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5年, 第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5-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水处理专题
    超纯透析液及其临床意义
    王质刚
    2005 (9):  465-467. 
    摘要 ( 415 )   HTML ( 0 )   PDF(220KB) ( 644 )  
    计量指标
    超纯净透析用水的管理
    张 晶
    2005 (9):  468-471. 
    摘要 ( 349 )   HTML ( 0 )   PDF(454KB) ( 630 )  
    计量指标
    论著
    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进性肾炎-附5例报告
    滕 杰 陈利明 邹建洲 吉 俊 方 艺 丁小强 章晓燕 徐少伟 钟一红 傅辰生 袁 敏
    2005 (9):  472-475. 
    摘要 ( 624 )   HTML ( 0 )   PDF(268KB) ( 361 )  

    目的 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急进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或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GBM)水平的影响。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5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例合并2型糖尿病,3例伴有两肺间质性炎症。肾活检示新月体比例为56.7%~5.9%,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的同时,运用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柱进行免疫吸附治疗。结果 单次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清ANCA-MP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54.34±31.73)vs(87.96±46.67), P=0.003];抗-GBM亦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13.00±11.61)vs(23.53±24.27), P=0.079]。肾功能显著改善,2例治疗前需透析的患者中有1例无需维持透析,血肌酐由治疗前710μmol/L降至350μmol/L;3例治疗前无需透析的患者肾功能明显好转,由治疗前586μmol/L、197μmol/L、367μmol/L降至261μmol/L、136μmol/L、236μmol/L。肺部间质性炎症均有明显好转。免疫吸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常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保持稳定。5例患者全部存活。结论 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能快速、显著降低急进性肾炎患者循环中的ANCA、抗-GBM等自身抗体,改善肾功能和肺部病变,使患者迅速达到临床缓解,安全性好。

    计量指标
    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周 伟 赵学伟 张智敏 李大勇 张 华
    2005 (9):  476-478. 
    摘要 ( 572 )   HTML ( 0 )   PDF(239KB) ( 225 )  

    目的 探讨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急性影响。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第309临床部的30例慢性肾衰竭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25 mmol/L(dCa2+1.25)、1.5mmol/L(dCa2+1.5)及1.75mmol/L(dCa2+1.75)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15次血液透析,分别于第15次透析时观察透析前后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并计算左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左心室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Emax)、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Amax)及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之比(E/Amax)。结果 分别采用3种钙浓度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除血清钙离子及血iPTH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它临床及实验室观察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未发现IVST、LVPWT、LVEDD、LVESD、EF、FS、Emax及Amax透析前后有显著性变化(P>0.05);E/Amax均趋于减小,IVRT均趋于增大,但只有dCa2+1.75血液透析时,E/ Amax 及IVRT的变化才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只有血清钙离子变化与E/ Amax的变化呈负相关(r=-0.34,P<0.05),与IVRT的变化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 不同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不影响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及收缩功能;高钙透析液血液透析由于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较低钙透析液血液透析容易造成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急性损害。

    计量指标
    57例老年人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
    李 洁 汪年松
    2005 (9):  479-483. 
    摘要 ( 556 )   HTML ( 1 )   PDF(246KB) ( 425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发生ARF的病因、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期间所有住院ARF患者共9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对照组(<60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预后。结果 老年组ARF患者为57例(59.4%),青年组ARF患者为39例(40.6%)老年组的主要病因为严重感染、肾后梗阻;与青年组相比老年合并症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感染为多见(P均<0.05),且原有糖尿病(P<0.05)、肾功能不全史、少尿史、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以及需要透析治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老年组病死率为38.6%,死因主要为原发病伴MODS,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结论 老年患者ARF发生率高,感染为主要的病因,也是主要的并发症以及死亡原因,原有基础疾病发生率高,易出现MODS,治疗难度大。年龄与预后无关。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9例回顾性分析
    郭彦聪 徐艳春 王小月
    2005 (9):  484-486. 
    摘要 ( 512 )   HTML ( 0 )   PDF(263KB) ( 286 )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的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复习2001~2004年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的发病率、发病症状、发病部位,患者的KT/V、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 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9例(3.95%),主要症状有消瘦、乏力、纳差、发热(100%)、咳嗽、咳痰(55.6%)。发病部位主要有肺结核(44.4%)、淋巴结结核(33.3%)。患者的KT/V值、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降低。大部分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88.9%)。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的机会增加,且多存在营养不良、贫血加重、透析充分性下降。一旦怀疑合并结核感染应高度重视尽早治疗。
    计量指标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影响
    张庆红 张文君 张建鄂 吴平勇 王顺华 李 涛
    2005 (9):  487-490. 
    摘要 ( 502 )   HTML ( 0 )   PDF(252KB) ( 225 )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情况及作用机制。 方法 55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HPD组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使用聚砜膜低通量F6透析器,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K+、Na+、CI-、Ca2+、P3-、甲状旁腺激素(PTH)、超声心动图、血浆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透析开始20分钟后透析废液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动态检测透析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透析治疗1年后,复测并比较上述指标。结果 HPD组对PTH、P3-清除明显高于CHD组(P<0.05),且对改善贫血较CHD组显著(P<0.05)。单次透析后,HPD组和CHD组均可减轻左心室重量(LVM)、缩小左心室舒张未期容积(LVDd),两组间无差异(P>0.05),但透析1年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 透析可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且HPD减轻左心室功能更明显,机制与HPD能清除一些不易被CHD清除的大中分子物质主要是PTH、细胞因子及明显改善贫血有关。

