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4年, 第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4-08-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述评
    血液净化进展值得重视的两个趋向
    王质刚
    2004 (8):  407-409. 
    摘要 ( 372 )   HTML ( 0 )   PDF(3082KB) ( 188 )  
    计量指标
    论著
    低钙透析液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
    陆文进 张 凌
    2004 (8):  410-412. 
    摘要 ( 710 )   HTML ( 2 )   PDF(2644KB) ( 478 )  

    目的 探讨低钙透析液用于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稀释后浓度为1.25 mmol/L碳酸低钙透析液,常规透析治疗24例高钙血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规律。结果 观察高钙血症血液透析患者在应用碳酸低钙透析液3个月和6个月后,血钙、钙磷乘积、iPTH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发现血钙下降水平与低钙透析液使用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钙磷乘积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磷无显著性差异(P>0.05);iPTH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高钙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低钙透析液后,血钙下降明显、可有效降低钙磷乘积,可能有益于减轻血液透析患者骨外转移性钙化的发生。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探讨
    王 玲 胡 昭 汪 涛
    2004 (8):  413-415. 
    摘要 ( 637 )   HTML ( 0 )   PDF(3494KB) ( 199 )  

    目的 在氮平衡的基础上评价Kt/V这一经典的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在腹膜透析中的价值,探 讨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最佳评估指标。方法 在氮平衡的基础上推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理论透析剂量及透析指数(DI),并进一步推算氮平衡状态下的Kt/V计算公式;计算溶质转运指数(SRI)。比较透析指数(DI)、溶质清除指数(Kt/V)、溶质转运指数(SRI)三者在评估透析充分性方面的优缺点。结果 溶质清除指数(Kt/V)受饮食蛋白的摄入量及体重的影响,我们不能用同一个Kt/V值标准来评估不同条件下CAPD患者的透析充分状况。在CAPD状态下,溶质转运指数(SRI)与Kt/V反映的数据是相同的,它反映的是溶质的清除量与该溶质在身体中总的含量之比。透析指数(DI)可以反映在达到目标血尿素氮(BUN)水平时不同体重、不同蛋白质摄入(DPI)患者达到氮平衡状态时所需要的透析剂量,当不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它可以从氮平衡的角度反映透析的充分性。结论 对于临床处于稳定状态的CAPD患者,用透析指数(DI)综合蛋白摄入量(DPI)来评估其透析充分性较单纯目标尿素溶质清除指数Kt/V值及溶质转运指数(SRI)更为客观可靠。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与静息能量代谢
    张汝忠 宗 敏 李士杰 薛惠君 王亚岚 丁俊文
    2004 (8):  416-419. 
    摘要 ( 539 )   HTML ( 0 )   PDF(3189KB) ( 206 )  
    目的 探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EM)程度不同的血液透析(HD)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 率(REE)与营养参数、透析效能及炎性因子间联系。方法 用MIS综合性营养炎症评分法对15名HD患者进行PEM评分,根据评分分组,并应用代谢车对其透析前能量代谢进行检测,用TANITA 41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瘦体(FFM),与营养相关的人体、生化参数及炎性因子也同时被测量。用ANOVA分析出,不同PEM组间的差别。结果 ①MIS评分:(9.02±3.76)分,其中0~10分10例(10/15),10~20分5例(5/15),20~30分0例(0/15),表明HD患者处于轻、中度PEM;②轻、中度PEM(MIS分组)比较结果:轻度组与中度组仅在Kt/V上存在差异( P=0.031);其他指标:年龄、 Hb、Hct 、EF、REE、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右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MAMC、瘦体、血液透析间期增加体重、淋巴细胞绝对数、nPCR、URR、残余GFR、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Ph、PTH、CRP、IL-6、血清Scr、BUN等无差异(P>0.05)。结论 轻、中度 PEM血液透析患者静息能量间无差异,但Kt/V存在差异,表明透析充分性对于血液透析患者PEM程度具有影响。
    计量指标
    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分析
    岑 俊 胡宇枫 顾谊铮 余镇远
    2004 (8):  420-422. 
    摘要 ( 549 )   HTML ( 0 )   PDF(2543KB) ( 222 )  

