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8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9-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选择-APD
    范敏华
    2009 (9):  465-467. 
    摘要 ( 502 )   HTML ( 0 )   PDF(207KB) ( 169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应关注的临床问题
    俞雨生
    2009 (9):  468-470. 
    摘要 ( 540 )   HTML ( 0 )   PDF(215KB) ( 209 )  
    计量指标
    动物模型在腹膜透析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严 豪 方 炜
    2009 (9):  470-473. 
    摘要 ( 526 )   HTML ( 0 )   PDF(296KB) ( 155 )  
    计量指标
    论著
    预防性外用莫匹罗星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 评分的影响
    唐知还 彭 燕 缪 文 刘 军 袁伟杰
    2009 (9):  474-476. 
    摘要 ( 961 )   HTML ( 0 )   PDF(196KB) ( 179 )  
    【摘要】目的 探讨用出口评分(Exit-Site Score, ESS)法评分进行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的辅助诊断,观察莫匹罗星治疗对于出口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本中心行腹膜透析的80例患者,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用腹膜透析患者出口评分法来进行评分,即从出口处肿胀、硬结、红斑、疼痛、引流物5个方面评分,ESS≥4分者被认为是出口感染。对于ESS2~3分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予以常规的每日清洁,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日在出口处涂擦莫匹罗星乳膏1个月,再次进行相关的评分。然后对于所有的ESS评分为2~3分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浅表涤纶套距离皮肤较近者(<1.5cm),皆采用每日在出口处涂擦莫匹罗星乳膏,累计1个月的治疗,观察其后ESS评分的改善。 结果 ①80例患者中,ESS评分≥4分者有3例,占3%;2~3分者有21例,占26%;ESS评分为0分者40例,占50%,2~3分者平均的评分为(2.7±0.6)分;②治疗组出口处评分经过一个月的治疗,ESS评分≥4分者有1例,以后发展到腹膜炎;2~3分者平均的评分为(2.2±0.5)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ESS评分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与治疗前评分无明显的差异;③糖尿病患者与浅表涤纶套离开皮肤较近者(<1.5cm),其ESS评分明显升高,而经过使用抗生素乳膏,ESS评分皆能获得改善。 结论 本研究提示:对ESS评分≥2分者进行莫匹罗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出口评分状况,从而可能影响其腹膜炎的发生。
    计量指标
    老年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 及相关因素探讨
    包瑾芳 郝 静 朱 楠 刘 军 唐知还 袁伟杰
    2009 (9):  477-480. 
    摘要 ( 620 )   HTML ( 0 )   PDF(251KB) ( 203 )  
    【摘要】目的 比较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及适合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的透析方式。 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患者52例,腹透中心腹膜透析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计算其残余肾功能,并行健康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结果 ①两组患者MAP、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a、P、PTH、等临床参数和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层分析提示:透析龄小于等于2年的患者中,腹透组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要优于血透组;透析龄大于2年的患者中,腹透组在躯体疼痛方面要优于血透组,血透组的生命活力要明显优于腹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躯体综合得分和精神综合得分与血红蛋白水平、Kt/V、RRF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血红蛋白、Kt/V、RRF相关,在透析前两年腹透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
    透析中肠外营养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江 杰 刘 岩 钟小仕 周道远 李彦生
    2009 (9):  481-485. 
    摘要 ( 488 )   HTML ( 0 )   PDF(317KB) ( 183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高爱芹 邹作君 李 垟 隋小妮 林春华
    2009 (9):  486-489. 
    摘要 ( 1283 )   HTML ( 0 )   PDF(243KB) ( 245 )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到2008年1月在本院行MHD 3个月以上的3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死亡71例,其他原因退出治疗101例,统计截止期在透患者134例。对同期进入透析的死亡和在透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前后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透析前血肌酐(Scr.PHD)以及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并进行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死亡原因,心血管病25例(35.21%),脑血管病23例(32.39%),全身衰竭8例(11.27%),严重感染8例(11.27%),恶性肿瘤6例(8.45%)。死亡组平均年龄大(P<0.01),HGB、Hct、ALB、Kt/V、Scr.PHD、PTH均低于在透组(P<0.001或P<0.05),CHO高于在透组(P<0.01)。结论 心、脑血管病、全身衰竭和严重感染是MHD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Kt/V及透前血肌酐水平低是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计量指标
    闭式循环对血液透析相关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影响
    韩东升 曹立云 王 芳 吕继成 左 力
    2009 (9):  490-491. 
    摘要 ( 669 )   HTML ( 0 )   PDF(132KB) ( 182 )  
    【摘要】目的 探讨用闭式预冲循环的方法对血液透析相关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持续存在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名,全部患者排除其它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应用闭式循环冲洗透析器及管路3个月,收集每月患者的静脉血,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观察患者每次透析的临床表现及记录每月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比较嗜酸粒细胞的变化趋势。 结果 7名患者经闭式循环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后,嗜酸粒细胞计数值的中位数由0.73降到0.48,百分比的中位数由13.0%降到5.6%,P<0.05。结论 闭式预冲透析器及管路可能改善血液透析相关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计量指标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刘 艳 王 荣 袁慧中
    2009 (9):  492-494. 
