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4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1-19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述评
    应用个体化透析液成分的重要性
    张 凌
    2004 (1):  1-4. 
    摘要 ( 440 )   HTML ( 0 )   PDF(4125KB) ( 225 )  
    计量指标
    论著
    手鼻烟窝部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沈东波 李冰贤 陈凤娇 谢广兰 周雪珍 孙爱丽
    2004 (1):  5-8. 
    摘要 ( 558 )   HTML ( 0 )   PDF(3479KB) ( 217 )  
    目的 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
    16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分别为鼻烟窝部83例,前臂远端腕部86例( Cimino瘘),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近远期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在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上无显著差异( P>0.05)。鼻烟窝瘘和 Cimino瘘的通畅率分别为:4周96.4%和95.3%(P>0.05),1年为92.6%和80.7% (P<0.05),2年为86.7%和72.2% (P<0.05),3年为81.4%和63.0%(P<0.05)。鼻烟窝瘘及Cimino瘘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8.6% 和 37.0% ( P<0.05),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4.3% 和30.1%(P<0.05)。 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保留了近端血管以备重建内瘘,是血液透析最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计量指标
    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
    冯亚高 魏军祥 梁保中 李庆周
    2004 (1):  9-11. 
    摘要 ( 546 )   HTML ( 0 )   PDF(2672KB) ( 198 )  
    目的 探讨应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小血管吻合法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门诊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形成内瘘44例。结果 术后44例中42例内瘘通畅良好,1例因术后血管危象而失败行二次手术后内瘘通畅,1例因血流量不足放弃使用,42例使用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3~28个月,最多已穿刺达200余次,内瘘使用仍良好。结论 采用梯形对称二等分叶法吻合头静脉桡动脉建立内瘘术,操作简便,吻合速度快,成功率高,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理想方法。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硬化症1例报道
    余海峰 邓晓燕 陈军斌 郑美华
    2004 (1):  11-11. 
    摘要 ( 381 )   HTML ( 0 )   PDF(924KB) ( 142 )  
    计量指标
    论著
    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和温度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影响的机制研究
    李保春 崔若兰 郭志勇 许 静 翟振燕
    2004 (1):  12-14. 
    摘要 ( 579 )   HTML ( 1 )   PDF(2037KB) ( 199 )  

    目的 探讨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 (mass transfer area coefficient,KoA)影响的机制。方法 Syntra 160 的空心纤维密封端被分为4个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的面积相同。每次将4个同心圆的3个用Eposy密封。血流量选择为12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800、1000ml/min。体外条件下,将空心纤维透析器分成四个等面积同心圆,直接测定不同区域的KoA;并用MRI方法定量测定透析器不同部位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的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透析侧液体流量(Qd)的增加,KoA值在不同的等面积同心圆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不变。MRI证明不同部位同心圆的透析液流量相近,Qd增加,各同心圆透析液流量所占透析液总流量比例不变。结论 溶质的KoA值随透析液流量增加而增加可能是由于透析液侧的液体不流动层减薄所致。

    计量指标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状况比较
    甘红兵 陈孟华 汪 涛
    2004 (1):  15-17. 
    摘要 ( 534 )   HTML ( 0 )   PDF(2395KB) ( 160 )  
    目的 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所有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的患者容量负荷状况,分析容量负荷与24小时超滤量、尿量等的关系。结果 2002年5月至7月间共58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DNESRD) 20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NDNESRD) 38例。两组患者年龄、身高、性别分布以及尿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NESRD 组体重、透析液糖浓度、糖总量、透析液总量、超滤量及总清除量均大于NDNESRD 组,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DNESRD 组水肿程度较NDNESRD 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DNESRD 与NDNESRD两组患者均存在容量超负荷状况,DNESRD组尤为严重。腹膜透析患者应严格限制水盐的摄入,维持良好的水平衡。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系统炎症反应的相关关系
    姚 英 刘惠兰 张香玲
    2004 (1):  18-20. 
