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3年, 第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3-19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不对称双层聚乙醚硫胺膜透析器对透析液中细胞因子诱导物质的屏障作用
    李保春 崔若兰 许 静 郭志勇 于 光 翟振燕 袁伟杰 高大勇
    2003 (3):  121-124. 
    摘要 ( 600 )   HTML ( 0 )   PDF(3556KB) ( 228 )  
    【摘要】目的 研究新型透析膜Syntra 160对细胞因子诱导物质(Cytokine-inducing substance,CIS)的通透情况。方法 选用高流量聚乙醚硫胺透析器,在碳酸氢盐透析液中加入铜绿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 培养滤过液模拟污染透析液(contaminated dialysate,CD)情况,以周围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表达细胞因子的量(pg/2.5×106 PBMC)评价透析膜对CIS的通透性,研究CIS在不同条件下(透析液中混入稀释度分别为1∶102, 1∶103,1∶104的P.A培养滤过液,以下简写为:10-2CD, 10-3CD,10-4CD)是否能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侧。结果 分别在开始透析前(B0),在全血与无污染的碳酸氢盐透析液(UCD)一同循环15 min后(B15),以及在与10-2CD, 10-3CD,10-4 CD一同循环60min后(B60)各时间点留取血液测血标本。提取各点血标本行PBMC培养,结果示标本中均未检测TNF-α。将PBMC分别与10-2CD, 10-3CD,10-4CD一同培养(CD0),测得TNF-α的量分别是477.0±260.7, 318.9±49.3, 102.6±77.0;在10-2CD组中,IL-1Ra在B0,B15,B60,CD0的量分别为156.8±81.6,188.9±108.8,271.2±127.4,2971.8 ±1123.0。在10-3CD组中,IL-1Ra在B0, B15, B60, CD0的量分别为201.2±154.0,143.9±72.7,208.7±99.7,2274.0±925.9。在10-4CD组中,IL-1Ra在B0, B15,B60,BS60,CD0的量分别为116.3±40.5,127.8±60.8,111.7±18.5,1175.5±603.0。结论 在透析液污染和反超滤情况下,Syntra160能有效阻止高污染透析液中的CIS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侧。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张爱华 范敏华 韩庆峰 郑丹侠
    2003 (3):  125-127. 
    摘要 ( 573 )   HTML ( 0 )   PDF(2368KB) ( 190 )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对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脏的有利影响。方法 14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PD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改善状况,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应用公式计算PD治疗前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 ①PD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②PD治疗后0.5年生存率87%,1年及1.5年生存率57%,2年生存率7%。③PD治疗后LVMI显著降低,P<0.01。 结论 PD是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改善心功能,使增加的心肌重量减轻,生存时间延长。
    计量指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万建新 高丽真 郭淑霞 林建东
    2003 (3):  128-131. 
    摘要 ( 1030 )   HTML ( 1 )   PDF(3258KB) ( 418 )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例SAP并发MODS患者,除禁食、胃肠减压、腹腔灌洗、抗感染、抑制胰腺外分泌、肠外营养等治疗外,早期(1~3天)采用CRRT治疗。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83%(5/6)。3例7天完全康复出院,2例分别于13天和21天康复出院。CRRT治疗后,血压回升,心率下降,心电图ST段恢复;缺氧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明显上升,1例患者于CRRT治疗3天后脱离机械通气;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迅速纠正,并始终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腹痛明显减轻;尿量和血肌酐恢复正常;同时保证了肠外营养和其他治疗的实施。结论 CRRT早期应用于治疗SAP并发MODS的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病情,缩短病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张庆红 张建鄂 李 涛 罗昌霞
    2003 (3):  132-133. 
    摘要 ( 874 )   HTML ( 0 )   PDF(1583KB) ( 176 )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我们观察了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透析1小时、2小时、透析后行心电图检查,测定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结果 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QTd(62.1±16.9)和Q-Tc(68.3±16.9)较正常人延长(P<0.05);透析后的QTd(48.7±14.6)和Q-Tc (52.6±15.8) 较透析前明显缩短 (P < 0.05)。 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机率明显增高,但规律、有效的血液透析能降低此危险性,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计量指标
    CRRT治疗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汤学宇 徐成钢 梅长林
    2003 (3):  136-135. 
    摘要 ( 583 )   HTML ( 0 )   PDF(1623KB) ( 203 )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18例CRF伴心、肺功能衰竭不能进行常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接受CRRT治疗,其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10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2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3例,单纯性超滤(SCUF)3例。结果 均能满意控制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显著降低尿毒症毒素。本组死亡4例,占23.5%。死亡原因中,CRF同时合并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死亡率高达75%。结论 CRRT是CRF患者合并心、肺功能衰竭时不能进行常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时的有效方法,且患者耐受性好。
    计量指标
    头静脉与桡动脉显微吻合内瘘术42例体会
    黄友华 周正彪 段力平
    2003 (3):  136-138. 
    摘要 ( 808 )   HTML ( 0 )   PDF(2615KB) ( 200 )  
    目的 总结并报道42例动静脉内瘘显微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终未期肾功能衰竭患者45次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前臂行端侧吻合21例,侧侧吻合3例,在鼻咽窝处行端端吻合19例,行端侧吻合2例。均能保证透析中血流量要求,一次手术成功38例,成功率90.5%。结论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生存率及死因分析
    张树新 伍 强 初 敏
    2003 (3):  139-141. 