    目的 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总结65例高龄肾功能衰 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 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积极改善营养,减少感染,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计量指标
    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相对血容量及心功能的影响
    王松岩 苗里宁
    2004 (8):  423-425. 
    摘要 ( 644 )   HTML ( 0 )   PDF(2557KB) ( 347 )  

    目的 探讨可调钠透析(PHD)对血液透析患者相对血容量(RBV)的影响,以及长期应用可调钠透析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按常规血液透析模式(CHD)和可调钠透析模式(PHD)分为两组,观察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相对血容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开始及3个月后应用彩超检测心功能,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相对血容量随时间下降的变化在透析2小时后差异显著,PHD组相对血容量的减少明显低于CHD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② PHD组血液透析患者3个月后其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射血率(PER)明显增加,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心房充血分数(AFF)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CHD组三个月后EF,FS无明显变化,PER升高,AFF下降,P<0.05。说明长期可调钠透析更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

    计量指标
    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张 新 彭立人 赵素梅
    2004 (8):  426-430. 
    摘要 ( 533 )   HTML ( 0 )   PDF(4418KB) ( 188 )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贫血程度尿毒症患者外周血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来检测尿毒症患者氧化应激情况及探讨肾性贫血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血液透析患者分为2组,组I患者未经正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血红蛋白(Hb)浓度<10g/L,组II患者经正规rHuEPO治疗6个月后Hb>10g/L。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R)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浆LPO浓度,及应用邻苯三酚法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SOD值,同时检测血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 组I Hb浓度与组II Hb有显著差异 (P<0.001),而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 LPO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P<0.001),且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01), 两组红细胞 SOD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P=0.002),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LPO值与Hb浓度呈反相关(r=-0.680, P<0.001)。红细胞 SOD浓度与Hb浓度呈正相关 (r=0.449,P = 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脂质过氧化物较正常人增高,而抗氧化物较正常人减少,证明尿毒症患者氧化应激增加。组 I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组II患者,证明贫血越严重,氧化应激越增强,氧化应激与贫血成正相关,提示贫血会加重氧化应激,积极纠正贫血可改善尿毒症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计量指标
    肾性贫血时静脉与口服铁剂的疗效比较
    唐 琦 汪关煜 钱 莹 朱 萍 沈平雁
    2004 (8):  431-434. 
    摘要 ( 608 )   HTML ( 0 )   PDF(3431KB) ( 189 )  

