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3年, 第1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3-04-12 上一期    下一期
    护理园地
    生物学标志物在心肾综合征中的意义
    李佳琳
    2013 (04):  0. 
    摘要 ( 171 )   HTML ( 1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保护作用
    马云伶,杨雪莲,唐子勇
    2013 (04):  175-17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310 )   HTML ( 5 )  
    【摘要】目的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左心室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本研究欲探讨在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联合血液灌流是否能影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方法 59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血液透析组(HD,3次/周,4h/次)30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P+HD,每周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2次常规血液透析)29人,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记录患者相关的临床和血液理化指标。 结果 2组患者入选时基本临床指标、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和左心室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6个月后,HD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血清β2MG及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HD+HP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较前改善,患者的血清β2-MG水平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7和0.035),2者呈明显正相关(P=0.034)。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时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减轻其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损害,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一些中大分子的尿毒症毒素被清除的缘故。 目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左心室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本研究欲探讨在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联合血液灌流是否能影响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方法: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血液透析组(HD,3次/周,4小时/次)30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P+HD,每周1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2次常规血液透析)29人,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记录患者相关的临床和血液理化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基本临床指标、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和左心室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HD组患者左心功能指标、血清β2MG及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D+HP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较前改善,患者的血清β2-MG水平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7和0.035),两者呈明显正相关(p=0.034)。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时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减轻其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损害,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一些中大分子的尿毒症毒素被清除的缘故。
    计量指标
    应用扇形拨开器与常规置管术在腹膜透析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李玉斌,全昌银,闫翠萍, 李书会,刘兰香,陈飞, 李六生,谢希
    2013 (04):  180-183.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2
    摘要 ( 341 )   HTML ( 0 )   PDF(266KB) ( 240 )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扇形拨开器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置管术与常规PD置管术术后引起的并发症,探讨应用扇形拨开器的PD 置管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入选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首次PD置管并接受PD治疗且观察满6个月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用扇形拨开器引导组(A组),常规手术组(B组),A组35例,B组34例,纪录2组术前的基本情况、术后感染并发症;同时观察比较2组术后6个月内的PD 管移位率、导管阻塞率、渗漏、疼痛等机械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情况无差别(P>0.05);A组患者导管移位3例(8.57%),B组患者导管移位10例(29.4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899,P=0.027);A组患者重新置管2例(5.71%),B组患者重新置管8例(23.53%),2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417,P0.036);2组患者发生导管阻塞、渗漏、疼痛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应
    用扇形拨开器的PD置管术可降低置管术后PD导管移位率,需重新置管率低。不增加PD置管术后感染率及机械并发症。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队列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
    田娜,马小琴,张红霞,陈孟华
    2013 (04):  184-18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189 )   HTML ( 0 )   PDF(244KB) ( 582 )  
    [摘要] 目的:采用历史前瞻队列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本中心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数据,探讨该人群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腹透中心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进行规律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共238例,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118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尿液的生化、并发症情况、残余肾功能、KT/V及腹膜炎次数进行检测和记录,并定期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透析龄明显短(30.34±27.03 vs 38.52±22.14,P<0.01),进入透析时的血清肌酐较低(631.06±215.22 vs 785.25±278.12),故eGFR水平较高(11.26±3.67 vs 8.88±4.01,P<0.05),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较低(28.09±4.61 vs 32.41±5.17,P<0.05);(2)在透析后的1-3年: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总体生活质量SF-36及绝大部分维度均低于非糖尿病组,此差异在透析后2-3年更为显著(P<0.01);(3)透析后1-3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趋势的比较:非糖尿病组患者在透析的1年后生活质量呈上升趋势,2年后下降,而糖尿病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4)不同透析操作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透析后1年的数据,两组患者中,由本人操作者生活质量最高,家属操作者次之,保姆操作者生活质量最低(P<0.05);(5)Charlson并发症指数与SF-36呈显著负相关,并发症越多,生存质量越低下(r=-0.752,P =0.000);腹膜炎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发生次数越多,生活质量越低(r=-0.481,P =0.002);尿蛋白定量与生活质量呈明显负相关,尿蛋白量越多,生活质量越低(r=-0.532, P =0.000)。结论:(1)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患者;(2)在腹膜透析后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3)操作者的不同、并发症的多少、腹膜炎的次数及尿蛋白定量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计量指标