    摘要 ( 949 )   HTML ( 0 )   PDF(2136KB) ( 190 )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9例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率及死亡原因。方法 对2组不同年龄的169例MHD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对生存率的影响及死亡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发病患者群以中青年为主,发病平均年龄为(43.6±16.5)岁。男女之比为1.2∶1。发病原因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为53%。继发性肾病中狼疮性肾炎占首位(11.8%)。其次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及梗阻性肾病,分别为7.10%、7.60%和7.60%。2组不同年龄组生存率比较,中青年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8.3%、52.4%。高龄组5年、≥10年生存率为45.0%,39.3%。高龄组生存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不同病种对生存率比较,糖尿病肾病生存率最低,5年生存率为45.4%,无生存时间达到10年者。>50岁患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死亡原因:脑血管意外为34.8%,心力衰竭17.4%,感染13.0%,心律失常13.0%,上消化道出血13.0%,肿瘤8.7%。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病因,生存率随年龄的增高而降低,糖尿病肾病是影响生存率的高危因素。本组MHD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
    计量指标
    CD检测评价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液动力学改变分析
    余海峰 林明增 毛伟君 周森民
    2003 (3):  142-144. 
    摘要 ( 519 )   HTML ( 0 )   PDF(2416KB) ( 209 )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 使用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CD)检测 23例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者及 31例尿毒症无心力衰竭者。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心输出量、射血阻抗、心肌耗氧量、左室有效功率均明显增高,射血分数明显降低。结论 CD检测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心力衰竭根本原因左室收缩乏力、顺应性降低、β受体兴奋而不是有效循环血量增加。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征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何 强 王 芳 王 莉 李贵森 廖常志 康志敏 杨秀川
    2003 (3):  145-147. 
    摘要 ( 591 )   HTML ( 0 )   PDF(2542KB) ( 198 )  
    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和瘦素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MHD患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17)岁和正常对照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47±15)岁,血清瘦素水平;MHD组患者测量身高、体重、上臂中份肌肉周径(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检测血清白蛋白
    (ALB)、总铁结合力(TIBC)、血脂全套、白介素-6(IL-6),结合临床症状评价主观综合评定(SGA)和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综合评分(MIS),计算体脂含量(F%)、体重指数(BMI)。结果 M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增高[(25.96 ±30.91) vs (7.58±6.84)ng/ml;P=0.0083],女性患者平均水平高于男性[(9.59±18.20) vs (50.02±30.12)ng/ml;P=0.000025];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无相关性,瘦素与ALB、TG、LDL、HDL、IL-6也无相关性;而体脂含量(r=0.747;P<0.0001)、BMI(r=0.62;P<0.0001)和CHOL (r=0.40; P=0.023) 与瘦素呈正相关,SGA (r=-0.40; P=0.023)、MIS(r=-0.363;P=0.041)与瘦素呈负相关,在排除体脂含量影响后,SGA与瘦素相关性消失,当排除BMI和SGA的影响后,MIS与瘦素相关性也消失。结论 MHD患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MH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脂含量、BMI、SGA、MIS等营养参数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瘦素水平能部分反映MHD患者营养状况;但瘦素水平与ALB和IL-6无相关性,当SGA和MIS在排除脂肪代谢影响情况下与瘦素相关性消失,说明瘦素应不是急性时相蛋白,不能反映MHD患者慢性炎症状况,也不能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
    计量指标
    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状态及其意义
    徐 妍 综述 刘必成 尹莲芳 审校
    2003 (3):  148-150. 
    摘要 ( 477 )   HTML ( 0 )   PDF(3921KB) ( 203 )  
    计量指标
    腹膜透析液对于腹膜间皮细胞的影响
    唐知还 综述 徐琴君 审校
    2003 (3):  151-154. 
    摘要 ( 377 )   HTML ( 0 )   PDF(4118KB) ( 195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李爱军 王泽香
    2003 (3):  155-156. 
    摘要 ( 385 )   HTML ( 0 )   PDF(1746KB) ( 194 )  
    计量指标
    重度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血液透析治疗
    刘茂林 黄 健 邓立堂 闵小英 罗香风
    2003 (3):  157-158. 
    摘要 ( 397 )   HTML ( 0 )   PDF(1493KB) ( 176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重度氟乙酰胺中毒
    陈兴祥 张 进 王相亭 王白英 时 娟
    2003 (3):  159-160. 
    摘要 ( 404 )   HTML ( 0 )   PDF(1756KB) ( 185 )  
    计量指标
    透析治疗白毒伞蕈中毒35例
    廖兰仙
    2003 (3):  161-162. 
    摘要 ( 410 )   HTML ( 0 )   PDF(1467KB) ( 208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透析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MODS的临床应用
    沈 劲 游章立 王应国
    2003 (3):  163-163. 
    摘要 ( 403 )   HTML ( 0 )   PDF(816KB) ( 173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陈钦开 鄢 艳 周 静 李秋月 王 缨 罗来敏 杨 柳
    2003 (3):  164-165. 
    摘要 ( 438 )   HTML ( 0 )   PDF(1479KB) ( 203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分析及护理
    宋翠芳 姜俊风 周 健
    2003 (3):  166-167. 
    摘要 ( 405 )   HTML ( 0 )   PDF(1474KB) ( 185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血液净化与毒鼠强中毒
    李 洪 曾丽花
    2003 (3):  168-169. 
    摘要 ( 418 )   HTML ( 0 )   PDF(1501KB) ( 173 )  
    计量指标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疟疾一例
    刘海燕 孙艳霞 李红英
    2003 (3):  170-170. 
    摘要 ( 391 )   HTML ( 0 )   PDF(887KB) ( 168 )  
    计量指标
    27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郭宗琳
    2003 (3):  171-172. 
    摘要 ( 439 )   HTML ( 0 )   PDF(1790KB) ( 193 )  
    计量指标
    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8例报道
    成兆强 刘玉夏 刘云启 王学彬 俎玉焕 张俊娥
    2003 (3):  172-172. 
    摘要 ( 428 )   HTML ( 1 )   PDF(928KB) ( 173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