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4-08-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共识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1 版)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液净化通路学组
    2014 (08):  549-55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1
    摘要 ( 265 )   PDF(502KB) ( 531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高频超声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徐岩 张月月 许瑞瑞
    2014 (08):  559-56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2
    摘要 ( 239 )   HTML ( 0 )   PDF(364KB) ( 231 )  
    目的:以高频超声探求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前及不同透析时间段的肱动脉、腘动脉内皮功能指标,评价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上、下肢血管内皮功能及随透析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据原发病选择糖尿病肾病(DKD)与非糖尿病(NDKD)患者作为受试者,并分别据透析年限分为透析前组( -preHD ),透析12月组(-12),透析36月组(-36),每组20例,正常对照(NC)组20例。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扩张系数(DC),僵硬度(SD),肱动脉及腘动脉血管基础状态及加压后血管内径,并计算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结果:①肱动脉FMD(%)、腘动脉FMD(%)、肱动脉DC值,NC组、DKD-preHD组、DKD-12组、DKD-36组相比逐渐减低,肱动脉SD值、肱/腘动脉FMD差值(%)逐渐增加,DKD-36组较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②肱动脉FMD(%)、腘动脉FMD(%)、肱动脉DC值,NDKD-preHD组、NDKD-12组、NDKD-36组相比逐渐减低,肱动脉SD值逐渐增加、肱/腘动脉FMD差值(%),NDKD-36组较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③各组受试者,腘动脉FMD(%)明显低于肱动脉FMD(%),差异显著(P<0.05);④组间比较提示,DKD患者肱动脉DC值,肱、腘动脉FMD(%)值小于NDKD?组,SD值大于NDKD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程度较其他原发病患者更为严重,且随透析年限延长继续恶化;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及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均较肱动脉进展快,且糖尿病肾病组进展更快。
    计量指标
    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
    王彩萍 韦先进 周富明 费德升 张忠贤 张雪锋 丁伟伟
    2014 (08):  563-565.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3
    摘要 ( 271 )   HTML ( 0 )   PDF(368KB) ( 374 )  
    目的研究低温联合钠曲线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26 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钠曲线透析、低温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每一患者均行3 种透析模式的单盲交叉治疗,连续治疗8 次。分析治疗期间患者体质量、血压、肾功能、电解质等的变化,以及自觉症状等。结果在联合透析模式患者头晕出汗、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模式(χ2分别为8.980,11.160,7.100,P<0.05)。方差结果分析,除联合模式对舒张压无影响外(F =2.08,>0.05),其它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F 值10.240~26.640,P<0.01)。相比其它2 种模式,低温模式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相对较大。透析后血钠在钠曲线和联合透析模式时略有增高,低温模式透析后血钠明显低于联合模式(t=2.360,P<0.05)。结论低温联合钠曲线模式对患者透析中的血压影响小,更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且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
    计量指标
    中心静脉半永久置管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影响
    陈凤锟 李冀军 赵长征
    2014 (08):  566-56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4
    摘要 ( 232 )   HTML ( 0 )   PDF(421KB) ( 242 )  
    【摘要】 目的 有研究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相对于内瘘存在更重的炎症状态,而炎症又是加重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患者的贫血相关指标,了解通路对肾性贫血治疗产生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配对设计。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持续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半永久置管组和内瘘组,按照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及通路使用时间共配成14例对子。记录其在观察期内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及超敏C反应蛋白(SCRP)等指标,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匹配较好(P>0.05)。观察期内两组Hb水平无差异(P=0.210),但半永久置管组EPO的月平均用量高于内瘘组(691.022±141.763 vs. 533.198±174.558U/Kg/月,P=0.014)。对两组白细胞计数(WBC)、SCRP等指标的比较没有发现差异(P>0.05),而半永久置管组通路感染住院次数和天数高于内瘘组(P=0.034,0.035)。 结论 为维持大致相同的Hb水平,比较使用内瘘的MHD患者,半永久置管患者需要注射更大剂量的EPO,故血管通路与肾性贫血的EPO治疗可能存在联系。本研究对其原因尚不能提出明确答案,需要今后扩大样本并进行更严格的前瞻性研究。
    计量指标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刘兰梅 张宏庆 杨淑玲
    2014 (08):  570-57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5
    摘要 ( 247 )   HTML ( 0 )   PDF(388KB) ( 445 )  
