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8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血液透析与高血压
    吴华
    2008 (1):  1-3. 
    摘要 ( 462 )   HTML ( 0 )   PDF(456KB) ( 2214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其防治
    蔡 砺 左 力
    2008 (1):  3-5. 
    摘要 ( 631 )   HTML ( 8 )   PDF(467KB) ( 2786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的脑卒中
    彭立人
    2008 (1):  6-9. 
    摘要 ( 431 )   HTML ( 0 )   PDF(463KB) ( 723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骤停及其处理
    黄 雯
    2008 (1):  10-12. 
    摘要 ( 468 )   HTML ( 0 )   PDF(486KB) ( 435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中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
    张 凌
    2008 (1):  13-15. 
    摘要 ( 428 )   HTML ( 0 )   PDF(457KB) ( 861 )  
    计量指标
    论著
    大剂量利尿剂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
    邹贵勉 黄江燕 车文体 蒋玉红 眭维国 邹和群
    2008 (1):  16-18. 
    摘要 ( 629 )   HTML ( 0 )   PDF(591KB) ( 484 )  
    目的 为探索大剂量利尿剂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 将解放军第181医院54例尿量在200~500ml的新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27例,使用大剂量利尿剂,呋塞米片80~160mg/d或布美他尼片3~4mg/d,透析后第二天始分2次口服,透析日停用)和对照组(27例,不用利尿剂),研究开始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年龄、原发病、平均尿量、血压、心胸比等差异无显著性,平均透析间期和透析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高血压、限制水盐、控制贫血等慢性肾衰竭一体化治疗措施两组相同,观察治疗期为12个月,终点事件为死亡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比较两组平均尿量、平均透析超滤量、血压控制情况、心胸比、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研究结束时,与研究开始前相比,研究组尿量的进一步减少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4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达到干体重所需平均超滤量减少(P =0.006),高血压减轻(平均动脉压较低,P =0.02),心胸比减小(P =0.04),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8),高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研究组无患者死亡,对照组死亡3例(3/27)。结论 ESRD维持性透析患者使用大剂量利尿剂对控制水钠潴留有一定作用,使透析患者血压更容易控制,平均所需超滤量减少,内环境相对稳定,并因此减少血液透析心血管并发症,提示该疗法对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计量指标
    新型硫酸葡聚糖血脂分离系统治疗高脂血症
    赵奕华 邢昌赢 邹元国 孙启俊 戴 曦 王宁宁 刘 佳
    2008 (1):  19-22. 
    摘要 ( 704 )   HTML ( 1 )   PDF(631KB) ( 562 )  
    【摘要】目的 采用新型硫酸葡聚糖(DS)血脂分离系统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简化血脂分离工艺,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50例患者共110例次血脂分离治疗,首先用单采机采集患者高脂血浆,按10ml/kg体重采集总量(600±100)ml。然后血浆中加入静脉注射用DS作为吸附剂,Ca2+作为催化剂,DS特异性吸附LDL形成大颗粒,用离心法去除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 每次血脂分离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下降11%(6.52±0.5)和(5.8±0.4);三酰甘油下降15%(3.85±2.1)和(3.27±1.5);LDL-C 下降20%(4.03±0.86)和(3.2±0.52);HDL-C保持不变(1.13±0.28)和(1.13±0.41);白蛋白保持不变(45±5)和(45±4),过量的Ca2+被阳离子树脂柱完全吸附。结论 新型DS血脂分离系统工艺合理、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特别是治疗费用低廉,更适合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纠正血脂异常的患者。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对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
    杨 飞 钟 波 王 翠
    2008 (1):  23-25. 
    摘要 ( 654 )   HTML ( 1 )   PDF(661KB) ( 303 )  
    【摘要】目的 评估血液透析剂量和酸中毒状态分别对机体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方法 选择解放军306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检测透析前血清HCO3-,pH,血清白蛋白,标准化蛋白代谢率(PCRn),Kt/V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参试患者均为标准HCO3-透析,持续时间平均(100±37)月,排除标准为: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恶病质状态。 结果 平均年龄为(61±13)岁,Kt/V为(1.34±0.15),PCRn为(1.09±0.06)g/kg/d,血清白蛋白为(39.3±3.3)g/L,BMI为(20±2.3)kg/m2,HCO3- 为(21.0±2.4)mmol/l,pH值为(7.36±0.06)。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Rn(P<0.05)、HCO3-(P<0.05)、pH (P<0.05)显著正相关,但与Kt/V 和BM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HCO3-和PCRn显著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HCO3-浓度和PCRn对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显著性意义,而Kt/V对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影响,将参试患者分为2组,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6.9±2.3)g/L,而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 (41.1±2.8)g/L (P < 0.05);相应组PCRn分别为(1.08±0.07)g/kg/d 和(1.09±0.06)g/kg/d (P=NS)。同时结果提示血清白蛋白浓度与透析剂量无显著相关性(Kt/V范围:0.95 到1.82)。 结论 对于Kt/V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酸中毒对血清白蛋白水平为负性影响,同时与膳食蛋白摄入(通过PCRn进行评估)无关。当机体存在中度到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状态时,PCRn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膳食蛋白摄入情况,可能与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计量指标
    三种不同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患者中对血压的影响及比较
    宋 莹 刘 梅
    2008 (1):  26-28. 
