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4年, 第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2-19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述评
    医院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
    张宝库
    2004 (2):  59-62. 
    摘要 ( 356 )   HTML ( 0 )   PDF(4016KB) ( 153 )  
    计量指标
    “入世”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影响
    史新力
    2004 (2):  63-63. 
    摘要 ( 350 )   HTML ( 0 )   PDF(1845KB) ( 142 )  
    计量指标
    论著
    不同透析方案对透析患者瘦素水平和营养状况影响的对比研究
    刘子栋 王 丽 焦桂华 康 娜 李宏伟 陈 王 月 张赐美
    2004 (2):  64-67. 
    摘要 ( 567 )   HTML ( 0 )   PDF(3278KB) ( 158 )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方案维持透析患者瘦素水平的差别。 方法 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5例,分为HD组与HD/HDF组,HD组进行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HD/HDF组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同HD组,每月一次血液透析滤过(HDF)代替HD。对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分别于HD、HDF前抽取自凝血检测瘦素、透析后查瘦素。并于HD、HDF开始5min后留取透析器入口及出口处血标本送检,检测瘦素浓度,计算溶质清除率。血清瘦素浓度测定采用ELISA法。透析后瘦素经超滤量校正,前后配对 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健康对照组、 HD组、HD/HDF组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HD前后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HDF后瘦素水平明显下降。透析前HD/HDF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HD组。HDF中瘦素清除率显著高于HD[(27.6±19.8)ml/min vs (4.87±28.40)ml/min, P<0.001],透析前后下降率 HDF组明显高于HD组[(29.33±20.21)% vs (5.14±36)%, P<0.005]。 HD/HDF组患者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及营养状况调查表积分均优于HD组,并且HD/HDF组EPO用量和输血量低于HD组。 结论 HDF能有效清除瘦素,HD不能。一定程度的瘦素水平升高是营养状况改善的表现。
    计量指标
    适合中国人的理想腹膜透析剂量—6L/d与8L/d的比较
    王 鑫 汪 涛
    2004 (2):  68-72. 
    摘要 ( 652 )   HTML ( 0 )   PDF(5197KB) ( 192 )  

    NKF-DOQI 推荐,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适宜的腹膜透析剂量应使总Kt/V至少 达到每周2.0。而在我国香港,患者应用较低的透析剂量,预后优于西方国家的患者。目的 探讨适合中国人的理想腹膜透析剂量。方法 利用尿素动力学模型,在氮平衡的基础上,比较每天透析6L和8L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各项判断指标。结果 26例每天透析6L和45例每天透析8L的患者参与此项研究。6L组患者蛋白质摄入(DPI)和蛋白分解率(nPCR)分别为(0.91±0.36)g/kg/d和(0.89±0.24)g/kg/d,处于氮平衡状态,实际Kt/V和理论Kt/V无显著差异;8L组患者DPI和nPCR分别为(0.79±0.22)g/kg/d和(0.86±0.15)g/kg/d,处于负氮平衡,实际Kt/V高于理论Kt/V。6L组患者尿量较多[6L,(635±591)ml/d vs 8L,(269±352)ml/d],而超滤量较少[(463±512)ml/d vs (862±415)ml/d],但总的体液的排出量[6L, (1098±523)ml/d vs 8L, (1131±451)ml/d]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紊乱、酸中毒的纠正和生活质量、营养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患者目前的饮食蛋白摄入水平下,每天6L的透析剂量能够满足小分子溶质清除。随着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消失和尿量的减少,在充分限制水钠的前提下,如果透析6L/d不能有效的获得理想的超滤量时,应注意相应使用高浓度透析液或增加透析剂量以维持机体的容量平衡。

    计量指标
    血容量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周亦伦 刘惠兰 段晓峰 姚 英 孙 懿 刘 群 张香玲
    2004 (2):  73-77. 
    摘要 ( 547 )   HTML ( 1 )   PDF(4230KB) ( 197 )  
    目的 观察透析过程中在线监测相对血容量( RBV)变化对预测和防止透析中低血压及调整透析 患者干体重的作用。方法 监测1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RBV、血压、心率的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同步测定下腔静脉宽度(IVCD)及心脏参数。结果 透析结束时RBV变化范围在78.9%~102.6%,在有和无症状性低血压的透析过程最低血容量(mRBV)有显著差别[(84.41±3.85) v (87.38±4.66)%, P=0.01], RBV与超滤量及心率变化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293,-0.359; P<0.01); IVCD变化率与RBV变化呈线性相关(r=0.311, P<0.05);透析结束时 RBV降低小于5%的患者经下调干体重高血压好转。结论 尽管血液透析过程中RBV变化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RBV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故血容量监测对预测和防止低血压具有一定作用,此外对判断干体重的高估也有辅助作用。
    计量指标
    三种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清除的对照研究
    娄探奇 王 成 石成刚 陈珠江 唐 骅 刘 迅
    2004 (2):  78-81. 