    【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并分析AVFB对心血管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HD)通路的患者45例(HD组),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采用透析监测仪监测AVFB。HD组在监测AVFB前取透前血标本,对照组血标本取自门诊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CRP、TNF及IL-6水平。对患者随访12个月,并记录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血透前,HD组CRP、TNF及IL-6水平分别为 (4.85±1.32)mg/L、(1.29±0.14)ng/L和(2.41±0.5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49±0.27)mg/L、(0.56±0.33)ng/L和(1.17±0.1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内,共10例(22.22%)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且发生心血管疾病患者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6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关分析表明,AVFB与IL-6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当AVFB大于1067.25ml/min时,血透患者心血管发病率较高。结论: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与IL-6呈正相关,且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能够通过IL-6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计量指标
    不同缓冲剂碳酸盐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血钙的影响
    韩雪 丁嘉祥 郭王 刘静 刘文虎
    2014 (08):  573-57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6
    摘要 ( 304 )   HTML ( 0 )   PDF(361KB) ( 288 )  
    目的比较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和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血钙的影响,为临床选用最佳透析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 例透析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前3 周使用枸橼酸透析液,透析液钙浓度依次是1.75mmol/L(DCa1.75)、1.5mmol/L(DCa1.5)和1.25mmol/L (DCa1.25)。后3 周使用醋酸透析液,依次是DCa1.75、DCa1.5、DCa1.25。比较使用不同透析液透析前后患者血清总钙(tCa)、离子钙(iCa)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①DCa1.75 时,2 种透析液均使患者透析后tCa、iCa 升高,对透析后MAP 无影响。②DCa1.5 时,醋酸透析液使透析后tCa、iCa 升高,枸橼酸透析液对透析后tCa、iCa 无影响,二者对透析后MAP 无影响。③DCa1.25 时,枸橼酸透析液使透析后tCa、iCa 降低,MAP 由(97±16)mmHg 降至(86±21)mmHg (P<0.05)。使用醋酸透析液患者透析后tCa 降低,而iCa、MAP 无变化。结论DCa1.5 的枸橼酸透析液对透析患者血清tCa、iCa水平及MAP 影响最小。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透患者水盐控制行为分阶段转变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张真真 崔文英 王艳玲 计丹英 孙柳
    2014 (08):  577-57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6.007
    摘要 ( 146 )   HTML ( 0 )   PDF(391KB) ( 174 )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水盐控制行为的阶段变化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探讨社会支持对患者水盐控制行为转变的影响,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行为阶段转变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104 名门诊MHD 患者的水盐控制行为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患者水盐控制行为阶段分布为无意识阶段16%、有意识阶段10%、准备阶段19%、行动阶段14%、维持阶段40%。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36.35±10.67 高于全国常模(34.56±3.73),不同行为阶段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8 P<0.05),同时婚姻状况也影响患者的水盐控制行为(χ2=6.359,P<0.01)。结论MHD 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其水盐控制行为阶段。处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患者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水平更高,血液透析护士提供水盐控制指导和干预时应重视社会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影响。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个体化运动疗法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吴永耀,夏敏,曹盛盛,余峰,童芬芳,刘晓珍,高朝银,郑敏琼
    2014 (08):  580-58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
    摘要 ( 329 )   HTML ( 0 )   PDF(470KB) ( 581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期间运动锻炼对患者心脏功能、运动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9 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4),对照组(n=35)。采用相同透析方案,运动组采用卧位蹬车锻炼;对照组行简单的伸展动作2 组分别在锻炼前及锻炼12 周后,对心功能、运动能力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分别对2 组指标变化差异进行比较。结果2 组间各项基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12 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运动锻炼组,运动能力各项指标(6min 步行距离、1min 起坐次数及握力均明显增加[(359±132)m比(441±134.7)m;(25.6±7.3)次/min 比(31.1±9.6)次/min;(28.6±9.0)kg 比(37.8±12.9)kg;P<0.001],而上下22 阶耗时及起坐10 次耗时明显减少[(30.2±8.3)s 比(27.3±7.3)s;(25.2±7.2)s 比(21.5±6.8)s P<0.05)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及心胸比均呈现一定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无运动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动疗法短期内即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且安全性好,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心功能的改善不明显,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经一步证实。