    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可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程度
    蔡宏,,严玉澄,陆任华,张敏芳,颜佳毅,庞慧华,朱铭力,张伟明,倪兆慧,钱家麒
    2013 (04):  189-194.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360 )   HTML ( 0 )   PDF(278KB) ( 988 )  
    [摘要]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应用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的可能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部侧位平片检测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应用Kauppila半定量积分法计算腹主动脉钙化(AAC)积分。应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运用Agaston评分进行量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腹主动脉钙化评分预估冠状动脉钙化的准确性。结果:共入选66例患者,平均年龄57.65±13.10岁,透析龄95.50(28.00-143.00)月,30.3%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透析的Kt/V 1.61(1.41-1.88)。72.7%的患者存在腹主动脉钙化,中位AAC为8.5(0,15.00);78.3%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中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为400.8(4.2,1476.23)。相关性分析显示CACs与AAC呈显著正相关(r=0.664,P40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4%和81.2%。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腹主动脉钙化程度的升高,患者发生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也显著升高。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KD相关危险因素联合AAC积分具有更强的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的能力。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应用腹部侧位平片对腹主动脉钙化情况进行评分可以较好地预估患者冠状动脉的钙化程度。
    计量指标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指标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蔓莉 皮婧静 崔路可 杨斌 龚蓉 程弓
    2013 (04):  195-198.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218 )   HTML ( 0 )   PDF(413KB) ( 334 )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HD患者共93例,测定iPTH及血生化指标,根据血iPTH水平分为A组iPTH 300 ng/L,比较三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透析龄、体质量、体重指数及血生化等临床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iPTH与年龄、性别、糖尿病、透析龄、血校正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 B、C组肌酐和血磷水平较均A组显著升高(P<0.05);C组透析龄、血校正钙、血碱性磷酸酶水平较A、B组显著升高(P <0.05);B组透析龄、血清白蛋白较A组有显著增加(P <0.05);A组糖尿病人患病率最高,B组和C组依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iPTH的平方根即 Sqrt(iPTH)与透析龄(回归系数0.102)及血磷(回归系数3.077)成正相关,与糖尿病(回归系数-1.294)成负相关。结论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影响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iPTH与透析龄、血磷呈正相关,与糖尿病呈负相关。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计量指标
    血浆置换在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合并重度肝损害中的应用
    李辉,张健杰,鲁菊香,李芳林,韦始亮,刘璐
    2013 (04):  199-202.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157 )   HTML ( 0 )   PDF(265KB) ( 143 )  
    【摘 要】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合并重度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21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 结果 所有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为100%;治疗后肝功能好转,TNF-α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问(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FBG)水平前后相比较无明显差异;1例因并发肺部诺卡菌感染死亡;21例患者共进行血浆置换治疗81次,出现不良反应2次。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合并重度肝功能衰竭疗效明显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张琴,范亚平,凌凯
    2013 (04):  203-206.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202 )   HTML ( 2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9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病人血清IL-1β、IL-6和TNF-α。结果 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5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年龄、性别、透析时程、原发病构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组血清IL-1β、IL-6水平增高,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程度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IL-6水平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而增高,血IL-6与HAMD评分值正相关(r=0.380, P=0.01),血IL-1β、TNF-α水平与HAMD抑郁评分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血IL-1β、IL-6表达水平增高,且IL-6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判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抑郁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贫血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徐丽娟,卢晓昭,邹晓荣,李照辉,罗会文,于桂琴
    2013 (04):  207-209.  doi: 10.3969/j.issn.1671-4091.2013.04.00
    摘要 ( 214 )   HTML ( 0 )   PDF(211KB) ( 395 )  
    摘 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情况,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肾性贫血的相关性,探讨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后肾性贫血的改善情况。方法:对过去7年间(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透析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使用Pearson’s 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贫血危险因素分析,配对t检验用于分析治疗甲减前后患者贫血状况的差异。结果:所有274例透析患者中,19例(6.9%)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中,男性发病率4.9%(7/142),女性发病率9.1%(12/132)。非甲减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甲减患者(u=15.262,ν=∞,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Kt/V、血清铁蛋白、甲功与患者贫血具有相关性。配对t检验(t=5.115,ν=18,P<0.0001)提示治疗甲减前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而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有相关性,积极治疗甲减,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
    计量指标
    讲座与综述
    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的思考
    张威,袁伟杰
    2013 (04):  210-212. 
    摘要 ( 162 )   HTML ( 0 )   PDF(176KB) ( 475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的研究进展
    张东亮 刘文虎
    2013 (04):  213-215. 
    摘要 ( 170 )   HTML ( 0 )   PDF(182KB) ( 228 )  
    计量指标
    生物学标志物对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作用
    蒋 波 姜 利
    2013 (04):  216-218. 