    摘要 ( 559 )   HTML ( 0 )   PDF(3255KB) ( 202 )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清除。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P组、HDF组、HD组,A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F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①AP组患者治疗后血leptin从(15.59±13.25)μg/L降至(9.72±10.11)μg/L,单次清除率为39.92%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② HDF组患者治疗后血leptin从(18.89±14.93)μg/L降至(15.48±11.32)μg/L,经校正后leptin/Hct从(66.51±53.87)μg/L降至(50.33±41.30)μg/L,单次清除率为9.79%,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③ HD组治疗后血leptin从(16.08±12.09)μg/L降至(15.60±11.24)μg/L,经校正后leptin/Hct从(58.47±47.37)μg/L降至(54.52±39.38)μg/L,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①树脂吸附能有效清除 leptin,单次清除率达39.92%,清除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②血液透析滤过也能清除leptin。③血液透析不能有效清除leptin。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并发症临床分析
    姚 峥 贾 强
    2004 (2):  82-84. 
    摘要 ( 503 )   HTML ( 0 )   PDF(2525KB) ( 186 )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 (PD)患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12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与32例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检测每位腹膜透析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胆固醇(TCH),测量血压,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结果 两种透析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且心力衰竭、高血压、感染和营养不良为其主要并发症。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心力衰竭组和感染组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及血红蛋白分别明显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和非感染组( P<0.01),心力衰竭组和感染组普遍存在血压偏高,心脏增大,心肌缺血,和射血功能减低(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感染和营养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死亡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与血液透析并发症类似。
    计量指标
    低钙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刘俊铎 张阿芳 宋文利
    2004 (2):  85-86. 
    摘要 ( 550 )   HTML ( 0 )   PDF(2462KB) ( 173 )  
    目的 探讨低钙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 性观察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单次高钙透析 (透析液钙1.75mmol/L)、 单次低钙透析 (透析液钙 1.25mmol/L)前后及持续低钙透析1个月后(2~3次/周,4小时/次)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单次高钙透析4小时后血钙水平明显升高[(2.18±0.15)mmol/L vs (2.35±0.08)mmol/L],iPTH水平没有明显变化[(191.41±108.19)ng/L vs (190.41±93.50)ng/L]。②单次低钙透析4小时后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20±0.13)mmol/L vs (2.22±0.17)mmol/L)],但iPTH显著升高[(186.05±106.24)ng/L vs (210.04±113.46)ng/L)]。③持续低钙透析1月后血钙水平没有变化[(2.20±0.13)mmol/L vs (2.23±0.11)mmol/L],iPTH有明显升高[(186.05±106.24)ng/L vs (229.98±120.20)ng/L]。结论 低钙透析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加剧尿毒症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中C型利钠肽、心脏扩张肽的连续动态观察
    李少华 李天惠 张庭松 潘 丽 何美琼
    2004 (2):  87-90. 
    摘要 ( 513 )   HTML ( 0 )   PDF(3229KB) ( 178 )  

    目的 通过对血液透析过程中 CNP(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DN(cardiodilatin)的连续动态 观测,对单次血液透析的影响作出评估。方法 选取2000年6月~2001年8月在我中心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全部患者18例,透析前血肌酐>500μmol/L,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9~74岁(平均48.4岁),血液透析时间2个月~55个月(平均17个月),每次血液透析5小时,每周2~3次;血液透析器为德国Braun HE1400,血液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随机观测30次血液透析过程,选取血液透析开始前、血液透析治疗第1、2、3、4小时及血液透析结束时(第5小时)共6个时间,记录血压及采取血标本。用放免法检测CNP及CDN。数据按血液透析中标本采取时间分为6个组进行自身组间对照,因素间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CNP正常参考值14.40~25.52ng/L[(19.96±5.56)ng/L]。血液透析前较血液透析中各组均低,有显著性差异;血液透析过程中及血液透析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②CDN正常参考值210~260ng/L。从均数上显示血液透析前、透析后较高,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透析中降低,透析中各组均数均在正常参考值内,各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相关分析显示CNP与收缩压、CNP与舒张压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及血液透析影响了血浆内多种血管活性肽的变化。CNP值高于正常参考值,血液透析过程中浓度逐渐升高;CDN血液透析前、透析后较高,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透析中降低,透析中各组均数均在正常参考值内。CNP与收缩压、CNP与舒张压呈正相关。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王 伟 刘 莉 杨福华
    2004 (2):  91-93. 
