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8年, 第7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8-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针对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应深入研究及规范性治疗
    袁伟杰 谷立杰
    2008 (9):  465-467. 
    摘要 ( 482 )   HTML ( 0 )   PDF(485KB) ( 462 )  
    计量指标
    论著
    标准蛋白分解率过低提示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不良
    俞赞喆 倪兆慧 林爱武 方 炜 曹励欧 庞慧华 顾乐怡 顾爱萍 钱家麒
    2008 (9):  468-470. 
    摘要 ( 802 )   HTML ( 0 )   PDF(588KB) ( 476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随访的86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透析充分性检查,计算nPCR,并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2±13)个月的随访。结果 入选患者平均nPCR (0.90±0.19)g/(kg•d)。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PCR与年龄呈负相关,与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IL-6和CRP水平呈负相关。nPCR与总Ccr,残肾Ccr,总Kt/V和残肾Kt/V均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Kt/V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nPCR水平的独立因素,总Kt/V较低的患者nPCR水平较低。根据入选时的nPCR水平将患者等分为三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PCR水平最低组0.82g/(kg•d)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结论 透析充分性较低的患者nPCR水平较低。腹膜透析患者nPCR水平过低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计量指标
    氯沙坦对CA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潘 瑜 金惠敏
    2008 (9):  471-474. 
    摘要 ( 744 )   HTML ( 0 )   PDF(580KB) ( 307 )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CA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透析充分性的影响以及血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和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肾脏内科腹膜透析患者25例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N=12)、腹膜透析-氯沙坦组(N=13)。13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100mg/天,观察时间6月。分别在0、3、6月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 结果 腹膜透析-氯沙坦治疗组较对照组和腹膜透析组HOMA-IR水平下降,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总Ccr、腹膜Ccr、总Kt/V、腹膜Kt/V提高。CAPD患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而与腹膜Ccr和腹膜Kt/V呈负相关。 结论 氯沙坦具有改善CA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提高透析充分性的作用,能降低CAPD患者增高的血脂联素水平。
    计量指标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炎症及心血管疾病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任 红 谢静远 李 晓 黄晓敏 张春燕 陈 楠
    2008 (9):  475-479. 
    摘要 ( 1082 )   HTML ( 1 )   PDF(602KB) ( 640 )  
    目的 研究老年腹膜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调查: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对入院的5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炎症状态及心血管并发症进行调查。根据年龄分为A组(≥65岁)和B组(<65岁),其中A组根据是否合并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综合征)分为A1组(合并MIA综合征)及A2组(不合并MIA综合征)。对这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生存和转归情况,以及退出透析和死亡的原因。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经过12个月的随访,50例CAPD患者中有10例(20%)死亡,2例(4%)拔管改血透治疗,1例(2%)失访,37例(74%)继续在我院腹透治疗。A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4%,血CRP超过正常值(8.2mg/L)的发生率为32%,心血管疾病(心衰、冠心病、陈旧性脑梗塞、外周血管硬化)的发生率为58%。A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75% vs 44.4%)及心血管疾病(68.8% vs 38.9%)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CRP水平(7.6±15.2 mg/L)显著高于B组(2.4±3.9mg/L)(P<0.01)。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2%,其中A组11例(34.3%),B组0例。生存分析显示,A1组生存率显著低于A2组及B组(P<0.01),而A2组与B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皆高于年轻患者,MIA综合征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逊于年轻患者的主要原因,应重视老年腹膜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诊治。
    计量指标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程立新 秦卫华 陈美璞 祝维秋 庄丽华 李红敏
    2008 (9):  480-482. 
    摘要 ( 758 )   HTML ( 0 )   PDF(575KB) ( 1021 )  
    目的 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OCM对本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3例终末期肾衰患者,在透析器F6首次使用及复用第7次时采用OCM检测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同时应用尿素动力学单室可变容积模型计算Kt/V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透析器首次使用时,OCM检测值(1.25±0.16)低于Kt/V计算值(1.37±0.23),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842,p <0.001);透析器复用第7次时,OCM检测值(1.23±0.15)低于Kt/V计算值(1.31±0.17),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667,P<0.01);透析器首次使用OCM检测值和复用7次时OCM检测值相比,无显著差异(t=1.908,p>0.05) ;透析器首次使用Kt/V计算值和复用7次时Kt/V计算值相比,亦无显著差异(t=1.692,p>0.05)。结论 OCM检测值低于Kt/V计算值,OCM在作为评价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时,应注意二者的差别。透析器复用7次不影响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
    计量指标
    河南省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与流行病学调查
    闫国胜 赵显国 李素珍 王 凯 王欣芳 张宏涛 张倍豪
    2008 (9):  483-484. 
