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9-11-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要重视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汪年松 姚兴梅 盛晓华
    2009 (11):  581-583. 
    摘要 ( 476 )   HTML ( 0 )   PDF(212KB) ( 174 )  
    计量指标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
    周 益 袁伟杰
    2009 (11):  584-587. 
    摘要 ( 484 )   HTML ( 0 )   PDF(266KB) ( 201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段绍斌 刘伏友 陈 军
    2009 (11):  587-589. 
    摘要 ( 449 )   HTML ( 0 )   PDF(214KB) ( 189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盛晓华 汪年松
    2009 (11):  590-592. 
    摘要 ( 495 )   HTML ( 0 )   PDF(218KB) ( 182 )  
    计量指标
    论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126个月随访研究
    汪年松 盛晓华 张晓光 严 艳 俞 岗 崔勇平 唐令诠
    2009 (11):  593-596. 
    摘要 ( 584 )   HTML ( 0 )   PDF(248KB) ( 208 )  
    【摘要】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阳转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随访1998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院透析的血透患者,共检测2080例次血透患者,采用ELISA法每隔6月在同一实验室检测抗-HCV。 结果 1998年6月的抗HCV阳性率为54.7%, 每隔半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3.8%、52.6%、53.0 %、51.2%、45.9%、45.5%、48.2%、35.6%、33.7%、33.7%、31.7%、30.4%、28.4%、27.2%、24.5%、20.8%、19.4%、16.6%、14.4%、15.3%和15.2。在1~126个月随访期间,总计225例患者阳转,随访1~12月者阳转率为4.5%,13~24月者为6.9%,25~48月者为11.9%,49~60月者 28.1%,61~72月者35.1%,73~84月者38.6%,85~96月者阳转率46.9%,97~108月者 56.3%,109~126月者63.6%; 58例患者阳转而从未输血。 结论 结果提示透析环境对HCV传播有影响,可能一方面通过共用透析机,一方面是由于未隔离阳性患者;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对降低HCV感染和阳转有重要作用。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心室肥厚影响的研究
    李海明 陈 靖 殷 莺 匡鼎伟 龙 泉 顾 勇
    2009 (11):  597-600. 
    摘要 ( 604 )   HTML ( 0 )   PDF(242KB) ( 187 )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丙型肝炎与炎症因子及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4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丙肝抗体阳性患者20名,抗体阴性患者20名。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心超及常规生化数据,并记录临床数据。 结果 丙肝抗体阳性组IMT[(1.25 ±0.36)比(0.96±0.27) mm,P<0.05]、CRP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组[(5.56±2.34) 比(2.25±1.34) mg/l,P<0.001]。丙肝抗体阳性组患者胆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低于抗体阴性组患者。两组患者心超结果左室内径(LVD)、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没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 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可能由于尿毒症其他因素的影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心肌病变的影响没有在这组患者中反映出来。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 危险因素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陈 生 于 青 张 政 尚明花 包瑾芳 袁伟杰
    2009 (11):  601-604. 
    摘要 ( 589 )   HTML ( 0 )   PDF(314KB) ( 201 )  
    【摘要】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探讨HB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透超过6月的3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透析时间6月~372月,平均血透时间(64.13±61.00)月。所有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乙型肝炎病毒指标,并分为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患者血透前用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BV感染指标,自动生化仪测定肝功能,血球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 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sAg阳性20例(6.64%),如果包括乙肝感染其他指标(HBVM任何一项)则血透患者感染率是42.52%,其中5例(25.00%)有输血史,HBsAg阴性患者中6例(2.14%)有输血史。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输血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存在相关性(r=16.597,P=0.000)。 结论 血透患者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乙肝感染率提高,HBsAg阳性对血透患者肝功能影响并不显著,其乙肝相关并发症也少见。定期检测及对HBsAg阳性患者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是预防透析中心乙肝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计量指标
    成年血液透析患者对重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应答与 影响情况的初步研究
    曹励欧 钱家麒 严玉澄 倪兆慧 林星辉 庞慧华
    2009 (11):  605-607. 
    摘要 ( 979 )   HTML ( 0 )   PDF(199KB) ( 205 )  
    【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国产重组乙肝疫苗在我国成年血透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效果和影响疫苗应答的可能因素。方法 29位年龄(53.113.3)岁,已开始规律性透析一月以上ESRD病人,透析龄(32.925.5)月,病情稳定,乙肝全套,丙肝抗体均为阴性,肝功能正常,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病人。分别于0,1,6月接受皮下注射10 ug乙肝疫苗共三次,在接受最后一次注射后3月测定HbsAb的阳性率。血透室乙肝全套和丙肝抗体均阴性的工作人员10人接受皮下注射乙肝疫苗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剂量、方法、时间相同。结果:疫苗的耐受性好,血透组和对照组各有一人次出现轻度发热(<38℃),没有发生其它的不良反应。所有病人均完成三次注射和复查,血透组HbsAb的阳性率为51.7%,对照组HbsAb的阳性率为70% (P<0.05),5年后HbsAb阳性组存活11人,9人HbsAb仍为阳性,2人HbsAb转阴(一人2年后转阴、另一人3年)。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因细胞免疫功能受损HbsAb的阳性率较对照组低。本研究中HbsAb阳转的血透病人同未阳转的病人比较,在性别、年龄、原发病、体重及Hct、血钙磷、iPTH、透析充分性方面无差别,但两组在白蛋白、前白蛋白值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营养情况可能和透析病人对重组乙肝疫苗的应答有关。
    计量指标
    静脉铁不同给药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娄奕萌 王宗谦 梁 焱 胡淑娟
    2009 (11):  608-611. 