    计量指标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MO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王建文 彭佑铭 陈 星 吴 鸿
    2005 (9):  491-493. 
    摘要 ( 1010 )   HTML ( 0 )   PDF(229KB) ( 309 )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治疗 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容量平衡的情况。方法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例MODS患者行床旁CBP治疗,采用Aquarius机器、AV600s透析膜行床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置换液流量2~4L/h, 透析液流量4~6L/h,治疗时间6~10h/天,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及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磷及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化,比较设定治疗剂量与实际治疗剂量,设定净超滤量与实际净超滤量的差值。结果 20例患者均很好地耐受治疗。治疗后BUN、SCr及Ua下降率分别为(42±13)%、(36±9)%及(52±11)%,血清钾、钠、氯、钙及二氧化碳水平无显著变化,血磷水平明显下降(P<0.01)。设定治疗量为(47.2±8.1)L,而实际治疗量为(45.8±6.7)L,误差率为2.9%(中位数,95%范围0.3%~8.3%)。设定净超滤量为(3112±1002)ml,实际净超滤量为(2921±927)ml,误差率为6.8%(中位数,95%范围2.9%~9.9%)。总的容量误差率为0.51%(中位数,95%范围0.21%~0.96%)。结论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用于MODS患者的救治,毒素清除能力强,能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很好地保持容量平衡。
    计量指标
    一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卢方平 卢照翾
    2005 (9):  494-496. 
    摘要 ( 636 )   HTML ( 0 )   PDF(230KB) ( 422 )  
    目的 探讨1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HP/HD)联合治疗方法与常规血液透析(HD)方法对比(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肌酐、白蛋白、血细胞及临床症状。结果 树脂吸附柱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能显著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2hMMS平均下降25.0%,最高达44.4%。而普通透析对MMS无多大影响,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同时患者的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其他任何不良事件和副作用。结论 作为MMS的清除治疗措施,1次性使用树脂吸附柱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无毒副反应。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附4例临床报告
    方 路 张 芸 周 蓉 张书富 陈 德
    2005 (9):  497-499. 
    摘要 ( 917 )   HTML ( 1 )   PDF(265KB) ( 251 )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4例血液透析冠心病患者在强化透析及水化治疗基础上应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结果 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2例为多支病变,行PTCA置放支架4个,1例行钝缘支血管瘤栓塞。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行心脏介入性治疗,可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病因的病死率。

    计量指标
    心脏直视手术过程中循环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术后肾、肺功能改变的关系
    张国华 侯凡凡 王武军 张 训 吴 华 刘志强 陶惠琴
    2005 (9):  500-503. 
    摘要 ( 538 )   HTML ( 0 )   PDF(379KB) ( 444 )  