    摘要 ( 883 )   HTML ( 0 )   PDF(184KB) ( 195 )  
    【摘要】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例MHD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HFPD组,n=20)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n=20),HFPD组和LFHD组分别使用聚矾膜F60和F6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 结果 HFPD组透析后CHOL、TG、LDL降低,HDL升高;LFHD组透析后TG、LDL升高,HDL降低,CHOL则无明显变化;HFPD组和LFPD组透析前血清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无明显差异(P>0.05),LFHD组透析1年后CHOL、TG、LDL均较透析前升高,而HDL降低(P=0.041);HFPD组透析1年后CHOL,TG,LDL均降低(P=0.035,P=0.037,P=0.045),HDL升高(P=0.035);透析1年后,与LFPD组相比,HFPD组CHOL、TG、LDL明显降低(P=0.005,P=0.007,P=0.045),HDL升高显著(P=0.008),ALB升高显著(P=0.038)。结论 高通量透析可以改善MHD患者的血脂代谢.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液灌流救治重症破伤风体会
    刘玉芹 刘晓 玲 刘兰梅 崔玉美
    2009 (9):  494-494. 
    摘要 ( 436 )   HTML ( 0 )   PDF(75KB) ( 187 )  
    计量指标
    论著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寇秋野 管向东 陈 雷 欧海燕 胡文利
    2009 (9):  495-498. 
    摘要 ( 587 )   HTML ( 0 )   PDF(229KB) ( 188 )  
    【摘要】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ODS患者14例,行HVHF治疗, HVHF前和HVHF 1、3和5d分别取静脉血5ml,检测单核细胞计数,并且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4+/CD8+、单核细胞HLA-DR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 14例患者存活 9例,死亡5例。存活组CD3+、CD4+、CD4+/CD8+值在HVHF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D3+于HVHF5d与HVHF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CD4+、CD4+/CD8+于HVHF3d、5d与HVHF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 CD8+呈逐渐下降趋势,于HVHF3d、5d与HVHF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死亡组CD3+、CD4+、CD4+/CD8+值在HVHF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与HVHF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CD8+在HVHF治疗前后呈下降趋势,但与HVHF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在HVHF治疗后均呈升高趋势,与HVHF前相比,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于HVHFld有显著差异(P<0.05),于HVHF3d、HVHF5d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HVHF前相比,单核细胞HLA-DR表达于HVHF ld有显著差异(P<0.05),于HVHF3d、HVHF5d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死亡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HLA-DR表达在HVHF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HVHF可以调整MODS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使单核细胞数目增加,单核细胞抗原提呈能力提高,改善MODS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
    计量指标
    人工肝
    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影响的初步研究
    欧 强 殷科珊 彭 霞 陈 良 张丽军
    2009 (9):  499-502. 
    摘要 ( 1036 )   HTML ( 0 )   PDF(267KB) ( 275 )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肝血浆置换(PE)治疗前后的血浆蛋白质组变化,为研究PE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治疗靶标提供新的线索。 方法 收集慢性重型乙肝患者PE前后血浆各15份,去除血浆中高丰度蛋白质。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构建两组研究对象血浆蛋白2-DE图谱,经Image Master差异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点。用电喷雾离子串联质谱(ESI-MS/MS)对重要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 经过样品预处理后,血浆中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等高丰度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低丰度蛋白得到较好的富集。PE前组蛋白质点297个,PE后组蛋白质点305个,筛选出3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15个,鉴定了5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在PE后血浆中上调的蛋白质有补体因子B (Complement factor B precursor,CFB,点1)、CD5 antigen-like 蛋白(CD5 antigen-like precursor,点2)、纤维蛋白原B 链(Fibrinogen beta chain precursor,FGB,点3)、触珠蛋白(Haptoglobin precursor,点4),下调的蛋白质有载脂蛋白E(Apo-E,点5)。结论 鉴定了5个PE治疗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表达的改变提示PE可以干预机体脂蛋白代谢、蛋白质分解合成代谢,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等。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于进一步揭示PE的治疗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计量指标
    综述
    扩张性心肌病的免疫吸附治疗
    邹贵勉 邹和群
    2009 (9):  503-507. 
    摘要 ( 494 )   HTML ( 1 )   PDF(356KB) ( 180 )  
    计量指标
    透析心理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和生活质量相关 关系的研究
    张 俊 王 成 汤 颖 娄探奇
    2009 (9):  508-511. 
    摘要 ( 990 )   HTML ( 0 )   PDF(255KB) ( 204 )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 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分别评估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婚姻、干体重、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前及透后血肌酐、尿素氮。 结果 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5)的血液透析患者占76.1%;睡眠质量较好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P<0.01),睡眠质量较差组的抑郁评分及年龄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BDI评分≥8分)占63.4%,该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低于非中-重度抑郁组(P<0.01),且睡眠质量差(P<0.01);SF-36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和睡眠质量及抑郁相关(P<0.01),睡眠质量和抑郁是生活质量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抑郁较为常见,睡眠和抑郁之间相互影响,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
    更新版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实践建议及研究方向解读
    戴 兵 叶朝阳
    2009 (9):  512-514. 
    摘要 ( 474 )   HTML ( 1 )   PDF(215KB) ( 208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腹膜透析治疗脑出血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杨江生 楼季庄 袁红波 高雅琨
    2009 (9):  514-514. 
    摘要 ( 521 )   HTML ( 0 )   PDF(70KB) ( 170 )  
    计量指标
    学习园地
    牛津临床透析手册(摘选)
    2009 (9):  515-518. 
    摘要 ( 448 )   HTML ( 0 )   PDF(257KB) ( 95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芦丽霞 乔 婕 赵慧萍
    2009 (9):  519-520. 
    摘要 ( 477 )   HTML ( 0 )   PDF(121KB) ( 186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尿毒症患者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
    孟 伟 张 辉 夏菊梅 相 华
    2009 (9):  521-521. 
    摘要 ( 508 )   HTML ( 0 )   PDF(69KB) ( 175 )  
    计量指标
    老年MDS合并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成功救治1例
    张建荣 张承英 韩 盈
    2009 (9):  522-522. 
    摘要 ( 418 )   HTML ( 0 )   PDF(69KB) ( 187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