    摘要 ( 883 )   HTML ( 0 )   PDF(263KB) ( 241 )  
    【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铁(蔗糖铁注射液)的不同给药方案(给药总剂量相同但给药次数和单次给药剂量不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寻求既方便、安全又经济、高效的给药方案。方法 选择2006年~2007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MDH患者7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5组,观察各组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等疗效指标以及CRP、血清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微炎症和氧化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八周后,静脉补铁组Hb、Hct、SF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而静脉补铁方案不同(100mg×10次,200mg×5次,500mg×2次)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HD患者治疗前血清SOD低于健康组(P<0.01),CRP和血清MDA高于健康组(P<0.01,P<0.01)。治疗8周后,静脉补铁组血清SOD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RP和血清MDA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5),但静脉补铁方案不同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提示:蔗糖铁注射液三种不同静脉给药方法均有效改善MHD患者贫血及缺铁,且疗效相当,以500mg×2次给药更为方便。长期静脉补铁可能对体内氧化应激产生一定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计量指标
    头孢菌素致肾衰竭患者脑病的临床分析
    潘明明 刘剑华 张 弘 张 磊 张立元 曹 微
    2009 (11):  612-614. 
    摘要 ( 898 )   HTML ( 0 )   PDF(225KB) ( 216 )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肾衰竭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用量2~3g/d)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及脑电图表现,探讨其可行的治疗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均停用头孢类抗生素,2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2例行腹膜透析治疗,5例应用抗癫痫药物,2~5天后29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患者死亡;2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23例脑电图显示背景为广泛慢波伴有中到高波幅尖波或者尖慢波。结论 肾衰竭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头孢菌素可引起神经毒性,推测与患者血脑屏障的改变、药物的清除率降低以及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有关。肾衰竭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时需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一旦出现症状需及时停药。
    计量指标
    乙型病毒性肝炎核心抗体阳性对肾移植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穆星宇 秦 燕 范 昱 张 芳 王 忠
    2009 (11):  615-617. 
    摘要 ( 580 )   HTML ( 0 )   PDF(173KB) ( 196 )  
    【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核心抗体对于肾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乙肝标志物[A组(HBsAg+,HBcAb+),B组(HBsAg-,HBcAb+),C组(HBsAg-,HBcAb-)]组间肾移植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 A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52.0%,B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36.8%,C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8.69%,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 肾移植患者合并单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仍较高.
    计量指标
    综述
    肝性脑病的生化机制及其血液净化治疗
    田 磊 王 巍 贾凌云
    2009 (11):  618-621. 
    摘要 ( 465 )   HTML ( 0 )   PDF(279KB) ( 185 )  
    计量指标
    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的氨基酸补充
    王海霞 朱 曦 么改琦
    2009 (11):  622-625. 
    摘要 ( 443 )   HTML ( 0 )   PDF(261KB) ( 182 )  
    计量指标
    学习园地
    牛津临床透析手册(摘选)
    2009 (11):  626-630. 
    摘要 ( 408 )   HTML ( 0 )   PDF(308KB) ( 11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乌鲁木齐市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多中心调查
    张 豫 宋红萍 杨文君 吴莉君 刘 健
    2009 (11):  631-634. 
    摘要 ( 525 )   HTML ( 0 )   PDF(257KB) ( 181 )  
    【摘要】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临床及相关部门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便于咨询指导。方法 采用多中心调查法,病例选自乌鲁木齐市三家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持续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169例,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并使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①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SF-36总体评分为:(50.10±20.87),; ②血液透析患者在躯体疼痛方面男性评分高于女性。汉族和少数民族血液透析患者在SF-36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无差异。糖尿病肾病组血液透析患者在SF-36生存质量总分及多数维度评分低于非糖尿病组。有工作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在SF-36总分及多数维度评分均高于无工作者;③年龄与SF-36总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等呈负相关,与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呈正相关;文化程度、工作状态主要与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呈正相关。;④影响乌鲁木齐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F-36生存质量得分的入选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原发病。结论 乌鲁木齐市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在多数方面低于欧美和日本,与国内广州、武汉的相当。多种因素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个多方面、多因素的问题,需要医疗、政府、社会保障等各个部门共同努力。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PDCA循环管理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孟秀云 姜立萍 陈 荣 张国娟
    2009 (11):  635-636. 
    摘要 ( 491 )   HTML ( 0 )   PDF(129KB) ( 167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长期血液透析伴多处自发性肌腱断裂1例
    张建荣 张 凌 耿燕秋
    2009 (11):  637-637. 
    摘要 ( 460 )   HTML ( 0 )   PDF(71KB) ( 179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大量皮下肿块为特征的异位钙化1例
    孙贵才 陈爱春 李宏涛 张祖凤
    2009 (11):  638-638. 
    摘要 ( 486 )   HTML ( 0 )   PDF(77KB) ( 170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