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6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7-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
    北京市血液透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左 力 王 梅
    2007 (9):  465-467. 
    摘要 ( 427 )   HTML ( 0 )   PDF(260KB) ( 671 )  
    计量指标
    国内外透析登记现状
    张伟明 钱家麒
    2007 (9):  468-470. 
    摘要 ( 435 )   HTML ( 0 )   PDF(219KB) ( 605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实施血液净化质量控制有关问题
    赵显国
    2007 (9):  471-472. 
    摘要 ( 436 )   HTML ( 0 )   PDF(211KB) ( 446 )  
    计量指标
    论著
    长沙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研究
    陈 英 陈 星 彭佑铭 刘 虹 杨丽君 滕朝宇 刘伏友
    2007 (9):  473-477. 
    摘要 ( 605 )   HTML ( 0 )   PDF(365KB) ( 443 )  
    目的 了解长沙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状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透析调查表对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进行调查。选择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易于取样又能代表水处理污染情况的4点:原水、反渗水1(配制B液取样点)、反渗水2(进入透析机前取样点)、透析器入口透析液取样点,采水样进行内毒素定性和定量、游离氯定性和硬度定性3方面检测。结果 ①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有14家合格、6家不合格;游离氯完全合格;硬度有13家合格、7家不合格;②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水处理系统中双级反渗3家,单级反渗17家;18家有储水罐,2家无储水罐;A液7家自配、13家购买干粉;B液6家自配、14家购买干粉;③原水内毒素为(166.005±11.716)EU/ml,反渗水1内毒素为(0.193±0.101)EU/ml,反渗水2内毒素为(0.219±0.118)EU/ml,透析器入口透析液内毒素为(0.428±0.226)EU/ml;④双级反渗与单级反渗水处理系统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⑤水处理系统使用时间2004年后投入使用与2004年前投入使用、3年内与超过3年更换反渗透膜、3月与超过3月消毒反渗透膜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月与超过3月消毒管路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⑥管路设计方面,无死腔热消毒次环路与有死腔、无热消毒次环路双级反渗透析用水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储水罐与有储水罐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⑦ A、B液购买干粉与A、B液自配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①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与水处理系统使用年代和及时更换及消毒,以及与管路设计有无死腔、有无储水罐和A、B液配制等有关;② 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双级反渗优于单级反渗水处理系统。
    计量指标
    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分析
    林雅慧 姜国红 张东亮 刘文虎
    2007 (9):  478-480. 
    摘要 ( 661 )   HTML ( 0 )   PDF(330KB) ( 644 )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年龄、性别、绝经分组调查身高、体重、骨折、女性月经情况等资料,采用DEXA进行腰椎、股骨骨密度检测。用SSP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P<0.05);男女比较差异无明显性。腰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中青年与老年比较差异无明显性。股骨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绝经组明显高于未绝经组(P<0.01);男女比较差异无明显性。结论 MHD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性别差异小,发病年龄较早。MHD患者股骨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更严重且骨折危险性大。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焦东梅 李 伟 武尚文 唐珊珊 刘怡芝
    2007 (9):  481-483. 
    摘要 ( 839 )   HTML ( 0 )   PDF(346KB) ( 552 )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检测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ESRD患者非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和对照组的CRP、IL-6、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水平。根据CRP水平将膜透析组分为CRP≤6mg/L组和CRP>6mg/L组.并比较两组IL-6、Alb、Hb、TF、Scr的水平。结果 腹膜透析组CRP、IL-6水平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和对照组(P<0.01),腹膜透析组CRP、IL-6分别与Alb、Hb、TF呈负相关(r=-0.543~-0.379,P<0.05),与Scr无相关关系(r=0.258、0.245,P>O.05)。结论 ESRD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CRP、IL-6是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较好的预测指标,并可反映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眭维国 孙燕燕 黄 河 陈洁晶 蓝慧娟 戴 勇
    2007 (9):  484-486. 
    摘要 ( 544 )   HTML ( 0 )   PDF(351KB) ( 277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解放军第181医院全军肾移植与血液净化中心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后外周血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4+CD-127Treg、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127-Treg、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液透析后CD4+T的比例下降,CD4+CD25+CD127-Treg的比例有所上升。结论 尿毒症患者外周血CD4+T数量增高,CD4+CD127-Treg、CD4+CD 25+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而血液透析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计量指标
    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郭 王 廖 云
    2007 (9):  487-489. 