    计量指标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应用现状
    李剑莹 郝丽
    2014 (08):  585-58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9
    摘要 ( 265 )   HTML ( 1 )   PDF(342KB) ( 1636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疫苗临床应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胡婷 张红梅
    2014 (08):  589-591.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0
    摘要 ( 144 )   HTML ( 0 )   PDF(322KB) ( 412 )  
    计量指标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介入治疗
    詹申 杨涛 张丽红 刘丽芳 王玉柱
    2014 (08):  595-597.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12
    摘要 ( 357 )   HTML ( 4 )   PDF(610KB) ( 771 )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方法 20例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对比PTA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表现、透析血流量及血管造影改变。结果 所有病例经PTA治疗后,狭窄段明显扩张,透析血流量大于220ml/min,经造影证实狭窄小于30%。结论 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近期效果明显。
    计量指标
    血管成形术治疗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狭窄
    石波 庄百溪
    2014 (08):  598-60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13
    摘要 ( 270 )   HTML ( 1 )   PDF(567KB) ( 276 )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 年7 月至2013 年2 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37 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经肱动脉顺行穿刺,行前臂动脉造影检查及动静脉内瘘狭窄血管段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结果37 例患者中34 例成功进行了血管成形治疗,术后造影显示血管狭窄消失,术后透析血流量大于250ml/min,满足血液透析需求,技术成功率及临床成功率均为91.9%,术后平均随访12.3 个月, 3、6 和12 个月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4.2%、88.5%和78.3%,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甚至可作为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首选方法。
    计量指标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研究进展
    金飞英 常立阳
    2014 (08):  601-60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14
    摘要 ( 202 )   HTML ( 0 )   PDF(278KB) ( 805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状况及与死亡的关系
    卜彦屏 吴甫民
    2014 (08):  604-60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15
    摘要 ( 266 )   HTML ( 0 )   PDF(457KB) ( 255 )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的达标情况、动态变化及其与死亡的关系。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纵向调查,2012 年1~12 月北京航天总医院肾内科HD 患者。据K/DOQI 指南,评估血清钙、磷、iPTH 达标情况及动态变化。结果92 例HD 患者纳入研究。研究期间,79 例存活,13 例死亡,其中7 例死于心血管事件,6 例死于脑血管事件。92 例患者,从基线开始的5 次评估中,校正钙达标率波动大(17.7%~29.1%,P<0.05);血磷达标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4.5%~29.1%,P>0.05);iPTH 达标率有改善趋势(29.3%~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维生素D 或磷结合剂使用率无明显变化(P>0.05)。钙磷二者均达标(7.6%~13.0%)或者钙磷iPTH 三者共同达标率(1.3%~4.3%)低。高磷组iPTH 水平高于血磷<1.78mmol/L 组(P<0.05);全部5 次评估,透析龄≥18months 组iPTH 水平明显高于透析龄<18months 组(P<0.05),iPTH 水平在血钙<2.10mmol/L 与血钙≥ 2.10 mmol/L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长透析龄(OR =1.052,95%CI 1.017~1.069),合并心脑血管事件(OR =252.17, 95%CI 11.54~550.8)与死亡风险正相关,高血清白蛋白与死亡风险负相关(OR =0.700,95% CI 0.506~0.969)。钙磷iPTH 达标状态对患者死亡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航天总医院肾内科HD 患者校正钙、血磷及iPTH 持续达标率低,随时间发展无明显改善。高磷和长透析龄影响iPTH 达标。未发现钙、磷及iPTH达标状态对HD 患者死亡有显著影响。
    计量指标
    病例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持续发热
    朱维平
    2014 (08):  609-610.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4.08.016
    摘要 ( 213 )   HTML ( 0 )   PDF(264KB) ( 302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