    摘要 ( 544 )   HTML ( 1 )   PDF(2414KB) ( 159 )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系统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 选择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分为两组:Alb<40g/L组和Alb≥40 g/L 组,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b<40g/L组IL-6、hs-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Alb≥40g/L组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多元回归分析在矫正了年龄的影响后, IL-6是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系统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提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与存在的系统炎症反应有关。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滤过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观察
    何朝生 梁馨苓 史 伟 刘双信 叶智明 梁永正 陈纪言
    2004 (1):  21-23. 
    摘要 ( 549 )   HTML ( 0 )   PDF(2778KB) ( 164 )  

    目的 探讨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造影后立即给予预防性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 能否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方法 对我院1995~2003年56例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造影剂(碘普罗胺)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5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26例)于造影后立即给予12~16小时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单次治疗,分析此两组患者造影后的肾功能的变化、需要暂时肾替代治疗的频率、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 结果 常规治疗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14/30(47%),而血液透析滤过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 2/26(8%)(P<0.01),常规治疗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的发生率为 10/30 (33%),而血液透析滤过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 1/26 (4%)(P<0.05),常规治疗组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的发生率为 14/30(47%),血液透析滤过组为1/26 (4%)(P<0.01),常规治疗组住院死亡率为 3/30(10%),而血液透析滤过组住院死亡率为1/26(4%)(P<0.05)。结论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给予预防性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有效地阻止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计量指标
    Kt/V值测定研究
    苏 伟 郭宝茹 尚有全 高惠玲
    2004 (1):  24-26. 
    摘要 ( 556 )   HTML ( 0 )   PDF(2593KB) ( 202 )  
    目的 探讨在实际临床应用中Kt/V值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国人分别根据单室与双室模型所测定BUN及Kt/V值(Kt/Vsp与Kt/Vsq)间的差异以及复用透析器对Kt/V值的影响。 方法 18例规律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共测定Kt/V值42例次。观察比较Kt/Vsp(单室模型Kt/V)与Kt/ Vsq (双室模型Kt/V)、BUNsp(单室模型BUN)与BUNsq(双室模型BUN)间的差别,以及不同复用次数透析器对Kt/V值的影响。 结果 国人单室模型与双室模型的Kt/Vsp与Kt/Vsq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前者均值较后者高0.145。 BUNsq值是BUNsp值的111.6%。透析器分别复用1~2次组与未复用透析器组相比其Kt/V 值无显著性差别(P> 0.05)。 结论 Kt/Vsp 与 Kt/Vsq 间有显著性差异, 但较国外报道的差异小(0.145对0.200)。BUNsq与BUNsp的差异也较国外明显为低(111.6%对170.0%)。复用透析器1~2次对Kt/V值无明显影响。每周透析两次需要较每周透析3次更高的Kt/V值。
    计量指标
    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解汝娟 王 明 吴红赤 孙淑芳
    2004 (1):  27-29. 
    摘要 ( 956 )   HTML ( 0 )   PDF(3466KB) ( 172 )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健康人群血清瘦素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择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连续血液透析三次后)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于空腹取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瘦素水平,同时检测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等。结果 正常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 BMI)呈明显正相关 (P<0.05),且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分别高于男性(P<0.05);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液透析组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等无相关性,血液透析组的肌酐、尿素氮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血液透析后的血清瘦素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尿毒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与患者营养不良无明显相关关系;血液透析无法对瘦素起到清除作用。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对血液透析患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影响
    孟建中 宋 平 李丹丹 徐 锐 肖鹏云
    2004 (1):  30-32. 