    慢性肾衰竭 (CRF)肾性贫血患者,缺铁十分常见,它不仅加重贫血而且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的疗效,以往常用口服铁剂,现又推荐静脉补铁目的 以同一组24例血液透析患者,先用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即速力菲),后用静脉铁剂(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即科莫非),以观察二种方法对纠正缺铁和改善贫血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口服琥珀酸亚铁,每次200mg 每日3次,连续2月,停药2月;以后同组患者再予静脉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每次100mg,每周2次,共10次。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静脉补铁后Hb、Hct、SF、TSAT的动态变化。结果 口服补铁组临床有效率21%,胃肠道副作用明显(10/24,占41.67%),纠正缺铁的维持时间短。静脉补铁组有效率70.8 %,副作用少(胃肠道副作用1/24,占0.04%;轻度肌肉痛1/24,占0.04%),纠正缺铁的维持时间长。结论 CRF贫血患者静脉补铁优于口服补铁。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对Lp(a)的影响
    甄国华 李荣山 程丽娟 邵 珊 高仁义 李建平 张 渝 李元红 成秀芬
    2004 (8):  435-437. 
    摘要 ( 958 )   HTML ( 0 )   PDF(2701KB) ( 185 )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脂[Lp(a)]的影响。方法 选取多个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 患者40例,比较单次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前后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 慢性肾衰竭患者多数存在血脂代谢的紊乱,血液灌流后血 Lp(a)以及甘油三酯(TG)的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的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Lp(a)及TG,改善其脂代谢紊乱。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大黄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的影响
    王俭勤 王晓玲 王文革 王 静 孔玉科
    2004 (8):  438-440. 
    摘要 ( 741 )   HTML ( 0 )   PDF(2655KB) ( 154 )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CP-1的影响。方法 选取32例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肾损害患者和健康对照24例,PBMC提取采用Ficoll梯度密度离心法,细胞被分成4组,观察4种不同浓度的大黄素(0、10、50、100μg/ml)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的影响,MCP-1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 糖尿病肾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78.40±35.67 vs 29.30±17.31pg/ml, P<0.05),且与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33,P<0.05;r=0.701, P< 0.05;)。大黄素(30~100 μg/ml)均明显降低了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水平(78.40±35.67 vs 61.00±28.90,P<0.05;78.40±35.67 vs 41.00±18.90, P<0.01;78.40±35.67 vs 21.00±6.90,P<0.01),大黄素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明显(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尿 MCP-1水平是增高的,大黄素能抑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水平,大黄素下调MCP-1的表达可能是其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重要环节。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血液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态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包曹歆 于仲元 张大伟
    2004 (8):  441-442. 
    摘要 ( 394 )   HTML ( 0 )   PDF(1920KB) ( 320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王 丽
    2004 (8):  443-443. 
    摘要 ( 377 )   HTML ( 0 )   PDF(1797KB) ( 149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进展危险因素
    陈 红 钟爱民
    2004 (8):  444-445. 
    摘要 ( 369 )   HTML ( 0 )   PDF(1615KB) ( 141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樊瑞芬 张美莲 李淑霞 赵建民 袁江永
    2004 (8):  446-447. 
    摘要 ( 393 )   HTML ( 0 )   PDF(1779KB) ( 161 )  
    计量指标
    45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管位置的观察
    刘 梅 张菊香
    2004 (8):  448-449. 
    摘要 ( 401 )   HTML ( 0 )   PDF(1700KB) ( 157 )  
    计量指标
    综述
    慢性肾功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饮食管理
    程立新 张学勇 刘 涛
    2004 (8):  450-453. 
    摘要 ( 414 )   HTML ( 0 )   PDF(4148KB) ( 174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脊髓栓系综合征致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
    魏 昆 鸟 李慧妍 李 涛
    2004 (8):  453-453. 
    摘要 ( 366 )   HTML ( 0 )   PDF(943KB) ( 133 )  
    计量指标
    综述
    尿毒症毒素研究进展与血液吸附的再应用
    李 洪 综述 黄烈诚 审校
    2004 (8):  454-458. 
    摘要 ( 384 )   HTML ( 0 )   PDF(4370KB) ( 143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液灌流抢救超大剂量氯丙嗪中毒1例
    叶贤伟 曾 晖 谭文京 叶 婷 杨宇清 温步优
    2004 (8):  458-458. 
    摘要 ( 709 )   HTML ( 1 )   PDF(975KB) ( 166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毒鼠强中毒16例
    赵景波 张丽君 张王亮
    2004 (8):  459-460. 
    摘要 ( 347 )   HTML ( 0 )   PDF(1788KB) ( 144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通路狭窄液体加压扩张血管16例
    郑 宏 王养民 武 明 张国芳
    2004 (8):  461-461. 
    摘要 ( 346 )   HTML ( 0 )   PDF(822KB) ( 172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
    杨秀芹 孙玉兰
    2004 (8):  462-462. 
    摘要 ( 355 )   HTML ( 0 )   PDF(910KB) ( 182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成功抢救急性苯酚中毒1例
    张杏棉 刘丽敏
    2004 (8):  463-463. 
    摘要 ( 374 )   HTML ( 0 )   PDF(878KB) ( 143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治疗红皮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3例
    由希雷 王庆树 徐 杰 袁红岩 王 静 李家瑞 陆燕欣 任新生
    2004 (8):  464-464. 
    摘要 ( 383 )   HTML ( 0 )   PDF(890KB) ( 147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