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3年, 第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3-05-19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笔谈
    积极开展人工肝研究,丰富和发展我国血液净化技术
    段钟平
    2003 (5):  236-237. 
    摘要 ( 305 )   HTML ( 0 )   PDF(1938KB) ( 152 )  
    计量指标
    论著
    血液透析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与营养状态关系的研究
    刘惠兰 李国刚
    2003 (5):  238-239. 
    摘要 ( 577 )   HTML ( 0 )   PDF(2207KB) ( 188 )  
    目的 本研究观察透析患者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及其结合蛋白-1(IG FBP 1)、结合蛋白-3(IGFBP 3) 与主要营养指标如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关系,探索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方法 ELISA法检测60例血液透析稳定患者血GH、IGF-I及IGFBP 1、IGFBP 3。同时检测血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另设15例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与上匹配。分别用GH、IGF-I、IGFBP 1、IGFBP 3与上述营养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60例透析患者IGF-I及IGFBP 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GH及IGFBP1 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GH与血浆白蛋白及氮平衡呈正相关关系;IGF-I、IGFBP 3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呈正相关,而IGFBP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 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血液透析患者存在 GH-IGF轴的紊乱,这些患者平均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热量及蛋白摄入量低于推荐量。GH-IGF轴中的GH、IGF-I、IGFBP 1、IGFBP 3与营养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补体调节蛋白CD59基因表达的影响
    孟建中 李丹丹 彭侃夫 张康丽 徐 悦 肖鹏云 韩翠丽
    2003 (5):  240-243. 
    摘要 ( 591 )   HTML ( 0 )   PDF(3550KB) ( 174 )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补体调节蛋 白CD59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长期采用铜仿膜(CU)和聚砜膜(PSU)透析患者外周血TGF-β1水平和CD59活性表达。结果 MHD患者血浆TGF-β1水平明显增加( P<0.05), 其中 CU组为[(2.62±0.18)ng/ml];PSU组为[(1.19±0.12)n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1,P<0.05);而 PSU组与CU组相比,外周血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P<0.05)。 CD59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无表达,而在尿毒症未透析组及血液透析组均有表达,其中未透析组表达较低,而血液透析组表达较高,CU膜血液透析组较PSU血液透析组表达要高( P<0.05)。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CU组与PSU组内TGF-β1水平与CD59表达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6409与0.583, P<0.05)。结论 血液透析通过血液-透析膜间相互反应可活化补体,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合成TGF-β1增多,异常增高的TGF-β1水平,则可上调CD59基因表达,抑制补体异常活化造成的细胞破坏,对机体具有代偿性保护意义。然而从生物相容性的角度看,不同透析膜如CU和PSU对MHD患者TGF-β1与CD59的影响有所不同,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看,铜仿膜生物相容性较聚砜膜差。
    计量指标
    治疗性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附50例报告)
    付芳婷 张 凌 卞维静 赵 丽
    2003 (5):  244-247. 
    摘要 ( 483 )   HTML ( 0 )   PDF(3491KB) ( 205 )  
    目的 回顾性分析治疗性血浆置换的适应症、疗效及并发症,为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 论依据及实际经验。方法 收集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三年中在我中心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共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9~80岁,治疗次数1~12次,共治疗142例次,其中单重血浆置换39例、111例次,双重滤过血浆置换11例、31例次;血浆置换量一般为1~2个血浆容量;单重血浆置换补充液5/6为新鲜血浆,1/6为血浆代用品;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置换液为4%白蛋白林格氏液500ml,废弃血浆500ml;治疗前后记录病情变化及做相应的生化检查。结果 5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病情重者、首次发病者效果更明显;共有12例患者、18例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周及四肢麻木、荨麻疹、寒战、发热和低血压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4例患者、5例次发生体外凝血。 结论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已扩大至内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及其它一些急危重疾病的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为疾病的病因治疗创造时机。
    计量指标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
    赵卫红 戎其飞 王笑云 潭若芸 毛慧娟 沈 霞
    2003 (5):  248-250. 
    摘要 ( 491 )   HTML ( 0 )   PDF(2415KB) ( 185 )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异常变化。 方法 应 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64例正常人的cTnI。 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组的血清cTnI水平为(0.20±0.52)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03±0.05)ng/ml( P<0.05)。1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31(27.0%)例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等症状;有症状患者血清 cTnI为(0.49±0.93)ng/ml,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0.09±0.11)ng/ml, P<0.05。无症状者中仍有10例(11.9%)血清 cTnI增高。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cTnI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中部分无临床症状,提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肌损伤较为普遍且部分为亚临床损伤。
    计量指标
    长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增加透析剂量对营养及充分性的影响
    钱 莹 汪关煜 朱 萍 陈 楠
    2003 (5):  251-252. 
    摘要 ( 944 )   HTML ( 0 )   PDF(2441KB) ( 196 )  
    目的 前瞻性观察增加透析剂量对长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36例CAPD患者,均常规行8升/日腹膜透析,其中13例夜间留腹2升,增加腹膜透析剂量为10升/日,随访三个月,评价其营养及透析充分性。结果 13例增加透析剂量组TKt/v和TCcr均显著升高(P<0.05),净超滤亦增加(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虽有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腹膜透析剂量能显著提高 TKt/v和TCcr,使透析更为充分,且增加超滤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有意义,且对其营养状态短期内无影响。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余 毅 袁伟杰 张国兆 于 光
    2003 (5):  253-256. 