    摘要 ( 983 )   HTML ( 0 )   PDF(337KB) ( 318 )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开始时腹膜转运类型对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且在开始腹膜透析的头3个月内接受了腹膜平衡试验(PET)的患者94名,并根据PET结果分为高转运(H)、高平均(HA)、低平均(LA)和低转运(L)4组,分析各组间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持续时间、腹膜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情况以及腹膜透析超滤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四组之间,残余肾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在转运功能强的患者中总肌酐清除率较高,但腹膜透析超滤则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P值均小于0.05)。在4组患者中,Kaplan-Meier法生存率分析显示累积生存率差异存在着显著性( 2=9.24,P=0.0262);且高转运和高平均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平均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26和0.0031)。结论 腹膜转运功能强的CAPD患者,生存率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这无法用小分子溶质的清除效率来解释,可能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腹膜透析超滤效果较好有关。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短发夹结构RNA对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凌光辉 刘伏友 彭佑铭 段绍斌 李 军 陈 星
    2007 (9):  490-495. 
    摘要 ( 567 )   HTML ( 0 )   PDF(460KB) ( 266 )  
    目的 研究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表达TGF-β1的影响,并观察其对HPMC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利用pcDU6质粒构建两个靶向TGF-β1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cDU6-A1-A2和pcDU6-B1-B2,使用脂质体介导转染腹膜透析液刺激下的HPMC,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shRNA表达载体对于TGF-β1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抑制效果,使用透射电镜观察HPMC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HPMC暴露于4.25%腹膜透析液中48小时后,其上清中TGF-β1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分别为(39.71 6.60)pg/105 cells和(16.32 2.71)pg/105 cells,P<0.01),1.5%腹膜透析液对于TGF-β1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而预先转染了shRNA载体的两组与转染pcDU6载体(空载体)的组相比,其由4.25%腹膜透析液诱导的TGF-β1蛋白增高幅度明显减少,分别下降了39.2%和47.2%(P<0.01);两组转染不同的shRNA载体的HPMC之间相比TGF-β1浓度无显著差异,pcDU6载体(空载体)转染组与4.25%腹膜透析液刺激组TGF-β1浓度亦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显示HPMC暴露于4.25%腹膜透析液可导致细胞扁平、微绒毛减少和线粒体水肿等,而转染shRNA载体组细胞的改变相对较轻。结论 pcDU6质粒载体介导的短发夹结构RNA(shRNA) 能够明显抑制腹膜透析液刺激下的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1的高表达,并减轻其超微结构的异常,提示shRNA表达载体可能有益于腹膜纤维化的防治。
    计量指标
    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白介素-10及肝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张文中 刘旭华 赵 军 陈 煜 段钟平
    2007 (9):  496-499. 
    摘要 ( 920 )   HTML ( 0 )   PDF(493KB) ( 406 )  
    目的 建立大鼠慢加急性肝衰竭实验模型,观察其血清TNF-α、IL-10及肝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 首先用人血白蛋白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至肝纤维化4级时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急性攻击,计算动物死亡率及生存时间,观察给药后4h、8h、12h肝功能、血清TNF-α、IL-10水平及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 结果 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攻击后90%大鼠死于急性肝衰竭,平均生存时间(16.1±3.7)h,转氨酶及胆红素的变化符合肝功能衰竭特点,病理表现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纤维间隔保留。血清TNF-α明显增高并与肝细胞凋亡程度相一致。IL-10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高,与临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变化相似。 结论 对人血白蛋白免疫诱导型肝硬化大鼠给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急性攻击可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TNF-α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可能是该慢加急性肝衰竭重要病理机制之一,提示早期给予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治疗清除炎性介质、阻断炎症反应可能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起到一定防治作用。
    计量指标
    综述
    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研究及治疗进展
    苗 华 潘明明 综述
    2007 (9):  500-502. 
    摘要 ( 452 )   HTML ( 2 )   PDF(240KB) ( 1972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不同残余肾功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异同
    李德新 胡长春 张 萍 李静霞 陈 煜 段钟平
    2007 (9):  503-504. 
    摘要 ( 397 )   HTML ( 0 )   PDF(218KB) ( 277 )  
    计量指标
    超滤程序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防治作用
    吴 限 姚 刚 刘翠灵 王小京
    2007 (9):  505-506. 
    摘要 ( 415 )   HTML ( 0 )   PDF(274KB) ( 462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封管用枸橼酸钠注射液的溶血性试验
    樊 蓉 张 纯 叶朝阳
    2007 (9):  517-519. 
    摘要 ( 402 )   HTML ( 0 )   PDF(291KB) ( 252 )  
    计量指标
    应用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预防血液透析导管堵塞的临床研究
    范文奎 高爱华 梁艳影 陈建英
    2007 (9):  519-521. 
    摘要 ( 411 )   HTML ( 0 )   PDF(328KB) ( 598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