    摘要 ( 654 )   HTML ( 3 )   PDF(589KB) ( 544 )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常规,低温及低温可调钠三种透析模式在血液透析高危人群中对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肾内科血液透析高危人群20例,均为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伴有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常规透析、低温加可调钠透析三种透析模式,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比较透析时出现低血压及低血压症状出现的例次数。结果 常温常规组(A组),低温常规组(B组)和低温可调钠组(C组)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0.5%,15.5%及7%,C组与A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结论 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高危人群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计量指标
    高糖透析液对大鼠腹膜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
    李建飞 刘伏友 刘 虹 彭佑铭 李 萍
    2008 (1):  29-32. 
    摘要 ( 615 )   HTML ( 0 )   PDF(698KB) ( 301 )  
    摘要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液对大鼠腹膜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生理盐水组(NS)、低糖透析液组(LG)、高糖透析液组(HG)4周后,评价腹膜的功能。VG染色镜下测量腹膜胶原组织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TGF-β1及纤连蛋白(FN)蛋白质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大鼠腹膜组织中CTGF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LGHG组与ConNS组相比较,超滤量均显著下降(P0.05)HG组与LG组比较,其超滤量明显减少(P0.05)D/Pcr的比较:HG组比ConNS组升高(P0.05) D/DO的比较:HG组比ConNS组明显下降(P0.05)LG组比Con组低(P0.05)HG组腹膜胶原厚度比与其余各组均增厚(P0.05)LG组比Con组增厚(P0.05)HGCTGF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LG组显著高于ConNS(P0.05)。在ConNS组中,TGF-β1CTGFmRNA呈低水平表达,TGF-β1CTGFmRNAHG组中表达最高(P0.05)结论 腹膜透析液尤其是高糖腹膜透析液,能明显诱导大鼠腹膜CTGF的表达增强,并促使腹膜纤维化发生。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及预防
    张彤 程滨 梅长林
    2008 (1):  33-34. 
    摘要 ( 430 )   HTML ( 0 )   PDF(464KB) ( 514 )  
    计量指标
    综述
    内皮祖细胞在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意义
    赵燕茹 倪兆慧 
    2008 (1):  35-37. 
    摘要 ( 422 )   HTML ( 0 )   PDF(461KB) ( 220 )  
    计量指标
    脑钠肽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刘 婧 孙倩美
    2008 (1):  38-41. 
    摘要 ( 454 )   HTML ( 0 )   PDF(468KB) ( 640 )  
    计量指标
    体外循环与急性肾衰竭
    夏熊芳 李 军 刘伏友
    2008 (1):  42-45. 
    摘要 ( 462 )   HTML ( 0 )   PDF(466KB) ( 1155 )  
    计量指标
    急性肾损伤定义、诊断及防治进展
    吉程程 梅长林
    2008 (1):  46-48. 
    摘要 ( 416 )   HTML ( 0 )   PDF(458KB) ( 478 )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改进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
    刘婉莹 徐 虹 杜烨辉
    2008 (1):  51-51. 
    摘要 ( 417 )   HTML ( 0 )   PDF(448KB) ( 236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单人可移动式水处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芮海荣 付 宇 王章华 赵养俊 柳淑慧 王 丹
    2008 (1):  52-53. 
    摘要 ( 421 )   HTML ( 0 )   PDF(435KB) ( 266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19例鼻烟窝部内瘘建立的临床分析
    郝 峥 孟庆毅
    2008 (1):  54-54. 
    摘要 ( 438 )   HTML ( 0 )   PDF(448KB) ( 199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非诺贝特单独治疗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临床及治疗1例报告
    宋 岩 李冀军 李学义 陈凤琨 张壹言 赵长征 李晓锐
    2008 (1):  55-56. 
    摘要 ( 470 )   HTML ( 0 )   PDF(453KB) ( 341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