    摘要 ( 518 )   HTML ( 0 )   PDF(3860KB) ( 162 )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长期采用铜仿膜(CU)和聚砜膜(PSU)透析患者外周血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表达。结果 MHD患者血浆 AOPP 水平明显增加(P<0.05),其中CU 组为(81.7±7.1) ng/ml;PSU 组为 64.5±7.3)ng/ml,与正常对照组(49.3±6.1)ng/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而PSU组与CU组相比,外周血AOPP 水平明显下降(P<0.05)。CXCR2在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无表达,而在尿毒症未透析组及血液透析组均有表达,其中未透析组表达较低,而血液透析组表达较高,CU膜血液透析组较PSU血液透析组表达要高( P<0.05)。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U组与PSU组内AOPP水平与CXCR2表达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6409与0.583,P<0.05)。结论 血液透析通过血液-透析膜间相互反应,导致细胞内环境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外周血 AOPP水平明显增高;而增高的AOPP水平可活化单核细胞,表达CXCR2增多。然而不同透析膜对MHD患者AOPP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影响有所不同,这些变化可能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9例报道
    马尚民 高 杨
    2004 (1):  33-33. 
    摘要 ( 406 )   HTML ( 0 )   PDF(1010KB) ( 208 )  
    计量指标
    人工肝
    人工肝支持联合肝移植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探讨
    陈绛青 何金秋 傅华群 吕定英 方 路 涂明汉 陈 芳 祁红霞 张晓清
    2004 (1):  34-35. 
    摘要 ( 836 )   HTML ( 0 )   PDF(7966KB) ( 173 )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移植治疗重型肝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血浆置换和持续 性血液透析滤过两种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本例肝移植的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过渡支持,3天后成功等到供体肝移植。结果 本例经人工肝支持治疗,肝衰竭得到较好控制,最后肝移植取得成功。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等待肝移植的重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过渡支持作用,肝移植是彻底纠正肝衰竭的最可靠手段。

    计量指标
    论著摘要
    透析相关性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付文成 叶朝阳
    2004 (1):  36-38. 
    摘要 ( 416 )   HTML ( 0 )   PDF(2422KB) ( 180 )  
    计量指标
    床旁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赵显国 张宏涛 李素珍 粟河莉 王欣芳
    2004 (1):  39-40. 
    摘要 ( 402 )   HTML ( 0 )   PDF(1609KB) ( 164 )  
    计量指标
    On-line机行血液透析滤过两种稀释模式效果的临床观察
    易铁钢 祁爱蓉 程淑碧
    2004 (1):  41-42. 
    摘要 ( 400 )   HTML ( 0 )   PDF(2477KB) ( 142 )  
    计量指标
    综述
    医用血液净化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郭 锐 贾凌云 冯红芹 邹春毅
    2004 (1):  43-47. 
    摘要 ( 464 )   HTML ( 0 )   PDF(5245KB) ( 17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同种异体肾移植组织配型管理软件
    张治国 周 健 王光策 闫天中 彭万岭 陈 辉 指导人:夏穗生
    2004 (1):  48-49. 
    摘要 ( 442 )   HTML ( 0 )   PDF(1504KB) ( 161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高 岩 邓会英 郝门英 李颖杰
    2004 (1):  50-51. 
    摘要 ( 428 )   HTML ( 0 )   PDF(1940KB) ( 165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治疗毒蕈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王 玲 吴笑颖 李 娜 于文华
    2004 (1):  52-53. 
    摘要 ( 417 )   HTML ( 0 )   PDF(1654KB) ( 134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翟春兰 张 力
    2004 (1):  54-55. 
    摘要 ( 428 )   HTML ( 0 )   PDF(2056KB) ( 134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周 华
    2004 (1):  56-56. 
    摘要 ( 386 )   HTML ( 0 )   PDF(1069KB) ( 176 )  
    计量指标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维生素E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袁自静 朱 江
    2004 (1):  57-57. 
    摘要 ( 434 )   HTML ( 0 )   PDF(963KB) ( 165 )  
    计量指标
    手术造瘘诱发对侧穿刺致损伤性桡动-静脉瘘1例
    王 方 贾志新 张慧卿 刘 霞
    2004 (1):  58-58. 
    摘要 ( 432 )   HTML ( 0 )   PDF(993KB) ( 159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