    目的 观察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循环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术后肺、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选择2002年10月~2003年12月15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在换瓣术前、手术过程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循环细胞因子水平与肾、肺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①CPB开始后TNF-α、IL-6、IL-8、CRP、IL-10、IL-1r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P均<0.05),促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在CPB结束时达峰值。而IL-8水平在CPB结束后2h达峰值;抗炎症因子IL-10在CPB结束时均达峰值,IL-lra在CPB结束后2h达峰值。CRP水平于CPB结束后第二天达峰值,为(141.14±27.81) mg/L。CPB结束时,IL-8和IL-6均与IL-10呈正相关(r= 0.509, P<0.01;r=0.418, P<0.01), IL-6还与CRP呈正相关(r=0.452, P<0.01); ②CPB结束后第一天,2/15例发生急性肾衰竭,9/15例尿蛋白超过正常上限,所有患者N-乙酰-β-D-葡萄糖酐酶(NAG水平均升高。尿NAG酶水平与CPB结束后的TNF-α水平存在正相关(r=0.501, P<0.01)。Ccr与术后CRP呈负相关(r=-0.404, P<0.05) ③CPB结束时气道平台压(PPlateau)已明显升高,CPB结束后1h达峰值,明显高于术前水平, P<0.01。气道峰压(PPeak)在CPB结束后1h亦明显高于术前, P<0.01。CPB结束后1h的TNF-α水平与PPeak 呈正相关(r=0.472, P<0.01)。结论 心脏换瓣术过程中循环促炎症细胞因子、抗炎症细胞因子均明显升高,细胞因子IL-6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CRP呈正相关。促炎症因子水平与术后肾、肺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提示清除循环炎症因子可能是防治心脏手术后肾、肺损害的干预方法。

    计量指标
    人工肝
    402例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临床观察
    金福东 孙兴安
    2005 (9):  504-505. 
    摘要 ( 520 )   HTML ( 0 )   PDF(206KB) ( 347 )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 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最佳疗法。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IQ血浆分离机及Drake willock 1000Ⅱ型透析机,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 402例重型肝炎进行734次ALSS治疗,其中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 PE) 170次,血浆置换+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 399次,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 and filtration, HDF)+HP 165次。观察3种治疗方法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离子等变化,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 经3种方法ALSS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TBiL、PTA,NH3明显改善(P<0.01),治愈好转率(早中期合计):3种方法分别为70.7%;80.6%;40.9%。不良反应发生率23.2%(169/734)。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尤其早、中期患者疗效显著优于晚期患者,对于重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比较3种ALSS方法,以PE+HP疗效较佳。
    计量指标
    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袁 宏 熊亚星 陈 红 赵正斌 毛小荣 张立婷 岳 伟 李 莹 邵 沂
    2005 (9):  506-507. 
    摘要 ( 629 )   HTML ( 0 )   PDF(246KB) ( 359 )  
    目的 评价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2002年1月~2004年10月对12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清除显著(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电解质等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0。12例患者7例存活(存活率58.3%)。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部分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血液透析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中的应用
    石惠敏
    2005 (9):  508-509. 
    摘要 ( 392 )   HTML ( 0 )   PDF(196KB) ( 371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疗效分析
    黎 威 夏雪琼
    2005 (9):  510-511. 
    摘要 ( 380 )   HTML ( 0 )   PDF(221KB) ( 338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血液透析风险预案
    孟秀云
    2005 (9):  512-512. 
    摘要 ( 422 )   HTML ( 0 )   PDF(212KB) ( 199 )  
    计量指标
    日间延长的钠制式透析抢救肾衰竭合并严重低钠血症30例临床分析
    李爱军
    2005 (9):  513-514. 
    摘要 ( 413 )   HTML ( 0 )   PDF(208KB) ( 224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术后合并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贺孟萍
    2005 (9):  515-516. 
    摘要 ( 414 )   HTML ( 0 )   PDF(237KB) ( 318 )  
    计量指标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护理
    张 秀 张 彬 曹春艳 王小明 高登莲
    2005 (9):  517-518. 
    摘要 ( 396 )   HTML ( 0 )   PDF(223KB) ( 351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池静江
    2005 (9):  519-520. 
    摘要 ( 385 )   HTML ( 0 )   PDF(249KB) ( 262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脾功能亢进患者无肝素血液滤过1例
    武向兰 檀 敏
    2005 (9):  521-521. 
    摘要 ( 357 )   HTML ( 0 )   PDF(183KB) ( 175 )  
    计量指标
    1例合并多器官血管病变和血栓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体会
    杨继红 王雪东 吴 华
    2005 (9):  522-522. 
    摘要 ( 346 )   HTML ( 0 )   PDF(194KB) ( 198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