    摘要 ( 569 )   HTML ( 0 )   PDF(2441KB) ( 160 )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情况。方法 使用美国产Century 2000型心电分析仪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心律失常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采用时域指标,观察其变化特点,同时根据透析前后尿素氮计算Kt/V。结果 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正常对照组40例自主神经张力的所有指标如SDNN、SDANN、rMSDD、PNN50有差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大于60岁14例与小于60岁组在总的张力水平指标SDNN及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指标SDANN有差异,但反映副交感神经张力的指标rMSDD、PNN50两组没有差异,而两组KT/V没有差异。心律失常发生方面,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40例对照组在室性期前收缩上有差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无差异。32例透析患者中大于60岁14例与小于60岁18例在室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有差异,室上性心动过速无差异。结论 维持性透析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老年透析患者与低龄透析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张力的差别,副交感神经张力没有差别。维持性透析患者尤老龄透析患者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心律失常。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血管紧张素II对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王俭勤 韦 洮 于仲元
    2004 (2):  94-96. 
    摘要 ( 852 )   HTML ( 0 )   PDF(2303KB) ( 140 )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AgII)对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RIF )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 养的HRIF经鉴定后,利用3H -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AgII 对HRIF DNA合成、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①AgII 10-10M至10-6M均增加了HRIF3 H-TDR掺入率,第1、3天呈剂量依赖关系(γ1=0.709, P<0.010; γ3=0.806, P<0.010)。② AgII(10-8M至10-5M)明显促进了HRIFG1期向S期转化( P<0.01)。结论 AgII能够直接诱导HRIF细胞的增殖。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CVVH 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王欣芳 赵显国 栗河莉 李素珍 张宏涛
    2004 (2):  97-98. 
    摘要 ( 348 )   HTML ( 0 )   PDF(1629KB) ( 136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效果分析
    余海峰 郑美华 杨 希 李春胜 邓晓燕 陈军斌
    2004 (2):  99-99. 
    摘要 ( 364 )   HTML ( 0 )   PDF(943KB) ( 129 )  
    计量指标
    可调钠+低温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防治
    施锦治 陈卡斌 沈伟玲 曾丽群 吴美娇 陈桂英 朱良伟 洪泉生
    2004 (2):  100-101. 
    摘要 ( 714 )   HTML ( 0 )   PDF(1680KB) ( 143 )  
    计量指标
    中分子的研究进展及总量测定
    王占仁 国建琴 张秀敏 肖应庆
    2004 (2):  102-103. 
    摘要 ( 333 )   HTML ( 0 )   PDF(1770KB) ( 140 )  
    计量指标
    尿毒症毒素与心血管病变
    谭若芸 综述 王笑云 审校
    2004 (2):  104-106. 
    摘要 ( 337 )   HTML ( 0 )   PDF(3053KB) ( 138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生物毒素中毒80例
    张祥文 夏进标 钟文旗
    2004 (2):  107-108. 
    摘要 ( 299 )   HTML ( 0 )   PDF(1865KB) ( 129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周 蓉
    2004 (2):  109-110. 
    摘要 ( 345 )   HTML ( 0 )   PDF(1777KB) ( 158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鱼胆中毒致急性肾衰竭2例报告
    佟建林 张晓红
    2004 (2):  110-110. 
    摘要 ( 439 )   HTML ( 0 )   PDF(884KB) ( 120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血液透析患者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症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胡艳芳 刘会玲 王淑新 张爱美 张云美
    2004 (2):  111-112. 
    摘要 ( 379 )   HTML ( 0 )   PDF(1852KB) ( 133 )  
    计量指标
    对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王 辉 邵玉萍 王艳玲 宋 平
    2004 (2):  113-114. 
    摘要 ( 302 )   HTML ( 0 )   PDF(1797KB) ( 143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尿毒症持续性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舞蹈症1例
    张雪锋
    2004 (2):  114-114. 
    摘要 ( 316 )   HTML ( 0 )   PDF(924KB) ( 148 )  
    计量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尿毒症透析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张 冰 陆志华
    2004 (2):  115-116. 
    摘要 ( 323 )   HTML ( 0 )   PDF(1742KB) ( 141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