    摘要 ( 912 )   HTML ( 0 )   PDF(3331KB) ( 174 )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MA)的发生情况,探讨MA对机体营养 状况的影响。方法 89例MHD患者,透析前抽血查HCO-3和尿素氮、肌酐、血白蛋白、前白蛋白、钙、磷和PTH等指标,并计算Kt/V、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和nPCR等营养相关的指标。将89例患者分为MA组(HCO3-≤21mmol/L,61例)和非MA组(HCO3->21 mmol/L,28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9例患者透析前HCO3-为(19.26±3.51)mmol/L,MA发生率68.5%,透析前血HCO3-与血钙正相关(P<0.05),与血磷、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白蛋白、前白蛋白和 nPCR呈负相关 (P<0.05),而与 体重指数(BMI)、TLC、Kt/V和PTH无明显相关(P>0.05)。 MA组和非MA组比较,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前白蛋白和nPCR差异显著(P<0.05) ;而二组 BMI、TLC、Kt/V、钙、磷和PT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轻度的 MA,即使在透析充分的 MHD患者也是很常见的,这种轻度的MA可能主要是由于机体蛋白质摄入增加引起,短期内对机体的营养指标似无明显影响。有关长期MA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尚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计量指标
    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多巴胺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班遵浦 何云绮
    2003 (5):  257-259. 
    摘要 ( 600 )   HTML ( 0 )   PDF(2481KB) ( 166 )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在血液透析中对血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经肝素泵血液透析中注 入小剂量多巴胺6例(360透次),以常规血液透析7例(420透次)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 观察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01);观察组血流量和超滤量较对照组同类结果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经肝素泵同步注入小剂量多巴胺具有稳定血流动力学、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的作用。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
    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中的作用
    刘作海 王 钢 车文体 伍靖武 眭维国 晏 强 张清勇
    2003 (5):  260-263. 
    摘要 ( 520 )   HTML ( 0 )   PDF(3299KB) ( 181 )  

    目的 初步观察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RPMC) 细胞增 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 中的作用,从而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中肝素的临床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建立RPMC的体外培养;并用四四氮唑蓝(MTT)细胞增殖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来分析肝素对高糖(3.86%葡萄糖)影响RPMC增殖及其分泌IL-1的作用。结果 3.86%葡萄糖能显著抑制RPMC的增殖,而1.25U/ml肝素能部分逆转高糖对RPMC增殖的抑制作用( P<0.01);3.86%葡萄糖能显著增加 RPMC表达 IL-1β,而1.25U/ml肝素能部分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 IL-1β的作用 (P<0.01)。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肝素可能通过逆转高糖对 RP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促炎细胞因子IL-1的作用,而延缓CAPD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生,最终有益于CAPD进行。

    计量指标
    人工肝
    人工肝支持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余青春
    2003 (5):  264-266. 
    摘要 ( 388 )   HTML ( 0 )   PDF(2371KB) ( 202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135例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综合分析
    秦凤绮 李 平
    2003 (5):  267-268. 
    摘要 ( 376 )   HTML ( 0 )   PDF(1529KB) ( 160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时热源反应的原因探讨
    石建华 张 军 杨福燕
    2003 (5):  269-270. 
    摘要 ( 373 )   HTML ( 0 )   PDF(1706KB) ( 178 )  
    计量指标
    日间延长的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抢救危重患者41例体会
    王旭翔 郭 晶 方一 乡 即 胡日红 徐少毅 陆晓艳
    2003 (5):  271-273. 
    摘要 ( 455 )   HTML ( 0 )   PDF(2510KB) ( 174 )  
    计量指标
    综述
    新型透析液和透析膜对β2微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性的影响
    陶 静 综述 季大玺 审校
    2003 (5):  274-277. 
    摘要 ( 403 )   HTML ( 0 )   PDF(3722KB) ( 188 )  
    计量指标
    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的观察及防治
    马立萍
    2003 (5):  278-280. 
    摘要 ( 394 )   HTML ( 0 )   PDF(2769KB) ( 191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相关产品与技术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梁碧琴
    2003 (5):  281-282. 
    摘要 ( 375 )   HTML ( 0 )   PDF(1615KB) ( 169 )  
    计量指标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34例
    周艳芳 孙增艳 马 静
    2003 (5):  283-283. 
    摘要 ( 342 )   HTML ( 0 )   PDF(934KB) ( 167 )  
    计量指标
    高钠血液透析治疗重度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
    汤伟光 李忠琳 黄秀娟 罗 是 董珍艳
    2003 (5):  284-285. 
    摘要 ( 360 )   HTML ( 0 )   PDF(1773KB) ( 200 )  
    计量指标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与技术
    德国贝朗 (B|BRAUM)血液透析机主电源故障板原理及故障维修
    伍 强
    2003 (5):  286-286. 
    摘要 ( 368 )   HTML ( 0 )   PDF(1676KB) ( 209 )  
    计量指标
    透析设备结构合理性与透析反应发生关系的研究
    高洪英 张兆星
    2003 (5):  287-287. 
    摘要 ( 395 )   HTML ( 1 )   PDF(875KB) ( 159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溪黄草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张 桦 金石昆 邹和群 刘 强
    2003 (5):  288-288. 
    摘要 ( 417 )   HTML ( 0 )   PDF(939KB) ( 198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治疗蜂毒中毒17例临床分析
    许志忠 戚 刚 朱再志 牟 艳
    2003 (5):  289-289. 
    摘要 ( 376 )   HTML ( 0 )   PDF(829KB) ( 176 )  
    计量指标