BV%可以安全、准确地评估透析患者的干体质量。
    计量指标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徐丰博 刘惠兰 左 力 吴 华 李冀军 蔡 砺 汤天清 殷 培 程叙扬 鲍云飞
    2010 (12):  662-66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11.00
    摘要 ( 572 )   HTML ( 0 )   PDF(208KB) ( 524 )  

    【摘要】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136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6个月。试验0、3、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白蛋白水平,进行食欲评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结果 对全部入选者的白蛋白水平无影响;升高了白蛋白低于25%分位患者的白蛋白,在0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36.4± 3.1)g/L、(39.9±3.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06)。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食欲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49)。SGA在试验3个月及6个月均较0个月有显著升高(P<0.05),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营养基线水平较低的患者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计量指标
    西藏藏族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时机调查及与内地患者的比较分析
    棋 梅 甘良英 陈 秀 蒲永梅 次 央 罗 萍 屈敬峰 德 吉 央 金
    2010 (12):  664-66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938 )   HTML ( 0 )   PDF(219KB) ( 276 )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藏族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及与内地(长沙市)患者透析时机的差异。方法 以1997年8月至2008年12月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116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1997年8月1日至2005年12月30日,B组: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评价开始透析时肾功能[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表示]、尿毒症症状、并发症以及首次透析的情况,了解西藏地区CRF患者的透析时机,比较西藏与内地CRF患者透析时机的差别,分析影响透析时机的因素。结果 西藏地区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时eGFR为(2.75±1.4)ml/(min•1.73m2),其中 95.6%(110/116)为过晚透析。A组与B组患者尿毒症症状、并发症、自动出院、死亡、移植情况无明显差异,继续透析B组高于A组(P<0.001)。与内地透析患者比较:原发病方面西藏地区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低于内地,分别为38.7%和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肾脏疾病高于内地,分别为35.4%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藏地区首次透析eGFR水平明显低于内地(P<0.001)。结论 西藏地区CRF患者近10年多数透析时机过晚,差于以长沙为代表的内地地区。过晚透析导致高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预后。
    计量指标
    微炎症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马立萍 陈宪英 陈凤慧 周景春 陈 超 张 凌
    2010 (12):  669-67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474 )   HTML ( 0 )   PDF(201KB) ( 350 )  
    目的 对微炎症状态下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影响r-HuEPO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数值,将54例MHD患者分为2组:微炎症组(hs-CRP>5 mg/L)和非微炎症组(hs-CRP≤5 mg/L),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的水平,计算各指标均值,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以r-HuEPO的用量[IU/(Kg•周)]与Hct的比值(EPO/Hct)作为EPO反应性的指标,对影响EPO反应性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4例MHD患者中,29例(53.7%)hs-CRP升高(微炎症组),25例(46.3%)正常(非微炎症组),微炎症组的hs-CRP、IL-6和EPO/Hct比值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微炎症组(P<0.01),Hb和Hct显著低于非微炎症组(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EPO反应性(EPO/Hct)与hs-CRP、IL-6和iPTH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s-CRP升高是影响EPO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微炎症状态是影响MHD 患者r-Hu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 营养状况的影响
    胡杨青 颜伟健 周巧玲
    2010 (12):  672-67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426 )   HTML ( 1 )   PDF(200KB) ( 441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维持性HD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HD联合HP组(HD+HP组)和单纯HD组(HD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水平。结果 ①HD组与HD+HP组患者治疗前血CRP、leptin、TNF-帷b、Alb和TR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组患者CRP、leptin和TNF-崴浇现瘟魄拔廾飨愿谋 (P>0.05);HD+HP组治疗后血CRP明显下降(P<0.05),leptin和TNF-崴浇现瘟魄熬档 (P<0.01)。②H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b升高(P<0.01),Alb升高(P<0.05),TRF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后Hb、Alb和TRF均升高(P<0.01)。③HD+HP组治疗后Hb、Alb和TRF升高幅度较HD组明显(P<0.05),CRP、leptin和TNF-嵯陆捣冉螲D组大(P<0.01)。结论 HD联合HP治疗终末期肾病HD患者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炎症因子,改善HD患者的贫血和营养状况。
    计量指标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研究的意义及进展
    焦占峰 白光辉
    2010 (12):  675-677. 
    摘要 ( 365 )   HTML ( 0 )   PDF(152KB) ( 919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体会
    朴成梅 刘长纲
    2010 (12):  678-679. 
    摘要 ( 352 )   HTML ( 0 )   PDF(132KB) ( 357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不同预冲方法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管路中气泡和微粒污染研究
    向 晶 马志芳 许秋娜 曾 鹂
    2010 (12):  680-68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456 )   HTML ( 2 )   PDF(176KB) ( 540 )  
    目的 评价应用不同流速的生理盐水不同剂量对血液净化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和滤器的冲洗效果。方法 采用500 ml、800 ml生理盐水,分别以100 ml/min、300 ml/min和100~300 ml/min的速度冲洗管路和滤器,检测3种方法对体外循环管路和滤器中气体和微粒的清除效果。 结果 100 ml/min冲洗速度对清除滤器和管路中的气体效果好,300 ml/min的冲洗速度对滤器和管路中的微粒清除效果好,100~300 ml/min的序贯式冲洗方法则能够同时清除滤器和管路中的气体和微粒。 结论 100~300 ml/min的序贯式冲洗方法是适用于滤器和管路冲洗的有效方法。
    计量指标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两种抗凝方法的比较及护理体会
    金艳鸿 段美丽
    2010 (12):  682-6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0..00
    摘要 ( 466 )   HTML ( 1 )   PDF(202KB) ( 330 )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肾损伤危重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盐或者低分子肝素抗凝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探讨不同抗凝方式的抗凝效果并浅谈护理体会。方法 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抗凝方案分为枸橼酸盐组(53例)和低分子肝素组(30例)。对两组枸橼酸泵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滤器后血液滤过管路游离钙、钙泵后动脉游离钙、透析器使用时间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事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枸橼酸盐组滤器使用时间明显长于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72±8)h和(4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分子抗凝组,分别为7.55%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枸橼酸盐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症患者CRRT的抗凝治疗,在延长滤器使用时间、减少出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张立国 王 燕 吴艳青 宋延峰 才春华
    2010 (12):  685-686. 
    摘要 ( 349 )   HTML ( 0 )   PDF(132KB) ( 390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腹膜透析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
    张怡玲 田 丽 国 辉
    2010 (12):  687-687. 
    摘要 ( 329 )   HTML ( 0 )   PDF(93KB) ( 218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朱戈丽 汪贤聪 彭 梅 郝向珍 罗 凯 汪永辉 王欢岚
    2010 (12):  688-688. 
    摘要 ( 371 )   HTML ( 0 )   PDF(107KB) ( 260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