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4年, 第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4-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述评
    人工肝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段钟平 陈 煜
    2004 (9):  465-467. 
    摘要 ( 439 )   HTML ( 0 )   PDF(3181KB) ( 167 )  
    计量指标
    论著
    血液净化技术在过度训练致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救治中的作用
    孟建中 张永寿 葛延明 徐 悦 王 琪 邵玉萍 高 飞
    2004 (9):  468-470. 
    摘要 ( 885 )   HTML ( 0 )   PDF(3725KB) ( 183 )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过度训练致横纹肌溶解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地研究1993~2003年37例训练致耗竭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临床救治过程,分析其病情变化规律,探讨治疗时机及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①患者均在夏、秋季发病,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头昏、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有28例(75.67%)患者入院前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肠型感冒,21例(56.75%)被采用了庆大霉素等氨基甙类肾毒性药物治疗,使急性肾衰竭(ARF)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愈加复杂;②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透析(HD)及综合治疗,31例渡过少尿期,肾功能得以恢复。死亡6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①高温高湿环境因素可加重过度训练后肌肉组织损伤和全身反应;②入院时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的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故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及合理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③CRRT可清除细胞破坏崩解产物,对预防和减轻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

    计量指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钙磷代谢异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刘明媛 袁伟杰
    2004 (9):  471-473. 
    摘要 ( 590 )   HTML ( 0 )   PDF(2774KB) ( 178 )  

    目的 探讨高 甲状旁腺素(PTH)血症及钙磷代谢异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RR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的影响。方法 检测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钙、磷、PTH、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血红蛋白(Hb)、左心室心肌重量(LVMI)及服用钙三醇情况,并分析其与RRF的相关性。结果 63.6%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PHT);高PTH组较PTH正常组血清磷、钙磷乘积( P<0.01)、 碱性磷酸酶(ALP)、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P<0.05)水平高, 血红蛋白(Hb) (P<0.05)、 Ccr( P<0.01)水平低;所有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磷、钙磷乘积、 PTH水平与Ccr呈线性负相关( P<0.05); PTH与ALP、平均动脉压、LVMI、TG、空腹血糖呈正相关 ( P<0.05), 与 Hb 呈负相关( P < 0.05)。服用钙三醇组较未服用钙三醇组骨痛、皮肤瘙痒症状轻(P<0.01), PTH、ALP、平均动脉压、LVMI、TG、空腹血糖水平低( P<0.05),钙、Ccr、Hb水平高(P<0.05)。结论 提示 SPHT及钙磷代谢异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RF及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骨骼等影响显著,钙三醇治疗可有效纠正SPHT及钙磷代谢异常,延缓RRF的减退。

    计量指标
    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张 涛 刘子栋
    2004 (9):  474-476. 
    摘要 ( 558 )   HTML ( 1 )   PDF(2412KB) ( 200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对其累计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从1994年4月~2002年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并要求Kt/V>1.2的患者115例,回顾性分析晚期透析和早期透析与累计生存率的关系。并就其与透析前血压、血清白蛋白(Alb)等因素做比较。结果 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平均年龄(52.7±14.3)岁,男女之比为68/47。晚期透析与早期透析的累计生存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 Independent-sample T检验对其与年龄、血压及血Alb的关系行分层分析。晚期透析组与早期透析组在SBP、DBP、MAP及Alb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本资料显示,晚期透析与早期透析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预后的重要原因,晚期透析预后差可能与其并发症有关,包括低血压、低白蛋白血症等。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反应性的研究
    刘双信 史 伟 梁馨苓 钱忆之 何朝生 叶智明 梁永正 章 斌 余学清
    2004 (9):  477-480. 
    摘要 ( 911 )   HTML ( 0 )   PDF(4438KB) ( 197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不同反应性的机理。方法 选择本院52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性甲状旁腺激素( iPTH)、EPO及中和性EPO抗体,并检测常规生化及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水平及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i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关系,探讨透析充分性与EPO、Hb、BUN、iPTH及ALP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EPO抗体和贫血的关系。结果 ①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 -0.35, -0.41, P < 0.05), 但 EPO 与 Hb、Kt/V 及 iPTH 等均无相关性。Hb与BUN、ALP、iPTH等无相关关系(r分别为-0.03、 -0.05、0.12, P均>0.05);② Kt/V大于1.2透析较充分的一组中Hb高而iPTH较低,Kt/V小于1.2的一组中Hb低而iPTH较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两组中BUN、Alb、ALP及EPO水平无明显差别;③利血宝组及益比奥组抗EPO抗体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例(1/17)、2例(2/35),两例抗体滴度为 1∶8 ~ 1∶16,益比奥组中有1例EPO抗体滴度为1∶128,该患者骨髓活检示红系增生低下-纯红再障。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但贫血程度与EPO、BUN、iPTH、ALP无明显直接相关,充分透析能较好改善贫血。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产生抗体,该抗体可导致骨髓红系增生低下,加重贫血程度。

