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9-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透析患者无力性骨病的新认识
    倪兆慧
    2009 (10):  523-525. 
    摘要 ( 461 )   HTML ( 0 )   PDF(207KB) ( 237 )  
    计量指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
    王 莉
    2009 (10):  526-528. 
    摘要 ( 494 )   HTML ( 0 )   PDF(198KB) ( 190 )  
    计量指标
    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与钙化性血管病
    陈孟华
    2009 (10):  529-532. 
    摘要 ( 455 )   HTML ( 0 )   PDF(275KB) ( 211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
    张景红 宦红娣
    2009 (10):  533-535. 
    摘要 ( 437 )   HTML ( 0 )   PDF(197KB) ( 318 )  
    计量指标
    论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与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分析
    付文成 彭 文 王 浩 刘育军 王云满
    2009 (10):  536-540. 
    摘要 ( 647 )   HTML ( 0 )   PDF(318KB) ( 179 )  
    【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透(MHD)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以及及钙磷代谢情况,进一步明确阐明钙磷代谢紊乱在下肢PAD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3例MHD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双侧颈内动脉和下肢动脉的内膜、内径、斑块、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速度、平均速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进行检查,诊断是否存在下肢PAD病变,结合临床病史和生化指标分析MHD患者PAD的真正患病率和危险因素。 结果 50. 68%(37/73)的MHD患者表现PAD改变,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29%,P<0.001,其中单侧PAD 12例(32.43%),双侧PAD 25例(67.57%);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颈动脉钙化、血清脂蛋白(a)、血清白蛋白和PTH水平与MHD患者下肢PAD密切相关,而多变量logistic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PTH水平和血清脂蛋白(a)是MHD患者下肢PAD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MHD患者下肢PAD非常常见,与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计量指标
    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赵淑珍 刘光珍
    2009 (10):  541-544. 
    摘要 ( 589 )   HTML ( 0 )   PDF(242KB) ( 226 )  
    【摘要】目的 观察DNA免疫吸附柱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例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免疫吸附组各16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泼尼松龙)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免疫吸附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DNA免疫吸附柱进行血液吸附,每半月1次,连续6次。治疗前及免疫吸附末次治疗后,分别收集患者血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清除效果及对患者血常规、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肾功能等影响程度,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 结果 DN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ANA抗体滴度吸附后明显下降[1:2000及1:300,P<0.001];抗ds-DNA抗体吸附后明显下降[(36.5±10.4)IU/ml及(19.4±10.3)IU/ml];免疫球蛋白显著下降(P<0.05);血常规、血沉、补体等无明显影响。结论 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较少,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成为狼疮性肾炎多靶点疗法新的联合治疗手段。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马祖等 陈的铃 杨正林 张益民
    2009 (10):  544-546. 
    摘要 ( 561 )   HTML ( 2 )   PDF(175KB) ( 241 )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首次动静脉造瘘的患者176例,每半年测定血清ALB、CRP、BUN、β2-MG、iPTH以及血浆Fib和Hb等项目1次。对其中122例最终因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失功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与动静脉内瘘寿命之间COX回归分析和各相关因素之间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 结果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与原发病为糖尿病、ALB、CRP 、Fib存在回归关系;CRP与ALB、Fib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结论 糖尿病、CRP、Fib是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LB是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因素。而CRP升高能引起ALB降低、Fib升高。
    计量指标
    应用高通量可复用透析器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蛋白丢失的观察
    张启蒙 李 杰 阿斯亚 梁 富 冀福英 苏香彪
    2009 (10):  547-549. 
    摘要 ( 643 )   HTML ( 0 )   PDF(181KB) ( 192 )  
    【摘要】目的 观察普通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及可复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R)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血清中蛋白质丢失情况。 方法 选择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HD组(n=20)、HDF组(n=20)及HFDR组(n=12),前瞻性对照观察各组患者治疗中排出液蛋白含量及HD、HFDR治疗半年及一年后血清白蛋白量。 结果 ①HD组排出液中蛋白浓度(1.14±0.52)mg/dl低于HFDR(1.37±0.45)mg/dl组(P<0.05);②HFDR组排出液中蛋白浓度(1.37±0.45)mg/dl明显低于HDF组(3.39±1.60)mg/dl(P<0.01); ③应用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机复用高通量透析器二十次内,排出液蛋白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④常规HD及应用HFDR治疗半年、一年后两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HD:半年:(37.97 ± 2.54)mg/dl;一年:(36.69±1.84)mg/dl;HFDR半年:(37.83±2.13)mg/dl ;一年:(37.26±2.46)mg/dl](P>0.05)。 结论 常规HD有微量蛋白丢失;HFDR在规定复用次数内不会造成蛋白质的过多丢失、不会引起血清白蛋白下降;HDF有较大量蛋白质的丢失。
    计量指标
    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 红 苏 蓉 徐 燕
    2009 (10):  550-551. 
    摘要 ( 473 )   HTML ( 0 )   PDF(193KB) ( 177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高磷对血管平滑肌钙化的影响及骨保护素干预作用
    王红蕊 于 青 郝 静 袁伟杰
    2009 (10):  552-556. 