    摘要 ( 165 )   HTML ( 0 )   PDF(168KB) ( 169 )  
    【摘要】针对急性肾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有大量研究发表,主要集中在生物学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价值。而生物学标记物另一潜在价值,是判断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研究发现,一些生物标记物能够预测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本文将就近年来涉及预测肾脏替代治疗的几个代表性生物学标记物的相关研究作出简要综述。
    计量指标
    Klotho、磷代谢和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
    陈铖 毛慧娟
    2013 (04):  219-221. 
    摘要 ( 232 )   HTML ( 0 )   PDF(161KB) ( 227 )  
    Klotho基因是一种具有显著抗衰老作用的基因,其在肾脏高表达,并且和磷代谢、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了klotho基因及蛋白的结构特点,klotho对磷代谢的调节作用,klotho对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上调klotho对于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klotho缺乏和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之间的联系。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水平的监测和改善
    唐钦妹 郭淑霞 黄文碧 叶亚莉
    2013 (04):  222-224. 
    摘要 ( 179 )   HTML ( 0 )   PDF(205KB) ( 196 )  
    摘要:目的 通过ATP荧光监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去评价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程序改进前后的清洁水平变化情况,为血液透析中心环境清洁和监测提供一个实时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透析室五个环境位点,通过ATP荧光监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去监测五个位点的清洁水平,通过改进现有的清洁方式再次进行监测并比较两次监测结果,评价改进后的清洁程序。结果 改进前五个监测位点ATP测量均值为788、310、530、600和900RLU,改进后清洁程序ATP测量均值176、130、120、220和239RLU。改进前微生物培养法监测均值为12、4、9、6和8cfu,改进后均值为2、1、1、1和2cfu。ATP荧光检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都表明有效改进清洁程序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心环境表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ATP荧光检测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监测清洁度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有效的清洁程序能够显著降低医院环境表面的污染情况,选择ATP荧光监测法能够更快速有效地评价医院环境水平。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基于Diapact CRRT实现连续性血浆吸附滤过治疗功能的研究
    燕朋波
    2013 (04):  225-225. 
    摘要 ( 217 )   HTML ( 3 )   PDF(179KB) ( 325 )  
    目的:探讨利用贝朗Diapact CRRT血液净化装置在原有连续性静-静血液滤过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实现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治疗新功能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贝朗Diapact C R R T连续性静-静血液滤过治疗管路进行简单改装,增加三通连接管一根,扩展应用原有的治疗模式,结果:较好地实现了CPFA治疗。 结论:利用贝朗DDiapact CRRT血液净化装置原有连续性静-静血液滤过治疗模式为基础.结合该机的设计特点,实现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治疗新功能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
    计量指标
    透析查房
    老年血透患者锁骨下静脉狭窄的诊治体会
    朱蓓 裴小华 王翠玉 袁海川 王蕾 梅竹 赵卫红
    2013 (04):  226-227. 
    摘要 ( 252 )   HTML ( 0 )   PDF(176KB) ( 385 )  
    目的 探讨老年透析患者锁骨下静脉狭窄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肾科2012年4-7月收治的2例锁骨下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2名上肢肿胀的老年男性透析病人,经静脉造影确诊为锁骨下静脉狭窄,分别采用单纯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症状得以缓解。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血管通路相关的中心静脉狭窄,安全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计量指标
    护理园地
    短篇报道
    中心夜间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例
    薛澄 戴兵
    2013 (04):  230-230. 
    摘要 ( 314 )   HTML ( 0 )   PDF(125KB) ( 205 )  
    1例57岁中年男性,存在尿毒症、肝硬化、顽固性大量腹水,常规血液透析无法缓解,改用中心夜间透析治疗后腹水迅速消失,生活质量提高。
    计量指标
    颈外静脉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位置异常1例
    詹申 张丽红 杨涛 王玉柱
    2013 (04):  231-231. 
    摘要 ( 292 )   HTML ( 0 )   PDF(111KB) ( 192 )  
    随着人口老年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逐年增加,以及透析龄的不断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对于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不得不以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长期透析通路。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常用穿刺部位是颈内静脉,但许多患者由于多次置管后,使双侧颈内静脉狭窄或闭塞,给长期导管的再次置入带来了困难,有时不得不选择颈外静脉。我院在给一患者行经右侧颈外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后,复查胸片发现导管尖端位于右侧腋静脉内,后经X线引导调管,将导管尖端置入右心房。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