    计量指标
    透析低血压与非透析低血压血容量状况的分析
    翟林云 张小梅
    2004 (9):  481-483. 
    摘要 ( 493 )   HTML ( 0 )   PDF(2508KB) ( 211 )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和超滤过程中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与血容量变化的关系。探讨症状性 透析低血压的防治策略。方法 以过去3月内发生过症状性透析低血压为观测组(23例),设无透析低血压的为对照组(28例)。应用超声血容量检测仪比较透析低血压者和正常对照者在透析超滤过程中血容量的变化特点、以及血压、心率的相应变化。结果 低血压组的透析间体重增加量、超滤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2)。透析1小时后相对血容量、血压的下降程度超过对照组(P<0.05);而反射性的心率增快方面,低血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容量下降是发生低血压的重要机制,尤其是透析者伴有心血管功能损害时,更易发生透析低血压。而提高血容量是治疗症状性透析低血压的关键措施。

    计量指标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熊旭明 刘卫江 罗辉遇 谢长江 温德良 古英明
    2004 (9):  484-486. 
    摘要 ( 586 )   HTML ( 0 )   PDF(2598KB) ( 168 )  

    目的 探讨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价值。方法 对我 院危重病监护病房2000年6月~2004年3月收治的25例严重乳酸酸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13例)接受常规治疗,CVVH组(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VVH,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pH的变化,CVVH清除乳酸的效果,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乳酸下降、血pH上升的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CVVH组优于常规组;CVVH滤过液中乳酸的含量与同时段血乳酸基本相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P>0.05),但 CVVH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应用 CVVH治疗能改善严重乳酸酸中毒患者的内环境,维持酸碱平衡,CVVH具有清除血乳酸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计量指标
    两种手术方式建立A-V内瘘的临床研究
    刘 春 周泽梅 郑文搏 计 蕾 彭献代
    2004 (9):  487-489. 
    摘要 ( 478 )   HTML ( 0 )   PDF(2534KB) ( 180 )  

    目的 比较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动静脉内瘘(AVF)在使用过程中血流量的差异,探寻适宜于肾衰竭患者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液透析患者以不同手术方式形成的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大小。结果 43例端侧吻合并加用钛环固定的患者造瘘后1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在(592±116)ml/min。其内瘘的血流量调节在较理想的范围内,透析间期均无心力衰竭发作而透析时血流量可达到300ml/min。结论 用丝线缝合将桡动脉与头静脉行侧-端吻合并加用3.0mm钛环固定吻合口大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AVF)的最佳手术方式。既不诱导高心输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而透析时血流量又可达到所需要的理想水平。

    计量指标
    盐酸米多君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徐树人  励 益 卢 明
    2004 (9):  490-492. 
    摘要 ( 965 )   HTML ( 0 )   PDF(2628KB) ( 205 )  

    目的 观察盐酸米多君 (Midodrine hydrochloride)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的临床使用疗效。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23例,每于血液透析前30~45分钟给予盐酸米多君5mg,观察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对升压效果不明显者在透析中1.0~1.5小时加用2.5mg。结果 显效120例次(占52.0%);有效69例次(占30.0%);进步19例次(占8.3%); 无效22例次 (占 9.7%),总有效率达90.3%。无明显不良反应,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米多君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有效和安全。

    计量指标
    人工肝
    监测APTT指导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肝素用量 
    陈 煜 段钟平 刘义荣 韩大康 赵 军 于 莹
    2004 (9):  493-495. 
    摘要 ( 861 )   HTML ( 0 )   PDF(2654KB) ( 160 )  

    目的 通过血凝仪监测APTT变化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时肝素的最佳用量。方法 应 用半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肾透析和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APTT的变化情况及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后APTT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实时监测人工肝治疗时患者APTT的变化状况随时调整肝素的用量。观察管路有无凝血,皮肤黏膜、穿刺或置管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结果 重型肝炎组应用肝素后APTT变化值明显大于肾透析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大剂量肝素组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5分钟有90.5%的患者APTT大于100秒,30分钟后仍有47.6%的患者APTT大于100秒,均显著高于小剂量肝素组。APTT比正常对照值延长40%~80%的情况下,既没有发生管路凝血,也没有加重出血倾向。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肝素应用后凝血机制的变化更加明显,相对于肾透析而言应显著减少肝素用量。实时监测APTT的变化使之比正常对照值延长40%~80%,既可防止管路凝血又可降低出血的风险。