    摘要 ( 926 )   HTML ( 0 )   PDF(313KB) ( 212 )  
    【摘要】目的 研究高磷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RVSMC)钙化的影响和OPG mRNA表达的影响,及骨保护素(OPG)对高磷诱导RVSMC钙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的试剂培养RVSMC,分别为正常磷组(Pi 1.4mmol/L)、高磷组(Pi2.0mmol/L、Pi2.6mmol/L)、凋亡抑制组(Pi2.6mmol/L+ZVAD.FMK0.1μmol/L,Pi 2.6mmol/L+ZVAD.FMK1.0μmol/L,Pi2.6mmol/L+ZVAD.FMK2.0μmol/L)、骨保护素组(Pi2.6mmol/L+OPG1μg/ml,Pi2.6mmol/L+OPG10μg/ml,Pi2.6mmol/L+OPG100μg/ml)。全自动生化仪比色法测定钙含量,BCA法测定蛋白含量,用蛋,白含量标化钙含量。同时行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钙化情况。用半定量PCR(RT-PCR)法检测RVSMC OPG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的细胞凋亡量。结果 ①培养3天,6天,9天时,高磷组(Pi2.0mmol/L,Pi2.6mmol/L)与Pi1.4mmol/L相比,RVSMC钙沉积较多(P<0.05);②培养第6天时,Pi2.6mmol/L +ZVAD.FMK0.1μmol/L组的钙沉积与Pi2.6mmol/L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Pi2.6mmol/L+ ZVAD.FMK 1.0μmol/L,Pi2.6mmol/L+ ZVAD.FMK 2.0μmol/L组与Pi2.6mmol/L组相比,RVSMC钙沉积较少(P<0.05)。Pi2.6mmol/L+OPG10μg/ml、Pi2.6mmol/L+ OPG100μg/ml组与Pi2.6mmol/L组相比,细胞钙沉积较少(P<0.05)。Pi2.6mmol/L+ OPG100μg/ml与Pi2.6mmol/L相比,细胞钙沉积明显降低(P<0.01);③Von Kossa染色显示:Pi1.4mmol/L组钙化不明显;Pi2.6mmol/L组细胞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而Pi2.6mmol/L+OPG100μg/ml组较少。培养第6天时,Pi2.6mmol/L组与Pi2.0mmol/L组;Pi2.0mmol/L,Pi1.4mmol/L相比,OPG mRNA表达较多(P<0.05)。培养第6天时,Pi2.6mmol/L与Pi1.4mmol/L相比,细胞凋亡量较多(P<0.05);Pi 2.6mmol/L+OPG100μg/ml与Pi2.6mmol/L相比细胞凋亡量较少(P<0.05)。结论 高磷可能通过诱导RVSMC凋亡而导致钙化,骨保护素对高磷诱导的RVSMC钙化有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其降低RVSMC凋亡有关。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
    刘伏友
    2009 (10):  557-559. 
    摘要 ( 446 )   HTML ( 0 )   PDF(202KB) ( 220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液灌流抢救胰岛素中毒1例
    薛 痕 杨有芹 杨有京
    2009 (10):  559-559. 
    摘要 ( 450 )   HTML ( 0 )   PDF(72KB) ( 192 )  
    计量指标
    讲座
    血液透析过程相关性高血压
    李秀季 黄 雯
    2009 (10):  560-562. 
    摘要 ( 466 )   HTML ( 0 )   PDF(213KB) ( 189 )  
    计量指标
    学习园地
    牛津临床透析手册(摘选)
    2009 (10):  563-566. 
    摘要 ( 492 )   HTML ( 0 )   PDF(293KB) ( 110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小儿血液灌流急性并发症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
    赵 燕
    2009 (10):  567-568. 
    摘要 ( 453 )   HTML ( 0 )   PDF(123KB) ( 169 )  
    计量指标
    57名血液净化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吴 华 董 珍 吴嘉枫 严芳芳
    2009 (10):  569-571. 
    摘要 ( 509 )   HTML ( 0 )   PDF(195KB) ( 166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2007年北京市新入血液透析患者病因组成分析
    陈 洪 周春华
    2009 (10):  572-575. 
    摘要 ( 1147 )   HTML ( 0 )   PDF(246KB) ( 222 )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7年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北京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肾脏病数据系统(BJHDQCIC)提供的数据,对2007年在北京市血液净化中心首诊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因进行分析。 结果 该年度新增血液透析病人1732例,男女构成比1.35:1,年龄41~80岁之间占73.6%。病因前三位为原发肾小球疾病的占27.97%,糖尿病占23.19%,高血压占13.21%。在51~80岁人群中,糖尿病已成为首要病因。结论 与过去五年的病因构成相比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逐渐下降,但仍为主要病因,以50岁以下中青年为多。糖尿病构成比较往年增加。糖尿病已成为新进入血液透析的中老年患者的首要病因。
    计量指标
    18家不同级别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现状与对策
    高少茹 张小娟 陈翠清
    2009 (10):  576-578. 
    摘要 ( 408 )   HTML ( 0 )   PDF(176KB) ( 183 )  
    计量指标
    论文
    Blood Purification 2009年第28卷第2期
    2009 (10):  579-579. 
    摘要 ( 208 )   HTML ( 0 )   PDF(22KB) ( 116 )  
    计量指标
    Blood Purification 2009年第28卷第2期(中文目录)
    2009 (10):  580-580. 
    摘要 ( 232 )   HTML ( 0 )   PDF(22KB) ( 108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