    摘要 ( 732 )   HTML ( 1 )   PDF(620KB) ( 526 )  
    目的 初步调查河南省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及患者年龄、性别、户口等因素的特点。 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河南省因终末期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78例,用调查表登记患者年龄、性别、户口、原发疾病诊断时间、ESRD诊断时间、病理诊断等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78例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2.20±16.77)岁,男女性别比为1.19:1。原发病构成按顺序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7.19%, 糖尿病肾病占18.79%,高血压肾损害占14.89%,原发病因不详占14.19%,其它占14.94%。结论 河南省血液透析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5岁及以上者为主要人群,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主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ESRD防治形势严峻。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大鼠急性甲醇中毒视神经损伤实验研究
    童宗武 陈 晋 杨崇猛 高 琨 苏少明 邱 明 高秀芳 孙 阳
    2008 (9):  485-487. 
    摘要 ( 681 )   HTML ( 0 )   PDF(704KB) ( 421 )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甲醇中毒视神经损伤时间窗及程度。方法 用SD大鼠经口灌注甲醇,灌注后分不同时段处死大鼠取血测甲醇浓度、取视神经做病理检查。结果 LD50从2h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损伤,4h后程度最重。LD0损伤最重的时间段在8h后。不论是LD0、LD50在损伤程度达到最严重之后,连续观察24h、48h、72h随着血液中甲醇浓度的降低,视神经的损伤仍然明显地持续存在。结论 急性甲醇中毒对视神经早期(0.5h)就有损伤,损伤程度和剂量浓度有关,视神经的损伤最严重出现在血液中甲醇浓度高峰值的4h后,随时间推移甲醇在大鼠体内的继续弥散,致使损害迁延。
    计量指标
    综述
    连续血液净化调节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失衡的研究进
    吕 路 黄锋先
    2008 (9):  488-490. 
    摘要 ( 516 )   HTML ( 0 )   PDF(475KB) ( 469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血管内瘘狭窄的检测及其防治
    温黎青 龚智峰
    2008 (9):  491-493. 
    摘要 ( 515 )   HTML ( 0 )   PDF(478KB) ( 1054 )  
    计量指标
    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马培龙 姜国红 王锐艳 孙 薇 张洪波
    2008 (9):  494-497. 
    摘要 ( 640 )   HTML ( 1 )   PDF(485KB) ( 2172 )  
    计量指标
    汶川地震专题
    挤压综合征血液净化时机、模式、剂量的探讨
    王质刚
    2008 (9):  498-500. 
    摘要 ( 500 )   HTML ( 0 )   PDF(474KB) ( 705 )  
    计量指标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抗凝方案的确立和存在的问题
    孙雪峰
    2008 (9):  501-503. 
    摘要 ( 517 )   HTML ( 0 )   PDF(498KB) ( 514 )  
    计量指标
    综合使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地震伤伴肾衰竭患者
    陶 冶 胡章学 付 平 唐万欣 刘 芳 秦 伟 苏白海 冀 玲 米绪华 黄颂敏 蔡 蓓 彭志英 李 萍 王兰兰
    2008 (9):  504-506. 
    摘要 ( 492 )   HTML ( 1 )   PDF(474KB) ( 241 )  
    计量指标
    地震创伤后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刘蔓莉 佘宁兰 陈 敏 王 平
    2008 (9):  507-509. 
    摘要 ( 675 )   HTML ( 0 )   PDF(582KB) ( 250 )  
    目的 总结地震创伤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21例地震创伤后AKI患者为研究对象,转我院时间为受伤后17~752h,平均(139.3±177.9)h;5例诊断挤压综合征。全部病例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尿酸﹑血气分析检查。观察其临床转归。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及挤压伤,平均Hb、ALb、Ca2+﹑HCO3-低于正常,平均血UA﹑P3+高于正常;与非挤压综合征患者相比,挤压综合征患者血K+﹑P3﹑BUN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行解压术,1例行截肢术;6例行血液净化,其中1例行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5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经综合治疗,12例肾功能完全恢复,3例肾功能好转﹑4例肾功能未愈转外省医院继续治疗,1例肾功能未愈在我院继续治疗,1例死亡。结论 地震创伤后AKI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早期诊断,及时﹑妥善处理局部挤压伤,及早行血液净化治疗,是治疗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计量指标
    地震伤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治疗探讨
    张 林 甘晓辉 杜 蓉 李 红
    2008 (9):  510-511. 
    摘要 ( 764 )   HTML ( 0 )   PDF(570KB) ( 368 )  
    目的 探讨地震伤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5.12地震伤后23例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患者中,1例因并发急性肺水肿死亡,17例高钾血症纠正,3例进入多尿期,肾功能改善;其余19例病情得以控制,22例存活者病情稳定后转移至外地医院。 结论 血液透析及全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安全渡过少尿期。
    计量指标
    贫血治疗-济脉欣
    慢性肾脏病贫血的个体化治疗
    蔡 砺 左 力
    2008 (9):  512-515. 
    摘要 ( 520 )   HTML ( 0 )   PDF(490KB) ( 283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赵冰峰
    2008 (9):  516-517. 
    摘要 ( 486 )   HTML ( 0 )   PDF(531KB) ( 668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 合并尿毒症及肝硬化患者1例
    邢汉前 刘俊微 张 彬 赵 军 钟志芳 高登莲 颜 丽 王慧芬
    2008 (9):  520-520. 
    摘要 ( 527 )   HTML ( 0 )   PDF(465KB) ( 237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