    计量指标
    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对HepG2细胞的损伤作用
    程永波 张世昌 王英杰 陈 志 刘 俊 李嘉佳
    2004 (9):  496-500. 
    摘要 ( 521 )   HTML ( 0 )   PDF(3962KB) ( 191 )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血浆( severe hepatitis plasma,SHP)对HepG2细胞的损伤,为保持生物人工 肝反应器内肝细胞材料活力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以期提高生物人工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复苏培养HepG2细胞,通过MTT法测细胞活力、检测LDH漏出量和细胞凋亡率及观察形态变化四个方面了解SHP对HepG2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 ①所有浓度SHP培养的HepG2细胞活力都下降,100%SHP组下降幅度最大;②HepG2细胞在SHP作用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加大;③不管灭活与否、浓度高低,SHP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率都远高于对照组,最高为灭活前100%SHP组;④SHP可致HepG2细胞形成膜大疱,高浓度时致较多细胞死亡。结论 SHP能够损伤HepG2细胞,在生物人工肝的临床应用中,有必要对反应器中的肝细胞采取防护措施。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自体动静脉内瘘破裂1例
    苏 荣 苏天赐 安 鑫
    2004 (9):  500-500. 
    摘要 ( 383 )   HTML ( 0 )   PDF(842KB) ( 225 )  
    计量指标
    人工肝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效价比研究
    李聪智 谭德明 候周华 杨永峰 罗向群 龙云铸
    2004 (9):  501-502. 
    摘要 ( 537 )   HTML ( 0 )   PDF(1599KB) ( 185 )  

    目的 对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进行了疗效与价格关系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人 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 将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基础疗法+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血液吸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两组按患者的PTA不同(30%~40%、20%~29%、<20%)分为三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的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费用。结果 PTA在 30%~40%和20%~29%的组中,人工肝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PTA在20%以下的组中,人工肝治疗组在治愈好转率和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治疗费用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效价比关系,对该类患者应强调及时给予人工肝治疗,而对于晚期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与对照组在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及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其效价关系不合理,对晚期重型肝炎应慎重选择人工肝支持系统这一治疗手段。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近期临床观察
    杜雅菊 韩明子 宋艳燕 李宝杰 王曾铎
    2004 (9):  503-504. 
    摘要 ( 590 )   HTML ( 0 )   PDF(1786KB) ( 176 )  

    目的 探讨体外血液灌流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单泵进行活 性炭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血氨的变化,判定疗效。结果 血液灌流可改善肝性脑病症状,使总胆红素及血氨明显降低。结论 血液灌流可清除患者体内引起肝细胞损害的有毒代谢物质,从而改善肝功能,特别是提高肝性脑病的清醒率,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也是肝移植待供肝的前期重要准备工作,且简单、安全,适合临床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计量指标
    人工肝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近期血细胞影响的研究
    朱梦飞 黄建荣 陈月美
    2004 (9):  505-506. 
    摘要 ( 443 )   HTML ( 0 )   PDF(1373KB) ( 186 )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日间延长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救治24例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潘丽萍 杨尽梅 杨桂鲜
    2004 (9):  507-508. 
    摘要 ( 395 )   HTML ( 0 )   PDF(1744KB) ( 149 )  
    计量指标
    综合疗法保持血液透析患者尿量及残余肾功能的临床研究
    刘 政 姚长青 祝爱春 孙风华 祁京津 生桂荣
    2004 (9):  509-511. 
    摘要 ( 404 )   HTML ( 0 )   PDF(2879KB) ( 199 )  
    计量指标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IL-6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夏春英 李 芬
    2004 (9):  512-513. 
    摘要 ( 384 )   HTML ( 0 )   PDF(1739KB) ( 173 )  
    计量指标
    横纹肌溶解症致ARF14例临床分析
    刘殿强 蔡 青 周 珍 李淑鸾
    2004 (9):  514-514. 
    摘要 ( 364 )   HTML ( 0 )   PDF(912KB) ( 142 )  
    计量指标
    MARS治疗生物毒素中毒7例临床分析
    何江龙 张伦理 陈士彬 史宇飞 杨小兰 王芝花
    2004 (9):  515-516. 
    摘要 ( 390 )   HTML ( 0 )   PDF(1842KB) ( 16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人工肾代替人工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附1例报道)
    张 琳 王道标
    2004 (9):  517-518. 
    摘要 ( 379 )   HTML ( 0 )   PDF(1809KB) ( 164 )  
    计量指标
    生理盐水用于颈内静脉留置管的临床观察
    丁淑如 沈海花 苏风珍 王小兵 汤文兵
    2004 (9):  519-519. 
    摘要 ( 376 )   HTML ( 0 )   PDF(793KB) ( 161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适应透析市场加强护理管理
    孟秀云
    2004 (9):  520-521. 
    摘要 ( 353 )   HTML ( 0 )   PDF(1797KB) ( 177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顺应性的探讨
    吴燕妮 高思凤
    2004 (9):  522-522. 
    摘要 ( 413 )   HTML ( 0 )   PDF(881KB) ( 187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